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敬春
法治文化是人民團結起來的“自惠”文化
——專訪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 李德順
文/盧敬春
我國要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就必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為保證。在這個重要歷史進程的關鍵時刻,及時加強和深化全社會的“法治文化”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法治文化建設還沒有達到一種新型文化建設所應有的高度,也難以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zhàn)略要求相適應?,F(xiàn)實中,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法治觀念還沒有真正在人們頭腦中牢固樹立起來,還有不少有礙法治建設順利推進的問題和傾向,那么,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原因是什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國的法治文化要上到一個什么樣的“臺階”?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法治文化》編輯部專訪了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李德順。
《中國法治文化》:您曾表示,法治文化是相對人治文化而言的。當前我國是用人治來推行法治,法治走向可能出現(xiàn)偏差的最大危險在于法治部門化,即把法治僅僅看作是立法、司法等部門的事,而不是全國、全社會的事,這就可能將法治變成某些部門的特權,使法治成為人治的手段,而不是民主的形式。請問,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
李德順:應該說,我國歷史上是一個由人治文化主導,缺少民主傳統(tǒng)和法治傳統(tǒng)的社會。因此,當我們今天向法治轉型時,除了經(jīng)驗不足以外,在人們的思想觀念、心理習慣、行為方式中,還有許多舊的傳統(tǒng)烙印,仍舊嚴重妨礙著法治建設的深入,不利于法治文化的形成。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和表現(xiàn),總體上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以人治的眼光看待法治,以人治的心態(tài)對待法治,以人治的思維構建法治,以人治的方式實行法治。一句話:將法治人治化。
“將法治人治化”的主要表現(xiàn)有三:一是將法治的內容,單純地當作只是一套具體的形式和程序,卻忽略或背離了法律和法治的深刻實質性內容;二是將法治的功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一套治理的手段,卻忽略或背離了法治的主體性和目的性;三是將實施法治的權利和責任,簡單地歸屬于某些執(zhí)行部門和機構,卻忽略或背離了法治屬于全黨、全國人民、全體公民的權利和責任這一民主內核。
這三種表現(xiàn),就是簡單的形式化、手段化、部門化。其中前兩“化”多半表現(xiàn)在思想認識和意識形態(tài)層面,而“部門化”則是它們在具體化、實體化、操作化層面的集中體現(xiàn),是傳統(tǒng)人治主義影響的必然結果。
“將法治人治化”的種種表現(xiàn),當然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根源,不是偶然的和個別的。正因為如此,我國法治的實現(xiàn)必然要經(jīng)歷一場深刻巨大的社會自我改造過程,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的養(yǎng)成,也將是一個艱巨的文化自我改造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當前人們對法治的必要性和意義認識不足,對法治的本質和基礎認識也不到位。實施法治要經(jīng)過一段艱苦的、不無痛苦代價的磨合過程,這些我們都應該有思想準備,并堅定信念,堅持不懈努力下去。其中,克服上述“三化”的陋習,就是我們法治建設當前要面對的重大挑戰(zhàn)。
《中國法治文化》: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李德順:第一,要解決共識的基礎問題。“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區(qū)別,并不在于是否由人來立法、執(zhí)法和治理。當然任何治理都必須由人(部門)來擔當,但有人在場并不一定就是人治;“法治”和“人治”的區(qū)別,也不在于是否有法律、用法律,自古以來的人治和專制也并非完全沒有法律?!胺ㄖ巍焙汀叭酥巍钡母緟^(qū)別,最終在于“法”即法律體系本身和治國的一切決策、政策、是非善惡標準等,究竟是體現(xiàn)誰的利益和意志?一般說來,如果一切依少數(shù)統(tǒng)治者的利益和意志為轉移,即最終取決于掌權者本人的好惡和取舍,那么就是“人治”;如果一切以全體人民、公民的利益和意志為根據(jù),最終遵循以法為代表的各項公共規(guī)則、公共程序,不受個別人的權力和意志的影響,那么就是“法治”。所以說,法治區(qū)別于人治的根據(jù),在于法治本質上是民主的形式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落實,人民民主是法治的本質。人治是專制制度的基礎和遺產,法治是民主制度的產物和旗幟。
第二,要認清實施法治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按照上述理解可以說,走出人治,走向法治,是以“人民當家做主”為標志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必然要求。對于社會主義制度來說,法治應是民主普遍實踐化、操作化的落實形態(tài),民主與法治更不可分。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我國必須以實現(xiàn)法治為自己的政治文明形態(tài)。我國提出“依法治國”,就是要遵照全體公民的共同利益和意志,按照人民民主認定的規(guī)則和程序來管理國家,任何個人和團體不得超越于其外或其上?!皯椃ǚ芍辽稀本褪恰叭嗣裰辽稀痹趯嵺`中的體現(xiàn)。
第三,按照上述認識來指導和推進“法治中國”的建設,經(jīng)過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文化。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文化體系”,是指以“依法治國”為原則、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目標的法治理念,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得到充分的貫徹和落實。其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相一致的民主政治,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基礎和本質。而圍繞這一本質展開的各項條件、措施和效果,都包括在“法治文化”的視野之內。例如,市場經(jīng)濟基礎穩(wěn)固、秩序健全,法治化的制度和體制設計到位,社會治理方式和程序改善,司法體系完備高效,公民普遍法律意識和素質養(yǎng)成,公民的權利義務充分實現(xiàn),公平正義得以伸張,社會秩序合理穩(wěn)定,道德風氣不斷提升,社會呈現(xiàn)和諧發(fā)展的良性局面,等等。以法治為特征的物質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具體要求和現(xiàn)實標志。
第四,克服單純部門化,就是不要將實現(xiàn)法治僅僅看作是司法部門或司法系統(tǒng)的職責,而將法治理念僅僅當作是司法系統(tǒng)應有的理念,避免有意無意將立法、執(zhí)法、知法、用法、守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機械分開,而要努力使法治作為一種完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體系建立起來。
實行法治意味著對司法工作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意味著賦予部門以超越整體的特權。無論法官、檢察官、律師還是人大代表、政府部門和警察軍隊,都只是在黨的領導下服從和服務于法律和人民的利益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因此都要有高度的文明素養(yǎng)、莊嚴的使命感、自覺的敬業(yè)和獻身精神,唯一地為著法律所代表和追求的公平正義而行使手中的權力,并稱職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法治不等于部門之治,如“法官檢察官之治”、“律師之治”等,“法治文化”也不能簡單歸結為某一種“治安文化”、“訴訟文化”、“刑罰文化”等。任何部門都不能將法律的權力視作部門和個人的私權。
防止和克服法治單純部門化的出路,也是防止和克服“三化”不利因素的共同出路在于:從理論到實際重新確立法在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中的最高權威地位,同時確認并落實全體人民對實現(xiàn)依法治國應有的權利和責任。例如,提高群眾的法治意識和知法水平,并非僅僅從“普法”開始,而是需要從立法開始。法律體系總是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任何一項立法的提出,都需要經(jīng)過充分的、科學的論證。這個論證的過程就是相關所有人參與的過程,也是向所有人普及的過程。越是在人民群眾最廣泛地參與基礎上完成的立法,就越是能夠產生最大的執(zhí)行效力和普法效果。我國法治文化建設的前途,也在于此。
《中國法治文化》: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法治文化發(fā)展水平也要上新“臺階”?那么,我國法治文化要上到一個什么樣的“臺階”?
李德順:我國的法治建設已在改革開放中艱難起步,并且正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目前需要取得更大突破性的進展,即你說的要上新“臺階”。我覺得,這個新“臺階”,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以“全面實現(xiàn)小康”的過程中,在應有法律體系初步形成并繼續(xù)完善的基礎上,全社會的法治意識進一步增強,法治思維習慣普遍養(yǎng)成,使我們的生活方式擺脫人治主義的束縛,正式走上法治的軌道。
《中國法治文化》:為了上這個“臺階”,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李德順: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認為首先是要在社會實踐中,讓“法治”的目標明朗起來,讓“法治”的形象鮮活起來,讓“法治”的優(yōu)越性和魅力展現(xiàn)出來。要切實通過體現(xiàn)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維的具體行動,實現(xiàn)習近平同志所說的“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要承認,我們目前“法治”的口號喊得不可謂不夠響亮,但在很多具體事情上,怎樣使那個區(qū)別于人治習慣方式的全新方式——“法治”,及時地到場和到位,卻還存在著很大差距。而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嚴重沖突和惡性事件,卻正是在這種差距的空間里滋生和放大起來的。舉個最近發(fā)生于甘肅某地的例子:
一位家庭貧困的13歲初中女學生,在超市偷拿了一塊巧克力,后被發(fā)現(xiàn),遭到扣押和斥責,并叫家長來按超市“偷一罰十”的規(guī)定繳納150元罰款。正當家長為湊齊這些錢而為難之際,該女生悄悄地跳樓自殺身亡了。由于死者家屬找超市討要說法,招致了民眾的圍觀和參與,發(fā)展成上萬人聚集與維持秩序的警察對峙,并打傷了到現(xiàn)場做說服工作的市長。
現(xiàn)在事件雖已平息,但這一被稱為“世上一塊最昂貴的巧克力”的悲劇,卻不能不使我們對目前的法治狀況有所憂慮。從事件本身的經(jīng)過不難看出,但凡在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上的當事人(女孩、商家、家長、圍聚群眾、當?shù)卣凸賳T)有一點自覺的法治意識,都不至于使事情如此惡化。首先,商店無權私設公堂,更不應該忘記尊重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次,家長如果有保護未成年人的意識,此時也可以想到尋求法律援助,而不是在孩子沖動時,只顧屈從商家,事后又歸咎商家。在上述過程中,如果未成年人的權益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保護,孩子就不會因感到沉重的屈辱和壓力而走上絕路;因同情而來到現(xiàn)場的群眾,更可以按照“人命關天”的傳統(tǒng)理念,將事件中的是非責任提請法律裁判,要求公正處理,自己積極提供正常的做證和表達,而不必感情用事,充當裁判;當事情鬧大,引發(fā)了騷亂后,當?shù)卣凸賳T也不應僅以維穩(wěn)息鬧為目的,而應以全面保障人權為目的,引導人們依法分清是非權責,尊重和支持司法介入;司法部門介入后,如果依法采取對當事人實施監(jiān)護的措施,顯然也有助于化解現(xiàn)場對抗危機??傊?,在事件惡化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上,缺少的都不是道義和政治的情感,而是法治的理性和習慣。
其中最令我感慨的是,聯(lián)想到近年發(fā)生在小孩身上的其他多起悲劇,它們也都曾引起人們的震驚,引發(fā)了各種議論,其中不乏某些大而無當?shù)母哒?,然而,關于究竟如何尊重和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問題,卻似乎從未進入過議論的中心,更缺少切實可行的落實方案。雖然有關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條文早已設立,但在這些具體的事件和言論中,這些法條卻一直被懸置,形同虛設??梢娢覀兩鐣戏ㄖ我庾R的淡薄,既有整體層面上對法治的陌生和忽視,更有在具體層面上對現(xiàn)實法律的遺忘和漠視。拿關于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之類的法規(guī)來說,這種對孩子特殊權益的忽視和遺忘說明,人們還沒有在最起碼的意義上理解法治與保護基本人權的內在聯(lián)系。犧牲在這種氛圍中的孩子太無辜、太可憐了。他們的遭遇,是對“無法無天”肆意橫行的人治主義傳統(tǒng)的血淚控訴!
其他類似的悲劇性事件,如拆遷引發(fā)的暴力沖突、令人痛心的“醫(yī)鬧”糾紛、學校里師生關系的惡性事件、馬路上“碰瓷”的把戲和路人關于“人倒了該不該扶”的糾結,等等,都與法治是否具體落實到位有關。在這些案例中,如果大家都尊重法律的權威,堅持法治的統(tǒng)一性,不僅具體的是非不難得出公正的判斷,而且經(jīng)過這類具體法理的反復磨合和點滴積累,更可以收獲法治建設本身不斷進步的成果。
很多事情上的“有理”與“無理”,是要由法律來裁定的。如果人們在實踐中體驗不到“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的威力,就不可能建立起應有的正義信念和道義安全感,我們所向往的安寧與和諧,也就會失去其社會根基??梢姏]有這樣反復磨合和點滴積累的功夫,法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我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也只能停留在口頭上,不可能變成現(xiàn)實。
《中國法治文化》:目前各地都在開展一些法治文化惠民工程,請您談談法治文化如何才能惠民?
李德順:我不了解“法治文化惠民工程”的具體情況。但可以相信,法治文化將拉近法治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距離,讓人們通過法治建設的實踐,不僅“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而且喚起人們積極支持和參與法治建設的熱情,引導公民擔當起“人民主體”的權利和責任,這肯定是一件應該做、必須做,也一定能夠做好的事情。
在我看來,法治文化本身就意味著,法治不僅是一種惠民的文化,而且是人民自己團結起來“自惠”的文化。所以說,“法治文化惠民工程”不會僅僅局限于司法部門做一些具體惠民的“好事”,更需要從“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高度,重在依靠人民群眾,堅守法治原則,培育法治思維,弘揚法治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事業(yè),讓社會主義的民主法治早日成為普遍的生活方式。
比如,通過對前面舉例的那些事件,和群眾一起一個一個地探討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處理方式,并堅持一貫,就可以積累法治文化的資源,增強法治文化的魅力,實現(xiàn)法治建設的目標,達到普遍持久的“惠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