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聊齋志異》看蒲松齡的崇佛思想

2016-02-14 20:07楊士欽
淄博師專論叢 2016年4期
關鍵詞:佛經(jīng)江城蒲松齡

楊士欽

(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 人文科學系,山東 淄博 255130)

從《聊齋志異》看蒲松齡的崇佛思想

楊士欽

(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 人文科學系,山東 淄博 255130)

佛教作為“儒釋道”三教之一,在中國的影響力非常巨大。其從傳入中土后,歷朝歷代都擁有大批忠實的擁躉,不但廣大底層民眾崇信佛教,包括歷代很多帝王對佛教也崇敬有加。蒲松齡作為清初的一名儒家知識分子,由于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原因,對佛教非常崇信,在其著作《聊齋志異》中,他通過各種方式對佛法無邊和佛教中的因果報應說進行了充分渲染,體現(xiàn)了濃厚的崇佛思想。

崇佛;因果報應;原因

佛教作為外來宗教,從漢朝傳入中國后,在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其地位日益提高,和源于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并稱為“儒釋道”。由于佛教重因果、講來生,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清朝特別是清初更加受到世人的歡迎與重視。作為清初儒家知識分子的代表蒲松齡就具有濃厚的崇佛思想,這突出地體現(xiàn)在其著作《聊齋志異》中。

一、崇佛思想體現(xiàn)在對佛法無邊的描寫上

(一)看佛經(jīng)

佛經(jīng)作為傳播佛教思想的重要載體,在《聊齋志異》中被蒲松齡賦予了巨大的力量,直可以“生死人肉白骨”。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為《魯公女》《林四娘》等。

《魯公女》篇中狂放不羈的書生張于旦偶然遇到“翩然如畫”的魯公女就難以忘懷。后女暴卒,靈柩恰巧停在張于旦寄居讀書的僧寺,張于旦不但不因其已死而感到畏懼,反而祈禱其鬼魂能夠和自己相會。為了實現(xiàn)理想,張于旦對其“敬禮如神明,朝必香,食必祭?!盵1](P159)他的誠意最終感動了魯公女的鬼魂。在一個深夜,魯公女突然出現(xiàn)在張于旦的書齋,二人備盡繾綣。魯公女告訴張于旦,她因生前喜歡打獵,殺生過多,因此死后靈魂難以托生。于是,讓張于旦給她念《金剛經(jīng)》以超度。即書中所說:“妾生好弓馬,以射獐殺鹿為快,罪孽深重,死無歸所。如誠心愛妾,煩代誦《金剛經(jīng)》一藏數(shù)生生世世不忘也?!盵1](P159)張于旦牢記所托,一有閑暇就在靈柩前為其念《金剛經(jīng)》。念誦五年后,因殺生業(yè)重難以托生的魯公女不但得以重新托生為人,而且還托生在富貴之家——盧戶部家。作者借魯公女之口表明了誦經(jīng)的功效,即“蒙惠及泉下人,經(jīng)咒藏滿,今得生河北盧戶部家?!盵1](P160)在作者筆下,誦讀佛經(jīng)可以使業(yè)障深重的鬼魂托生富貴之家,足夠讓人感到驚奇,足以說明佛經(jīng)的功效,最起碼說明在作者蒲松齡看來佛經(jīng)是具有巨大威力的。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當魯公女和張于旦分別時,與張定下十五年之約,張于旦的第一反應是:“生三十余年矣;又十五年,將就木焉,會將何為?”[1](P160)后張于旦想起誦經(jīng)的功效,于是“持誦益虔”,結果被一青衣童子引去,見到了菩薩,被賜茶、賜浴,本無修齡的張于旦因虔誠讀佛經(jīng)得以延壽。正如書中所說:“子持誦可喜。惜無修齡,幸得請于上帝矣。”而且,夢醒后還由胡須花白的中年人變成了“頷禿面童”的少年。讀佛經(jīng)可以延壽,可以返老還童,在《聊齋志異》中佛經(jīng)的力量可見一斑。

對此大批評家但明倫評到:

生以青衣邀去,飲茶賜浴,遂成童面,且致修齡,以行將就木之人,儼然小偶。菩薩慈悲,以楊枝甘露,灑作并蒂蓮花,真有不可思議者。[1](P162)

可見,但明倫也認為張于旦能延長壽命、返老還童是佛教的力量。

《林四娘》篇,因遭家國之難死后十七年難以托生的林四娘,在認識陳寶鑰后,“每夜輒起誦準提、金剛諸經(jīng)咒”[1](P157),僅僅三年就托生王家。至于其原因,正如女所說“冥王以妾生前無罪,死猶不忘經(jīng)咒,俾生王家”[1](P157)。我們 說,生前無罪在認識陳之前之后都是一樣的,之所以認識陳之前十七年不得托生,認識陳之后三年就得以生于王家,唯一的合理解釋,只能是佛經(jīng)的功效。

(二)看佛號

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的筆下,不但佛經(jīng)有拔苦救難的功效,佛號同樣具有超越自然的巨大力量。這主要體現(xiàn)在《龍飛相公》《江城》等篇中。

篇中“少薄行,無檢幅”的戴生,因與鄰婦有私情,被鄰人誘騙到野外推入井中,并填滿土石。走投無路的戴生在井底“惟長宣佛號而已”。結果自份必死的他,卻因佛號聲引來了諸多尋求超度的冤魂,后來在冤魂的引導下見到了龍飛相公。最終在龍飛相公的幫助下,于井底安然無恙地待了三年并被救,繼而考中舉人。薄行的戴生在深井中能夠三年安然無恙并高中舉人,佛號的作用功不可沒。

類似的篇章還有《江城》篇,篇中的江城可謂悍妒忤逆之極,不但不尊重公婆,甚至對自己的親生父親也毫不客氣,最終導致父親被活活氣死。對自己的丈夫高蕃,江城更是備盡荼毒,不但動輒打罵,更因丈夫和婢女說了幾句話,就“縛生及婢,以繡剪剪腹間肉互補之”[1](P490)??春笾苯腥祟拷Y舌。正在高蕃父母倍感無奈之際,高母一晚夢到神人諭示:

不須憂煩,此是前世因江城原靜業(yè)和尚所養(yǎng)長生鼠,公子前生為 士人,偶游其地,誤斃之。今作惡報,不可以人力回也。每早起,虔心誦佛號百遍,必當有效。[1](P490)

事實證明誦佛號真的很有用,夫妻念誦兩月,就有一位高僧見臨,化解了這段孽緣,兇悍的江城從此判若兩人??梢?,在蒲松齡筆下佛號的力量是何其巨大!

(三)看佛像

《豢蛇》中就顯示了佛像的力量。文中作者介紹到,他的幾位同鄉(xiāng),因經(jīng)商在蛇佛寺借宿,晚上睡覺時發(fā)現(xiàn)床上、墻上爬滿了蛇。當他們把這些告訴僧人時,僧人卻告訴他們不必擔心。第二天,僧人引導眾人到佛殿參觀,結果發(fā)現(xiàn)佛像下面的一口深井中有大蛇如水桶般粗,下面的蛇子蛇孫更是不計其數(shù)。當大家恐懼欲逃之時,僧人告訴他們不用害怕,因為以前經(jīng)常外出為害的大蛇已經(jīng)不再傷人。其原因就在于井上建了佛像,可以鎮(zhèn)住外出為害的巨蛇??梢?,在作者看來佛像的威力很是巨大。

二、崇佛思想表現(xiàn)在對因果報應的描寫上

佛教講因果報應,強調(diào)“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蒲松齡相信因果報應,在其所寫提醒自己修身養(yǎng)性的《省身語錄》中,多次說過關于因果報應的警句。像“報應念及子孫則事平,受享慮及疾病則用儉”[2](P2076)及“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未免災及自身;設陰謀,積隱私,傷陰鷙,事事皆陰,自然殃流后代。”[2](P2079)

蒲松齡對因果報應的篤信在《聊齋志異》中體現(xiàn)得極為明顯。正如其在《江城》篇中異史氏所說:“人生業(yè)果,飲啄必報?!盵1](P492)在《聊齋志異》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種種因果報應。毫不夸張地講,在其近500篇作品中,至少有一半以果報為主題或涉及到因果報應的,這既體現(xiàn)了蒲松齡的勸世苦心,更表明了其對因果報應的篤信。這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nèi)容:

(一)從因果報應的結果來看

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講了如許多的因果故事,但毫無散亂感。就是因為作者始終遵循了一個原則,那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終有報在蒲松齡的筆下可謂屢試不爽。

《聊齋志異》中的因果報應,根據(jù)善因惡因的性質及影響程度,其情況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首先是救生放生與殺生類。

佛經(jīng)有云:“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3](P63)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對佛教徒來講,造佛建寺是莫大的功德。即便如此,佛家依然認為救生的功德要遠遠大于建佛造寺,可見佛教對救生的看重。相反,在佛門看來殺生是最大的罪行。殺生放生對于佛教來講,正如佛經(jīng)《大智度論》所云:“諸余罪中,殺業(yè)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盵4](P563)

在《聊齋志異》中對于救生放生類的善報,作者進行了充分宣揚。不但救人會得到善報,即便救助動物也會得到善報。

前者如《水莽草》《王六郎》等篇?!端Р荨菲腥タ赐甑淖I蛘`飲水莽茶而變成水莽鬼,但他沒有像別的水莽鬼一樣害人以自代,反而救活了為水莽鬼李九所害的同村人。后來因其救人有功,被上帝封為“四瀆牧龍君”,變成了神人。同樣的《王六郎》篇,王六郎因不忍心讓有幼兒需要撫養(yǎng)的女子代自己而死,結果因“一念惻隱,果達帝天”被授為招遠縣鄔鎮(zhèn)土地。

后者如《小翠》和《花姑子》等篇。《小翠》篇因王太常幼時對遭遇雷霆之劫的靈狐有庇護之恩,后來靈狐讓女兒小翠前來報答,不但幫助王太常消災解厄,還治好了其癡傻的兒子王元豐?!痘ü米印菲?,安生因曾于五年前在華山道買一獵獐放生,后在其危難之際,獵獐父女舍命相救。先是其父以壞道作為交換條件,求得閻王讓安生還魂,后女更以“百年不得飛升”為代價助安生康復,果報不可謂不深!但明倫感嘆道:

壞道求代,幸而得當。彼實生我,我亦生之,叟之報恩已無愧矣。獻術擒蛇,業(yè)行損七,彼為我死,我亦死之,女之報情亦無負矣。[1](P571)

相反,在《聊齋志異》作者的筆下,殺生之人俱得惡報?!督恰菲?,江城與高蕃結成夫婦后,對高蕃極盡摧殘之能事。至于江城為何對丈夫如此殘酷,作者借高母夢中出現(xiàn)的一個老叟的話點明了原委。原來江城前生是靜業(yè)和尚所養(yǎng)的一只長生鼠,被前世為士人的高蕃不小心踩死,因此今生來找高蕃報仇。同樣《青蛙神》中因昆生生氣時即以踐踏青蛙來解氣,結果母子俱得大病,房屋為天火所燒。

其次是孝與不孝類。

講究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儒家一樣,佛教也非常重視孝道。佛經(jīng)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5](P387)。把孝順父母看成是人間至道,可見,佛教不但講孝道,還以孝為本。

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為了勸人為孝,塑造了一系列孝與不孝因果報應的故事。在作者筆下,講求孝道的人俱得善報。講求孝道可以延長壽命,像《考城隍》中的宋生因對老母具有孝心,被延壽九年;可以獲得子嗣,像《樂仲》篇中,樂仲結婚三日即休妻,本認為自己不會有子嗣,卻沒想到生平一度即得一子;可以做官像《青梅》;可以致富像《王成》等等。

相反,對于那些不講孝道的人,作者就為其安排了很慘的果報。像《馬介甫》篇中,楊萬石的妻子悍妒不仁,自己不顧惜公公,還不允許丈夫及外人照顧老人。對這個如此不講孝道的女人,作者為其安排了一個凄慘的結局。其在離家逃難途中,因難耐清貧之苦,主動要求把自己另嫁,被一屠夫以三百錢買去。嫁給屠戶后“狂悖猶昔”,結果被屠夫以“刀孔其骨,穿以毛綆,懸梁上”[1](P673)。果報不可謂不慘!更慘的是在屠戶死后,因為人所不齒,竟然淪為乞丐。同樣,《杜小雷》篇中不孝的杜小雷妻,欺負婆婆眼瞎,竟然在做馎饦的肉中夾入蜣螂,最后在作者筆下杜小雷妻變成了一口豬,并被游街示眾。

再次是人類的其它一些善行善品和惡行惡品。

對于其它一些人類善行善品和惡行惡品,蒲松齡也一一用善惡果報進行了回應。在作者筆下無論何樣的善行善品都得到了善報,惡行惡品也都遭受了惡譴。前者如《王成》,篇中懶惰的王成因耿介終至家中巨富,《邢子儀》中的邢子儀因能經(jīng)受住夜晚來奔的鄰婦誘惑,后得到了由天而降的兩位美女等等;正如蒲松齡在《申氏》篇末所說:“人不患貧,患無行耳。其行端者,不為人憐,必為鬼佑。”[1](P956)

后者像《罵鴨》篇中,因偷盜鄰鴨而遍身長滿鴨毛的偷鴨賊,《任秀》篇中因貪占別人錢財而遭受冥譴的申竹亭等,如此之類,不一而足。

(二)從因果報應的方式看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云:“佛云善男子終生造業(yè)有其三種,一者現(xiàn)報,二者生報,三者世報。”[6](P292)對于佛教中的這三種果報方式,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不但都做了充分展示而且還有所發(fā)展。

所謂現(xiàn)報即“善人惡人當身受報”[7](P1321)?!读凝S志異》中現(xiàn)報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是《劉姓》篇。劉姓本是淄川人,被家鄉(xiāng)人視為老虎。后來來到了沂水,因強占苗姓人家的桃樹,被小鬼拘去,按地獄條例應該上刀山火海,不得托生。后來卻因發(fā)現(xiàn)其曾在災年救助一對夫妻團圓,結果被訓誡之后被放回人間。無論是其行惡受冥譴還是行善受冥賞都是現(xiàn)報的典型。

生報即“善人惡人當身不受報,來生一定要受報”[7](P1321)。其代表篇目為《褚遂良》。篇中一姓趙的長山人,孤苦無依,又生重病,正在自份必死之際,一女子來幫其治病,并自愿嫁其為婦。正在其大惑不解時,女子告訴他:

君乃唐朝褚遂良,曾有恩于妾家,每銘心欲一報之。日相尋覓,今始能得,夙愿可酬也。[1](P579)

前世有恩后世獲報,典型的“生報”。

世報即“兩生甚至多生皆受報?!盵7](P1322)代表篇目為《三生》。篇中講述了湖南某與興于唐的世報故事。第一生時,湖南某作為考官卻有眼無珠,使名士興于唐名落孫山,最終抑郁而亡,興于唐在陰間告狀,結果某被判剖心之刑。第二生時,托生為庶人子的某,因前生業(yè)緣又被托生為將官的興于唐殺死,某又覺得死得冤屈,于是復在陰間告狀,二人皆被罰作犬。第三生二犬又因爭斗而死,又同赴陰間告狀。結果連閻王都覺得“冤冤相報,何時可已”,出面幫助他們化解了這段孽緣。

為了勸人信佛、敬佛,蒲松齡還對佛教的果報方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佛教講因果一般都是自身種因自己得果,無論是現(xiàn)報、生報還是世報,正如我們上文所談。而在蒲松齡的筆下,因果還可以父子相繼?!断纳獭菲椭v了一個父親種因兒子承果的故事。故事中,夏商的豪富父親因生平“暴殄天物,上干天怒”,結果上天的懲罰延續(xù)到了兒子夏商的身上。在作者筆下“誠樸無二”的夏商,雖然勤勤懇懇、誠實肯干,但每次外出經(jīng)商總是虧損而歸。對于個中原因,作者借錢卜巫之口揭示了出來,原來其五十八歲之前之所以貧困,因為行的是父運,即他父親給他遺留下來的運勢,五十八歲之后才行的是自身運,才會富貴。蒲松齡之所以創(chuàng)造父子相繼的果報,源于其對果報延續(xù)的深信不疑,他曾經(jīng)說過“余兄弟不失讀書種子,皆忠厚之謨所貽留也?!盵2](P2312)可見,在蒲松齡看來,他們兄弟之所以能夠讀書有成,都源于祖父輩遺留下的功德。

三、崇佛思想體現(xiàn)在對敬佛方法的探討上

在蒲松齡看來,尊佛敬佛當然可以表現(xiàn)在吃齋念佛等外在形式上,這也當然可以得到善報,如上文所述。但在作者看來,相較于形式上的崇佛,內(nèi)心的尊敬才是更重要的。蒲松齡在肯定吃齋念佛等禮佛手段的同時,更看重精神深處對佛的尊崇。《樂仲》篇就說明了這個問題。文中“嗜飲善啖”的樂仲,跟隨鄰村人去南海拜佛,眾人因為樂仲不吃齋茹素,害怕和他一起去惹得菩薩怪罪不肯現(xiàn)身,于是趁樂仲醉酒棄他而去。但是當在南海朝拜時,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那些自認為修行倍潔的人禱告后一無所見,而因攜妓女同來為人所不齒的樂仲拜后,則端坐菩薩的金蓮遍布海面。對此,蒲松齡在篇末進行了解讀,他說:“斷葷戒酒佛之似也,爛漫天真佛之真也。”[1](P193)可見相較于形式上的禮佛,在蒲松齡看來崇佛的更好方式應該是內(nèi)心的修煉。

四、蒲松齡崇佛原因探析

(一)與佛教本身的影響力有關

佛教自傳入中國后其影響力日益擴大,不但在社會底層擁有廣大忠實的擁躉,即便歷代統(tǒng)治者也多有提倡,魏晉南北朝及隋唐等中國佛教發(fā)展的黃金期暫且不提。據(jù)相關書籍記載,即便是清朝其統(tǒng)治者也多有信奉佛教之人。先看世祖:

世祖又好參禪,先召京師海會寺憨璞性聰(1610—1666)說法。又召浙江玉林通琇(1614—1675)、木陳道忞(1596—1674)等入京說法?!ìL后又入京,世祖命選僧一千五百人從他受戒,尊為玉林國師。[8](P1184)

再看圣祖:

圣祖出巡南北,常住名山巨剎,賦詩題字,撰制碑文,以顯佛教功德。[8](P1186)

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帝王的帶動下,清初出現(xiàn)了建佛修寺的熱潮,據(jù)相關資料記載:“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禮部統(tǒng)計,當時全國有大小寺廟79622處,僧尼118907人……各省道士21286人?!盵8](P1182)僧尼人數(shù)是道士人數(shù)的五倍,也可見社會對佛教的崇敬。據(jù)史料記載,當時甚至出現(xiàn)了“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8](P1182)的局面。蒲松齡作為清初社會的一份子,崇信佛教自是應有之意。

(二)與蒲松齡的自身及家族傳統(tǒng)有關

蒲松齡本人一直認為自己是和尚轉世,其在《聊齋自志》中就曾經(jīng)說過:“而三生石上,頗悟前因。”那么蒲松齡認為他的前生是什么呢?他在文中說道:

松懸弧時,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偏袒入室,藥膏如錢,圓粘乳際,寤而松生,果符墨志。[2](P1066)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蒲松齡出生前夕,他父親夢見一個病懨懨胸口有一塊胎記的瘦和尚,徑直走人臥室。到蒲松齡出生時果然和他父親夢到的一樣,胸口有一塊胎記。這不能不令其相信自己是和尚轉世而來。再加以其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和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真和清貧的和尚無異。這就更堅定了其相信自己為和尚轉世的信念。正如其文中所說:

門庭之凄寂,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則蕭條似缽。每搔頭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2](P1066)

可見,蒲松齡是堅信自己是僧人轉世的。

蒲家有禮佛的傳統(tǒng)。據(jù)蒲松齡《敘劉氏行實》記載,蒲松齡的父親從小就喜歡讀書,但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連個秀才也未考中,即文中所說:“操童子業(yè),苦不售”[2](P1389),于是開始經(jīng)商。經(jīng)商二十多年,家稱“素封”。因為四十多歲沒有兒子,于是不再經(jīng)商,又開始閉門讀書,且平時喜歡“周貧建寺”[2](P1389)。據(jù)蒲松齡《玉谿庵重建記》載,清時淄川著名的寺廟玉谿庵即蒲松齡父親所建。可見,堅信自己是僧人轉世及家族的崇佛傳統(tǒng),使蒲松齡推崇佛教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

綜上所述,源于社會、家庭及個人的原因,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崇佛思想。

[1]蒲松齡.聊齋志異[M].濟南:齊魯書社,1994.

[2]盛偉.蒲松齡全集[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3]佛說罵意經(jīng)[M].上海:中華書局,2001.

[4]大智度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本經(jīng)[M].上海:中華書局,2001.

[6]法苑珠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范文瀾,蔡美彪·中國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8]李治亭.清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李志紅)

Buddhism, as one of the three great religions, has huge influence in china. Since it was spread to China, it attracts legions of loyal fans from all dynasties, including not only the common people, but also many ancient emperors. Pu Songling also shows great worship to Buddhism due to individual, family and social reasons. InStrangeTalesfromLiaozhai, he makes a thorough description of the boundlessness and karma of Buddha in various ways, which embodies his deep worship of Buddha.

Buddhism; karma; reason

2016-06-24

楊士欽(1976-),男,山東高密人,碩士,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人文科學系講師,主要從事明清小說研究。

I207.419

A

(2016)04-0066-05

猜你喜歡
佛經(jīng)江城蒲松齡
施江城 黔陽古城
協(xié)通論視佛經(jīng)一例
江城
大型原創(chuàng)黃梅戲《江城飛絮》
『別人家的孩子』蒲松齡
佛經(jīng)音義同形字輯釋
蒲松齡
西夏文佛經(jīng)——《吉祥遍至口和本續(xù)》
西夏佛經(jīng)所見官職名人名述考
蒲松齡
荃湾区| 邵武市| 乌苏市| 会同县| 武冈市| 正阳县| 铁岭市| 渝北区| 宁化县| 宽城| 栖霞市| 阳泉市| 英山县| 东城区| 成武县| 都江堰市| 长治市| 贵港市| 毕节市| 凤庆县| 剑川县| 丹棱县| 民勤县| 包头市| 宁晋县| 东城区| 江口县| 青岛市| 准格尔旗| 洪泽县| 太原市| 弥勒县| 萍乡市| 黄浦区| 嘉义市| 乐清市| 大竹县| 中卫市| 通榆县| 吉林省|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