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業(yè) 尉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
劉禹錫未列“唐宋八大家”緣由考論
鐘 業(yè) 尉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廣東 廣州510006)
劉禹錫的古文成就在唐代僅列于韓柳之下。其未列于“唐宋八大家”之原因大致有二:其一,劉禹錫古文在宋代的接受度不高,傳播不廣,影響不足;其二,“唐宋八大家”成名的奠基期——南宋的古文選本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厚今尊宋”傾向,對唐文重視不夠,故僅列在宋代影響巨大的韓柳二家,于他家不及。
劉禹錫;接受;厚今尊宋
劉禹錫在中唐雖以詩聞名,但其古文于韓柳之外獨具特色,亦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可列于韓柳之后而稱第三?!端膸烊珪偰俊贩Q其文“于昌黎、柳州以外,自為軌轍。”[1](P1190)宋人王正德《余師錄》卷三引李仆之言曰:“吾嘗論唐人文章,下韓退之為柳子厚,下柳子厚為劉夢得,下劉夢得為杜牧,下杜牧為李翱、皇甫提,最下者為元稹、白居易?!盵2](P778)類似評論頗多,此不贅引。既然后代學者大都公認劉禹錫的古文成就,那么為何在“唐宋八大家”中沒有劉一席之地呢?這雖僅是一個案的研究,但當我們深入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發(fā)現(xiàn)其反映出文學接受的獨特性和經(jīng)典型規(guī)律。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對這個問題的大前提進行必要的探討,即劉禹錫的古文成就如何?他能否擔起“八大家”之名?
(一)古文創(chuàng)作成績
劉禹錫文的創(chuàng)作比較均衡,散文、辭賦兼擅。劉禹錫古文創(chuàng)作中成就最高的是他的論說文。劉禹錫自己對此也頗為自負,其《祭韓吏部文》曰:“子長在筆,予長在論,持矛舉循,卒不能困?!盵3](P1084)認為自己的論說文上可以和韓愈一較高下。劉禹錫論說文的特色如何?《四庫全書總目》評其文“態(tài)肆博辨”[1](P1190),可以看出這個評價主要針對劉禹錫的論說文而發(fā),確為的評。清末平步青亦評劉禹錫古文“才辯縱橫”[4](P430),可見劉文這特點得到后代學者的共識。
“態(tài)肆博辨”,這便是劉禹錫論說文的第一個特征。而這一點恰好和他的詩歌特色相通。白居易《劉白唱和集解》稱:“彭城劉夢得,詩之豪者也?!盵5](P569)詩之豪、文之肆,均源于劉禹錫豪放樂觀的性格。如《天論》一文,上、中、下三篇,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側(cè)重點各不相同,但都統(tǒng)一服務(wù)于天“非有預(yù)乎治亂”這個總論點。同時,文章中篇、下篇借鑒漢賦“主客問答”的形式結(jié)構(gòu)全文,將其“態(tài)肆博辨”的文章風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種問答形式還見于其《辯跡論》《論書》等文,這種結(jié)構(gòu)層層反駁、步步追問,辯意濃厚、氣氛熱烈,使得論說過程抑揚頓挫、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劉文從容和恣肆共存,這種對立風格的調(diào)教體現(xiàn)出劉禹錫高超的行文技藝。同時,這種形式上的大開大闔又能使論題中心論點不散,反映出劉文的另一個特點,即思想的深刻和主旨的明晰,這種深刻通豁來源于劉禹錫哲學思索的透徹和深厚的學養(yǎng)。
近代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評劉禹錫文曰:“中山敘記諸文,簡潔刻煉,于韓柳外自成一子?!盵6](P894)這里論述的雖是劉禹錫的敘記諸文,但這個評價對劉禹錫大部分文章均適用,以“簡潔刻煉”評價其論說文亦為精辟。劉文既有《天論》那樣的宏篇巨制,也有《華佗論》之類短小精悍的文字,行文的長短根據(jù)論題而定,辭達則止,這反映了他的克制和豐厚涵養(yǎng)。不止是文之結(jié)構(gòu)短長,“簡潔刻煉”更表現(xiàn)在劉禹錫行文的語言風格上,以簡煉之言達豐腴之意,是劉文的普遍特色。如《與柳子厚書》,雖僅一百五十余字,論文、評人、明心、達情,文章容量極大。劉禹錫文章的收放自如、簡潔刻煉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字句精煉和用典精善。《舊唐書》評其文:“巧麗淵博,屬詞比事,誠一代之宏才?!盵7](P4215)“巧麗淵博”名其語言修養(yǎng),“屬詞比事”言其用典之精。對于這一點,蘇文根的碩士論文《劉禹錫散文研究》里有詳盡的論述,讀者可以參看,此不贅述[8]。
就劉禹錫的古文創(chuàng)作,同時代人有很高的評價。劉禹錫《唐故中書侍郎平章事韋公集紀》引李翱語云:“翱昔與韓吏部退之為文章盟主,同時倫輩惟柳儀曹宗元、劉賓客夢得耳。”[3](P1225)李翱高度評價包含他自己在內(nèi)的中唐古文四家,這大致反映了劉禹錫在當時文壇的地位,劉禹錫自己對此也頗為自豪。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亦稱:“禹錫早與柳宗元為文章之友,稱‘劉柳’,晚與居易為詩友,號‘劉白’,雖詩文似少不及,然能抗衡二人間,信天下之奇才也?!盵9](P882-883)對劉亦甚為推崇。因此,劉禹錫在當代及后世均有重要地位。
通過前面的論述可以得出,劉文雖比不上韓柳歐蘇,但和“唐宋八大家”后四家則有一比,劉禹錫足擔得起八家之譽。
(二)“事功”化的古文理論
劉禹錫的古文理論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呈現(xiàn)出高度的“事功”化傾向,這種傾向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他的文道觀上。韓愈主張“文以載道”,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劉禹錫的文道觀和韓柳有相似之處,他也將“道”置于“文”之上。劉禹錫也強調(diào)“道”對“文”的決定作用,他在《劉氏集略說》中說:“道不加益,焉用是空文為?”[3](P1181)明確提出無益于道的進益的“空文”不足取。但是,劉禹錫之“道”和韓柳之“道”有別,其“道”不是一味標榜堯舜、文武、孔孟之言,而更多地是立足于現(xiàn)實,尤其是現(xiàn)實政治,主張致君及物。因此其特別強調(diào)“文”的“濟世教化”功用。
他在《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中說:“咫尺之管,文敏者執(zhí)而運之,所知皆合。在藩聳萬夫之觀望,立朝賁群寮之頰舌,居內(nèi)成大政之風霆。導畎澮於章奏,鼓洪瀾於訓誥。筆端膚寸,膏潤天下。文章之用極其至矣?!盵3](P1281)將“文”作為輔政的工具,極言從政之“文”如章奏、訓誥,具有“膏潤天下”之大用。他在《獻權(quán)舍人書》以“文”為“見志之具”:“今念道未施于人,所蓄者志。見志之具,匪文謂何?是用顓顓懇懇于其間,思有所寓?!盵3](P816)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道”,所謂“未施于人”,很顯然已經(jīng)不是韓愈所尊崇的那個存于文獻中的道統(tǒng),而是落到了現(xiàn)實政治的訴求,是劉禹錫理想中的治國方案。故接前文:“非篤好其章句,泥溺于浮華。時態(tài)眾尚,病未能也,故拙于用譽。直繩朗鑒,樂所趨也,故銳于求益。”[3](P816)明確表達了自己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愿望,只是沒有好的時機,“病未能也”,故托志于文。同時強調(diào)自己“非篤好其章句,泥溺于浮華”。這便引出劉禹錫古文理論的又一特點,即高度重視文章內(nèi)容,尤其是政治內(nèi)容的表達,這一點是他強調(diào)文章實用功能的必然結(jié)果。這從他對文章的分類可以明顯得到,他按文章的內(nèi)容特點將文章分為“立言”、“體物”兩類,見于《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古之為書者,先立言而后體物,賈生之書首《過秦》,而荀卿亦后其賦。和叔年少遇君,而卒以謫似賈生,能明王道似荀卿。故余所先后視二書,斷自《人文化成論》至《諸葛武侯廟記》為上篇,其他咸有為而為之?!盵3](P1060)立言之文,即表達政治理想的教化之文,體物之文則鋪陳抒情之類。劉禹錫明確立言之文高于體物之文,這也是他文章實用觀念的真實反映。
同時,他還以此標準作為評價文學的尺度。更極端地以為身處高位者如宰相等人之文價值便高。如他在《唐故相國李公集紀》中說:“天以正氣付偉人,必飾之使光耀於世。粹和絪缊積於中,鏗鏘發(fā)越形乎文。文之細大,視道之行止。故得其位者,文非空言,咸系於圩謨宥密,庸可不紀?……其在翰苑,及登臺庭,亟言大事,誠貫理直,感通神祗,龍鱗收怒,天日回照。古所謂一言興邦者,信哉?!盵3](P1184-1185)與其說是評論文章,不如說是評論權(quán)位,某種程度上,這已經(jīng)超越了文學的評價體系。其所謂“一言興邦”者,并不是文的直接功用,而是由作文者所處之勢決定的,文的實際作用則實在有限。類似觀點還見于《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和《唐故中書侍郎平章事韋公集紀》,所稱頌者皆為宰相之文,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劉禹錫自己的政治理想。
和韓柳相比,劉禹錫的文章觀念流露出更加濃厚的事功性,這主要基于他對現(xiàn)實政治的高度關(guān)注。劉主張文學為政治服務(wù),強調(diào)立言,這種實用的態(tài)度和后世的八大家選本有某種契合。但是,這種過于現(xiàn)實的事功性或許會使其文在宋代的傳播遇到某種阻礙,尤其到了南宋理學家手中,他們講究“義利之辨”,而劉禹錫恰恰對“義”的關(guān)注不夠,缺乏事功背后形而上的思考。相比韓柳,其衛(wèi)道之心便顯弱化,因而缺乏典型性,這種古文激情和斗爭性的缺乏對其文章在宋代的傳播或許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在論述完劉禹錫的古文成就之后,以下轉(zhuǎn)入對其未列“唐宋八大家”原因的探討。這個問題有兩個宏觀的思考維度,其一為劉禹錫古文在兩宋,尤其是北宋的接受狀況。其二是從“唐宋八大家”的成名源流尋繹,尤其以南宋時期呂祖謙《古文關(guān)鍵》為代表的唐宋古文名家選本的分析為重點。
這部分筆者將對第一個維度進行考察,第二維度將在后文論述。筆者尋繹北宋現(xiàn)存史料,發(fā)現(xiàn)劉禹錫在北宋的接受相比韓柳整體而言沉寂許多,沒有引起大的反應(yīng)和接受高潮。同時,其詩與文在宋代的接受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均衡性,宋人于其詩論述頗多,而對其文的品評則少很多。筆者對其文在宋代不顯的原因進行剖析,以為大致有以下數(shù)端:
1.在文學接受過程中,一位作家某一領(lǐng)域的突出表現(xiàn)可能會影響其另一領(lǐng)域成就的評價,這種長處掩蓋短處是正常的現(xiàn)象。這種狀況的出現(xiàn)既和作家各領(lǐng)域創(chuàng)作的不均衡性相關(guān),也與后代士人接受的選擇性緊密聯(lián)系。劉禹錫詩文在宋代的接受便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其詩名盛而文名微。就劉禹錫自身的創(chuàng)作而言,其詩的成就高于文,其詩在詩史上的獨特性和貢獻大于其文在文史上的影響。但是這種創(chuàng)作的相異并沒有如杜甫之詩文般,至兩極分化的地步。這是整體上的情況,但在后人接受的過程中,名篇傳播的重要性優(yōu)于整體傳播的效果,名篇傳播見效快,傳播的條件要求亦較低。在這一點上,劉禹錫詩歌名篇的優(yōu)勢便展現(xiàn)出來了。這是從其創(chuàng)作分析,但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那么,造成這種接受上的巨大差異的原因便落實到了宋代士人的接受選擇上。
2.單個文人的接受選擇比較分散,產(chǎn)生的影響力也較低。但是有一部分人的接受和傳播卻具有重大影響力,那便是當世名家,如歐陽修、蘇軾等。因為他們在當代文壇為執(zhí)牛耳者,具有巨大的號召力,同時門生眾多,傳播效果顯著。劉禹錫的詩歌在宋代便得到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王安石、劉克莊等著名作家的推崇,他們多學習過劉禹錫。其中尤其以蘇軾和劉克莊為最。對于蘇軾學習劉禹錫,宋人詩話、筆記中多有記載。如陳師道《后山詩話》:“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學不可不慎也?!盵10](P306)蘇學劉之論亦見于張戒、劉克莊、王炎等人,此不贅述。因為有了文壇大家的推崇學習,其影響力便能迅速上升。和他的詩歌的待遇相比,其文則慘淡許多。目前所見材料,分散的零星評價亦少,沒有系統(tǒng)的論述,其著名者如蘇軾題跋“書子厚夢得造語”條曰:“夢得云:‘水禽嬉戲,引吭伸翮,紛驚鳴而決起,拾彩翠于沙礫?!嗝钫Z也?!盵11](P2109)這種點評并未引起當時大家的響應(yīng),影響有限。同時也無散文大家專習其文,目前史料所見明確者,北宋宋祁《宋景文筆記》卷上載:“李淑之文自高一代,然最愛劉禹錫文章,以為唐稱“柳劉”,劉宜在柳柳州之上。淑所著論多類之,末年尤奧澀,人讀之至有不能曉者?!盵12](P538)李淑以為劉文在柳文之上,但其人名微,影響不足。沒有大家的青睞,其文名不揚亦當然也。這一點我們和韓柳文在宋代的待遇相比便一目了然。北宋所謂“新古文運動”借襲唐“古文運動”之名,抬出韓柳作為楷模。北宋古文諸家大多曾用心于韓柳古文,即使沒有下苦功摹習其文,對韓柳的“文以明道”、“文以載道”觀念也大多推崇宣傳,這對韓柳古文的傳播和古文理論的傳播都大有裨益。而劉禹錫則沒有這樣的學習接受高潮出現(xiàn)。
3.我們從中唐“古文運動”考察,劉禹錫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甚至可以說是重要成員,為什么他們在宋代的遭遇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其一,劉禹錫雖是積極的參與者,但和韓柳相比,其地位則輕得多,這種輕首先表現(xiàn)在劉禹錫的古文創(chuàng)作成就趕不上韓柳,同時創(chuàng)作的數(shù)量也不多。同時,在古文理論上,和韓柳相比,劉禹錫沒有鮮明的古文理論、激進的古文態(tài)度、響亮的古文口號,因此也就缺乏典型性和沖擊力。在宣傳上,理論的識別度高于創(chuàng)作的緩慢發(fā)酵。在這一點上,他和當時其他的古文家,如李翱、皇甫湜等人的待遇是一樣的。其二,宋人的實際接受選擇。由于劉禹錫創(chuàng)作和理論的先天不足,典型性不如韓柳,于宣傳效果無太多助益,同時也由于楷模的數(shù)量無需過多,劉禹錫便遭放棄。這種選擇反映出宋人于兩百多年后接續(xù)中唐“古文運動”的初衷,他們的立足點還是在于解決當代的實際問題,所謂復古乃是為當代文壇的革新,復古是策略,革新才是目的。當然,韓柳古文的技法,他們也有許多借鑒,但主要還是利用他們的影響力搞革新運動。同時這種革新運動的成功則進一步推高了韓柳的影響力,它們是相互激發(fā)的。而劉禹錫在這場運動“定楷模”的階段沒有進入宋人勾勒的古文譜系,劉禹錫古文的接受沒有搭上這趟快車,沒有進入北宋古文運動的主潮,此后便一直相對沉寂。
3.除了上述文學內(nèi)部的考察,宋人對“王叔文改革”及劉禹錫本人的看法也一定程度上對劉禹錫古文的傳播造成影響。宋人對“王叔文改革”大多持負面態(tài)度,以其為黨爭而止。如南宋吳愈在王阮《義豐集》序中說:“劉禹錫、柳宗元述作雄深,法度嚴密,發(fā)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然坐王叔文黨,君子惜之。士大夫欲為君子者,茍人不己知,世不吾以,則有致命遂志而已,窮居不損焉。乃若俛仰隨時,僥幸得志,雖有才美,不足觀也已?!盵13](P538)這其中的君子還包括蘇軾和蘇洵等人,“雖有才美,不足觀也”,這至少反映了當時一部分人的看法。而對劉禹錫其人,蘇軾也有批判,以其“文過不悛”,“小人為奸,雖已敗猶不悛也?!盵11](P2038)至于目劉禹錫為小人,類似評論在宋代不少。這一定程度上對其文的傳播造成了消極影響。
從呂祖謙《古文關(guān)鍵》到明代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宋幾家的選擇有變動,但唐二家則一直未變。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推測,韓柳古文在南宋呂祖謙選文之前基本完成了其經(jīng)典化過程。而由于北宋文壇尤其是北宋散文名家對韓柳古文的過度關(guān)注,導致唐代散文整體在宋代的接受呈現(xiàn)出極端的不完整性,在某種程度上說,韓柳古文在宋代的強勢接受占據(jù)唐文在宋代接受的大部分江山。韓柳古文接受的強勢大大搶占了唐代其他作家散文在宋代的市場,使唐文在宋代的接受呈現(xiàn)出典型的“韓柳”屬性。
因為唐二家的固定性,所以研究劉禹錫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最便捷的思路就是上溯到南宋——這個“八大家”選本奠基時期去考察。而這其中又以呂祖謙的《古文關(guān)鍵》最為重要,主要因為南宋后續(xù)的幾種選本大多淵源于此,如呂祖謙弟子樓昉所編的《崇文古訣》和謝枋得的《文章軌范》。
呂氏選本具有明顯的“厚今尊宋”的傾向,這從所選唐宋古文家的數(shù)量對比上有明確的反映。這種傾向和《古文關(guān)鍵》的編選初衷有緊密的聯(lián)系。目前學術(shù)界已經(jīng)形成共識,即《古文關(guān)鍵》是為指導當時士子科舉而編選的指導范文。這里不再展開論述,讀者可以參看相關(guān)論文。因為是為科舉服務(wù),其所預(yù)設(shè)的讀者對象為南宋當代士子,因此其選域立足宋代便成為一種必然。何以如此?筆者以為其原因有二:
其一,其應(yīng)對的是南宋的科舉考試,針對的目標十分明確,即策論,因為策論在各科中是必考的,這一點從《古文關(guān)鍵》所選文體可以得知,其所選論說文達百分之八十強。因此,和被選文家處于同一朝代,多選擇宋代古文大家的文章在內(nèi)容上更加符合科舉考試的現(xiàn)實,具有更大的借鑒意義。同時,這種內(nèi)容和習慣上的時代契合也更加有利于作文技法的學習。因此,從實用的角度出發(fā),宋代大家的文章具有更好的現(xiàn)實操作性,更加契合文選的現(xiàn)實訴求。
其二,這也是從當時士人的接受角度的考慮,符合當時士人的閱讀范圍和閱讀習慣。這一點最好的證據(jù)就是所選蘇文三家及其弟子之文和當時蘇文在南宋的流行情況高度契合。因此,多選宋人之文也是從當時士人的閱讀習慣出發(fā),大家對這些作家的文章熟悉,接受便更加容易。而韓柳文在宋代一直昌盛,也符合時人的閱讀狀況。以韓柳為“源”,以宋諸家為“流”,這便是《古文關(guān)鍵》的思路,而相比而言其更重視“流”,主要因其年代更近,且充分尊重當時士子的閱讀實情,實用的精神貫穿著始終。唐代只選韓柳主要考慮的是他們在宋代的影響力,立足點依然在宋代。同時我們從唐宋古文創(chuàng)作情況的比較而言,宋文相對發(fā)達,名家輩出,名作數(shù)量多,選文便于操作。在這種選文狀況下,劉禹錫古文本身在宋代影響便微弱,不入選則在情理之中。而后代系列選本中唐只列二家則更多的是因為歷史慣性,同時也有唐宋文成就和成果差異的的因素。
[1] 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2] 王正德.余師錄[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8.
[3] 陶敏.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M].長沙:岳麓書社,2003.
[4] 平步青.霞外捃屑[M].北京:中華書局,1966.
[5] 白居易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 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M].上海:上海書店,2000.
[7] 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8] 蘇文根.劉禹錫散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
[9]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校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0] 陳師道.后山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2004.
[11] 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2] 宋祁.宋景文筆記[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8.
[13] 王阮.義豐集[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8.
(責任編輯閔軍)
Research on the Reason of Liu Yuxi's Exclusion of "Eight Master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ZHONG Ye-wei
(Literature School, Hua Nan Teachers' University, Guang Zhou, Guang Dong, 510006)
Liu Yuxi's prose writing was considered under Han Yu and Liu Zongyuan, but he was excluded from the "Eight Masters", I gave two reasons: first, Liu's acceptance was not popular; second, the foundation to make the name "Eight Masters", the prose anthology in South Song ignored Tang's prose and had a tendency to Song's.
Liu Yuxi; acceptance; tendency to Song
2016-07-16
鐘業(yè)尉(1990-),男,江西贛州人,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I206.2
A
1672-2590(2016)05-00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