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毅 劉亦杏
1.江西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2.江西財經(jīng)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
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江西啟明學校為例
蘇毅1劉亦杏2
1.江西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江西九江332000;
2.江西財經(jīng)大學,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未成年犯消除不良心理障礙,更有助于避免和預防未成年犯的二次犯罪。本文選取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16-18歲未成年犯200例(其中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的117人,暫未參加心理健康教育83人)和17-18周歲大一新生組99人進行SCL90量表問卷調查,通過T檢驗說明了未成年犯服刑期間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其進行心理援助的必要性。
關鍵詞:未成年犯;SCL-90;T檢驗;心理援助
一、引言
未成年人犯罪是當今世界各國十分重視的社會問題,有人將未成年人犯罪與環(huán)境污染、販毒吸毒并列為世界三大公害。為了幫助未成年犯正確對待自己的犯罪行為,克服心理障礙,為其改造后更好地重新回歸社會,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成立了江西啟明學校,在對未成年犯進行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中高級專業(yè)技能培訓的基礎上,特別增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未成年犯進行廣泛的心理援助。筆者試從統(tǒng)計學的視角分析了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間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
二、對象和方法
筆者隨機抽取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江西啟明學校)16-18歲未成年犯200例(其中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117人,因剛剛服刑暫未參加心理健康教育83人),實地發(fā)放SCL90量表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有效問卷200份;同時隨機選取江西財經(jīng)大學、江西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17-18歲組學生,發(fā)放SCL90量表問卷124份,回收問卷109,有效問卷99份。
選取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本量表包括9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主要評估受試者的心理癥狀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該量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癥狀效度系數(shù)0.77-0.99。
使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三、結果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即心理援助)的實際效果:見表1、表2。
表1 是否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未成年犯SCL-90因子比較
表2 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未成年犯與17-18歲常模
表1表明: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未成年犯與未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未成年犯在SCL-90量表中所反映的總癥狀上具有一般顯著意義上的差異(P值大于0.05但小于0.1)。具體地,兩者在“軀體化”、“強迫”因子上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值小于0.05),在“抑郁”、“恐怖”因子上具有一般顯著的差異(P值大于0.05但小于0.1)。
表2顯示:除了“恐怖”因子外,心理援助的未成年犯與17-18周歲常模在“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和“總癥狀”上的均值得分在α=0.05的水平上均有極為顯著性的差異。
四、討論
研究表明,參與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未成年犯比未參與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未成年犯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別是在“軀體化”、“強迫”、“抑郁”、“恐怖”因子上的癥狀通過課程的學習他們學會了如何從樂觀的的角度看待事物,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對自己的不良情緒進行一定的自我疏導,從而改善了自己心里健康狀況,說明開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等心理援助工作確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參與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未成年犯與17-18周歲常模間的對比又表明他們距離常模的正常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這說明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因此應加進一步加強心理輔導力度,改進心理援助工作的方式和手段,心理援助工作任重道遠。
五、建議
在心理援助的具體過程中,要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一是結合SCL-90量表調查結果,把大多數(shù)未成年犯陽性癥狀較多的因子做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二是將陽性癥狀數(shù)較多的未成年犯作為日常關注的重點對象,對其進行疏導、矯正及跟蹤調查。
要結合未成年犯的新時代特征和心理需要,積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改革,加大心理援助力度,力爭使心理援助工作實現(xiàn)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和持久性。
一是積極發(fā)揮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邀請心理學專家、教師定期對未成年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積極發(fā)揮社區(qū)的文化功能,積極探索社區(qū)矯正的心理援助新方式;三是積極發(fā)揮家庭的情感功能,積極引導其對犯罪進行正確的認知,使其逐步平復心理、端正態(tài)度、接納自我,積極改造,回歸社會。
[參考文獻]
[1]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10(特刊):19-21.
[2]薛薇.統(tǒng)計分析與SPSS的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3]曾天德,劉英俊,徐學,陳小梅,邱春健,陳捷.未成年犯心理需求及其教育改造新舉措[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作者簡介:蘇毅(1982-),男,漢族,遼寧錦州人,本科,江西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統(tǒng)計。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1-02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