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歐 許 艷
(中國醫(yī)科大學四平醫(yī)院腎病科,吉林 四平 136000)
血尿患者的相差顯微鏡檢查及腎臟病理分析
夏宇歐 許 艷
(中國醫(yī)科大學四平醫(yī)院腎病科,吉林 四平 136000)
對血尿患者進行尿紅細胞相差顯微鏡檢查及腎臟病理分析,以明確血尿的原因及其評價腎臟疾病的重要作用。對肉眼血尿及鏡下血尿患者做相差顯微鏡檢查,對腎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做腎活檢明確病理診斷。血尿患者的病因診斷非常重要。腎小球源性血尿患者應進行腎活檢明確病理改變,制定合理治療方案,延緩病情進展。
血尿;顯微鏡;腎臟病理
血尿是常見的臨床癥狀。明確血尿的原因是臨床醫(yī)師最重要的課題。尿紅細胞相差顯微鏡檢查可以區(qū)分腎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腎小球源性血尿。尿沉渣、24 h尿蛋白定量、彩超可協(xié)助評價病情,但還不夠。本文通過對135例患者血尿的鑒別診斷及腎臟病理檢查,探討血尿在診斷及治療上的重要地位。
1.1 研究對象: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間我科門診及住院血尿患者共135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74例。患者中單純性發(fā)作性肉眼血尿21例,鏡下血尿伴發(fā)作性肉眼血尿38例,持續(xù)性或反復鏡下血尿79例,病程1~24個月,平均13.5個月。97例經(jīng)尿紅細胞形態(tài)及體積檢查考慮腎小球源性血尿及混合性血尿,22例接受腎活檢穿刺病理檢查。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齡28.5(40.21±12.11)歲。
1.2 研究方法:留取新鮮中段尿液,立即送檢,取10 mL經(jīng)2000 r/min,離心5min,沉渣經(jīng)血細胞分析儀測定紅細胞體積。另取一滴,用相差顯微鏡觀察紅細胞形態(tài),算出畸形率。
尿沉渣紅細胞≥3個為血尿診斷標準。紅細胞畸形率≥70%診斷為腎小球源性血尿。腎臟病理檢查所有標本腎小球數(shù)量均在20個以上,對腎活檢標本行光鏡、免疫組化或免疫熒光、電鏡檢查。光鏡包括HE、PAS、PASMM、Masson染色;免疫組化或免疫熒光檢測腎組織中IgA、IgG、IgM、Clq、C3c、C4。腎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按WHO1982年腎臟疾病分類標準進行。根據(jù)病理診斷結(jié)果,為患者選擇治療方案或?qū)υ桨高M行修改,或維持原方案繼續(xù)治療。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尿來源:通過對135例患者的血尿分析,腎小球源性血尿74例占54.8%,混合性血尿23例占17.4%,非腎小球源性血尿38例占28.8%。
2.2 診斷符合率:以紅細胞畸形率70%為腎性血尿診斷標準,與臨床診斷符合率為90%;以紅細胞畸形率85%為腎性血尿診斷標準,與臨床診斷符合率為98%。
2.3 腎活檢病理:22例接受腎活檢的患者中IAg腎病10例(32.5%),系膜增生性腎炎5例(46.4%),局灶節(jié)段增生性腎炎4例,輕微病變3例。由此可見,單純性血尿患者腎活檢病理類型以IAg腎病和系膜增生性腎炎(共占78.9%)為主要病理類型。在10例IgA腎病2例(20%)出現(xiàn)腎小球全球硬化,2例(20%)出現(xiàn)腎小球節(jié)段硬化;3例(30%)發(fā)生腎小球全球和(或)節(jié)段硬化;1例(10%)出現(xiàn)纖維或細胞性新月體;2例(20%)出現(xiàn)毛細血管袢纖維素樣壞死。
血尿病因復雜,包括腎小球病變引起的腎單位性血尿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結(jié)石、腫瘤等引起的非腎單位性血尿[1]。這兩大類血尿的病因及治療方法完全不同,因此對其進行準確鑒別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渭t細胞百分率在鑒別血尿中起重要作用,腎性血尿可見紅細胞呈扭曲變形的異常形態(tài),呈異常形態(tài)的畸形紅細胞占50%以上,有時并伴有一定數(shù)量的白細胞和各種類型的管型等。而由感染或結(jié)石等引起的非腎單位性血尿,相差檢查可見紅細胞大多呈正常碟狀雙凹反光的均一形態(tài),正形紅細胞占50%以上[2]。我們以紅細胞畸形率70%為腎性血尿診斷標準,與臨床診斷符合率為90%;以紅細胞畸形率85%為腎性血尿診斷標準,與臨床診斷符合率為98%。
單憑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還不能評價全部患者,部分病例須行腎穿刺活檢來明確診斷。本組22例單純性血尿患者經(jīng)腎穿刺活檢后明確診斷,糾正錯誤診斷2例(占10%)。有3例因明確診斷和糾正錯誤診斷而改變治療方案,從而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IgA腎病是腎性血尿第一位的病因,IgA腎病單純性血尿患者的腎臟病理類型以局灶和(或)節(jié)段硬化型為主,部分有纖維或細胞性新月體或出現(xiàn)毛細血管袢纖維素樣壞死,表明持續(xù)性單純血尿患者應該是腎活檢的指證之一,單純血尿的IgAN患者遠期預后有差異,仍然具有潛在的腎病進展風險,應在臨床診治中予以重視[3-7]。
通過對單純性血尿患者做腎穿刺活檢前后對比分析,說明臨床與病理相結(jié)合的診斷與治療正確率遠遠高于單純臨床診斷和治療。因此對單純血尿患者行腎穿刺活檢是必要的,也是安全的,診斷明確后可進一步指導臨床治療。
[1] 李文慶,李紅燕,羅云婧.UF-1000尿沉渣分析儀與相差顯微鏡鑒別血尿來源的比較[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104-106.
[2] 陳孝倩,廖俊捷,鄭建建,等.相差顯微鏡與UF-1000尿沉渣對血尿定位診斷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23(2):408-410.
[3] 陳香美,謝院生,陳仆.IgA腎病進展惡化的機制及治療措施[C].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13年學術(shù)年會,2013.
[4] 薛云,宋水燕,姚春濤,等.UF-1000i尿儀和ACT-2000超高倍顯微鏡在血尿定位中的聯(lián)合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68-69.
[5] 唐玉梅.ACT-2000超高倍顯微鏡對于腎性血尿診斷價值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2):182-183.
[6] 楊曉燕,周曉艷,魏金全,等.相差顯微鏡與AVE-764B尿沉渣分析儀在血尿鑒別中的比較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2):252-253.
[7] 唐建英.U F-1000i 尿沉渣分析儀與相差顯微鏡在血尿來源鑒別診斷中的比較[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11):1571.
R446.12
B
1671-8194(2016)14-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