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一 吳叢熙
災難報道的新聞倫理
□吳春一吳叢熙
近年來,由災難報道引發(fā)的新聞倫理問題頗受新聞業(yè)界和理論界關注,引發(fā)關注的緣由是媒體一味追求煽情而忽視、放棄甚或是違背新聞倫理,導致新聞報道失衡,失卻公正、客觀、莊重,致使受眾心理失衡。外界質(zhì)疑,媒體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哪里去了?媒體人的新聞倫理丟失了嗎?
2014年底,上海外灘陳毅廣場發(fā)生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事件發(fā)生后,媒體的各種報道猶如雪片般紛至沓來。在某一平面媒體刊登的《復旦20歲“才女”外灘踩踏事故中遇難》的報道中,涉及“才女”個人隱私的大量資料被公開爆出,諸如年齡、出生地、所學專業(yè)、生平喜好、生前情與愛、男友資料以及與男友交往的一些情況等。對此,有人質(zhì)問:“媒體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為了哀痛一個生命的逝去,還是僅僅為了吸引眼球?”
在韓亞空難的報道中,美國媒體在報道空難的機組人員名單時也犯了違背新聞倫理的錯誤。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的KTVU電視臺在午間新聞中,播報了一份被認為是墜毀的韓亞航空214航班飛行員的名單,將4名飛行員稱為“Sum TingWong”“WiTu Lo”“Ho Lee Fuk”“BangDingOw”。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隨后分析稱,這份名單頗具冒犯性,前3個名字根據(jù)英文發(fā)音是“出事了”“我們飛太低了”和“該死的”的意思,而最后一個名字則可能是飛機墜毀過程中的各種聲響,隨后韓亞航空公司發(fā)表聲明稱對KTVU電視臺提起訴訟。如此播報失事航班飛行員名單的做法,也是不嚴肅對待災難報道、有違新聞倫理的一種表現(xiàn)。
災難報道中有一種現(xiàn)象值得警惕,即對所謂的“有料的”進行過度的煽情炒作,對所謂的“沒料的”一概置之不理、置若罔聞。“有料的”標尺是能否煽情以吸引受眾。在上海外灘陳毅廣場踩踏事故的大量報道中,許多全國性媒體對其中一名復旦才女的興趣異常,而對其他35位遇難人員卻鮮有提及。有專家指出,這是媒體借高校才女之名煽情炒作(在上海外灘陳毅廣場踩踏事故中,平常市民的傷亡因無法“吸睛”而沒有炒作利用的空間),類似于當年上海高校的“林森浩投毒案”被有些媒體稱之為“復旦投毒案”一樣。
災難報道中,對比有違新聞倫理的煽情和宏觀的傷亡數(shù)字,受眾更加樂意關注災難中的感動之情、人性之光,以及死者生前的言談舉止、生活情節(jié)和生動點滴,媒體對這些事實的聚焦,不僅能讓受眾的情感得到寄托,而且還能把這種情感放大,從而使報道釋放出更多更大的正能量。同樣是對上海外灘陳毅廣場踩踏事故的報道,國內(nèi)一家媒體就在報道中對復旦“才女”如此介紹:“鐘愛漢文化,喜愛古詩詞,尤其喜歡紅樓夢”,“待人友善,學習也不錯”,呈現(xiàn)在受眾眼前的是一個情趣高雅、有國學修養(yǎng)、熱愛生活、上進好學的女生形象。受眾在一陣一陣的惋惜聲中獲得了理性的思考:那就是為了生命,不要讓類似的悲劇再次發(fā)生;災難固然可怕,但更為可怕的是災難過后忘記反思,繼續(xù)無視鮮活可愛生命的存在。
災難性報道中,“悲情”也是一種被有些媒體稱之為可“消費”的東西。有些媒體的報道通過展示痛苦、展示悲劇、展示悲情以滿足部分受眾的“好奇”欲,從而達到吸引眼球,引起所謂“共鳴”的目的。一方面,在災害現(xiàn)場,這樣的“悲情”唾手可得,不費功夫,無需深入采訪,記者不費思考簡單易得,媒體出手也快;另一方面,惟所謂的受眾需求馬首是瞻,無視災難中人的尊嚴,以消費悲情換取所謂的到達率、收視率。
在上海外灘陳毅廣場發(fā)生踩踏事故的報道中,有的媒體還將復旦“才女”男友在社交媒體上的一段話引用到報道中:“早點得到救治明明是有希望的,卻只能做著徒勞無益的所謂急救措施,看著希望慢慢地流走。我會用我一生的悔恨與內(nèi)疚,去作為對自己的懲罰,對你的慰藉?!笨春罅钊诉駠u不已。記者的報道確實很煽情,但我們不禁要問:以消費悲情來換取關注,這是一個有正義和良心的媒體應有的姿態(tài)嗎?
“災難報道一定要有所忌諱。你要考慮到災情及民心的安定;你要考慮到死者的尊嚴、家屬的感受;你還要考慮到讀者的接受能力?!敝麛z影記者賀延光如是說。災難報道應遵循倫理原則,有利于倫理原則的確立。
災難報道中,我們遵循倫理原則,不僅要有所忌諱,還要有良知,懂得釋放善意。2015年初女歌手姚貝娜去世,這本來是一件平常之事,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還是出現(xiàn)了:某媒體記者為搶發(fā)獨家消息買通醫(yī)生,并偽裝成醫(yī)護人員潛入醫(yī)院太平間拍攝遺體,此舉引發(fā)廣泛熱議。媒體的新聞倫理和記者的職業(yè)道德到底有沒有,還要不要?新浪微博發(fā)起的“姚貝娜去世記者為頭條進行的這種行為,你怎么看?”的投票,短短2天時間就有130780人參與,其中127408人也就是97%的網(wǎng)民選擇了“無底線,應當譴責”。
其實,注意災難報道的倫理問題,就需要我們考慮報道“是否應該”“是否公正”“需要承擔的道德責任”“能否良心安穩(wěn)”等問題,要秉承生命至上、人文關懷、最小傷害等原則。
災難報道中,首要秉承的是“生命至上”這一最基本的原則。媒體不能以學歷、年齡、性別、家庭、金錢、地位、職稱、職業(yè)等來評判生命的價值,在挖掘新聞時要尊重生命,不傷害報道對象,應飽含同情心,注重保護弱者。在汶川地震的報道中,央視極少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場與受災群眾痛苦吼叫的場景,對所有的生命體現(xiàn)出一種絕對尊重,嚴格遵守生命至上的原則。其實,生命至上原則也是新聞工作者需要遵循的第一倫理原則。在天津港爆炸事件的報道中,媒體都嚴格遵循了生命至上的原則,鏡頭所到之處都是同心協(xié)力、奮力撲救的場景,沒有尸體橫陳,哀嚎遍地、令人噓唏的畫面,展現(xiàn)出“災害不可怕,我們有力量”的可貴新聞價值。
其次,在災難報道中要遵循人文關懷的原則。新聞報道中既要將關注人、關注生命作為第一要務,同時也要在新聞報道中關注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災難報道中,人文關懷的終極體現(xiàn)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的關注。所以,采訪受災群眾時要切實站在他們的立場設計提問,選取拍攝角度,要充分顧及受災群眾及其家屬的感受,尊重他們的民族習俗、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和心理感受,而不能罔顧無視,再次造成傷害。在災難報道中,災情固然需要報道,但更需要報道的是災情中的人的精神面貌、精神狀態(tài)以及他們的積極作為,從而使受眾通過新聞報道提振信心、振奮精神、昂揚斗志。
災難報道中,對失去親人的人的采訪需要媒體特別關照,這也是最能體現(xiàn)媒體人文精神的關鍵之舉。采訪前,應征求他們的意見是否愿意接受采訪。征得同意后,采訪過程中要時時處處體現(xiàn)人文關懷,感同身受于采訪對象的悲痛、焦慮和不安,痛苦著他們的痛苦。涉及死者家庭和個人隱私的問題不要問,不利于家屬心情平復的提問要堅決放棄。要通過采訪,讓人性的光輝照耀正在艱難前行的人們;要通過挖掘災難中人性的閃光點和堅強品性,激發(fā)活著的人戰(zhàn)勝災害的勇氣和信心。
災難報道中,人文關懷就是以人為本,體現(xiàn)的就是人文精神。所以,在災難報道現(xiàn)場,我們履行記者天職、忠實記錄的時候,還要堅決做到保護隱私與滿足知情并行不悖。當然,“保護隱私與滿足知情”這兩者之間的確存在著無法回避且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尺度非常難以把握。身處第一現(xiàn)場的媒體記者忠實報道現(xiàn)場的情況無可厚非,但作為擔當著社會道義的媒體人,我們不僅肩負報道真相的責任,還肩負著道德引領和道德建構(gòu)以及感化社會、服務社會的職責。公共利益和媒體利益這兩者之間孰輕孰重?結(jié)論不言自明。所以,面對災難現(xiàn)場的一切,什么可以報道,什么不可以報道,新聞倫理素養(yǎng)不能輕視,應時刻銘記于心。
最小傷害也是災難報道需要遵循的重要新聞倫理原則之一。災難報道中,采訪報道要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為先;要心存同情,充分尊重被采訪對象的人格尊嚴;要絕對避免“請談談失去親人的感受”這類問題的提出,不追問痛苦的細節(jié)和過程,以免對受害者的親人和朋友造成二次傷害。同時,多路媒體記者在災難現(xiàn)場參與報道時盡量聯(lián)合采訪,以避免因多次重復的采訪活動對受害人家屬和親人造成傷害。
(作者單位:鷹潭廣播電視臺)
欄目責編:陳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