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江,劉學圣,馬海濤,馬朝陽
1.新鄉(xiāng)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2.河南九圣禾新科種業(yè)有限公司,河南 新鄉(xiāng)453003
新麥29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郭春江1,2,劉學圣1,2,馬海濤1,2,馬朝陽1,2
1.新鄉(xiāng)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2.河南九圣禾新科種業(yè)有限公司,河南 新鄉(xiāng)453003
新麥29是由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小麥研究所利用偃展4110/周麥16選育而成的小麥新品種。在分析該品種特征特性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了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新麥29;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新麥29于2014年通過河南省審定,審定編號為豫審麥2014011,正在參加國家黃淮南片春水組生產(chǎn)試驗。
新麥29屬弱春性多穗型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2.7~228.7 d。幼苗直立,葉色黃綠,葉片寬長,分蘗力弱,成穗率較高;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抽穗偏晚,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偏緊湊,旗葉寬短、上沖,干尖重,穗下節(jié)長,平均株高73~78 cm,莖稈粗壯,彈性一般;穗長方型,大穗,短芒,籽粒角質(zhì),大小均勻,飽滿度好;耐后期高溫,灌漿速度快,熟相好。
產(chǎn)量構(gòu)成三要素情況為:穗數(shù)38.7萬~44.9萬/667 m2,穗粒數(shù)31.2~33.7粒,千粒重43.9~45.5 g。
2010—2011年度參加河南省春水Ⅰ組區(qū)域試驗,9點匯總,9點增產(chǎn),增產(chǎn)點率100%,平均產(chǎn)量566.0 kg/667 m2,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chǎn)7.2%,達極顯著水平,居14個參試品種的第1位;2011—2012年度河南省春水Ⅰ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2點增產(chǎn),增產(chǎn)點率100%,平均產(chǎn)量504.5 kg/667 m2,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chǎn)8.9%,達極顯著水平,居14個參試品種第2位;2012—2013年度河南省春水組生產(chǎn)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chǎn),增產(chǎn)點率100%,平均產(chǎn)量461.3 kg/667 m2,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chǎn)7.2%,居4個參試品種第1位。
3.1 合理施肥,精細整地
一般結(jié)合秋耕進行化肥全層基施?;驶┓椒椋旱收夹←溔谛璧士偭康?0%,磷肥占小麥全生育期需磷肥總量的60%,結(jié)合秋耕施入。根據(jù)秋耕整地情況,圍繞“平、松、墑、碎、齊、凈”六字標準,采用機械壓、耙、耱、平等措施處理土地。
3.2 種子處理
種子先經(jīng)過電場磁化,再進行種衣劑拌種。每100 kg種子用種衣劑“立克秀”100 g,兌水10~12 kg,與種子充分拌勻后堆悶6~8 h,再用50%矮壯素水劑50 g/667 m2稀釋16倍液與種子拌勻后即可播種。
4.1 播期和播量
10月15—25日播種,基本苗18萬~24萬/667 m2。如延期播種,以每推遲3 d,播量增加0.5 kg/667 m2為宜。
4.2 適期灌水,嚴格灌水質(zhì)量
要堅持十六字灌水方針,即 “堅持畦灌,不漫不串,高包壓水,低洼不淹”,達到灌水后2 h低洼處無積水。
4.3 徹底消滅雜草
根據(jù)小麥播種時間來確定防治適期,一般播后25~30 d雜草基本出齊 (約占總草量的95%以上),此時小麥約4~5葉期,是麥田化除最佳時期。
根據(jù)麥田后茬和雜草種類(單子葉雜草、雙子葉雜草),選用對后茬作物絕對安全的高效除草劑。雙子葉雜草麥田每667 m2用10%苯磺隆10 g或 75%巨星 1 g;單子葉雜草麥田每667 m2可用3%世瑪油懸劑30 mL加助劑50~100 mL或70%彪虎2~3 g,任選其一兌水40~ 50 kg,進行莖葉噴霧防治。
4.4 防治病蟲害
次年春季起身初期噴灑三唑酮或禾果利,預防紋枯病。小麥開花前噴40%樂果乳油2 000倍液防治蚜蟲,噴多菌靈、噴托布津1 000倍液防治赤霉病,同時也可加入適量磷酸二氫鉀、尿素或天豐素、漯豐王等增加葉面營養(yǎng)。
小麥蠟熟期后及時采用機械收獲。推廣麥秸粉碎還田。
1005-2690(2016)05-0050-02
S512.1
B
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