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關宏
?
政治生態(tài)視角下的反腐?。杭嬲搨€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孫關宏
生態(tài)學的一個核心概念是“均衡”,有均衡就有和諧,沒有均衡則會出現(xiàn)問題。因而政治生態(tài)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政治均衡問題,而個人與國家之間的平衡或者說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之間的均衡是這一問題的核心。從政治生態(tài)視角來看我國的反腐敗,其長遠目的和最終歸屬必須要關注對個人權利的保護和對國家權力的制約,力求達到二者的均衡。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反腐敗才能真正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才能實現(xiàn)整個政治生態(tài)的平衡與和諧。
政治生態(tài);反腐??;個人與國家
(一)政治生態(tài)學的相關概念與研究
政治生態(tài)學源于生態(tài)學。生態(tài)學研究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作用機理,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等問題都屬于生態(tài)學的內容。政治生態(tài)學則研究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因素如何影響環(huán)境,著眼于分析社會、國家、政府、企業(yè)和超級大國等對環(huán)境和環(huán)境政策的影響。但是,政治生態(tài)學還存在另一個方面,那就是研究政治環(huán)境內部政治主體(要素)之間的均衡問題。本文的研究主要著眼于后者。
《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將“政治生態(tài)學”界定為“研究政治行為環(huán)境的一系列方法”?!皬膹V義上講,該術語主要被用來描述環(huán)境對政治行為的影響”,“從狹義上講,該術語是指同政治地理學緊密相連的空間領土環(huán)境和政治行為的研究。”*《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554頁。這里強調政治生態(tài)學是一種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環(huán)境對政治行為的影響?!吨袊蟀倏迫珪ふ螌W》中的“生態(tài)政治學”條目更明確地將其界定為:“運用生態(tài)學觀點研究政治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理論和方法”,突出其“從政治與其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中研究政治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版,第327頁。該條目還指出構成政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自然地理條件、物質生產(chǎn)方式與水平、社會傳統(tǒng)、文化習俗、民族構成等。2009年出版的《政治學辭典》中的“政治生態(tài)學”的詞條注明其“亦稱‘生態(tài)政治學’”,簡明扼要地延續(xù)了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卷中對生態(tài)政治學的內容解釋。*《政治學辭典》,上海世紀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頁。
最近幾年國內學界出現(xiàn)的“政治生態(tài)學”概念,其內涵較上面介紹的有較大不同,這與中國當前社會與政治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關。由于中共十八大以來的高壓反腐和從嚴治黨客觀上提出了如何凈化被污染的政治生態(tài)的要求,特別是自2014年6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政治生態(tài)”概念后,之后又在多個場合談到“政治生態(tài)”,使這一概念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并影響了學術界的討論。這期間系統(tǒng)研究政治生態(tài)學理論的學術文章,較有代表性的是劉京希《政治生態(tài)學理論體系建構芻議》一文。該文認為:“政治生態(tài)學是作為自然科學的生態(tài)學應用于社會科學研究的學科體現(xiàn),是關于政治現(xiàn)象及其與社會環(huán)境之關系的生態(tài)學研究。政治問題是對象,生態(tài)學是方法。政治生態(tài)學就是關于政治主體、政治制度、政治過程及其互動,以及它們與社會環(huán)境之關系的研究的方法論和理論觀照?!薄吧鷳B(tài)在全球化時代,生態(tài)化的政治或政治生活的生態(tài)化已成為一種政治發(fā)展趨勢。而運用生態(tài)學的理論方法探究政治發(fā)展規(guī)律,則成為政治學研究的新動向。”*劉京希:《政治生態(tài)學理論體系建構芻議》,《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3年第4期。這篇文章的發(fā)表意味著中國學界對政治生態(tài)學的研究正在超越國外主要從政治和自然環(huán)境相互影響的角度進行研究的相關傳統(tǒng),而轉向了運用生態(tài)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究政治系統(tǒng)內部的發(fā)展規(guī)律。
(二)政治生態(tài)學的核心問題
生態(tài)學的一個核心概念是“均衡”。有均衡就有和諧,沒有均衡則會出現(xiàn)問題。政治生態(tài)學探討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政治均衡問題,個人與國家之間的平衡是這一問題的核心,也可以將其說成是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之間的平衡。政治生態(tài)學側重于探討如何在它們之間建立起動態(tài)的平衡。
在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上,西方人進行了兩千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上解決了個人、社會、國家間的復雜關系,特別是確立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人類共有的價值理念,通過一系列制度設計(包括政黨制度、議會制度、司法制度、權利制度等)使政府權力既有治理權威又受到相應制約,公民權利既受法律保護又受法律制約,并由此形成了良性互動、總體和諧的政治生態(tài)平衡。特別是經(jīng)過17世紀英國革命和18世紀美國革命以后的二百多年的發(fā)展,權力被關進了制度的籠子,保障公民的自由民主權利成為國家權力的基本職能,公民的自由民主權利得到了切實的保障,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之間達到了一定的均衡。這是一種正常而有序的政治生態(tài)。
洛克是西方首先提出分權制衡學說的思想家,其權力學說的核心是權力分立。他主張立法權是最高權力,執(zhí)行權和對外權受立法權的約束,三種權力由不同的機構行使,否則便違反了政治權力的宗旨。洛克強調任何權力都是有限制的,政府絕沒有無限的權威,政治權威不僅擁有權利,還具有限制自身的義務。為維護個人的自由權利,他力圖在政治領域為個人開拓一塊專有的地盤。為保障自由,他反對對信仰異教者進行迫害,提倡宗教寬容和信教自由。*轉引自浦興祖等編著:《從〈理想國〉到〈代議制政府〉:西方政治學名著釋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6-367頁。在洛克思想的基礎上,孟德斯鳩明確提出三權分立學說,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個部分,由不同的機構行使,并互相合作和互相制約。他認為,如果同一個人或是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自由便不復存在了,那一切便都完了。他說,在共和國里,應是從保障眾人自由出發(fā)來實現(xiàn)自由的國家。*轉引自浦興祖等編著:《從〈理想國〉到〈代議制政府〉:西方政治學名著釋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0-303頁
西方近現(xiàn)代以來,幾乎每一個有影響的思想家都充分肯定自由是人生存的價值,任何人、群體或國家都無權任意剝奪。赫伯特·斯賓塞是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他在《國家權力與個人自由》一書中詳細論證了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力會侵害個人自由,他說:“有一點是很明顯的,在政治被推向極致的地方,生活完全有可能衰亡腐化?!睘槭裁茨??“正是認為政府權力完全不能以自行其是的政治迷信導致了這一切?!彼f:“在一個實行普遍政治統(tǒng)治的國家中,政府只不過是一個管理委員會”,“它的權威是那些委任它的人們賦予它的,只能在他們限定它所擁有的權限范圍內來行使職權。”*斯賓塞:《國家權力與個人自由》,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6、112頁。
哈耶克把個人自由看作現(xiàn)代文明最重要的產(chǎn)物。他從不同的方面論證了自由的重要性,并提出要找到一些方法來防止國家濫用它的權力對個體實行強迫。即使被認為是國家至上主義的黑格爾也認為,自由意志是人的本質。既然人人都有意志,人人也就有自由,并且享有隨自由而來的一切權利。同樣也是主張國家至上論的鮑???,他一方面強調“國家是公共意志的體現(xiàn),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另一方面也承認主權是有限的,國家的作用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同時,他強調個人的價值,主張發(fā)展個性,認為“社會的結合力不在于相似性,而在于最高度的個性和特殊性?!?鮑??骸蛾P于國家的哲學理論》,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出版說明。
讓我們來看看馬克思的國家理論,馬克思并沒有把國家看成是萬能的,而是認為國家不是社會的主宰物,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凹彝ズ褪忻裆鐣旧戆炎约鹤兂蓢?。它們才是原動力”;“政治國家沒有家庭的天然基礎和市民社會的人為基礎就不可能存在。它們是國家的必要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1、252頁。恩格斯進一步指出:“決不是國家制約和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制約和決定國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2頁。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chǎn)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爭得民主”;“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chǎn)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自由發(fā)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2-273頁。上述言論表明,無產(chǎn)階級的社會主義國家將是民主和自由的國家。
根據(jù)前述理論,讓我們來考察一下中國的問題。中國有著悠久的集體主義傳統(tǒng)而貶抑個人的發(fā)展,建國以后的許多政治運動都與壓制個人的發(fā)展有關,個人主義、個人英雄主義一直都是眾多政治運動所反對的對象。改革開放以后,環(huán)境雖然寬松了許多,但人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習慣,總是小心翼翼地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盡量不要突出個人而是把集體挺在前面。這種習慣性認知,經(jīng)常會導致一些不利于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家社會創(chuàng)新的因素產(chǎn)生。
(一)中西語境中的“個人主義”及其差異
《哲學大辭典》(修訂本)在“個人主義”的條目中寫道:“一種強調個人自由、個人利益,強調自我支配的政治、倫理學說和社會哲學。實質上是一種從個人至上出發(fā),以個人為中心來看待世界、看待社會和人際關系的世界觀?!辈⑦M一步說:“個人主義的膨脹,必然會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破壞社會人際關系的和諧,因而為共產(chǎn)主義道德所不容。個人主義與追求個人正當利益和需要在性質上根本不同?!?《哲學大辭典》(修訂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頁?!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中的“個人主義”條目說得更直白:“一切從個人出發(fā),把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錯誤思想。個人主義是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的產(chǎn)物,是資產(chǎn)階級世界觀的核心。它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方面的,為個人英雄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等。”*《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426頁。從以上對“個人主義”概念的學術性和通俗性的解釋中可以看出,在中國語境中,個人主義是被推向極端,然后同他人利益、集體和社會利益對立起來,從而作為所謂資產(chǎn)階級世界觀的核心而被徹底否定。從客觀的理性的態(tài)度來審視,個人主義在中國似乎一直被妖魔化和非理性化。
高等教育適齡人口的研究對于預測未來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符合十九大報告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位置,加快教育現(xiàn)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筆者以江蘇省為研究區(qū)域,分析適齡人口變化,由此得到江蘇省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并提出針對性意見。
其實,個人主義在西方哲學史和思想史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西方近代自由主義傳統(tǒng)正是從個人的概念推導出自由的訴求和社會的形成。個人是其自身及自身能力的所有者,即自己的主人,自由是所有權的一個功能,而社會是由許多自由、平等的個人所構成。*李強:《自由主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9、49、50頁??枴げㄆ諣栐凇堕_放社會及其敵人》一書中專門對“個人主義”概念進行剖析,他認為,“個人主義”這一術語有兩種不同的用法:(a)與集體主義相反;(b)與利他主義相反。前一種意義再沒有其他的詞來表達,但后者則有數(shù)個同義詞,例如“利己主義”和“自私”。這就是為何在下文中我將用“個人主義”一詞來指(a)意,用“利己主義”或“自私”這樣的字眼來表達(b)意:
(a) 個人主義相對于集體主義
(b) 利己主義相對于利他主義
波普爾的意思是說:個人主義不一定是利己主義,也可能是利他主義,集體主義也不一定是利他主義,而可能是利己主義。他說:“集體主義并不反對利己主義,而它也并不跟利他主義或無私相同一。集體或集團利己主義,例如階級利己主義,是十分常見的事(柏拉圖對此深有了解),這就相當清楚地表明這樣的集體主義并不反對自私。一位反集體主義者,即一位個體主義者,能夠同時是一位利他主義者。”他反對柏拉圖把個人主義等同于利己主義,認為,“個人主義,也許是比平等主義更像是維護新的人文主義信念的橋頭堡”;“個人主義是古老的關于正義直覺理念的一部分。正義并不是——如柏拉圖可能會認為的那樣——國家的健全與和諧,而是一種對待個體的方式。”他說:“這與利他主義相結合的個人主義,已經(jīng)成為我們西方文明的根基,它是基督教的核心教義(‘愛你的鄰人’,《圣經(jīng)》上說,不要‘愛你的部落’);而且它是誕生于我們的文明并促進我們的文明的一切道德學說的核心。它也是,例如,康德實踐學說的中心(‘要時刻認識到人類個體是目的,而不要把他們僅僅作為達到目的的工具’)。在人類道德的發(fā)展歷程中,還沒有其他跟它一樣如此有力的思想?!?卡爾·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202頁。
對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一致性看得比較透徹的是亞當·斯密。在斯密看來,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就會造成社會利益的總實現(xiàn)。同時,個人也只有在為他人利益服務的情況下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私利,而實現(xiàn)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和諧的途徑,就是“看不見的手”,即市場。*李強:《自由主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83-84頁。他說:“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或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于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自己有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利。”*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第14頁。他認為在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人們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往往要比他自覺追求社會利益時更有效。斯密所說的實際上是:要求個人對集體的善的行為要遵循自愿的原則和自利原則,也就是個人和集體的雙贏原則。
對比西文語境中對個人主義價值的嚴密的邏輯思維,中文語境中對于個人主義的批判顯得極為簡單化和臉譜化。從理論上看,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是密不可分和互為表里的關系。個人是自由的載體,而自由則是個人的所有權。這就必然涉及個人自由與他人及社會的關系,這是困擾中國人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約翰·密爾在《論自由》一書中對此作了很清楚的說明。他認為,唯一名副其實的自由就是“按照我們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們自己的好處的自由”。他強調個人自由,強調個性發(fā)展,并且認為完全的個人自由和充分的個性發(fā)展不僅是個人幸福所系,而且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因素之一。他在該書的最后一章把全書的要義概括為兩條基本原則:(1)個人的行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個人就有完全的行動自由,不必向社會負責;他人對于這個人的行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進行忠告、規(guī)勸或避而不理。(2)只有當個人的行為危害到他人利益時,個人才應當接受社會的或法律的懲罰。社會只有在這個時候,才對個人的行為有裁判權,也才能對個人施加強制力量。這是密爾劃定的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權力界限,說明了個人的價值和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
他認為,一切政府活動,只要不是妨礙而是幫助和鼓舞個人的努力與發(fā)展,那就不厭其多??墒?,政府一旦不去發(fā)揮個人和團體的活動與力量,卻以它自己的活動去代替他們的活動的時候,害處就開始發(fā)生了。他說:“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權力,會有很大的禍患”,“國家的價值,從長遠看來,歸根結底還在組成它的全體個人的價值。一個國家若只圖在管理技巧方面或者在事務細節(jié)實踐上所表現(xiàn)的類似的東西方面稍稍較好一些,而竟把全體個人智力的擴展和提高這一基本利益推遲下來;一個國家若只為——即使是為著有益的目的——使人們成為它手中較易制馭的工具而阻礙他們的發(fā)展,那么,它終將看到,小的人不能真正做出大的事;它還將看到,它不惜犧牲一切而求得的機器的完善,由于它為求機器較易使用而寧愿撤去了機器的基本動力,結果將使它一無所用。”*以上引文分別來自約翰·密爾:《論自由》,許寶骙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序言第3頁、正文第1、102、120、125頁。這是一段極為精辟的話,可以深深啟迪我們的思維。
(二)個人主義的不同理解對國家與個人關系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文語境中,對個性的尊重和對個人所有權的保障,并未造成社會失范,由于對公共道德的提倡和相關制度的設計,社會變得有組織和成熟,個人和社會的關系達到了某種平衡。西方人對國家權力一直懷有高度警惕,一方面看到它在保護個體自由方面的作用,同時也警惕它有可能侵犯個人權利。所以在西方自由主義思想中,限制國家權力的主張可謂層出不窮,保障個人權利和限制政府權力的制度安排也在不斷完善之中。有學者指出,西方人經(jīng)過八百年的探索,終于首先在十七世紀的英國把國王關進了法律的籠子,此后又在西歐大陸和北美形成了類似的制度,并以西歐、北美為中心擴展到全世界。今天,以自由、民主、法治為中心的文明理念已不再為西方人所專有,而是成為全人類和全世界文明的組成部分。
反觀中國,對于個性和個人利益壓抑表現(xiàn)為相反的趨勢。要求每個人都毫無私念,完全大公無私,在短時間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要長期堅持卻行不通。過去的大躍進、總路線、人民公社運動以及十年文革,都是打著反對資產(chǎn)階級個人主義和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旗幟進行的,結果卻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其教訓是慘痛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后,從農村的包產(chǎn)到戶開始,直到后來的一系列市場化經(jīng)濟制度改革,都與人性的解放有關,這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個體的生產(chǎn)積極性和經(jīng)營積極性,使三十多年的經(jīng)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個性解放得并不徹底,沒有從思想路線和理論模式上進行全面深刻的反思和總結?,F(xiàn)在,除經(jīng)濟實踐領域比較寬松外,思想和政治領域中的個人仍然被壓抑,憲法賦予公民的許多權利仍然沒有得到落實,個體的活力遠沒有被釋放出來。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限制了個人的權益就增長了集體的權益。事實正好相反,個人權益得不到保障,集體的利益也如空中樓閣。個人受到壓抑,其逐利的本性并沒有改變,只是更加隱蔽和曲折而已,其造成的后果可能更加有損于道德、有損于集體。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對立起來的結果只能是雙輸,而把兩者統(tǒng)一起來的結果則可以雙贏。從個人與集體對立的角度來論證利己與利他的差別,在邏輯上講不通。因為集體可以是小集體,如部門、單位,甚至是階級,它們也可能利己而非利他,這種利己比個人利己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個人的對立面相是公眾和社會,它不完全是利益的問題,而是公平和正義的問題。
把個人主義妖魔化與把國家權力神圣化時常聯(lián)系在一起,即把國家看成是沒有任何特殊利益的政治實體,掌權者也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除整個國家的利益之外,絕沒有自己的私利。這種邏輯把國家權力看成是道德的代表,不需要任何制約,它與“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一阿克頓箴言背道而馳。這種國家權力觀念不但有悖于政治科學的基本原理,而且也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精神。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國家權力一直懷有批判的意識。他們認為國家是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只是形式上獨立于多個階級和高居于社會之上而已。恩格斯指出:“問題從分工的觀點來看是最容易理解的。社會產(chǎn)生著它所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職能。被指定去執(zhí)行這種職能的人,就形成社會內部分工的一個新部門。這樣,他們就獲得了也和授權給他們的人相對立的特殊利益,他們在對這些人的關系上成為獨立的人,于是就出現(xiàn)了國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2頁。也許正是由于國家所擁有的“特殊利益”,恩格斯甚至認為“人民國家”之說是無稽之談。無產(chǎn)階級政權雖然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但無產(chǎn)階級國家絕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想,他們認為無產(chǎn)階級取得政權以后的重要行動就是要把生產(chǎn)資料變成全社會的財產(chǎn)。這樣,無產(chǎn)階級就不復存在了,階級差別和階級對立也就不復存在了。階級差別消失之后,國家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想是把國家同青銅器一起放進歷史的博物館,實現(xiàn)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目標。
建國以后,在特殊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條件之下,我國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并沒有形成平衡。我國憲法雖然規(guī)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大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但我國的法律尚不健全、制度尚不完善,既有的法律制度有時也沒有得到認真執(zhí)行,人民權利對國家權力還形不成制約。雖然憲法規(guī)定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選舉法也經(jīng)過修訂,但公民的法定權利依然沒有得到完全落實,造成國家權力受到的限制較少,受到人民力量的限制更少。憲法規(guī)定我國公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權利,但由于沒有具體法律的保障,這些權利對國家權力很少起到實際上的監(jiān)督作用。國家的權力不斷擴張和強化,個人權利則被擠壓,將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由于篇幅的限制,這里僅指出以下幾點:
第一,不受約束的國家權力導致嚴重的腐敗。這種腐敗不是一般的、個體式的小面積腐敗,而是大面積的塌方式腐敗。它不能通過個人道德失范來得到解釋,而是由于制度無序和失范造成的,是一種制度性腐敗。問題的根源在于權力過分集中和不受監(jiān)督,權力越來越集中在少數(shù)甚至是個別人手中。鄧小平說過:“權力過分集中的現(xiàn)象,就是在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口號下,不適當?shù)亍⒉患臃治龅匕岩磺袡嗔杏邳h委,黨委的權力又往往集中于幾個書記,特別是集中于第一書記”,“黨的一元化領導,往往因此而變成了個人領導?!?《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8-329頁。權力的無限擴張導致私利的膨脹,腐敗即由此產(chǎn)生和蔓延。
第二,公民權利的缺失和個體力量的萎縮將造成整個社會發(fā)育不良。由于缺乏獨立的社會團體,缺乏社會活力,將導致社會依附于國家,從而無法形成政府與社會共治的局面。公共輿論對國家權力具有重要的監(jiān)督作用,但如果缺乏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這種監(jiān)督作用將無法形成,媒體反而可能成為傳播和放大國家權力的工具,個人和社會的聲音則被壓制。政府變成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國家與社會、個人之間的生態(tài)便不再平衡。
第三,社會公德意識的缺失。道德與政治是相輔相成的。自由同時意味著責任和義務,沒有權利意識的人也沒有責任意識和公共意識。所以,在不重道德,特別是不重公德的樹上,結出來的是專制主義的果實;在私德公德并重的樹上,結出來的是民主法治的果實。人總是愛自由的,沒有正義和自由,就會轉向歪門邪道的自由,造成社會公德意識的缺乏。
第四,個性遭到壓抑、創(chuàng)新力和創(chuàng)造力受到阻礙,將導致整個民族的智慧得不到充分展現(xiàn)。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之間的不平衡,最嚴重的是表現(xiàn)為國家壟斷了思想、壟斷了真理,或者如哈耶克所說的“思想國家化”。在一個文明的社會,一個文明的國度,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自由是思想自由,其他自由都是在它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享有思想自由,但在現(xiàn)實中兌現(xiàn)得還不夠。沒有思想自由,社會和個人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所謂創(chuàng)新型國家將可能成為空中樓閣。愛因斯坦說道:“我覺得真正可貴的,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尚的卓越的東西?!?/p>
第五,社會思想貧乏、文化衰落。缺乏思想自由,不論媒體的規(guī)模有多龐大、報道有多么鋪天蓋地,都將會只有一個聲音、一種套路、一種能量,也將導致嚴重的思想貧乏。思想是支撐學術文化的力量,思想的貧乏將導致學術泡沫化,缺少原創(chuàng)性理論,缺少高雅之作和傳世之作,造成學術文化的浮躁和情緒化宣泄,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
第六,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將受到威脅。從總體上說,社會的進步,國運的昌盛,民族的復興,都取決于全體人民的努力,取決于個人積極性的發(fā)揮。只有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看成國家的主人,都享有自由的權利,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才能真正實現(xiàn)。僅靠一個人或者少數(shù)人,這個目標不可能實現(xiàn)。對于小康社會的理解也一樣,不能把小康社會僅僅局限在物質層面,它還體現(xiàn)在政治等其他層面。小康社會必須是一個民主和法治的社會,一個自由、多元、開放的社會。
總之,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之間的平衡,是政治生態(tài)的根本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從長遠和根本來看,首先必須關注對個人權利的保護和對國家權力的制約,力求達到兩者的均衡。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說實現(xiàn)了整個政治生態(tài)的平衡與和諧。因此,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雖然對凈化我國的政治生態(tài)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從更長遠的目標來看,中國共產(chǎn)黨要實現(xiàn)長期執(zhí)政的目標,還需要對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整,對國家權力進行必要的切實的制度制約,對個人權利予以切實的保障。因為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國家權力應該有邊界,必須局限于管理公共事務,無權干涉私人領域的事務。個人的行為只要在法律的范圍內又不涉及他人和社會的利害,國家權力應該予以充分的尊重,個人應該有完全的行動自由,特別是個人的思想自由。歸根結底,反腐敗的最終目標應該是防止國家權力的濫用,進而保障公民個人權利的正當實現(xiàn)?!?/p>
(責任編輯:熊覺)
2016-01-05
孫關宏,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學理論、中國政治。
D630
A
1007-9092(2016)04-0016-007
主題研討·政治生態(tài)與反腐敗>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自然生態(tài)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tài)也要山清水秀?!绷己玫恼紊鷳B(tài)是良善的國家治理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國各方面全面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中共十八大以來的高壓反腐和從嚴治黨客觀上提出了如何凈化被污染的政治生態(tài)的要求,而政治生態(tài)的凈化與改善也與反腐敗是否徹底有著莫大關系?;诖?,本期“政治生態(tài)與反腐敗”專題的四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對這一主題進行了各有特色的分析。孫關宏老先生“政治生態(tài)視角下的反腐敗:兼論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一文從政治生態(tài)的核心問題——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之間的均衡入手,對我國政治生態(tài)惡化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龍?zhí)⒗钶x“黨紀反腐:價值、問題及其功能開發(fā)”一文在對我國特有的黨紀反腐現(xiàn)象及其價值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應進一步發(fā)揮黨紀反腐的重要作用,從黨紀自身完善、黨紀與國法協(xié)調、黨紀執(zhí)行等方面進一步開發(fā)黨紀反腐的新功能;袁峰“凈化公職人員從政環(huán)境的單位機制研究”一文別出心裁,從“單位”這個微觀卻又最貼近現(xiàn)實政治的層面,對公職人員從政環(huán)境進行考察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議;夏遠永“小官大貪的產(chǎn)生原因和治理機制”一文關注的是基層政治生態(tài),對處級和科級以下層級的貪官現(xiàn)象及其成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構建了治理小官大貪問題的四個機制。四篇文章各有洞見,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反腐敗對于凈化政治生態(tài)的重要作用,從國家與個人關系、黨紀黨規(guī)、從政單位環(huán)境以及基層政治生態(tài)等面向開拓了反腐敗研究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