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俄羅斯大自然兒童文學*

2016-01-23 19:50:15李江華
關鍵詞:兒童文學俄羅斯文學

李江華

(中國海洋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

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俄羅斯大自然兒童文學*

李江華

(中國海洋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生態(tài)危機是生態(tài)文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主要動因。20世紀60年代隨著生態(tài)文學、生態(tài)思潮的日益高漲,生態(tài)批評也逐漸升溫。生態(tài)批評的主要目的和任務不僅在于揭示文學作品的生態(tài)思想及其根源,還應探索文學的生態(tài)審美和藝術表現(xiàn)。兒童文化有別于成人文化,兒童文學是注重情感與想象力的感性文學,兒童文學中以“自然” 為主題的兒童文學精神價值高于成人文學。兒童文學是以審美和藝術表現(xiàn)為進路的生態(tài)批評的重要研究對象。具有自發(fā)性生態(tài)文學特質的大自然兒童文學是20世紀俄羅斯兒童文學最強大的支脈,也是出版量最大、最穩(wěn)定的少兒讀物,其代表作品比安基的《森林報》和普里什文《太陽寶庫》的藝術表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了整體性、交融性的生態(tài)審美原則。

生態(tài)文學;俄羅斯大自然兒童文學;生態(tài)批評;生態(tài)審美

一、引言

生態(tài)危機主要由于人類的活動導致局部地區(qū)甚至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嚴重破壞,從而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nèi)愈演愈烈的生態(tài)危機不僅促生了波及所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生態(tài)思潮,同時也成為生態(tài)文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主要動因。1962年美國女生物學家蕾切爾·卡森發(fā)表了長篇文學性科普作品標志著生態(tài)文學的正式誕生。伴隨著生態(tài)文學、生態(tài)思潮的日益高漲,在生態(tài)主義,特別是生態(tài)整體主義思想指導下探討文學與自然之關系的生態(tài)批評也逐漸升溫,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文學研究領域的顯學。生態(tài)批評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務是揭示文學作品所蘊含的生態(tài)思想、揭示生態(tài)危機產(chǎn)生的思想文化根源、探索文學生態(tài)審美和生態(tài)的藝術表現(xiàn)。兒童文學是注重情感與想象力的感性文學,因此以生態(tài)批評的視角考察兒童文學文本應當以審美和藝術表現(xiàn)為進路,而非理性的揭示生態(tài)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和蘊含的生態(tài)思想。本文試圖從生態(tài)審美和藝術表現(xiàn)兩方面對《森林報》、《太陽寶庫》中體現(xiàn)整體性、交融性生態(tài)審美的經(jīng)典段落進行文本分析,可望探討大自然兒童文學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獨特、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及價值。

二、兒童文學是重要的生態(tài)審美資源

生態(tài)文學是上世紀60年代才出現(xiàn)的概念,但作為一種文學實踐它幾乎和人類文學的歷史一樣綿長。 王諾在《歐美生態(tài)文學》一書中對生態(tài)文學做出如下界定:“生態(tài)文學是以生態(tài)整體主義為思想基礎、以生態(tài)系統(tǒng)整體利益為最高價值的,考察和表現(xiàn)自然與人之關系和探尋生態(tài)危機之社會根源,并從事和表現(xiàn)獨特的生態(tài)審美的文學。生態(tài)責任、文化批判、生態(tài)理想、生態(tài)預警和生態(tài)審美是其突出特點?!盵1](P27)這一界定被認為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同時也存在著對于生態(tài)主題先行的界定是否把人類歷史上源遠流長的生態(tài)思想資源拋卻到視野之外的質疑。因此王惠在《自覺的生態(tài)文學與自發(fā)的生態(tài)文學——生態(tài)文學概念辨析》一文中對王諾的界定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生態(tài)文學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無疑,廣義的生態(tài)文學可以指全部的文學,因為實際上所有的文學寫作都應建立在自然生態(tài)的背景之上,而不是相反;而狹義的生態(tài)文學是在題材和觀念兩方面都表現(xiàn)了自然以及人與自然深刻關系的文學。她還認為,生態(tài)文學有自覺、也有自發(fā)之分,甚至還有介于二者之間的生態(tài)文學,而自發(fā)的生態(tài)文學往往是在主體消冥、與物為春、澄懷味象的寫作狀態(tài)下完成的,雖然不見得有明確的創(chuàng)作目的和現(xiàn)實意圖,但在某種程度上,更符合生態(tài)觀念和生態(tài)精神,更符合文學的審美性質。[2]如果以這樣一個相對寬泛、文學主題先行的標準去考察兒童文學中以自然為書寫對象的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兒童文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作品都屬于自發(fā)性生態(tài)文學。

(一)兒童文化的特殊性

“兒童與成人是人類生命形態(tài)的兩級?!薄皟和澜缡菗碛歇毺匚幕莫毩⑼鯂?。”是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朱自強教授兒童文學本質論的重要出發(fā)點之一。對于擁有獨特時空感、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的兒童來說他們的文化與成人文化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首先兒童是本能的繆斯,與成人相比藝術化生活對于兒童來說是自然的,而非人為的,兒童文化的藝術性不僅體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思維、語言中,也體現(xiàn)在其日常行為中。其次兒童是非功利的游戲者,在兒童的游戲中所有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都是最本質、最純粹的,“在兒童的生活中游戲是一種精神的體現(xiàn),游戲是兒童理解、體驗、超越生活的方式,是一種存在的形式?!盵3]再次,兒童文化具有天真的生物性,“兒童擁有生物的法則,兒童保持著與自然的交感,因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這一真理在成人, 是出于理性認識之中,而在兒童卻出現(xiàn)于他們自然、本真的生活之中。[4](P16)換句話說兒童文化是具有生態(tài)性的文化,兒童看待世界的目光是完整的、是沒有成人的妄自尊大的,相反是充滿天真、同情和贈與精神的。這是兒童文化作為生態(tài)批評資源區(qū)別于成人文化的最突出、最具價值的部分。

兒童文學是兒童文化的載體之一,是表現(xiàn)兒童文化獨特性的文學,它所蘊含的有別于成人的珍貴文化資源值得文學批評的關注。

(二)兒童文學的美育功能

如果說,感性與理性在成人文學中孰輕孰重是文學家、美學家爭論不休的話題,那么對于注重情感和想象力的兒童文學來說它一定是抗拒理性、抗拒教訓的感性文學。 感知是兒童與生俱來的潛能,與成人相比他們對事物形狀、顏色、聲音有著更敏銳的感知系統(tǒng),他們的感受能力更細膩、更發(fā)達?!皟和母行孕枰挥蓪儆谒麄冏约旱乃囆g園丁——兒童文學來守護和培養(yǎng)”。[5](P165)因此兒童文學必然,也必須是感性的。

兒童文學具有審美、認識、娛樂、教育等多種功能和價值,其中旨在培養(yǎng)和強化人的感知力、想象力,豐富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創(chuàng)新求異能力的美育功能應當是兒童文學的最重要的屬性,而為兒童讀者搭建起人生審美世界的正是感性兒童文學的閱讀。

(三)以“自然” 主題的兒童文學精神價值高于成人文學

與“愛”與 “死”這兩個文學藝術永恒的主題相比,“自然”并非成人文學審美關照的主要對象。但是兒童文學發(fā)展的歷史卻證明“自然”備受兒童文學的青睞與鐘愛?!独ハx記》《荒野的呼喚》《森林報》《黑駿馬》《小鹿班比》……始終是兒童文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現(xiàn)象可以通過心理學家霍爾的“復演說”(“復演說”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霍爾提出的,他認為從胎兒的成長過程到新生兒墜地,再從嬰幼兒長成少年,正是人類從自然界中成長過程的一次濃縮和“復演”)得到印證,即人出生后個體心理的發(fā)展復演了人類進化的過程,兒童年齡越小就離自然越近,如同原始的初民與大自然保持著更純樸、更天然的聯(lián)系一樣。除此之外兒童對審美需求上的好奇心和審美選擇的寬泛性也使得以“自然”為題的兒童文學作品的發(fā)展是成人文學所望塵莫及的。

在當代,隨著全球范圍內(nèi)生態(tài)問題的日益凸顯和環(huán)保意愿的增強,“自然的母題”必將迎來創(chuàng)作的新高,作為抗拒理性的兒童文學不可能被生態(tài)思想利用來解決人類生存的功利性難題,“它們只是通過文學的審美促成兒童與自然的精神溝通,有了這種溝通,人類與自然界的未來就有了希望”。[6](P209)

筆者認為無論是兒童文化的特殊性,還是感性兒童文學的美育功能,以及兒童文學中以“自然”為題的作品超越成人文學的精神價值都應當引起生態(tài)文學評論屆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在生態(tài)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

三、俄羅斯大自然兒童文學來源、特點

韋葦稱俄羅斯的大自然文學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的一枝獨秀。[7](P561)同時他也指出,“大自然文學”是在難于概括的情況下姑妄一用的新造名詞。[8] (P8)也許正是由于對“大自然文學”一詞的“姑妄一用”才導致他編著的《世界兒童文學史》一書的第五章第四節(jié)目錄中出現(xiàn)“俄羅斯動物小說”包含“普利什文大自然文學”和“比安基大自然文學”的這樣邏輯上的矛盾。

事實上俄羅斯大自然兒童文學屬于起源于17-18世紀的知識類兒童文學。早在兒童文學誕生之日起作家們就開始著筆探索為兒童普及知識的途徑。在俄羅斯兒童文學中知識性讀物,特別是以大自然和動物為描寫對象的傳統(tǒng)頗為久遠。從19世紀阿克薩耶夫的《孫子巴羅格夫的童年時代》和《帶槍獵人的筆記》、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故事和散文,契訶夫的《卡什唐卡》和《白額頭母?!?、庫普林的大象的故事,到20世紀比安基的《森林報》、普利什文的《太陽的寶庫》,眾多優(yōu)秀的適合孩子閱讀、專為孩子創(chuàng)作的作品形成了俄羅斯兒童文學的最強大的支脈。1917年十月革命蘇維埃政權確立后,大力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建設新型社會主義國家合格人才的政治導向為知識類讀物提供了蓬勃發(fā)展的契機。但是自20-30年代起蘇聯(lián)兒童作家在順應這一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并未一味迎合政治需求,而是在不斷擯棄實用主義的過程中開辟出俄羅斯兒童文學中最獨特的文學品類,即以嚴謹科學、真實客觀的態(tài)度將自然作為書寫對象,從兒童感性的審美角度出發(fā)欣賞、贊美自然,繼承傳統(tǒng)人道主義精神對自然與人的關系展開哲思,從而在豐富和保持兒童對自然與生俱來的新奇感和親近感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熱愛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態(tài)倫理觀的大自然兒童文學。

在2008年由莫斯科《Академия》(《科學院》)出版中心出版的《兒童文學》一書中將“Природоведческаялитературадлядетей(大自然兒童文學)”作為俄羅斯兒童文學的重要類別部分納入了本書的第十章。該章作者М.С.Костюхин認為,俄羅斯的大自然兒童文學作品類型豐富,無論是生物學、動物學知識的訪談,還是動物小說、自然現(xiàn)象隨筆、漁獵故事、博物學童話,甚至給予青少年自然愛好者的科學實踐建議都屬于大自然兒童文學的范疇。[9](P9)它兼具科學類讀物和藝術類讀物的特點,作者即追求最大限度的客觀性,又要通過作者個人主觀的態(tài)度,以藝術的思維完成對事物本身的充滿感情的描述。由此可見 “大自然兒童文學” 不僅不是 “姑妄” 的概念,而是被俄羅斯兒童文學屆普遍認可的兒童文學類別。與此同時韋葦也指出 “他們(俄羅斯大自然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的藝術生命力遠比奉行‘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的有些作家的作品的藝術生命力要強大持久,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尖銳但很有價值的研究課題。正因為如此,西方世界對這三位作家(普利什文、帕烏斯托夫斯基、比安基)懷有特殊的崇敬之情,并作出了一些研究和探討,而我國對這個作家群體尚未作專門的關注?!盵8](P9)

俄羅斯大自然兒童文學之所以成為世界兒童文學的“一枝獨秀”和俄羅斯特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岸砹_斯地廣人稀,被譽為森林中走出來的民族,在天性中保留了較其他民族更多的原始的力量。俄羅斯人面對自然的‘生態(tài)意識’似乎覺醒得更早,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一部俄羅斯文學史,就是俄國人親近自然、體味自然、再現(xiàn)自然的歷史,‘人與自然’的母題,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著俄羅斯文學的歷史,每一位著名的俄羅斯作家和詩人,幾乎都是俄羅斯大自然的歌手和畫家?!盵10]俄羅斯這一特有的民族文學傳統(tǒng)不僅為成人文學創(chuàng)作,同時也為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厚的養(yǎng)分,所以“自然”一向是俄羅斯兒童文學的重要主題,大自然兒童文學也是出版量最大、最穩(wěn)定的少兒讀物。劉文飛在“道德的”生態(tài)文學——序《俄羅斯生態(tài)文學論》一文中曾指出,俄羅斯生態(tài)文學是道德的生態(tài)文學,也是親情的生態(tài)文學。這使得它在世界生態(tài)文學之林中顯得與眾不同。[10]而人道主義的特征不僅是俄羅斯生態(tài)文學有別于世界生態(tài)文學的特征,同時也是俄羅斯大自然兒童文學的重要特質。

四、比安基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的整體性生態(tài)審美

比安基是大自然兒童文學的奠基人,也是最高產(chǎn)、作品最具生命力的作家之一。在1918-1981年間出版的13卷《兒童文學圖書目錄》中他的作品印數(shù)始終名列前茅。在中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森林報》就有七八十個版本。

比安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與他的童年生活密不可分。父親是彼得堡動物學博物館鳥類館的負責人,家里養(yǎng)著許多飛禽走獸,作為父親得力的小助手他終日與動物朋友為伴。他熱愛大自然,在成年后的科學考察、旅行、狩獵及與護林員、老獵人交往中,他留心觀察和研究自然界的各種生物,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為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使筆下的生靈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動人。有“發(fā)現(xiàn)森林第一人”“森林啞語翻譯者”的美譽。

童話是兒童讀物中最常見的體裁。將童話的優(yōu)點用于大自然兒童文學當中曾經(jīng)被嘗試,但并不成功,因為童話中的想象往往會改變科學事實的原貌。既要保留科學事實,又要傳遞常常與傳統(tǒng)道德觀相悖的自然科學規(guī)律并非易事。因此童話作家很少涉足自然主題。即使許多童話中的主人公是動物,它們也都只代表不同性格特點的人。大自然童話是比安基最成功的創(chuàng)作體裁之一。他筆下的童話不僅傳遞道德倫理觀,而且飽含著各種自然科學知識(因此比安基稱自己的童話為“童話-非童話”)。比安基筆下的童話的想象不僅能夠吸引讀者,而且是絲毫不遜色于科學事實了解自然世界的藝術手段。

1928年問世的《森林報》是他正式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的標志?!渡謭蟆肥且徊繕O其特殊的兒童作品。全書分四個季節(jié)、十二個月描寫了森林、城市、集體農(nóng)莊等地的動物、植物、鳥類、昆蟲、人依季節(jié)變化的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和習性??此剖且徊堪倏迫珪街R類兒童作品,但卻擁有獨特的審美意義和價值。

比如《森林報》在開篇第一章寫到:

“一年的十二個月就像是車輪的十二根輻條,車輪滾滾,每根輻條依次滾過,當?shù)谝桓棗l重新滾回來時候,車輪也就正好轉了一圈。可這時的車輪已經(jīng)不在原地,滾向了遠方?!盵11](P9)

作者通過簡單、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一年四季時間更迭的變與不變和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又如在第十一章“哥倫布俱樂部”一節(jié)中寫到:

“森林是慈父,林中的所有動植物都是它的子孫。它們之間的關系極其復雜,又極其微妙,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就好像用撲克牌搭起的房子,只要抽掉一張,平衡瞬間就會被打破。對森林和它子孫的愛,會幫助我們了解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探究森林中復雜的自然規(guī)律。盜獵者不但不喜歡森林的子孫,更不會了解它們。他們過于冷血,這會使他們變得更可惡。沒有一種動物會像盜獵者一樣危害森林?!盵12](P137)

哥倫布俱樂部模擬法庭中法官對盜獵者法庭審判的總結性陳詞中道出了大自然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其平衡必遭懲罰的生態(tài)整體觀。

再如第十二章“雪下的生命”中寫到:

冬天,無論你何時站在被白雪覆蓋的大地極目遠望,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問:“這片寒冷干燥的‘汪洋’下面,到底是什么樣的景象?積雪底下會有生命存活嗎?”

我們的記者在茂密的森林里、林中空地上和田野中分別挖了一些深達地面的雪坑。

在那里,他們看到的一切都超乎想象。雪下有一簇簇小綠葉,有從枯草根下鉆出來的嫩芽,還有被沉重的積雪壓倒在凍土上的各種綠色的草莖。試想一下,它們竟然沒有被凍死,都還活得好好的!

在了無生氣的雪海下面,不僅有草莓、蒲公英、三葉草、蝶須、卷耳、洋委陵菜、酸模,還有其他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植物!在一棵鮮活、嬌嫩的繁縷上甚至結了幾個幼小的花蕾?!盵12](P158)

作者通過對寒冷嚴酷的 “汪洋”和“汪洋”下嬌嫩、鮮活的綠植一大一小、一強一弱的對比令讀者對小草執(zhí)著的生命力心生敬畏,向讀者傳遞了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的存在都值得尊重和贊美的觀念。

《森林報》中涉及到的生物多達500多種,人只是其中的一分子,而且通常是以去人類中心主義的旁觀者身份——獵人、記者等出現(xiàn)在大自然中。作者筆下無論是哺乳動物、鳥類、植物、昆蟲都是大自然的成員,它們平等地、頑強地存在于大自然中,成為豐富多彩的大自然整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品中還有大量的章節(jié)是以小學生讀者給《森林報》編輯部來信的方式呈現(xiàn)的。因此對自然的描寫充滿了孩童的情感與想象力,而這恰恰與非理性、具體的感受和表現(xiàn)自然本身的生態(tài)審美原則不謀而合。

比安基在大自然兒童文學中的貢獻不止于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創(chuàng)新,更有對整整一代大自然兒童文學作家的深刻影響?;钴S于上世紀50-80年代蘇聯(lián)文壇的兒童作家斯拉特科夫Н.Сладков(1920-1996)、薩哈爾諾夫С.Сахарнов(1923-2010)、斯涅格廖夫Г.Снегирев(1933-2004)均繼承和發(fā)揚了比安基開創(chuàng)的大自然兒童文學,并提出了人類只有賦予大自然以深愛才能展現(xiàn)自己最崇高的精神和美德,作品在與大自然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中所表現(xiàn)出的人的心靈世界才更有魅力。

應該指出的是比安基的大部分作品畢竟成文于上世紀的20-50年代前蘇聯(lián)時期,因此不可避免地蒙上了“戰(zhàn)勝自然”“征服自然的”的時代色彩。關于《森林報》的意義,作者就曾經(jīng)這樣寫到:“我們的讀者為了能夠改造自然,讓動植物聽從自己的意志,必須了解自然界的生活?!盵13](P112)但是瑕不掩瑜,作為一部比“生態(tài)文學”概念早40年出現(xiàn)的生態(tài)兒童文學經(jīng)典名著,它所體現(xiàn)的超前的生態(tài)責任感和審美意義值得我們當代人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五、普利什文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的交融性生態(tài)審美

如果說比安基的作品或多或少被蒙上了20世紀初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色彩,那么普利什文的作品則完全是“中性”的。“他只想通過創(chuàng)作表達出“個人與俄羅斯自然親密交往的印象”,而不愿用自己的文學來服務于什么功利的政治目的,他認為文學應該像自然本身那樣,是‘中性’的?!盵14]他的作品不僅處在意識形態(tài)立場的中間,同時也在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的中間。

雖然普利什文既是成人作家,也是兒童作家,但是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受小讀者的歡迎,特別是狩獵故事和動物故事。其作品印數(shù)也在1918-1981年間出版的13卷《兒童文學圖書目錄》中遙遙領先。普利什文之所以能在成人和兒童文學間游刃有余,既是由自然母題與兒童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也與他非凡的創(chuàng)作才能密不可分。小讀者總是和自然有著與生俱來的親近感,別說那些發(fā)生在神秘莫測的深山老林里的狩獵故事了,就算是身邊的小動物或一草一木也能吸引兒童真誠的關注。

普利什文的作品被一致公認為是寫實主義的真實性和浪漫主義的詩性美妙結合,觀察細致,寓意深刻,文筆雋永,自認流暢。[8](P216)大自然中的一切只要到了他的筆下就被賦予了靈性。他的故事是人與自然“對話”的故事,人是“對話”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在他看來,大自然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不僅動物和植物有生命,甚至連自然中的每一個存在和每一個現(xiàn)象都是有生命的,大自然就像是他溫暖的家,自然界中的萬物都像是他的親人。比如《太陽的寶庫 》中不但狗、狼、兔子、烏鴉、烏雞,就連松樹、樅樹,甚至風,也都成了故事的主人公。大自然不是背景,不是道具,而是和人一樣,是靈魂 ,是主人,不是簡單地描寫自然景色,而是使自然界的一切都人格化,讓大自然和人融為一體。

雖然普利什文的故事都是講狩獵的,但卻并不談論獵人的成功,更多是對動物的觀察甚至是和它們的交流。在故事中獵人首先是大自然的愛好者和行家,他們遠離文明世界來到自然世界,吸引他們的是自然本身,而不是從狩獵中獲得的好處。因此他的故事中的獵人常常由于一時激動放棄射擊而一無所獲。因為動物的智慧和勇敢令人震驚,使得人改變對動物的態(tài)度,甚至對它們肅然起敬。的確普利什文是俄羅斯狩獵文化的辯護者,以當下生態(tài)危機的嚴重程度這顯然有些悖謬,但是“我們不必因此苛責19世紀與漁獵文學的作者們,他們畢竟生活在一個生態(tài)危機遠不如今天嚴重的時代。應當承認漁獵文學作品喚起了讀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作為打獵的‘伴生物’,獵人們有也時會萌發(fā)環(huán)境保護意識,這在當時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盵15](P35)

普里什文不止一次在日記中提到,《太陽的寶庫》是他比較滿意的作品。故事講述了一對在衛(wèi)國戰(zhàn)中失去雙親的孤兒姐弟。四月的一天他們帶好干糧準備到一片被稱為“寶地”的沼澤采漿果。走到岔路口的時候兩人發(fā)生了分歧,姐姐堅持走大路,弟弟則要按照父親生前教的方法,根據(jù)指南針的方向走小路。因為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賭氣之下各走各的。小路上的弟弟過分自信陷入泥沼,險些喪命,多虧及時趕來的獵狗和他自己的機智勇敢才擺脫困境。姐姐經(jīng)不起滿地漿果的誘惑,貪心地采起來沒完,差點忘記弟弟,多虧駝鹿的提醒她才清醒,開始擔心弟弟,尋找弟弟。其實大路小路最終是交匯到一起的,就這樣經(jīng)歷了陰霾、狂風、狼嚎,爭執(zhí)不下的姐弟倆終于重逢,而且把采來的漿果送給保育院的孩子們治病。故事中的自然是有兩面性的,她不僅美麗、富饒,是人賴以生存的寶庫,同時也有嚴峻、殘忍的一面。在與自然的相處中如何克服盲目自信和貪婪,通過勤勞智慧獲得“寶庫”是作者希望通過姐弟倆的故事告訴我們的真理?!拔覀兛梢哉f,這個真理,就是人類為了愛所做的永恒的艱苦斗爭?!盵16](P51)愛才是生命得以延續(xù)的保證。這里的愛,既有姐弟間的手足情深,又有獵人與獵狗之間的相互依戀;既有大自然給予人的慷慨無私,也有人對自然的敬畏。所以普利什文說:“我寫——也就是說,我愛?!?/p>

作為一部平凡的兒童故事,《太陽的寶庫》所蘊含的哲理融合了俄羅斯文學傳統(tǒng)中的人道主義精神。普利什文正是通過這種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大愛將人與自然融合。而人與自然的融合正是生態(tài)審美的極樂境界,也是生態(tài)批評的終極理想。

六、結語

如果把兒童的心靈比作一粒種子,那么大自然兒童文學就是能夠激活其生命中那一抹“綠色”的文學。俄羅斯是兒童文學的大國,也是大自然文學的強國。其蘊含了豐富生態(tài)精神財富和超前生態(tài)責任感的大自然兒童文學整整比現(xiàn)代生態(tài)文學早誕生近40年。自上世紀90年代起受國內(nèi)外政治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我國對俄羅斯兒童文學的研究和譯介呈萎縮趨勢,但在俄羅斯本土擁有優(yōu)秀生態(tài)文學傳統(tǒng)的大自然兒童文學卻依然屢創(chuàng)佳作。比如榮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兒童圖書評委會榮譽證書的《冬門》(作者:斯達尼斯拉夫·沃斯托克夫)、專門描寫乘坐核動力破冰船赴北極之旅的《到客北極熊家做客》(作者:阿列格·彭杜爾)等。兒童是人類社會的未來和希望,也是解決生態(tài)問題的重要力量,[17]在全球生態(tài)危機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如何以生態(tài)批評的視角研究、分析、提煉兒童文學作品中蘊含的生態(tài)審美價值和藝術表現(xiàn)形式,促進優(yōu)秀大自然兒童作品創(chuàng)作,推廣大自然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使兒童文學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資源是文學研究領域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和巨大潛力的新視角,其成果必將使兒童文學成為全人類生態(tài)意識普及、生態(tài)美感培養(yǎng)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共同的財富。(致謝:感謝中國海洋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課題(841415013)的資助)

[1] 王諾.歐美生態(tài)文學[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 王蕙.自覺的生態(tài)文學與自發(fā)的生態(tài)文學——生態(tài)文學概念辨析[J].鄱陽湖學刊,2012,(4):103-110.

[3] 朱自強.論兒童文化的精神特質[J].昆明學院學報,2013,35(1/2):5-8.

[4] 朱自強.兒童文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朱自強.兒童文學的本質[M].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

[6] 劉緒源.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7] 韋葦.世界兒童文學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

[8] 韋葦.俄羅斯兒童文學論譚[M].長沙: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4.

[9] Костюнин, М. С.ДЕТ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Путилова Е.О., Денисова А.В., Днепрова И.Л., Костюнин Е.А., Тиманова О.И., Шолпо И.Л.//[M].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Академия",2008.

[10] 劉文飛.“道德的”生態(tài)文學——序《俄羅斯生態(tài)文學論》 [J].俄羅斯文藝,2006,(3):116-118.

[11] (前蘇聯(lián))比安基著,李江華譯.森林報(春)[M].濟南:明天出版社,2016.

[12] (前蘇聯(lián))比安基著,李江華譯.森林報(冬)[M].濟南:明天出版社,2016.

[13] 周忠和.蘇聯(lián)兒童文學簡史[M].鄭州:海燕出版社,1991.

[14] 劉文飛.閱讀普里什文的 N 個理由[N].中華讀書報,2006-02-08(009).

[15] 周湘魯.俄羅斯生態(tài)文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16] (蘇)М.普里什文.太陽寶庫[M]. 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82.

[17] 胡明慧.論當代兒童文學的生態(tài)意識[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2):44-47.

責任編輯:高 雪

On Russian Children's Literature of Nature

Li Jianghu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s the strongest pillar of Russian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theme "Man and Nature" boasts the maximum amount and the most stable publication of children's books. Based on the 20th century Russian children's literature with spontaneous ecological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laborate the writing style and aesthetic value of the works of Bianki and Prishvin (takingForestandTheSunTreasury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often holding in esteem emotion and imagin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literature; Russian children's literature on nature; ecological criticism; ecological aesthetics

2016-06-01

李江華(1973- ),女,北京人,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俄羅斯兒童文學研究。

I106.8

A

1672-335X(2016)06-0115-06

猜你喜歡
兒童文學俄羅斯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海峽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20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32
唯童年不可辜負
——兩岸兒童文學之春天的對話
創(chuàng)作(2017年3期)2017-06-19 16:41:20
另辟蹊徑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先救誰——原載俄羅斯漫畫網(wǎng)▲
同舟共濟
“原生態(tài)”與兒童文學
西南學林(2011年0期)2011-11-12 13:06:14
汪清县| 三穗县| 财经| 东城区| 大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昔阳县| 封丘县| 延川县| 松桃| 邹城市| 邯郸市| 兴化市| 永新县| 云梦县| 仙桃市| 石首市| 巨野县| 漳浦县| 甘洛县| 云梦县| 双鸭山市| 黄浦区| 阿拉尔市| 兰坪| 双峰县| 河北省| 连州市| 宿州市| 司法| 开封市| 拉萨市| 平湖市| 湟源县| 灵丘县| 庆云县| 萨迦县| 民勤县| 辽宁省| 呼和浩特市|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