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以頑固性腹瀉為首診的Good綜合征一例

2016-01-24 21:23:54劉艷杰陸翰杰翟紹忠
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年5期
關鍵詞:鄭州大學頑固性腺瘤

劉艷杰,陸翰杰,翟紹忠#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 鄭州 450052 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 鄭州 450052

?

以頑固性腹瀉為首診的Good綜合征一例

劉艷杰1),陸翰杰2),翟紹忠1)#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 鄭州 450052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 鄭州 450052

Good綜合征;腹瀉

Good綜合征(Good syndrome,GS)是一種罕見的合并胸腺瘤的成人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典型特征為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免疫缺陷合并胸腺瘤[1],該病老年人高發(fā),無性別差異,占胸腺瘤患者的10%,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反復機會性感染,特別是含莢膜細菌的感染,肺部為最常受累部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以頑固性腹瀉為首診的典型GS一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59歲,以“間斷腹瀉7 a,加重伴少尿2 d”為主訴入院。2008年因幽門梗阻行胃大部切除術,術后進食生冷不潔飲食后出現(xiàn)腹瀉,黃色水樣便10余次/d,無惡臭,伴腹痛,行胸部DR檢查示:胸腔占位,未診治。后多次因腹瀉就診于外院,癥狀反復。2014年12月行胃鏡檢查示:胃術后吻合口及殘胃炎并膽汁反流,給予胃黏膜保護劑治療,效差。2015年2月腹瀉加重伴嚴重脫水、營養(yǎng)不良,行胃鏡檢查示:霉菌性食管炎,胃大部切除術后殘胃炎;活檢病理示:吻合口黏膜慢性炎。全消化道造影示:小腸蠕動快,鋇劑10 min到達回盲部。給予抑酸、胃腸黏膜保護劑、生長抑素、益生菌治療,效差。2 d前因上述癥狀加重伴少尿、精神差而來就診,門診以“頑固性腹瀉待查;胸腔占位待查”收治。自發(fā)病來食欲差,體重下降至45 kg,近2 d來大便15~20次/d,小便少,色黃。既往體健,1 a前因膽囊結石行膽囊切除術。余無特殊。

入院查體:體溫36.1 ℃,脈搏96次/min,呼吸24次/min,血壓111/76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60 cm,體重35 kg,BMI 13.67 kg/m2。神志清,精神差,重度營養(yǎng)不良,體型消瘦,自主體位,表情痛苦。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舟狀腹,腹部可見一長12 cm及一長6 cm手術瘢痕,愈合良好,腸鳴音8次/min,腹部柔軟,無壓痛及反跳痛,雙上肢肌力Ⅳ級,雙下肢肌力Ⅲ級。余查體無異常。

輔助檢查如下。血常規(guī):WBC 15×109L-1,RBC 4.55×1012L-1,N 73.2%,L 17.1%。電解質(zhì):K+2.18 mmol/L,Na+130 mmol/L,Cl-100.1 mmol/L,Ca2+2.1 mmol/L。肝功能:ALT 96 U/L,AST 52 U/L,ALP 88 U/L,總蛋白47.6 g/L,白蛋白37 g/L,球蛋白10.6 g/L,白蛋白/球蛋白3.49。血清蛋白電泳:γ球蛋白6.31%。外周血流式細胞計數(shù):B細胞<1%(CD19+/CD45+),CD4+T細胞27%(參考范圍34%~70%),CD8+T細胞72%(參考范圍25%~54%),CD4+/CD8+為0.38。尿常規(guī):蛋白(),白細胞(-),細菌3 660個/μL。病毒全套:巨細胞病毒IgG陽性,余均陰性。腫瘤標志物:CA125 114.8 U/mL。腹部CT:心包右前方軟組織密度影,右腎小結石。風濕全套、糞常規(guī)、糞細菌培養(yǎng)、糞寄生蟲、腎功能、血脂、傳染病檢查、血糖、心電圖、肺功能均無異常。

入院后結合患者病史及檢查結果初診為GS。給予補液、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抗感染、保肝治療,一般情況好轉(zhuǎn),腹瀉未改善。經(jīng)患者知情同意后,行“VATS下右前縱隔腫物切除術”,病理示:胸腺瘤,A型。免疫組化:CK19(+),CK5/6(+),P63(+),Collagen-Ⅳ(+),CD20(部分+),CD57(部分+),CD3(部分+),Ki-67(30%+),Vimentin(-),AE1/AE3(+)。術后恢復可,腹瀉未改善。術后第3天開始給予丙種球蛋白10 g/d靜脈滴注,共替代治療3 d,腹瀉明顯好轉(zhuǎn),因經(jīng)濟原因未堅持應用,要求出院。

2 討論

GS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為骨髓基質(zhì)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干擾B、T細胞生長、分化[2]。所有GS患者都有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大多數(shù)患者存在淋巴細胞總數(shù)減少、B細胞數(shù)量減少、CD4+T細胞數(shù)量減少及功能缺陷、CD4+/CD8+倒置、嗜酸性粒細胞及NK細胞數(shù)量減少[1]。免疫缺陷與胸腺瘤發(fā)生先后順序不定,兩者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待進一步研究。報道[3]顯示,對于B細胞缺乏所致的體液免疫缺陷癥狀,免疫球蛋白治療效果較佳,對于以CD4+T細胞缺乏為主所致的細胞免疫缺陷癥狀效果較差。據(jù)統(tǒng)計,GS患者的5 a生存率為70%,10 a生存率為33%[4]。死亡原因主要為免疫缺陷所致的嚴重感染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累所致的一系列并發(fā)癥[5],而非胸腺瘤本身。

該患者為中年男性,起病隱匿,病程較長,以長期頑固性腹瀉為主要表現(xiàn),余無特異性表現(xiàn)。由于臨床醫(yī)師對GS認識不足,未及時明確診斷,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療,腹瀉達7 a之久。此次就診時身體狀況極差,處于低血容量休克狀態(tài)伴重度營養(yǎng)不良,各器官功能亦受不同程度影響,病情危重。入院后給予補液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后,一般情況明顯好轉(zhuǎn);多次糞細菌培養(yǎng)未見細菌生長,且抗感染治療后腹瀉不減輕,請多學科會診后,排除原發(fā)性胃腸道疾病及感染所致腹瀉,考慮為自身免疫缺陷或黏膜絨毛萎縮引起的吸收不良所致腹瀉,結合患者檢查結果排除其他免疫缺陷病,診斷為GS,遂至胸外科行手術切除胸腺瘤。目前學術界對是否應行胸腺瘤切除術尚有爭議。有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GS患者的胸腺瘤大多為良性腫瘤,切除后免疫功能不能恢復[6];但仍有不少學者建議手術切除[4],以避免局部壓迫、浸潤生長和遠處轉(zhuǎn)移。為避免術后GS癥狀繼續(xù)進展[7],給予患者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療[8],腹瀉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颊咭蚪?jīng)濟原因不能規(guī)律應用免疫替代治療,作者將繼續(xù)隨訪手術對腹瀉的改善情況。

綜上所述,GS臨床表現(xiàn)無特異性,目前無根治方法,治療上主要以手術切除胸腺瘤、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療及抗感染為主,治療總有效率不足40%[4]。對患者進行正確診斷、早期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臨床醫(yī)師應加強對該病的認識。其病因、發(fā)病機制及治療方法均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KELLEHER P,MISBAH SA.What is Good′s syndrome:immun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thymoma[J].J Clin Pathol,2003,56(1):12

[2]HANAFUSA T,UMEGAKI N,YAMAGUCHI Y,et al.Good′s syndrome(hypogammaglobulinemia with thymoma) presenting intractable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nd hyperkeratotic lichen planus[J].J Dermatol,2010,37(2):171

[3]李月敏,李楊,樊文梅,等.胸腺瘤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關系[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4,39(8):669

[4]KELESIDIS T,YANG O.Good′s syndrome remains a mystery after 55 year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evidence[J].Clin Immunol,2010,135(3):347

[5]TACHDJIAN R,KELLER JJ,PFEFFER M.A bad case of Good′s syndrome[J].Infect Dis Ther,2014,3(2):333

[6]王艷俠,田新平,張垣,等.Good綜合征10例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1,91(21):1490

[7]KELLY A,MERLIN C,TROUILLIER S,et al.Thymoma and immunodeficiency: (18)F-FDG-PET/CT imaging of Good syndrome[J].Hell J Nucl Med,2013,16(2):140

[8]JOVEN MH,PALALAY MP,SONIDO CY.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on Good′s syndrome, a form of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thymomas[J].Hawaii J Med Public Health,2013,72(2):56

(2015-11-12收稿責任編輯姜春霞)

10.13705/j.issn.1671-6825.2016.05.034

,男,1959年1月生,本科,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內(nèi)分泌科疾病,E-mail:zhaisz@163.com

猜你喜歡
鄭州大學頑固性腺瘤
后腎腺瘤影像及病理對照分析
內(nèi)服外敷,治愈新生兒頑固性嘔吐
《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征稿簡則
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
一面來自鄭州大學的錦旗
中國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4
姜兆俊治療甲狀腺腺瘤經(jīng)驗
胸腺瘤放射治療研究進展
介入斷流術在頑固性鼻衄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増液促動湯治療頑固性便秘83例
異位垂體腺瘤1例
敦化市| 赤城县| 舒城县| 曲阜市| 淮北市| 开原市| 乌什县| 四平市| 白朗县| 三门峡市| 临夏市| 阳新县| 云南省| 图片| 宁阳县| 华坪县| 台南市| 原平市| 武山县| 尖扎县| 邛崃市| 新巴尔虎左旗| 石台县| 高邑县| 荔浦县| 徐汇区| 奇台县| 齐河县| 合阳县| 辽宁省| 莱阳市| 福贡县| 德化县| 梁平县| 临漳县| 洪泽县| 临湘市| 道孚县| 兴业县| 成武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