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文
PKP手術和保守療法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比較
王學文
目的觀察保守治療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型術(PKP)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療效。方法86例老年單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保守治療組(33例)和PKP組(53例)。保守治療組平臥硬板床4~6周,PKP組應用PKP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PKP組優(yōu)良率為75.47%,保守治療組優(yōu)良率為21.21%,PKP組優(yōu)良率優(yōu)于保守治療組(P<0.05)。兩組下地時間、住院時間、疼痛緩解時間、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和術后Cobb角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PKP手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恢復快,并發(fā)癥少,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經皮椎體后凸成型術;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大多數活動障礙,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治療OVCFs對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比較大,并發(fā)癥較多,并且內固定物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技術水平的提高,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出現(xiàn)給OVCFs患者帶來了希望[1],美國醫(yī)生在經皮椎體成形術(PVP)研制理論之上用一個可擴張的球囊,通過注入造影劑使球囊膨脹撐起患病椎體,再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生物材料注入椎體內,可迅速止疼,在改善椎體高度以及后凸畸形方面,PKP臨床療效較PVP更顯著。本文比較保守治療和PKP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本院治療的86例老年單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保守治療組(33例)和PKP組(53例)。保守治療組男19例,女14例,累及T1225例,L14例,L23例,L51例,合并心血管病9例,糖尿病6例,Cobb角(27.44±2.12)°;PKP組男29例,女24例,累及T1216例,L121例,L210例,L56例,合并心血管病11例,合并糖尿病9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5例,Cobb角(27.48±2.17)°。兩組患者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骨密度減少>25%;無明顯神經損害癥狀;影像學證實椎體后壁相對完整;單椎體新鮮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引起;所入選患者年齡均>60歲;患者均有明顯的腰背部疼痛,腰部活動障礙,患椎叩擊痛。排除標準:多椎體的椎體壓縮骨折;服用糖皮質激素、骨結核、骨髓瘤等引起的病理性骨折;骨水泥過敏者;不同意參加本研究者。
1.2 方法 保守治療組患者入院后常規(guī)臥硬板床4~6周,應用止疼藥止疼,每日常規(guī)翻身擦背,指導患者正確腰背肌功能鍛煉,4~6周后根據恢復情況可腰圍固定下床活動。PKP組患者麻醉成功后患者俯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先用C型臂X線機確定患病椎體椎弓根的位置,確定進針點,1%利多卡因逐層麻醉到骨膜,進針點在棘突旁2cm左右,在進針點處行1cm小口,在C臂監(jiān)控下將穿刺針由傷椎椎弓根后外側穿入椎體前中1/3處,拔出針芯,通過穿刺針外管置入引導絲后,再拔出穿刺外管,將擴張?zhí)坠茉谝龑Ыz的導引下旋轉進入椎體,取出擴張?zhí)坠艿膬刃炯耙龑Ыz,留外鞘在體內作為工作通道,緩緩送入球囊,打開閥門逐步擴張球囊,球囊壓力一般控制在15大氣壓下,緩慢向球囊內注入造影劑,觀察椎體高度的恢復,滿意后停止擴張,移除球囊導管,將混合均勻的骨水泥用骨水泥套管加壓注入椎體,透視下嚴密觀察骨水泥的充盈和擴散情況,待骨水泥凝固后取出套管,徹底沖洗止血后縫合切口,同樣的方法,注射對側。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判標準 VAS評分從“0”到患者標出點的長度(cm)算出疼痛得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按照Stauffer-Coventry (SC)功能評分標準評價療效,優(yōu):術后隨訪患者的腰腿痛基本完全消失(>90%),不影響工作;良:術后隨訪患者腰腿痛明顯減輕(70%~90%),可以工作,腰部活動輕微受限;可:術后隨訪患者腰腿痛部分減輕(30%~69%),工作受限,腰部活動明顯受限,需要止疼藥;差:術后隨訪患者腰腿痛未減輕或增加或略微減輕(≤29%),無法工作,腰部活動嚴重受限,需服用鎮(zhèn)痛藥。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100%。Cobb角:脊椎側位片上傷椎椎體鄰近的上一椎體上緣和下一椎體下緣各作一延長線所形成的夾角,是衡量脊柱后凸角度大小的一個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PKP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有1例骨水泥滲漏到椎旁,無臨床癥狀,未予處置。保守治療組12例發(fā)生并發(fā)癥,4例褥瘡,5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經對癥治療后好轉。PKP組優(yōu)18例,良22例,可13例,差0例,優(yōu)良率為75.47%,保守治療組優(yōu)2例,良5例,可14例,差12例,優(yōu)良率為21.2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PKP組下地時間為(2.46±0.93)d、住院時間為(8.29± 1.11)d、疼痛緩解時間為(2.35±0.94)d、VAS評分為(2.94± 0.92)分,術后Cobb角為(15.81±2.11)°,均優(yōu)于保守治療組的(23.43±1.11)d、(19.31±1.54)d、(14.22±1.11)d、(6.12±1.14)分、(26.28±2.0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治療OVCFs對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比較大,并發(fā)癥較多,并且內固定物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會增加,并且很多老年人本身帶有許多內科疾病,無法耐受手術,所以這種開放手術弊病較多,無法大規(guī)模開展。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技術水平的提高,PVP和PKP的出現(xiàn)給OVCFs患者帶來了希望,被越來越多的醫(yī)生和患者所認可[2]。針對OVCFs的治療,目前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微創(chuàng)治療,本院主要采用PKP術式。PKP一般多用于病程1年內的OVCFs患者,術后能夠顯著的緩解患者疼痛,并且能夠早期下床活動,相對于需要長時間臥床的保守療法來說,能夠減少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但由于PKP治療費用昂貴,在我國尚無法大規(guī)模開展,對一些經濟情況不好、疼痛程度比較輕以及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保守治療依舊是首選治療方案,應結合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有報道[3]認為向患病椎體注入骨水泥的量應占椎體體積24%為宜,但仍需要大樣本研究。
PKP手術能夠迅速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本研究中PKP組只有1例發(fā)生骨水泥椎旁滲漏,無其他并發(fā)癥出現(xiàn)。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齡人口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4],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接受PKP治療。術中注意事項:術者應結合術前影像資料判斷責任椎體的壓縮程度以及破壞情況,并初步判斷手術能達到的預期效果,注射骨水泥時應緩緩注入,并且持續(xù)C臂下監(jiān)控,防止骨水泥滲漏。骨質疏松較為嚴重的患者,在注射骨水泥時更應注意手法,一旦發(fā)現(xiàn)骨水泥滲漏立刻停止,必要時切開取出。目前骨水泥的注入量仍無定論,但大多數學者認為骨水泥應小劑量注入。王靜成等[5]認為骨水泥的注入量胸椎≤3ml,腰椎≤5ml時,術后效果能夠令人滿意。本文研究表明,兩組下地時間、住院時間、疼痛緩解時間、VAS評分和術后Cobb角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相比保守治療,PKP是一種安全、有效地治療OVCFs的微創(chuàng)手術,能夠顯著地緩解患者疼痛,并且能夠改善患病椎體的高度,縮短患者住院時間,讓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王濤,范恒俊,張福利,等.PKP后椎體及鄰近椎體應力變化有限元分析.山東醫(yī)藥,2014,54(22):8-10.
[2]丁朝暉,杜建民,王蘭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的病因學及危險因素.中華骨質疏松雜志,2012,18(10):965-968.
[3]王宏偉,王軍輝.老年胸腰椎骨折治療方法的選擇與預后探討.中國民康醫(yī)學雜志,2013,25(7):58-59.
[4]曹中華.微創(chuàng)手術和保守療法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對比研究.揚州大學學報,2012,25(3):25-36.
[5]王靜成,劉振東,楊建東,等.改良經皮椎體成形術在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中的應用.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2,14(3):216-2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15
2016-11-03]
118000 丹東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