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流 羅慶宏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 教學科研部,江西 井岡山 343600)
?
朱毛紅軍政治工作制度的演進——從三灣、古田到瑞金
□余伯流羅慶宏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 教學科研部,江西 井岡山343600)
[摘要]朱毛紅軍政治工作的制度,初創(chuàng)于三灣,形成于古田,成熟于瑞金。朱毛紅軍政治工作制度的一整套原則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歷史過程,是不斷發(fā)展、完善的。井岡山斗爭時期構建了黨領導軍隊的體制機制,制定了《黨代表工作大綱》;古田會議奠定了“思想建黨與政治建軍”的基石,規(guī)定了紅軍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在瑞金召開的紅軍全國政治工作會議,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的著名論斷,到瑞金時期,紅軍政治工作的制度就已經基本成熟了。
[關鍵詞]朱毛紅軍;政治工作;制度演進
朱毛紅軍政治工作的制度,初創(chuàng)于三灣,形成于古田,成熟于瑞金。朱毛紅軍政治工作制度的一整套原則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是不斷完善、發(fā)展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井岡山:構建了黨領導軍隊的體制機制,制定了《黨代表工作大綱》
朱毛紅軍政治工作的制度,初創(chuàng)于井岡山斗爭時期的三灣改編,并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偉大革命實踐中不斷發(fā)展。
首創(chuàng)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三灣改編前,無論南昌起義軍還是秋收起義軍,黨的組織都是設在團一級,即團為支部單位,而在軍隊的基層組織連隊卻沒有黨組織,這樣勢必抓不住士兵。毛澤東引兵井岡時,秋收起義部隊不足千人,部隊潰不成軍,士氣低落。毛澤東適時地在部隊連一級設立黨支部,連有支部,營團有黨委,軍有軍委,這樣就從組織上、體制上掌控了軍隊,確定了黨對軍隊領導的原則。毛澤東曾總結說:“紅軍所以艱難奮戰(zhàn)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盵1]P64
堅持黨代表制度。黨代表制度是紅軍政治工作制度中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制度。黨代表是“代表黨在軍中工作”、是專門做黨的政治工作的引領者、組織者和實踐者。三灣改編時就規(guī)定,連以上設立黨代表,擔任黨支部書記,專做黨的政治思想工作,指導士兵開展群眾工作。從三灣改編到朱毛會師,紅軍中從連到軍都設置了黨代表。毛澤東是軍黨代表,宛希先、何挺穎等是師黨代表,何長工、黃克誠等是團黨代表,羅榮桓、熊壽祺、毛澤覃等是營、連黨代表。紅軍中的各級黨代表都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對黨和紅軍的建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然而,“八月失敗”時,紅軍主力一度向湘南冒進,取消了黨代表。紅軍主力回師井岡山后,毛澤東恢復了黨代表制度。毛澤東說:“黨代表制度,經驗證明不能廢除。特別是在連一級,因黨的支部建設在連上,黨代表更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員會進行政治訓練,指導民運工作,同時要擔任黨的支部書記。事實證明,哪一個連的黨代表較好,哪一個連就較健全?!盵1]P66
制定了《黨代表工作大綱》。井岡山斗爭時期,紅四軍政治部制定了一份《黨代表工作大綱》,這是我軍最早的政治工作條例。這個大綱共分“軍隊方面”、“民眾方面”、“黨的方面”、“做報告”、“民眾的調查”五個部分。大綱規(guī)定了黨代表根本任務有兩項:(1)注意士兵教育和管理;(2)作戰(zhàn)時的政治工作。在士兵教育和管理方面,規(guī)定“黨代表是代表黨在軍中工作,所以對于黨的主義及政策,應該隨時使士兵了解,并須每天上課隨時講演,參加士委工作,猛力使士兵文化程度增高。”“黨代表不但只管士兵的教育,并且還要注重士兵的管理。關于紀律,應該由帶兵官長隨時隨地督促士兵遵守,并使士兵與官長關系密切?!弊鲬?zhàn)時,黨代表“在未戰(zhàn)之先,應該使士兵了解戰(zhàn)爭的意義和目的”,“在戰(zhàn)事上,黨代表應該站在士兵前面領導士兵向前猛進”,“戰(zhàn)事結束,應該注意招護(注:原文如此)傷兵即調查戰(zhàn)斗經過情形?!痹诿癖姽ぷ鞣矫?,“黨代表應該領導官長士兵積極參加工作,將黨的政策在該處實行”,“如遇沒有民眾運動的地方,黨代表應該領導士兵官長喚起民眾,領導群眾施行黨的政策?!痹邳h的工作方面,“黨代表一切行動和言論,均須站在黨的觀點上,去施行黨的主義政策”,“黨代表在軍隊中民眾中,均在黨的指揮之下,積極發(fā)展黨的團的組織,并使黨與團為群眾核心”,“黨代表應為各同志模范,并使各同志和非同志在本黨政策之下都積極工作”?!洞缶V》還規(guī)定了黨代表在做報告和民眾調查等方面的工作,規(guī)定黨代表的工作報告有13項:“(1)講演題目及其要點;(2)聽者人數(shù)及其要點;(3)在士兵委員會上報告些什么,提出些什么;(4)士兵生活狀況怎樣;(5)士兵心理怎樣;(6)士兵有些什么要求;(7)士兵群眾中黨的發(fā)展怎樣;(8)官兵參加民眾運動的情形怎樣;(9)紀律遵守的程度怎樣;(10)黨在民眾中發(fā)展怎樣;(11)已解決問題的經過;(12)未解決問題;(13)其他事項?!痹诿癖娬{查方面,具體規(guī)定了,要調查“當?shù)卣螤顩r”、“當?shù)亟洕鸂顩r”等?!洞缶V》還對黨代表提出了嚴格要求,黨代表必須是一個有高度責任心的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而不是“光耍嘴皮的政工人員”。1928年7月紅四軍攻打郴州失敗時,國民黨十六軍軍政治部曾繳獲了紅軍的《黨代表工作大綱》,并刊登在其內部通報上,驚呼:“紅軍黨代表之工作及能力亦可表率其眾,敵人組織如此,吾人應加猛醒!”[2]《黨代表工作大綱》任務明確,切合實際,職責分明,有章可循,是我軍具有原創(chuàng)意義的政治工作制度的最早的綱領性文獻。
規(guī)定了紅軍政治訓練的內容。據陳毅在《關于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中記載,紅軍的政治訓練主要有7種方式:(1)講演。由黨代表和軍事首長召集全體戰(zhàn)士講話,或作生活批評,或作工農運動概況報告;(2)講課。軍隊有3天休息時,每天要有1小時政治課,由黨代表擔任講授,使士兵得到有系統(tǒng)的政治知識;(3)早晚點名講話、呼口號。內容是對當日士兵生活的批評,次日行動的動員和布置;(4)總結工作經驗教訓。每次作戰(zhàn)或進行群眾工作后,組織部隊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使士兵得到生動實際的教育;(5)開展識字運動。如教紅軍戰(zhàn)士認識革命標語,并講解其政治內容;(6)組織紅軍參加群眾大會,舉行各種紀念會、聯(lián)歡會,使戰(zhàn)士們得到教育;(7)在士兵委員會內,組編若干小組,開展對政治問題的討論和對工作的批評。[3] P366紅四軍的上述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政治工作,對部隊政治素質的提高起了重大作用,正如毛澤東所言:“經過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等項常識、都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zhàn)。因此,他們能在艱苦的斗爭中不出怨言?!盵4]
設置了“宣傳兵制度”。紅軍初期,“政治宣傳工作較差,紅軍每到一地,只是少少的幾張標語,群眾毫不懂得紅軍是什么東西,甚至許多把紅軍當作土匪打?!敝烀t軍會師后,正式建立了“宣傳兵制度”,陳毅總結說:“紅軍現(xiàn)在有一個宣傳兵制度,凡軍隊每一個機關(如連隊、營部、或政治部、衛(wèi)生隊等)均須派5人擔任宣傳工作,這5個人不背槍、不打仗、不服勤務,名叫宣傳兵。此5人兩組,一組為演講隊,一組為文字宣傳隊。凡軍隊經過的地方,墻壁上要統(tǒng)統(tǒng)寫滿紅軍標語,字要正楷,愈大愈好。許多地方群眾說:‘紅軍一到滿街紅,等于過年。’”[3]P369
注重思想建黨。井岡山斗爭時期,由于受土客籍矛盾、宗族觀念、裙帶關系、地方主義的影響,黨的建設很難。正如毛澤東所言:“在這種情形下,‘斗爭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建設,真是難得很?!睘榇?,毛澤東特別強調注重思想建黨。他說:“我們感覺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邊界各縣的黨,幾乎完全是農民成份的黨,若不給以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其趨向是會要錯誤的?!盵1]P74-77因此,毛澤東召開了邊界黨的二大,舉辦了各類政治訓練班,分期分批對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了無產階級思想教育力度,有效地提高了軍隊和地方干部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在注重思想建黨的同時,還開展了整黨運動。1928年“八月失敗”時,很多不堅定分子紛紛“反水”,“反水”就是叛變。9月以后,“厲行洗黨”。“洗黨”時,將叛變、投敵、反水、自首的,地主富農出身的、革命不積極、開會屢叫不到的,通通開除?!跋袋h”的結果,邊界一萬多黨員清洗開除了4000多人,保留了5000多人,純潔了黨的組織,提高了黨的戰(zhàn)斗力。井岡山斗爭時期的“九月洗黨”,雖然作法上有些過激,但仍不失為我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整黨運動。
加強黨的集體領導。1928年10月5日邊界黨的二大決議曾指出:“過去各縣的黨,很有農民黨的色彩,有走向非無產階級領導的傾向,永新的黨要公開脫離特委,成立‘獨立國’?!薄包h的機關在上半期是個人專政,書記獨裁,完全沒有集體領導和民主的精神,如特委只有毛澤東一人,永新縣委只有劉真一人,以致客觀上群眾發(fā)生只認識個人不認識黨的錯誤。這完全不是布爾什維克的黨?!睘榇耍珴蓶|和特委決定加強“黨的改造與建設”,強調“各縣黨的機關,必須組織健全,反對個人領導,一切權力集中常委會?!盵5]
強調“鐵的紀律”。毛澤東指出,軍隊和地方黨都必須嚴明黨的紀律,強調:“鐵的紀律”為布爾什維克的主要精神?!爸挥腥绱?,才能抑止黨走向非無產階級的道路,消滅機會主義分子,洗刷不斗爭的腐化分子”,“使黨壁壘森嚴、步伐整齊的成為強健的斗爭組織”,“才能增加無產階級的領導力量,所以嚴格的執(zhí)行紀律是改造建設黨的重要工作?!盵6]紅四軍的軍紀,據陳毅在《關于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中記載,分為三項:(1)戰(zhàn)時紀律。臨陣退卻,畏縮不前,違抗命令等,由軍官就地槍決;(2)一般紀律。通敵、叛反、拐槍潛逃開小差、強奸、亂燒亂殺、毀壞人民財物的,均處死刑,賭博、嫖妓者,量其大小或處死刑,或罰勤務。(3)三大紀律。即不準亂拿工農小商人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一切行動聽指揮。
古田:奠定了“思想建黨與政治建軍”的基石,規(guī)定了紅軍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
朱毛紅軍政治工作的制度,在古田會議前后,得到了不斷的充實、完善和提高,形成了我軍偉大的建軍綱領。
“九月來信”化解了朱毛之爭。朱毛紅軍下山后向贛南閩西出擊,由于戰(zhàn)事頻繁,鞍馬勞頓,政治思想工作有所放松,單純軍事觀點等錯誤思潮不斷滋長,一度出現(xiàn)“頓失領導重心”的現(xiàn)象,加上劉安恭、林彪的推波助瀾,在1929年6月22日龍巖召開的紅四軍七大會議上,發(fā)生一場紛爭。在此之前,在黨的領導方式、軍委的設置、集權和民主的關系等問題上,朱毛之間出現(xiàn)一些岐見,爭論比較激烈,陳毅做了一些必要調解工作,風趣地說:“你們朱毛兩人,一個晉國,一個楚國,兩個大國天天在打架,我這個鄭國在中間簡直是不好辦。我是晉楚之間,兩大國之間,我站在哪一邊,跟誰走?我還是希望你們兩方面團結。”[7]但陳毅的調解無效。最后前委改選時,毛澤東落選前委書記,陳毅當選。不久,陳毅到上海參加軍事會議,向中央匯報工作。毛澤東到閩西永定、上杭等地養(yǎng)病,指導地方工作。這時,朱德?lián)闻R時前委書記,率領紅四軍攻打閩中、東江,戰(zhàn)斗失利,隨后朱德在上杭主持召開了紅四軍黨的“八大”?!鞍舜未髸r,無組織狀態(tài)的開了三天,毫無結果?!盵7]陳毅在上海的匯報實事求是,中央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的三人小組,全權處理朱毛問題。9月28日,周恩來以中央的名義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史稱九月來信)。信中指出:“前委應糾正朱毛兩同志錯誤,要恢復朱毛兩同志在群眾中的信仰”,“朱毛兩同志仍留前委工作”,“經過前委會議,朱毛兩同志誠懇接受中央指示后,毛同志應仍為前委書記,并須使紅軍全體同志了解而接受?!盵8]“九月來信”妥善地處理了紅四軍黨內分歧,化解了朱毛之爭。11月26日,毛澤東從蛟洋抵達汀州與四軍會合,回到四軍領導崗位就任前委書記,并致信中央:“四軍黨內的團結,在中央正確指導之下,完全不成問題。陳毅同志已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達到。惟黨員理論常識太低,須趕急進行教育?!盵9]P26隨后,毛澤東進行了“新泉整訓”,于12月28日召開了紅四軍黨的九大,即著名的古田會議。
毛澤東全力糾正黨內錯誤思想?!八能婞h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意識,不正確傾向,在九次大會中明白的指出了八點:(1)單純軍事觀點;(2)極端民主化傾向;(3)絕對平均主義;(4)唯心觀點;(5)非組織意識;(6)個人主義;(7)流寇思想;(8)盲動主義。九次大會之后,四軍黨努力同這八個錯誤傾向斗爭,現(xiàn)在已有相當成績,最顯著的是單純軍事觀點與極端民主化傾向兩種錯誤的減少。”[7]毛澤東在紅四軍黨的九大決議中,特別強調:“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這對于執(zhí)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若不徹底糾正,則中國偉大革命斗爭給予紅軍第四軍的任務,是必然擔負不起來的?!盵1]
理順了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的關系。鑒于軍中政治工作一度放松、失落的教訓,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批評說:“在組織上,把紅軍的政治工作機關隸屬于軍事工作機關,提出‘司令部對外’的口號。這種思想如果發(fā)展下去,便有走到脫離群眾、以軍隊控制政權、離開無產階級領導的危險,如像國民黨軍隊所走的軍閥主義的道路一樣?!盵1]這就是說,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是具有同等地位的,政治工作不能隸屬于軍事工作,軍事工作不能凌駕于政治工作之上,這就理順了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的關系,凸顯了政治工作在軍中的重要地位。
規(guī)定了軍隊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古田會議強調:“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zhí)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特別是現(xiàn)在,紅軍決不是單純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之外,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項重大的任務。”[1]
強調“有計劃地進行黨內教育”。古田會議決議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為了紅軍的健全與擴大,為了斗爭任務之能夠負荷,都要從黨內教育做起。因此有計劃地進行黨內教育,糾正過去無計劃的聽其自然的狀態(tài),是黨的重要任務之一?!睕Q議還規(guī)定了黨內教育的十大任務:(1)政治分析;(2)上級指導的通告的討論;(3)組織常識;(4)紅軍黨內八個錯誤思想的糾正;(5)反機會主義及托洛茨基主義及反對派問題的討論;(6)群眾工作的策略和技術;(7)游擊區(qū)域社會經濟的調查和研究;(8)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研究;(9)社會經濟科學的研究;(10)革命的目前階段和它的前途問題。
批評林彪對時局形勢的錯誤估量。1930年1月5日,毛澤東致信紅一縱隊司令員林彪:“我要提出的是什么問題呢?就是對于時局的估量和伴隨而來的我們的行動問題。我從前頗感覺、至今還有些感覺,你對于時局的估量是比較的悲觀。去年五月十八日晚上瑞金的會議席上,你這個觀點最明顯?!毙胖?,毛澤東將革命形勢比喻為“一只航船”、“一輪朝日”、“一個嬰兒”,告誡林彪說:“我所不贊成你的是指你缺乏建立政權的深刻的觀念,因之對于爭取群眾促進革命高潮的任務,就必然不能如你心頭所想的完滿地達到。我這封信所要說的主要目的就在這一點?!盵10]P563
瑞金:召開了紅軍全國政治工作會議,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的著名論斷
古田會議后,黨和紅軍進入了健康發(fā)展的時期。紅一方面軍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的領導和指揮下,連續(xù)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四次軍事“圍剿”,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此期間,紅軍的政治工作得到了新的加強和深化,政治工作升華到“生命線”的更高層面。
中央頒布了《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暫行條例草案》。1930年10月,中共中央向全國紅軍頒布了《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暫行條例草案》。這個條例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總則”,規(guī)定了紅軍政治工作的任務、目的、內容及政治工作者和政治機關的地位作用;第二部分“條例”,內容有《中國工農紅軍政治指導員工作暫行條例草案》、《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委員工作暫行條例草案》等10個條例;第三部分為中國工農紅軍政治機關系統(tǒng)表。[11]P213-215
中央重申“政治委員是軍中蘇維埃政權和黨的代表者”。1930年12月中共中央發(fā)出了《給紅軍的訓令》,指出:“必須堅決的執(zhí)行最近送給你們的軍隊編制政治工作、政治委員、政治部、黨和青年團的支部工作諸條例?!薄耙獔詻Q的反對政治工作是能寫字的知識分子的事,說在紅軍中有三頭領導(指揮員、政治委員和黨部)的一切錯誤的傾向,要明確的了解政治委員、連政治指導員和指揮員的地位、權限和任務?!睆娬{“政治委員是軍中蘇維埃政權和黨的代表者,對于部隊中的紀律、政治覺悟和戰(zhàn)斗力的加強等,他和指揮員負有同樣的責任?!盵10]P469
毛澤東在全蘇二大報告強調“應該更進一步提高紅軍戰(zhàn)士的政治教育”。1934年1月24、25日,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對全蘇二大的報告中強調指出:“應該把鞏固紅軍放在紅軍建設的重要地位,使紅軍不但能夠很快擴大,而且能夠很快強健起來。應該更進一步提高紅軍戰(zhàn)士的政治教育,使每個紅軍戰(zhàn)士都自覺的為了蘇維埃新中國而奮斗到底,使紅軍成為蘇維埃的宣傳者與組織者,成為創(chuàng)造新蘇區(qū)的執(zhí)行者,使紅軍戰(zhàn)士與廣大蘇區(qū)白區(qū)的工農勞苦群眾之間發(fā)生更加密切的聯(lián)系。要從政治教育去提高紅軍的自覺的紀律,使他們明白這是保證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武器。政治委員制度應該建立到一切紅軍部隊地方部隊與游擊隊里面去?!盵12]P333
召開了中國工農紅軍全國政治工作會議。全蘇二大召開不到一星期,1934年2月7日至12日,中央軍委在瑞金葉坪一蘇大會址召開了中國工農紅軍全國政治工作會議。大會主席團成員有:王稼祥、賀昌、李卓然、袁國平、李弼延等。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在開幕典禮上致詞說:“這次中國工農紅軍全國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有著極端的重要意義”,“在目前決戰(zhàn)的環(huán)境中,需要我們以最大力量,加緊我們軍隊中的政治工作,以領導廣大的紅色戰(zhàn)士,去粉碎敵人‘圍剿’,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此次會議實際擔負了這項偉大的任務?!盵13]這次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突出地強調了政治工作在紅軍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地研究了加強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部署了軍隊政治工作今后的任務和要求,是紅軍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
周恩來發(fā)表《一切政治工作為著前線上的勝利》。在2月7日的開幕式上,紅一方面軍總政委、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發(fā)表演說,提出“政治工作的任務,是鞏固紅軍,提高戰(zhàn)斗力,保障命令的執(zhí)行,為黨的路線而斗爭?!薄罢喂ぷ鞅仨毞浅C動、靈活、緊張、迅速?!薄耙磺姓喂ぷ?,要服從整個作戰(zhàn)計劃;一切政治工作,都要為著前線上的勝利。這樣的政治工作,才能鞏固紅軍,才能保障上級命令的絕對執(zhí)行,而徹底地完全地粉碎敵人的五次‘圍剿’,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14]P317-P328
朱德提出“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中央軍委主席、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在開幕式上致詞,并在會議期間講話,指出:“我們的紅軍從游擊隊到現(xiàn)在大規(guī)模的正規(guī)紅軍,這是從政治工作領導得來的,也就是由黨和無產階級領導起來的。如果沒有政治工作,沒有黨和無產階級的領導,是不會產生紅軍的。紅軍因為有政治工作,才能保證它為本階級利益而犧牲,才是英勇無敵的,百戰(zhàn)百勝的紅軍。此次會后,更應加緊紅軍的政治工作,使紅軍成為更堅強的鐵軍?!彼陂_幕詞和講話中都強調:“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周恩來、王稼祥在會上也認同和強調“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15]P367
朱毛紅軍政治工作制度的當代啟示
古田會議已過去了整整85年。歷史的硝煙已經淡去,但古田會議的精神仍有強大的生命力,永遠不會過時。
2014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提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龍巖古田召開,這一盛舉非同小可,意義重大。全軍和武警部隊420余人參加會議,盛況空前。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不在北京而在古田召開,可見古田會議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深遠影響。
習近平曾經擔任福建省委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19次到閩西,7次到古田,對“紅軍之鄉(xiāng)”、“將軍搖籃”的閩西老區(qū)和古田懷有深深的革命情感,多次強調大力弘揚古田會議精神。這次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期間,專門把10位老紅軍、軍烈屬、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qū)鄉(xiāng)干部代表,請到古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同他們親切交談,并動情地說:“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老區(qū),永遠不要忘記老區(qū)人民?!?/p>
10月30日下午,習近平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特別強調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的生命線,明確指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實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證了我軍始終是黨的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我軍戰(zhàn)勝強大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軍始終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和作風?!?/p>
習近平概述了我軍政治工作的根本內涵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軍政治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優(yōu)良傳統(tǒng),主要包括:堅持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群眾路線根本作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堅持圍繞黨和紅軍中心任務發(fā)揮服務保障作用,堅持公道正派選拔使用干部,堅持官兵一致、發(fā)揚民主,堅持實行自覺的嚴格的紀律,堅持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革命精神,堅持黨員干部帶頭、以身作則,等等。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軍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則和內容。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我軍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把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代代傳下去?!?/p>
習近平在講話中還強調當前我軍政治工作要做到“五個著力”:“著力抓好鑄牢軍魂工作,著力抓好高中級干部管理,著力抓好作風建設和反腐斗爭,著力抓好戰(zhàn)斗精神培育,著力抓好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盵16]
2014年金秋十月在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傳承了古田會議的革命精神,彰顯了革命老區(qū)的歷史魅力,弘揚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光榮傳統(tǒng),鑄就了古田會議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當代輝煌。
回眸歷史,觀照現(xiàn)實,從三灣到古田,從古田到瑞金,從瑞金到延安,從延安到北京,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永遠是我軍不變的軍魂;思想建黨、政治建軍永遠是我黨我軍的制勝法寶。古田會議的真理之光,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將永遠閃耀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國民革命軍第16軍政治訓練部1928年8月16日刊載紅軍《黨代表工作大綱》時的導語[R].湖南安化縣檔案資料.
[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xié)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上)[Z].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
[4]井岡山前委給中央的報告[R].1928年11月25日,內部文檔.
[5]湘贛邊界各縣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案[R].1928年10月5日,于寧岡步云山.
[6]陳毅1971年10月在全黨全軍批林整風會議上的講話[R].內部史料.
[7]紅四軍部隊情況報告[R].1929年7月——1930年4月,內部文檔.
[8]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R].1929年9月28日,內部文檔.
[9]毛澤東書信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6冊[Z].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11]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第1卷[M].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2010.
[12]江西省檔案館,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編.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下冊[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13]全國政治工作開幕紀盛[N].紅色中華,第148期第四版,1934年2月12日.
[14]周恩來軍事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朱德年譜新編本:上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16]在古田會議光芒照耀下繼續(xù)前進[N].人民日報,2014年11月3日第1版.
(責任編輯:賀文贊)
The 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in Zhu De
and Mao Zedong’s Red Army:from Sanwan to Gutian and Ruijin
YU Bo-liuLUO Qing-hong
(DepartmentofTeachingandResearch,CELAJ,Jinggangshan,Jiangxi343600,China)
Abstract: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of Zhu De and Mao Zedong’s Red Army was primarily created in Sanwan,formed in Gutian and completed in Ruijin.The whole set of this system was not formed in one step;on the contrary,it was a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The setup and mechanism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over the army was built and the Work Outline for Party Representatives was formulated in the period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the foundation of “ideological party building and political army building” was laid in the Gutian Meeting,prescribing the basic tasks of the Red Army’s political work;and in the national political work meeting of the Red Army held in Ruijin,the famous argument that “the political work is the life line of the Red Army” was brought forward.In the Ruijin period,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of the Red Army was basically matured.
Key words:Zhu De and Mao Zedong’s Red Army;political work;institutional evolution
[作者簡介]余伯流(1942—),男,江西上饒人,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特聘教授、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羅慶宏(1969-),男,江西新余人,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學科研部黨史教學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
[收稿日期]2015-12-20
[中圖分類號]D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599(2016)01-0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