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偉
摘 要:簡要分析了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在學生個性培養(yǎng)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兩個具體的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加強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個性培養(yǎng);策略
小學生是祖國發(fā)展的未來,小學是學生個性形成的重要階段,而小學語文教學又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語文教育在學生個性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育要想更好地實現(xiàn)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到當前小學語文教育在學生個性培養(yǎng)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即有哪些因素制約了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過于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主要原因之一,“一言堂”“注入式”“灌輸式”仍舊還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一個較為被動的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其次,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不強,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貪玩、好動、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因素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因素,進而影響了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最后,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語文教師在上課時,大多比較依賴課件,使得師生之間的互動時間大大減少,使得教師對學生的了解越來越少,也就更無法談及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了。
二、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策略
1.多樣化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方式
多樣化課堂教學方式能夠營造出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師生之間的課堂關系。傳統(tǒng)的單一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極為不利。因為小學生都很喜歡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玩,教師便可利用好這一點,用自由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工作。
2.增強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小學語文教學要想取得更好的成效,一定離不開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然而,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和認知能力普遍較差,所以就需要語文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機會。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互動相對較少,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機會也就隨之變得更少。因此,教師要減輕自身對課件的依賴感,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去,在課堂上多和學生交流,并對其加以引導,使之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實現(xiàn)對其個性的培養(yǎng)。
盡管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在學生個性培養(yǎng)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但是只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積極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定能改變現(xiàn)狀,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莊艷芝.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方法的探討[J].青春歲月,2015(13):19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