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培
(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
音樂美學知識在鋼琴表演中的應用實踐與思考
劉嘉培
(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摘要】十九世紀后期,音樂美學作為獨立學科而出現(xiàn),經過多年的發(fā)展與完善,音樂美學理論與知識頗為豐富。由于音樂美學來源與音樂實踐,形成相關理論與知識后又指導音樂實踐,為此將音樂美學知識運用到鋼琴表演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對音樂美學加以簡單概述,針對相關實踐研究,具體闡述鋼琴表演中運用音樂美學知識的重要作用,并結合個人多年的音樂實踐經驗,對音樂美學知識在鋼琴表演中應用進行實踐總結。
【關鍵詞】鋼琴表演;音樂美學;重要作用;應用實踐
鋼琴表演堪稱藝術表演中的代表,對表演者提出較高的要求,既要充分展現(xiàn)作品的風格與內涵,同時也注重對作品情感的抒發(fā)。為此,只有鋼琴演奏者充分了解音樂美學知識,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鋼琴作品的美學本質,從而與作品產生深層次的共鳴,塑造完美的音樂形象,真正展現(xiàn)鋼琴作品的內涵。
音樂美學與藝術相互關聯(lián)、密不可分,主要是對音樂藝術的本質與規(guī)律等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科,由于藝術是人類意識中的集中體現(xiàn),主要來源與實踐活動,因此音樂實踐是其物質基礎,以音樂為研究對象,對音樂實踐活動進行分析,從實踐中尋求音樂的本質與規(guī)律,則是音樂美學的主要研究形式?;诖?,音樂美學知識會對音樂活動產生重要影響,比如說鋼琴表演等,同時在音樂活動的實踐過程中,也會進一步充實音樂美學知識,發(fā)展相關的理論研究[1]。
(一)帶領演奏者與作品產生共鳴
伴隨時代的不斷進步,藝術追求越來越受到新時期人們的關注,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鋼琴表演,更是受到當下人們的歡迎。為更好的進行鋼琴表演,不僅需要演奏者具有較高的專業(yè)功底,更需要其與作品進行深度的交流,充分掌握作品的內涵與情感。而在鋼琴表演中與作品產生共鳴,則離不開對音樂美學知識的應用,只有充分掌握音樂美學知識,提升自身的美學素養(yǎng),才能在作品演奏過程中充分掌握音樂主旋律,并將音樂作品的內涵融入自身的意識層次,將作品情感充分抒發(fā)出來,為觀眾呈現(xiàn)作品故事,幫助觀眾聽出情感。
(二)實現(xiàn)對鋼琴作品更完美的演繹
音樂美學知識的形成來源于音樂實踐,是長期以來對音樂實踐的總結與概述,可對鋼琴表演進行實踐指導。眾所周知,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造形成并非憑空產生,往往是創(chuàng)作者對真實生活的反映,寄托著創(chuàng)造者的情感,如果只有高超的表演技巧是不夠的,需要表演者充分揣摩創(chuàng)作者的真實意圖,將其內在情感盡情抒發(fā)。只有借助音樂美學知識,將作品的真實性、歷史性、技巧性、情感性公共發(fā)揮出來,才能保證鋼琴表演更加完美,同時結合一定的舞臺技巧,實現(xiàn)對鋼琴作品更完美的演繹[2]。
(一)注重對音樂美學知識的積累,提升對鋼琴作品的理性認識
和聲、旋律、節(jié)奏等都是重要的音樂語言形式,也是音樂展現(xiàn)的基本要素,只有對這些要素形成充分的認識,才能更好的理解音樂,掌握音樂技巧。對于鋼琴表演亦是如此,無論是對鋼琴作品的理解上,還是在彈奏技巧的掌握上,都離不開對音樂知識的運用,儲備豐富的音樂美學知識,為鋼琴演奏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任何一位鋼琴表演者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演者只有注重對音樂美學知識的積累,才能提升自身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能力,才可以更快速、準確的判斷作品風格與內涵,提升對鋼琴作品的理性認識。基于此,鋼琴演奏者在日常訓練中應加強對基礎美學知識的積累,并將掌握的美學知識理論運用到演奏之中,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
(二)注重對音樂審美經驗的積累,提升對鋼琴作品的感性認識
情感往往是音樂作品的精髓,只有準確領悟了作品情感,并將其抒發(fā)展現(xiàn)出來,才是鋼琴表演演繹完美的關鍵。鍛煉表演者對情感的領悟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造就的,需要表演者對音樂美學知識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不同時代、不同題材、不同格式的音樂作品進行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對各種作品的觀摩與聆聽,并將掌握的審美經驗加以總結積累,只有長期的感受與思考,才能提升自己對鋼琴作品的感性認識[3]。
(三)注重對文化藝術的修養(yǎng),提升對鋼琴作品的詮釋能力
僅僅對鋼琴作品具有理性與感性的認識時不夠的,演奏者還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做到聲情并茂的演奏,將鋼琴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加以傳播,將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傳承下去。文化藝術修養(yǎng)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演奏者多涉獵各種文化書籍,不僅要懂得基本的音樂知識,更應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進行研究,具體了解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化,從音樂美學的角度對作品進行分析,挖掘作品的真實情感與賦予的感情寄托。
綜上所述,鋼琴表演具有其獨特的藝術性,考驗的不僅是演奏者的專業(yè)技能,更注重鋼琴作品的內容詮釋與情感傳遞,基于此,鋼琴演奏者需要充分學習與掌握音樂美學知識。將音樂美學知識運用到鋼琴表演之中,不僅可以帶領演奏者與作品產生共鳴,更可實現(xiàn)對鋼琴作品更完美的演繹。作為一名鋼琴表演者,應注重對音樂美學知識的積累,提升對鋼琴作品的理性認識;注重對音樂審美經驗的積累,提升對鋼琴作品的感性認識;注重對文化藝術的修養(yǎng),提升對鋼琴作品的詮釋能力。
參考文獻
[1]杜曉楠.音樂美學知識應用于鋼琴表演的實踐與思考[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5,07:77.
[2]李肖.音樂美學知識應用于鋼琴表演的實踐與思考[J].民族音樂,2010,02:108-110.
[3]梁元.音樂美學對鋼琴演奏和教學實踐的現(xiàn)實意義[J].大學教育,2013,13:59-61.
作者簡介:劉嘉培(1990—),女,民族:漢,籍貫:江蘇省徐州市,學歷:在讀研究生,單位: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