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作家哈金(Ha Jin),原名金雪飛,1956年出生于遼寧。不滿14歲就應征入伍,在延邊駐守五年,退伍后在佳木斯鐵路公司工作三年。“文化大革命”后,哈金考取黑龍江大學英文專業(yè),1981年獲得英語學士學位。1984年獲得山東大學美國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哈金赴美留學,1992年獲得布蘭戴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目前,他就職于波士頓大學英文系,主授文學與小說創(chuàng)作課程。
哈金自20世紀80年代末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以來,可謂成績斐然,出版各種文學體裁的作品達14部之多。其中包括詩集《沉默之間》(1990)、《面對陰影》(1996)、《殘骸》(2001);短篇小說集《辭?!罚?996)、《光天化日》(1997)、 《新郎》(2000)、《落地》(2009);長篇小說《池塘》(1998)、《等待》(1999)、《瘋狂》(2002)、《戰(zhàn)廢品》(2004)、《自由生活》(2007)《南京安魂曲》(2011)以及1部評論集《移民作家》(2008)。
此外,和其他美國華裔作家相比,哈金屢獲大獎。他憑借第二部長篇小說《等待》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American National Book Award)和筆會/??思{獎(PEN/Faulkner Award)。短篇小說集《光天化日》榮獲短篇小說奧康納獎(Flannery O’Connor Award for Short Fiction)。短篇小說集《辭?!窐s獲筆會/海明威獎(PEN/Faulkner Award)。長篇小說《戰(zhàn)爭垃圾》獲得筆會/??思{獎(PEN/Faulkner Award)。可喜的是,哈金還憑借他卓越的藝術(shù)造詣獲選美國藝術(shù)與文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終身院士。然而,名聲遠播的哈金并沒有被這些熠熠生輝的榮譽沖昏頭腦。他依然如石匠般用文字雕琢著個人的藝術(shù)豐碑。
2014年11月,潘神出版社(Pantheon)出版了他的第七部長篇小說《背叛指南》(A Map of Betrayal)。這是哈金時隔三年、繼《南京安魂曲》后的又一力作。小說一經(jīng)出版,便獲得了包括《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以及《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等在內(nèi)的中外媒體的廣泛關(guān)注。與此同時,在大洋的彼岸,臺灣時報文化出版社也出版了由湯秋妍翻譯的中文版,與北美同步上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與英文版相比,《背叛指南》的中文版特別收錄了哈金的自序以及臺灣著名學者、哈金研究專家單德興的評論性文章《背叛與被叛——〈背叛指南〉之指南》??傮w而言,與哈金之前的作品相比,筆者以為,這部小說有三大特點:首先,時間跨度大。故事的敘述從1949年洋洋灑灑綿延至1980年,涉及了朝鮮戰(zhàn)爭、大躍進、越南戰(zhàn)爭、“文化大革命”、乒乓外交、中美建交等重大歷史事件;其次,采取兩條故事線索相互交錯的敘事技巧。整篇小說以第三人稱敘述蓋瑞·尚的間諜生涯,以第一人稱講述他的女兒莉蓮的尋親之旅;再次,主題更集中于個人與國家的關(guān)系。
1985年,中央情報局對外廣播情報處翻譯人員金無?。↙arry Chin Wu-tai)因間諜罪被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逮捕。1952年至1985年,金無怠向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機密情報,對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以及中美關(guān)系都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被認為是有史以來對美國的破壞最為嚴重的中國間諜。判決當日,金無怠在獄中自殺身亡。當時,美國的三大報紙《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對該事件都有深入報道。對哈金而言,1985年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那是他赴美學習的第一年。據(jù)他在中文版自序中所言,“那時我剛來美國讀研究生,為學習英語每天都看電視。一連幾天宿舍樓里的中國學生和學者都在議論這件事?!雹倏梢?,時隔近30年后,這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啟發(fā)了哈金創(chuàng)作《背叛指南》的靈感。據(jù)哈金介紹,中國大陸熱播一時的諜戰(zhàn)劇《潛伏》對該小說的創(chuàng)作也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在電視劇的結(jié)尾,出于工作的需要,余則成將身懷有孕的妻子留在河北老家,孤身潛入臺灣后很快又與別人結(jié)了婚。而這恰恰構(gòu)成了這部小說整個故事的起點。
談到這部小說,評論一致認為,《背叛指南》具有約翰·勒卡雷的諜報小說風格。故事的主人公有兩個,一個是大學教授莉蓮,一個是她的父親蓋瑞·尚。在莉蓮的敘述中,小說也沿著兩條主線緩緩延伸。一是莉蓮在2011年的尋親之旅;一是探尋蓋瑞真實身份的揭秘之旅。莉蓮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母親奈麗去世后,她意外地收到父親生前的情婦趙蘇西寄來的父親日記。從整整六大本日記中,莉蓮發(fā)現(xiàn),她的父親蓋瑞竟然是數(shù)十年前中央情報局逮捕到的最高級別的中國間諜。而且,她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父親在中國還另有家庭。那是父親接受間諜任務前組建的家庭,妻子叫劉玉鳳,兩人育有一雙兒女。除父親復雜的婚姻背景外,莉蓮還發(fā)現(xiàn)父親處在兩個國家、兩種文化、兩個家庭間的兩難境地。在中國,有生他養(yǎng)他的雙親和他疼他愛的妻小。而在美國,對于這片他生活了30年的土地,他又怎能不日久生情。在小說中,蓋瑞甚至將中國和美國喻為是他的雙親,作為兒子,他既不能割舍對母親的愛,也不能割舍對父親的愛。2011年,為了找到素未謀面的親人,莉蓮利用赴布萊特的機會遠赴北京、山東以及東北腹地。在往返中美兩國的長途跋涉中,莉蓮對父親的境遇感同身受。她體味到,父親既是個背叛者,又是個被叛者。在整場中美兩國的政治博弈中,蓋瑞不過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既不能越過楚河又不能踏過漢界的兩難境地,釀成了他的個人悲劇;而與此同時,恰恰是無數(shù)個蓋瑞的存在和犧牲,國家的對立和意識形態(tài)的博弈,才顯得愈加慘烈、愈加殘酷。
在《背叛指南》尚未出版時,哈金在波士頓大學英文系網(wǎng)站上的簡介中如是寫道,“目前,我所創(chuàng)作的是一部篇幅短小的喜劇小說,以9·11事件為關(guān)照對象。”②緊接著的是他的虛構(gòu)類作品列表。其中,專門注明“《背叛指南》(即將于2015年面世)”。就在讀者誤以為《背叛指南》就是那部以9·11事件為對象的小說時,就在讀者迫不及待地閱讀哈金對9·11事件的不同洞見時,他在創(chuàng)作主題上的180度大轉(zhuǎn)彎不免有些令人失望。波士頓大學英文系上的出版信息是他有意為之,還是另有他故,我們不得而知。然而,毫無疑問的是,《背叛指南》與他以前的創(chuàng)作可謂是一脈相承,尤其是延續(xù)了《移民作家》和《自由生活》中包含的個人和國家的關(guān)系問題。恰如哈金所言,“這個故事比較集中地表現(xiàn)了個人與國家的矛盾?!倍鴮Ρ撑训念嵏彩浇庾x又是問題中的關(guān)鍵。面對個人在背叛問題上的弱勢地位,哈金在《移民作家》中振聾發(fā)聵地詰問道,“在人類歷史上,個體總是被指責為背叛了國家。為什么我們不能顛倒過來、指控國家背叛了個人呢?”③而在《自由生活》中,哈金又以武男的詩歌《交鋒》生動地詮釋了個人與國家關(guān)系中的背叛問題。武男認為背叛的問題是雙向的,而不是只存在個人背叛國家的問題。他直言不諱地提出,“忠誠是條雙向街。為什么不談談國家怎樣背叛個人?”④在哈金的創(chuàng)作中,關(guān)于個人和國家的關(guān)系問題,其實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戰(zhàn)廢品》。在這部以朝鮮戰(zhàn)爭為背景的小說中,他以人的異化凸顯了個人與國家的不平等。故事里的人在巨大的國家機器和戰(zhàn)爭機器中被異化為一枚小卒。小卒的上面是更高層級的小卒。而可悲的是,后者不但對此全然不知,甚而還樂在其中。小說中的裴政委就是個典型的例證。反觀《背叛指南》,背叛的問題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顯著位置。蓋瑞的特殊身份使哈金對這個主題的再現(xiàn)更加便利。但這絕不意味著背叛是這部小說的終極目的。他的小說雖然被置于具體的時空,但所關(guān)注的卻是不受具體時空限制的普遍意義上的作為個體的人。這恰如單德興所言,“《背叛指南》透過巨大歷史時代的個人故事,呈現(xiàn)了忠誠與背叛的錯綜復雜以及‘人的處境’。也許在重重的背叛與欺瞞之中,在許多的混亂與無奈之下,回歸到基本的人性、親情與愛情會是一個安身之處,至少是令敘事者安心的作為,進而對蕓蕓眾生的處境與行為具有更多的體認與悲憫,這或許是本書所提供的又一個可貴的指南?!雹?/p>
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講,《背叛指南》與哈金的個人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從某種程度而言,蓋瑞就是哈金的縮影,恰如我們可以在《自由生活》的主人公武男身上看到他的影子。生存、背叛和疏離是他們兩人共同的特點。首先,從生存的角度而言,蓋瑞的“職業(yè)選擇絕不是華麗的轉(zhuǎn)身,而是為生活所迫?!雹薅甬敵踹x擇以英語創(chuàng)作也是出于生存的考慮。其次,從背叛的角度而言,如前文所述,蓋瑞既是背叛者,又是被叛者。而哈金選擇以英語創(chuàng)作通常也被視為一種對母語甚至是對祖國的背叛。對此,他在《石匠》(“A Stonemason”)中毫不避諱地談道,“以英語寫作的抉擇將我引向了一條背叛的道路。這條道路穿行在兩種文化和兩種語言的邊緣地帶?!雹咦詈?,從疏離的角度而言,蓋瑞無論身處何處,卻總是生活在他處。他就猶如一個文化上的格格不入者,永遠處于疏離的狀態(tài);而哈金,處于兩個國家、兩種文化和兩種語言的夾縫中,同樣面臨著格格不入的境況,盡管他對此看似不以為然。
對哈金9·11小說期望的落空,讓人失望,卻又復歸希望。在未來的創(chuàng)作中,我們期望哈金的“背叛”,不是背叛個人的意志,而是背叛他所熟稔的主題,給讀者以新的期待。我們不希望哈金的小說創(chuàng)作被禁錮在“指南”中,而是像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充滿著新奇和新鮮。
注釋:
①哈金:《背叛指南》(湯秋妍譯),臺北:時報文化,2014年版,序。
②http://www.bu.edu/english/people/faculty/ha-jin/
③哈金:《在他鄉(xiāng)寫作》(明迪譯),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頁。
④哈金:《自由生活》(季思聰譯),臺北:時報文化,2008年版第612頁。
⑤單德興:《背叛與被叛——〈背叛指南〉之指南》,《背叛指南》,哈金著,湯秋妍譯。臺北:時報文化,2014年版第327頁。
⑥“Split Mentality.”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30 Nov2014):4.
⑦Jin, Ha. “A Stonemason.”Amerasia Journal38.2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