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軍
作為漢文化的發(fā)祥地,沛縣文化燦爛,人杰地靈,文風熾盛,代不乏賢,素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xiāng)”之美譽。歷代文人墨客蒞沛縣留下墨跡及詩文者數不勝數。在新人輩出的當今書壇,閆增即是沛縣乃至全國煤礦書法界的中堅。
閆增先生是極富才情的書法“八○后”,敏而好學且不拘繩墨。其書法得力于唐楷,繼追魏晉,成熟于“二王”,而后又對孫過庭、黃山谷、王覺斯等“二王”流派書法名家精品深入研習。這些都被他熔于一爐冶而煉之,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語言。其草書作品,行筆沉穩(wěn)但不遲滯,爽快但不飄滑,放中有收,張中有馳;線條凝重厚實,剛健挺拔;章法疏密與筆意的縱橫開張、跌宕起伏構筑起視覺上的跳躍,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他追求奔放、自然、拙樸,有古氣又不失現(xiàn)代之風,并能注重字里行間的呼應與協(xié)調,嫻熟用筆寫出富于變化的線條,做到情、趣、意并行。
書法作品線條厚重與否,不能光從線條的粗細、墨色的濃淡去理解。倘若一根細線條質量很好,我們可以把這根線條理解為厚重,閆增在這方面是有想法和實踐的。草書的最高境界實質就是寫一種個人符號,從表象上來說不應該是狂放的搖曳,而是一種平靜的流淌;在表達個人情感時,又不失草法,避免過多的線條纏繞,盡量簡約些。閆增在這方面還需強化,多實踐創(chuàng)作一些大字大幅作品。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閆增不僅習字用功,且十分注重字外功夫修煉,含英咀華,博觀約取,在當代青年書法家中是難能可貴的。其作品注重印章在書法作品中的使用,起畫龍點睛作用,凸現(xiàn)典雅、醇古的氣息,猶如千年古柏萌發(fā)一株新枝,耐人玩味。閆增書法的發(fā)展空間和后勁還很大,在藝術的道路上還在不斷探索,況且他現(xiàn)在還很年輕,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