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金代《李摶墓志銘》考釋

2016-02-02 10:52:09王新英
東北史地(學問) 2016年5期
關鍵詞:金史金代墓志銘

王新英

金代《李摶墓志銘》考釋

王新英

出土于北京市通州區(qū)的《李摶墓志銘》,刊刻于金大定十九年(1179)。志主中憲大夫李摶不見于《金史》,墓志除了記載李摶生平仕履及家族情況可補史缺,還涉及金代進士人數(shù)和金代文人朱瀾作品輯補等問題,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金代 李摶 墓志銘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李摶墓志銘》出土于北京市通州區(qū)宋莊鎮(zhèn)葛渠村,現(xiàn)存于北京石刻博物館。墓志青石質,蓋、志兼具,邊長均為78厘米。志蓋覆斗形,四坡面線刻人身獸首十二生肖像,角線刻牡丹朵花,生肖像間飾雙線界格,頂正中豎刻楷書“中憲大夫同知昌武軍節(jié)度使李公墓志”4行16字。志文楷書,豎刻28行,滿28字,首行題“中憲大夫同知昌武軍節(jié)度使李公墓志銘并序”19字。

現(xiàn)據(jù)拓本錄文如下,結合相關史料對墓志進行考釋,并對墓志所涉及相關史實做探討。志文:

中憲大夫同知昌武軍節(jié)度使李公墓志銘并序。

大定十八年五月丙午,中憲大夫、同知昌武軍節(jié)度使李公薨于京師,享年五十有七。越明年二月□葬,其子廣福以河南朱瀾逮識公,狀公行事初終,請銘諸墓。牢讓不許,乃摭其實而序之。曰:公諱摶,字鵬南。石晉時,公之祖有為滄州節(jié)度使者,會晉播遷,從主入遼。定居潞縣,□□□州潞人。其后有諱匡業(yè)者,擢進士第,官至朝散大夫、太子詹事。有子曰佩,亦第進士,終范陽令。娶華氏,生子克昌,仕至太仆卿,公之曾祖也。曾祖妣劉氏,宰相涇之女,以子貴,贈彭城太君。祖父偉,安州團練使。祖妣曹氏,譙國縣君??贾M師吉,官至右殿直,后以公顯,贈儒林郎□□□□隴西太君。儒林三子:長曰揮,以軍功至武德將軍;次曰托,以軍功官忠顯校尉;季即公也。公少力學,以皇統(tǒng)九年登進士第,授承事郎、□□尉。秋滿,□沁水令。在縣幾五歲,鄰邑寇盜充斥,獨不步沁水境?!酢跸ⅲz□空。已除耿州軍事判官。會廉使至,上公廉狀,居第一等。□□縣令,在職末□月,庭無訟人。大定初,召規(guī)措,元帥府糧草。俄補尚書省□□□□部主事。凡罪疑而當重者,力為開釋,所活不訾。成考,除□□□□□□□□使。任滿,除同知昌武軍節(jié)度使、兼許州管內觀察使。大定十□年,以目疾告歸京師。數(shù)年間,養(yǎng)心寡欲,薄滋味,事服餌,目良愈矣□。尚書省柄臣方議召用,而公遽以他疾不起。嗚呼!命矣夫!公為文警邁,□□冠時,有聲于士林,及蒞官,為政嚴毅,果斷,始終無秋毫私,而夙夜在公,有致君澤民之志。在家則孝于親,友于兄。其推蔭也,首及二侄而不為子慮,可謂賢矣。公官至中憲大夫。娶孫氏,吏部侍郎通吉之女,生子男二人,長廣福也,次曰祖惠。女三人,長適進義校尉孟柔中、次適顯武將軍孫衍康,幼適進士閻元翚。以二月丙申,葬于通州潞縣潞水鄉(xiāng)之祖塋。銘曰:潞濱諸李,遷自橫海。奕世為仁,厥后益大。軒冕蟬聯(lián),既貴且賢。桂枝片玉,家世青氈。惟公力學,妙齡秀發(fā)。高步天衢,仕官頗達。折獄以明,律貪以廉。入孝出弟,二者亦兼。福祿方來,以病不起。彼蒼者天,孰究其理。土衍水長,惟潞之鄉(xiāng)。公安于此,子孫其昌。

一、李摶生平和仕履

李摶,名未見于《金史》。按《李摶墓志銘》所載李摶“大定十八年五月丙午……薨于京師,享年五十有七”,則其應生于金太祖天輔六年(1122)。志文載李摶先祖隨晉少帝入遼后,占籍通州潞縣?;式y(tǒng)九年(1149)開詞賦、經(jīng)義科取士,當年28歲的李摶應試舉,“登進士第,授承事郎”,從此開始了近20年的仕途。

李摶入仕之后曾一度主政沁水縣,政績頗佳。“在縣幾五歲,鄰邑寇盜充斥,獨不步沁水境。□□息,獄□空?!辈痪?,“會廉使至,上公廉狀,居第一等。”金代自天眷初年便開始對包括縣官在內的地方官員進行廉察,以備獎懲升謫。金代廉察分為不定期和定期兩種,海陵王之前多為不定期,在海陵王時期形成定期廉察制度。根據(jù)李摶皇統(tǒng)九年(1149)舉進士的時間來看,他“居第一等”的這次廉察應是海陵時定期廉察制度形成之后。金代廉察制度對政績突出者往往給予升遷提拔,從李摶在廉察之后的仕履情況來看也可以印證這一點。

金代“及第出身,視前代特重”①,所謂“終金之世,科目得人為盛。諸宮護衛(wèi),及省臺部譯史、令史、通事,仕進皆列于正班,斯則唐、宋以來之所無者”②。換言之,在金代進士出身能為入仕者帶來更多的政治發(fā)展機會。李摶從“以皇統(tǒng)九年登進士第,授承事郎”,至其被授中憲大夫官職為止,20余年間官階升至正五品中,除了他曾在廉察中“居第一等”的因素之外,也應該在很程度上得益于李摶的進士出身。

志文載李摶“大定十□年,以目疾告歸京師”,此后直至李摶死前的幾年時間里面,他一直“養(yǎng)心寡欲,薄滋味,事服餌”,調養(yǎng)身體,未見升遷。據(jù)此可知,李摶所獲授同知昌武軍節(jié)度使、兼許州管內觀察使和中憲大夫的職任應是他患眼疾之前。

二、遼金兩代李氏家族其他成員仕履情況

《李摶墓志銘》中提及李氏家族其他成員生平和仕履情況,對多數(shù)人的入仕方式和官爵品階都有較為明確記載。志文載李氏的某位先祖在后晉時“為滄州節(jié)度使者,會晉播遷從主入遼”。入遼后,先有李匡業(yè)“擢進士第,官至朝散大夫、太子詹事”。其子李佩“亦第進士,終范陽令”。李佩子李克昌,官至遼太仆卿。由于墓志志石磨泐,李克昌子李偉仕官情況不詳,但是根據(jù)其母劉氏、其妻曹氏的命婦封號還是可以推知李偉官爵品階。墓志記載李偉母劉氏“以子貴,贈彭城太君”,妻曹氏“譙國縣君”。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遼代“縣君名號,多封給五品若勛官三品之母妻”③,據(jù)此可知李偉生前應該官至五品。另外,從李摶的生卒年來推斷,其父李師吉時已入金,李師吉“官至右殿直,后以公顯,贈儒林郎”。李摶長兄李揮“以軍功至武德將軍”,次兄李托為忠顯校尉。

除了軍功和科舉之外,門蔭也是李氏家族成員得以入仕的主要手段。志文載李摶“推蔭也,首及二侄而不為子慮”,可見李摶將自己的門蔭名額讓與了子侄。按照金制,各級品官蔭補人數(shù)有所等差,“凡諸色出身文武官……四品、五品三人,因門蔭則二人”④。李摶官至中憲大夫,按《金史·百官志一》所記中憲大夫為正五品中,據(jù)此可知李氏家族成員中可能依靠李摶官爵獲門蔭者僅兩人而已。同時,在墓志中也未見李摶兩子李廣福、李祖惠的官職,由此可以推知至遲在大定十九年(1179)李摶亡故時,他的兩個兒子未能通過門蔭的方式入仕,是否習進士則不可知。李摶長兄李揮,官至武德將軍,正六品下;李摶次兄李托,官至忠顯校尉,從七品下。按照金制“因門蔭則六品、七品子孫兄弟一人”⑤的規(guī)定來看,李氏家族成員中可能依靠李揮、李托二人官爵以門蔭入仕的男性成員人數(shù)僅2人而已。綜上,李摶兄弟三人的后代子嗣可以通過門蔭入仕者的數(shù)量不會超過4人,而目前暫未見李摶兄弟三人后代子嗣中有習進士業(yè)或登第者,則李摶之后其家族成員入仕人數(shù)和仕履情況可見一般。

三、李氏家族成員婚姻情況

《李摶墓志銘》中對李氏家族多數(shù)成員的婚姻情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記載。李匡業(yè)妻華氏;李克昌妻劉氏,“宰相涇之女,以子貴,贈彭城太君”;李偉妻曹氏,“譙國縣君”。李摶妻孫氏,“吏部侍郎通吉之女”;李摶與妻孫氏生育三女,“長適進義校尉孟柔中、次適顯武將軍孫衍康,幼適進士閻元輦”。其中,李克昌妻劉氏之父劉涇,遼世宗“天祿四年,建政事省”,“劉涇為禮部尚書,知有門下、尚書省”⑥。李摶妻孫氏之父孫通吉名不見于《金史》,據(jù)《金史·百官志一》知吏部“侍郎一員,正四品”⑦。李摶女兒配偶的官階也都不高,據(jù)《金史·百官志一》知進義校尉,正九品下;顯武將軍,從五品中。

綜上,墓志中僅對李克昌和李摶兩人妻子的家庭略作記述外,其他如李匡業(yè)、李偉以及李摶子女配偶家庭情況都未記載,由此推測這些家族很可能只是一般官僚家族。

四、《李摶墓志銘》反映的其他史實

1.金代進士人數(shù)輯補

金在攻遼的過程中就開啟了創(chuàng)立本朝科舉的濫觴,金代科舉“始于太宗天會元年十一月,時以急欲得漢士以撫輯新附”⑧,繼承遼、宋制度開科取士,設“有詞賦、經(jīng)義、策試、律科、經(jīng)童之制”⑨。從太宗天會朝開始,“金代選舉約四十七次。其中,詞賦四十五次,經(jīng)義二十六次,策論十六次,取士約六千余人”⑩。元脫脫等撰《金史》雖然在卷五十一至卷五十四,詳述了金代科舉的進士諸科、律科、經(jīng)童科、制舉乃至文武選等諸多內容,但是對于科次和登科人數(shù)的記載還是略顯不足,通過對《李摶墓志銘》的考釋可以增補李摶、閻元翚兩名金代進士,增加學界對金代進士人數(shù)的認識。

《李摶墓志銘》載李摶“以皇統(tǒng)九年登進士第,授承事郎”;李摶有三女,其中“幼適進士閻元輦”。閻元翚為李摶女婿,按照常理年齡應小于李摶,則不應該能參加皇統(tǒng)九年(1149)科舉。而李摶卒于大定十八年(1178)五月,按照《金史·選舉志》所記載距此最近的一次科舉為大定十六年(1176),則閻元輦應該在皇統(tǒng)九年(1149)之后,大定十六年(1176)或此前中進士。

2.墓志銘撰者朱瀾及作品

《李摶墓志銘》撰文者為朱瀾,按照志文中所言李摶“子廣福以河南朱瀾逮識公,狀公行事初終,請銘諸墓”,則朱瀾很有可能與李摶在生前便彼此認識。

《中州集》卷七作者小傳中載朱瀾,“字巨觀。霖堂先生之子。學問該洽,能世其家。大定二十八年進士,時年已六十,義氣不少衰。歷諸王文學、應奉翰林文字,終于翰林待制”?。霖堂先生,即朱之才,朱瀾之父。朱瀾作品傳世不多,元好問言其“以嘗入教宮掖,故集中多宮詞”?,《中州集》卷七存朱瀾所作《寒食不出》、《黃笙雀蝶》、《宮調》詩文三篇,其他傳世文獻中未見朱瀾作品著錄。

除《李摶墓志銘》外,1982年11月出土于山西省太原交城縣王山圓明寺遺址的《修建王山十方圓明禪院記碑》撰文者也為朱瀾。該碑撰于大定二十七年(1187),碑首題“朱瀾撰文”,文尾銘文亦載“三川朱瀾,為之作記”?。

[注 釋]

①②⑧⑨《金史》卷51《選舉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130頁,第1130頁,第1134頁,1130頁。

③ 張敏:《遼代外命婦制度探析》,《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④⑤《金史》卷52《選舉二》,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160頁,第1160頁。

⑥《遼史》卷47《百官志三》,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772頁。

⑦《金史》卷55《百官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220頁。

⑩ 薛瑞兆:《金代科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84頁。

??(金)元好問編:《中州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340頁,第340頁。

? 王新英:《金代石刻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4頁-65頁。

責任編輯:祝立業(yè)

K246.4

A

1009-5241(2016)05-0034-03

王新英 吉林省博物院助理研究館員 吉林 長春 130041

猜你喜歡
金史金代墓志銘
英文摘要
金代張楠墓志考釋
墓志銘也可以很幽默
21世紀以來的《金史》研究綜述
金代吏員服飾淺探
對金代提點刑獄的幾點認識
長白山冊封始于金代
墓志銘漫話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54
墓志銘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金史·結什角傳》箋證
西藏研究(2017年2期)2017-06-05 11:31:22
大英县| 桂林市| 三门县| 南部县| 平武县| 兴山县| 白城市| 侯马市| 眉山市| 厦门市| 府谷县| 衡阳市| 临西县| 鄂州市| 札达县| 山阴县| 漯河市| 梁平县| 逊克县| 双柏县| 时尚| 上栗县| 加查县| 静乐县| 克东县| 正阳县| 大竹县| 上林县| 鱼台县| 栾川县| 通山县| 阳曲县| 镇原县| 牟定县| 应城市| 罗城| 沅江市| 卢龙县| 晋中市| 仙居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