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芷
(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
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新生彈奏興趣的途徑分析
凌 芷
(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國藝術的發(fā)展,學習音樂、表演、舞蹈、鋼琴的人越來越多。作為最重要的樂器之一,鋼琴的學習者和愛好者數不勝數,很多小孩很小就被父母送去學習鋼琴。在鋼琴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掌握鋼琴彈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興趣的培養(yǎng)是是鋼琴教學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可以從很多方面來進行,例如:增加學生對鋼琴結構和歷史的了解、掌握鋼琴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正確的練琴方法和習慣等。當學生對鋼琴練習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掌握了練習鋼琴的技巧,學習起來就要容易得多,不會覺得枯燥,反而會將鋼琴練習當作是一件有趣的事。
【關鍵詞】鋼琴教學; 新生; 興趣的培養(yǎng); 重要途徑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當人們對一件事產生了興趣,才會對這件事長期的堅持下去。而眾所周知,鋼琴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經過長時間刻苦的訓練才能學好。因此,很多新生在初學鋼琴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很容易對鋼琴產生厭煩的感覺,會感到學習鋼琴的枯燥,甚至覺得鋼琴的學習并非如自己想象中有意義。這主要是由于教師一味的強調彈奏的技巧,讓學生不停的彈奏,使學生失去了彈奏鋼琴的興趣。由此可見,鋼琴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彈奏興趣,才可能讓學生堅持,否則即使學生能繼續(xù)堅持下去,也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興趣的培養(yǎng)是學生學好鋼琴的基礎,也是學生堅持學習的動力。
課程目標的定位主導著鋼琴教學課程體系的建立,要完善鋼琴教學課程體系首先要科學定位課程目標。在對課程的目標進行定位時,要結合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實際,且教學課程體系應以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鋼琴專業(yè)基礎與實際工作能力相結合為目標。通過鋼琴課程的學習,既要使學生掌握扎實的鋼琴演奏方面的專業(yè)技能、學會理解音樂把握風格,又要 讓學生今后走向社會能夠運用鋼琴知識到實際的工作中去。也只有理論結合實際,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琴的興趣,讓學生彈好鋼琴。針對這一目標,需要教師具備較為全面的鋼琴知識和過硬的鋼琴演奏能力,同時具備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鋼琴教學中,要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鋼琴,教師需要在教學之前對學生講解相關的鋼琴知識,讓學生了解鋼琴的構造、歷史、由來,以及對人類的產生的意義和價值等。
(一)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到鋼琴的結構
一般來說,鋼琴的音色和質量是由其構造和弦來決定的,它還與槌氈的質量以及它的裹制方法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在鋼琴教學中要向學生講述鋼琴的構造及其裹制方法等,讓學生明白鋼琴是如何制成的。
(二)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對鋼琴的發(fā)展歷史和來由進行了解,使學生真正的進入到鋼琴學習的氛圍之中
如了解世界著名的鋼琴家有哪些,他們分別所處的時代和環(huán)境。例如貝多芬、肖邦、李斯特,他們學習鋼琴的經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等。了解音樂之都維也納對鋼琴發(fā)展的影響,了解歷史上哪些國家的鋼琴制作水平較高等,都對學生學習鋼琴有很大的幫助。學生通過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可以更好的理解鋼琴曲中的內涵,感受鋼琴所表現的心理世界,并對鋼琴產生好奇心理,激發(fā)其探知欲望。學生對鋼琴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對鋼琴的駕馭欲望也會隨之產生,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因此,讓學生了解鋼琴的歷史背景,會對學生日后在鋼琴方面的發(fā)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三)舉出實際的例子,證實鋼琴的價值
教師可以根據音樂能表達人類情緒的特點,舉出一個真實的例子,或是截取一個片段來為學生進行分析和講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彈奏欲望。如教師通過模仿“鋼琴之王”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提琴曲》,為學生講述該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該曲主要是在李斯特懷著對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敬意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鋼琴曲中表現了李斯特對帕格尼尼的尊重,以及李斯特受到帕格尼尼的啟發(fā)之后,立志成為鋼琴界的帕格尼尼的想法等。
鋼琴教學中,教師在每首曲子彈奏之前都需要讓學生了解到曲子創(chuàng)作的背景,使其掌握作品中所表現的內涵和曲子的風格等,并體會到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當鋼琴作品使學生產生了共鳴,更容易吸引到學生。如肖邦的《革命》這首曲子。這首曲子主要是在俄國侵略華沙之后創(chuàng)作的,俄國擊敗華沙之后,華沙奮起反抗,這首曲子恰當的表現出了華沙勇士們反抗俄國侵略時作戰(zhàn)的英勇,表達了肖邦內心悲哀、痛恨的心情。當學生了解了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之后,對這首曲子的理解就會有所不同,并從它的每個階段來解讀曲子的意義,從而喜歡上這部作品。只有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主觀意識,鋼琴教學才會朝著對學生有利的方向發(fā)展。
在鋼琴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的主要由兩個方面,一個是彈奏鋼琴的技巧,還有就是音樂的內涵。彈奏技巧是學生學習樂器首先要掌握的,它是學好樂器的重要途徑,而音樂內涵是學生音樂相關知識的重點,需要學生掌握好才能學習樂器,因此這兩個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一)從技巧上培養(yǎng)學生的彈奏興趣
一般來說,學生是很難在彈奏技巧的掌握中獲取彈奏興趣的,學生在彈奏一首曲子的時候,如果注重技巧的練習,可能對于情感上的感觸就不多,這就使得學生在練習曲目時無法在其中傾注豐富的感情,使曲子富有情感的變化。要使學生在彈奏樂曲的時候不再感到枯燥,而是在掌握彈奏技巧的同時對曲目產生興趣,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要選擇適當的教材來練習。教材對于學生掌握樂曲的能力和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影響彈奏技巧的關鍵。在選擇教材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當前的能力來進行選擇。在教學之前,要明確教學生彈奏該曲的目的和意義,并針對該曲的風格和特點等進行教學,采取相應的練習方法。
2.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采用固定的模式進行教學。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在選擇曲目的時候,往往是按照教材上固定的順序和要求來讓學生彈奏,使每個學生彈奏出的曲子都一樣,沒有各自獨有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不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無法展示出自己的彈奏個性。因此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曲目的時候,不能一味的按照教材順序來選擇,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適合的彈奏方法來進行教學,制定相應的彈奏計劃,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學生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和優(yōu)勢之后,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應該再加強學習,就會更加投入的去彌補自己的不足,做好相應的練習,以提高自身的彈奏技巧。因此,教師可以適當的調整教材上練習曲的順序,或是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將有助于學生對彈奏技巧的掌握。
(二)從音樂內涵上培養(yǎng)學生的彈奏興趣
所謂音樂的內涵,是指音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藝術美,它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彈奏者的彈奏水平和音樂造詣。每個學習音樂的人在彈奏曲子的時候,都會追求音符之外所表現的涵義,并渴望彈奏出具有個性的旋律,這就是音樂內涵的體現。
1.要使學生在學習鋼琴彈奏的過程中明白音樂的內涵,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時,他們在彈奏曲子或是聽別人彈奏的時候,腦中會形成一幅幅畫面,這些畫面的形成會幫助他們去理解音樂的內涵,并會在腦中出現強弱變化的記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 這一特點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例如:選擇一首曲子中的一段,彈奏音階,讓學生自己想象在山坡上奔跑玩耍或是在沙灘上漫步的畫面。通過在草原上玩耍會感到愉快來彈奏出越來越歡快的上行音階,在沙灘上漫步會感到輕松來彈奏出越來越輕松的下行音階等。通過這種想象,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更多的樂趣,提高對鋼琴彈奏的興趣。
2.通過音樂的內涵來使學生掌握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潛能。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每個人都有未被開發(fā)的潛能。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去探索與音樂相關的知識與信息,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潛能。通過對學生的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發(fā)揮自己的絕對優(yōu)勢,甚至發(fā)揮出超過自己實際能力的水平,從而對鋼琴的彈奏產生興趣,掌握鋼琴彈奏技巧。
(三)身體結構在鋼琴彈奏中的重要作用
鋼琴彈奏中,人的肩、手臂、腕、手掌、手指的骨骼以及肌肉,都對彈奏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這些知識的掌握,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科學的彈奏方法,對節(jié)奏型進行合理的組織和排列。在彈奏中,學生會覺得自己離好的演奏并不遙遠,只要合理的支配身體,就會有好的彈奏效果。
良好的彈奏習慣是學生順利完成曲目彈奏的前提,行云流水般的彈奏會讓學生更愛彈鋼琴。在鋼琴教學中,彈奏習慣的形成是由彈奏者平時長期 不 斷 的 重復某些動作而形成的,當彈奏者日積月累的不斷重復某一些彈奏動作時,也會不斷的調整自我、吸取經驗使得彈奏更適合自己,久之變成神經的反射活動。對于剛入校的新生來說,教師一開始就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彈奏習慣,激發(fā)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注意力集中練習
彈鋼琴需要在一個安靜,不受外界打擾的環(huán)境下進行,注意力集中才能有效發(fā)揮個人潛能,表達內心情感。
(二)適度掌握彈奏時間
當在教學中反復彈奏一個曲目時,會有枯燥之感,這就需要教師適度把握彈奏時間,可以在多次彈奏以后停下來休息分析一下原因,另外也可把時間分成段來進行彈奏練習效果會更加顯著。
(三)調節(jié)好演奏時的情緒
良好的彈奏習慣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平時教學中,亦要提醒學生隨時調節(jié)彈奏時的情緒,不要停留在一種情緒中難以自拔,要學會把情緒“跳出來”,這也是彈琴過程中較難做到的。
彈好鋼琴,興趣尤為重要,只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才能激發(fā)他們內心的原動力,變“厭倦”為“喜好”,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平時的鋼琴教學過程中,也要多思考、多斟酌,適時調整教學安排,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做到有針對性教學,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不斷調動培養(yǎng)學生的彈奏興趣,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取向及心理特點,為他們提供個性發(fā)展及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空間,這也是音樂發(fā)揮更高價值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游藝.論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新生的彈奏興趣[J].音樂時空,2013,(12):133-133.
[2]于雅琳.淺議在鋼琴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彈奏中國作品的興趣[J].電影評介,2008,(18):102-103.
[3]白芳.淺談幼師鋼琴教學中的彈奏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z1):32.
[4]于艷.論鋼琴彈奏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興趣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1,(2):241.
[5]和贊.淺議在鋼琴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彈奏中國作品的興趣[J].商情,2012,(16):200-200.
[6]王惠琴.淺析中等職業(yè)教育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大觀,2014,(10):18-19.
[7]趙峰.淺談幼教專業(yè)鋼琴教學的幾點體會[J].科教文匯,2011, (35):183-184.
[8]張晉國.試論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J].華章,2011,(33):245.
[9]孫曙葵.淺談鋼琴教學中的練琴方法[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86-87.
[10]柯艷.談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中的彈奏訓練[J].科技視界,2013,(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