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說安徽的壽州(包括整個八公山),我說是“說不盡的壽州”。壽州我心儀已久,過去我在煤炭部工作,到淮南煤礦多次,但始終沒有到壽州來,歲月蹉跎,一至如今。所以這次有朋友發(fā)起梨花盛會,我能到這里近距離地領(lǐng)略壽州風物,向壽州的詩人、學者學習,當然非常高興。今天,壽州向國家、人民,甚至是向世界交了兩份答卷:一份是自然,一份是人文。我看到全國很多城市同時在這兩方面能夠和壽州相比的,恐怕不很多。我覺得這樣厚重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太值得我們寶貴了,所以我到壽州來完全是頂禮膜拜,真是帶著非常虔誠的心來看這里的山山水水,看這里留存下來的歷史文化的遺跡。我今天講什么呢,我想結(jié)合山水主題來講一點我們詩家應該怎么來面對這山水。
對我自己來講,面對自然山水風物,應該帶著什么樣的心情,帶著什么樣的追求,帶著一種什么樣的堅守和向往?我覺得這里面還是大有文章的。在我們過去的生活中,講到山水,常常都帶有一種復雜的、甚至負面的感情,說某某人游山玩水,這多少帶有點貶義,我覺得呢,這要看怎么說。我們過去的文人,過去的學問家、學子,大多要經(jīng)歷山川游歷,這是“游于藝”,這個游就是游歷,游歷就是一種實踐,是追求,是充實,是一種長見識,如果長見識不包括經(jīng)歷自然風光和歷史風物的話,他的胸襟就不能打開。所以我說山水風物是太值得我們帶著頂禮膜拜的心情來面對。大自然是如此厚賜于我們中華民族,我們的民族又如此聰慧地創(chuàng)造歷史。我想在世界上恐怕很難找出像我們這樣有如此豐富山川自然和歷史人文成果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游”于壽州,就是要到壽州來學習。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有人花了很多時間,跑了全世界很多地方,最后你問他甚至于到了哪幾個國家,他都說不全。這樣的游啊,就值得考慮了。游于什么地方,要把心加進去,要把腦子加進去,要把感情加進去,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如此豐富的資源:大自然的厚賜,加上我們有出息的祖先后來的作為,就是說我們造就了如此豐富的壽州歷史文物:包括比都江堰還要久遠的偉大水利工程安豐塘,包括治楚稱霸于諸侯而持廉至死、家無余財?shù)某鄬O叔敖,包括淮南王劉安,以及詭譎淵博、包羅萬象的奇書《淮南子》,包括八公山上的風聲鶴唳,千樹梨花,包括壽州的古城和賓陽樓,包括楚國整個的自然風物,以至于很多很多的歷史文化。但是到底怎么來面對這么豐富的自然風物呢?
我覺得錢穆先生說得好,他在《論語新解》里有一句名言“就山水自然中討消息”,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我覺得這個學者實在是太高明了!向山水自然去討消息,這個是什么概念呢?山水自然有什么消息可以討的呢?我想討的主體是人,大自然以它無邊的豐富擺在我們的面前,關(guān)鍵看我們用不用心,看我們怎么去面對。討也不是客觀主義地接受事實,而是要你把心交出去。你把心先交出去,它再把消息交給你。你的心思越重,它的恩賜就越深?,F(xiàn)在有個時髦詞叫“互動”,由游山水到互動,你不是光在那里參觀,你要接收它在那不斷發(fā)送的信息,你能不能收得到?你不把自己的心靈打開,你是收不到的。所以這個“互動”能使得我們重新認識山水。當然這主體必須是有覺悟、有胸襟、有見解、有追求的人,才能與如此豐富的山水互動。我們常常喜歡采風,特別是詩詞界的,采風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心靈觸動。壽縣以她的“富礦區(qū)”而著名,我剛才說了她交了兩份答卷,我們今天在壽縣的風物面前,完全應該像錢穆先生所提出的所要求的那樣,要向壽縣的風物討消息。以上,是我今天講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說,要重新認知中國知識分子的山水情緒和人文精神,把它看成是一種精神財富,一種偉大的傳統(tǒng),重新領(lǐng)略、鑒賞、發(fā)掘、傳承,以新的精神風貌來面向中華民族的未來。
我們說到山水自然,稍微向歷史的縱深伸延,就不得不提到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應該說是政治上比較混亂,社會比較苦痛的時期,但是這個時期的一些知識分子,他們勇敢地突破了歷史上的一些思想束縛,這些人篳路藍縷,硬是孕育和催生出了一個精神上走向解放,成為最有激情、最富智慧,從而打造出高超的藝術(shù)生命,升華了藝術(shù)精神的時代。魏晉六朝時期打開了這樣一個局面,使我們中華民族知識分子打造了一種山水情緒、審美人生,給我們國家?guī)砹艘环N非常大的人文財富、精神積累。魏晉人從人格上生活上崇尚自然主義,個性上追求自由主義,超越禮法,并且欣賞人格和個性之美,尊重個體的價值,出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文人,比方說王羲之父子,比方說顧愷之,比方說陸探微,比方說嵇康、曹植、阮籍、陶潛、謝靈運、鮑照、謝眺等人。這個時期學問家、知識分子和他們的作品開了一代新風。所以我們現(xiàn)在一講曹植的文學精神一下子就想到“建安風骨”,至于王羲之、顧愷之等人都是這種精神的代表,這就不用說了。這些人可以說是從山水那里得來了很多很多的消息,從而在他們的腦子里就產(chǎn)生了精神的飛躍,
形成了一些規(guī)律性的認識,他們又把這些東西形成著作,包括他們在歷史上的小故事和經(jīng)歷,都給我們后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影響。剛才說到的顧愷之,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畫家。顧愷之去游會稽,回來后人們都問他山水美不美,他回答:“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蔽艺埓蠹易⒁庖幌逻@句話中所有的動詞:競,爭,蒙籠,興,蔚。這些詞寫活了,寫出了山水的動態(tài)。還有梁朝的簡文帝到華林園,對左右的人說了“會心處不必在遠”的話?!皶奶?,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這句話要好好體會一下,哈余慶會長昨天問我講的題目,我說題目是《翳然林水,向山水自然討消息》?!棒枞涣炙本褪浅鲎院單牡鄣倪@句話里,我的理解就是把自己擱在林水里泡起來,讓林水整個地覆蓋我,把自己交給它了,讓它把我融化了?!棒枞涣炙?,把它一而二,二而一了,然后再向自然風物討消息、向山林討消息,我們今天就要從壽州的風物上來討消息。簡文帝說,會心之處不必在遠,那就可以跟我們一些出國旅游的人打聲招呼了,你要想得到心靈的一些慰藉,一些美好的收獲,其實不必坐那么遠的飛機,跑那么遠的什么地方,我不是主張貶低別的國家的自然之美,他的話的關(guān)鍵點完全在“會心”這兒,我今天的講話如果要有一個主題詞的話,可以就叫“別有會心”,就是你得找出“會心”之處,真能會心了,就不必在遠了?!坝X鳥獸禽魚自來親人”,實際上是因為你對它親,你把心交給了它,你就感覺它在跟你打招呼,來表示一種親近。
我們講莊子和惠子游于濠上,好像這濠上也離我們不遠,就在今安徽鳳陽縣東,這兩位看到魚產(chǎn)生爭論的故事是這樣的——
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個偉大的關(guān)于“會心”、關(guān)于“魚之樂”的辯論,傳了千百年,依然以其豐富的哲思來啟發(fā)著我們一代代人。那么濠上、濠濮間想是個什么概念?那就是把自己擱在大自然這種非常豐富的滋養(yǎng)當中,產(chǎn)生了一種非常會心的、開闊的、靈動的、空靈的、面向自然的精神狀態(tài)。這個是很了不起的!這種狀態(tài)恐怕是知識分子最應該追求的。踢足球的沒踢好,他們回來后會說今天某某人簡直不在狀態(tài)。我覺得我們知識分子在大自然面前要“在狀態(tài)”,“在狀態(tài)”就是要“會心”,要“別有會心”。有人替某些旅游人畫像:“上車就睡覺,下車先拍照,進門找?guī)?,啥都不知道”。所以我覺得要有“會心”,是思想精神風貌上的一種見證,是一種覺悟,是一種追求,這個追求升華了以后的生存,而不是那些一天到晚猥猥瑣瑣,唯利是圖,低下的精神狀態(tài)所可以比擬的。
我們說山水怎么樣個“會心”法,是說人們看重山水自然面前所體現(xiàn)的那種人文精神。從親近自然到獲得精神上的解放、個性的解放,通過“別有會心”實現(xiàn)“物我相忘”,來體察那種自然的、空明的、澄澈的、空靈的這種心境,一種唯美的自然的生活情趣。我們學詩的同志大概都知道唐朝后期的司空圖和他有名的論詩的《二十四詩品》。他有幾句話,寫詩如果能達到這種程度,我覺得不得了,叫做“空潭寫春,古鏡照神”。你想想,“空潭寫春,古鏡照神”是一種什么狀況?大家琢磨琢磨。我們怎么樣去“潛移造化而與天游”,兼有一種簡淡、一種玄遠的精神?這是要有相當?shù)?,一種升華的精神狀態(tài)才能夠去領(lǐng)略的。
晉朝王子敬有一句名言:“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贝蠹易⒁獾搅藛??他這里充滿了與山水的互動。你在山陰道上行走,感覺山川自相映發(fā),相得益彰,都在打招呼,而且使你應接不暇。就豐富到這種程度。賈島說:“不無濠上思,唯食圃中蔬?!彼圆藞@里的菜,也產(chǎn)生了一種濠上之思。他升華了,他一定有很多東西,在這首短詩里他沒有交待。蘇東坡講到了:“樂莫樂于濠上。”高興就沒有比在濠上更高興的了。這個濠上是什么?他已經(jīng)得到了莊子這個濠上之思,濠梁之思。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里說:“目對魚鳥,水木明瑟??芍^濠梁之性,物我無違矣?!卞┝褐裕锱c我無違,完全交織在一起了。這是生命本體上覺悟的一面,不是那種俗的東西所能相提并論的。對于生命本體,可以說魏晉時期的文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山水畫、山水詩,還有一些文章,生命的共振與再造可以說與自然相和諧了,產(chǎn)生了非常偉大的作品,成為我們浩如煙海的文獻當中的重要內(nèi)容。
這次我們到壽州看梨花過了花期,當然不無遺憾。然而這使我想到了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故事。王子猷居山陰,雪夜忽憶戴安道,即乘舟往訪,經(jīng)一夜行船到達,卻“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王子猷還有一個故事,他暫住別人家中,下令仆人種一些竹子。有人問:“只是暫時住在這,為什么要那么麻煩呢?”王子猷指著竹子說:“怎么能一天沒有它呢?”這就是晉人的寄美于過程,而不重外在目的態(tài)度。放在今天,我們這些常有俗氣的人是無法理解的。今天的人應該從人性精神的本體上去多思考,研究研究我們從這里頭得到的消息。所以我們今天要別有會心地去看待山水自然,相信山川映發(fā)會帶來人生的啟示。這些啟示可以讓我們胸襟大開。有的事情連想都不敢想,想了也想不深,到了林水面前,不能“翳然林水”,就是蜻蜓點水而過,這樣的思想狀態(tài)怎么行呢?所以對人生的啟示上,魏晉人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要趨向自然,要解放心靈,從人的精神本體上打造生命,這是一個偉大的實踐,所以我們先人有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而且他們的人生是審美的人生,到處在追求真善美,這是審美的主體思想在指導。
這種思想的根在哪里?我覺得還是要追到孔老夫子那兒??桌戏蜃诱f:“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蔽覀兝斫?,智者是動性的,像水一樣;仁者是靜性的,像山一樣。智者一般是緣理而行,因為水往低處流,根據(jù)規(guī)律而行,智者頭腦是靈活的,老子也總結(jié)說“上善若水”。 仁者,則多半是深厚的,穩(wěn)重寧靜得和山一樣??桌戏蜃拥倪@番話是古人對山水的最根本理解,帶有哲學意義的理解。自然美,它的偉大反映于人心,對于人性道德是有促進的??桌戏蜃舆€曾經(jīng)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這是德化自然觀,就是把自然觀德化,把自然跟道德聯(lián)系在一起來理解。德化自然觀建立在人學的基礎(chǔ)上,賦予自然形態(tài)與人的精神的相互作用、相互感應,成為社會倫理道德的內(nèi)涵,使自然客觀物象都具有了一種形而上的道德人格的象征意義。這個很偉大,把這些能夠結(jié)合到一起,能夠提到規(guī)律性上來,可以說是對人性在哲學上最高的成就。所以從自然當中發(fā)掘出了倫理的意蘊,這根就找到了,它在孔子這里。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種哲理超然博大,所以兩千多年來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指導我們思想行動的哲學的根。我們還會想到陳子昂,他有詩曰:“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又是一首什么樣的詩?它是詩人來到山水自然當中,把那些深刻的內(nèi)涵吸收到自己的內(nèi)心之中,迸發(fā)出的一種情感上的宣泄。有詩家評論:“襟抱奇?zhèn)?,風骨清峻,銷融小我,超越時空”,真是一語中的。我們今天限于時間就不多說了。
從親近自然到獲得精神的解脫、個性的解放,形成一種深邃的、宇宙的、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這個從自然討來的消息,是個很大的禮包,這個禮包穿越了時空,感染和造就了一代一代的知識分子。而且山水自然是如此的無私,一視同仁,它絕不會因為你是省部級干部它就發(fā)給你消息,你不是就不發(fā)給你。不管你處在什么年代,不會因為是什么主義,什么階層,它就有所選擇,而是以無邊的廣闊去敞開胸襟,讓你從它那兒得到你想得到的消息。歸結(jié)起來,在大自然面前就是看你是否舍得掏心窩,你能掏心窩,它就把它最豐富的內(nèi)涵——那種精神的產(chǎn)品,發(fā)送給你。你就會覺得受益匪淺。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我們從山水自然之中,或者說從壽州的風物當中,還要學會認知、傳承,在我們?nèi)松膯⑹井斨幸糇〈笞匀坏幕钪囊环N體驗、一種信念,就是要造就一顆赤子之心。
大自然是澄澈的,空靈的。我們說“赤心”,那是一種專一的心,古人說:“赤心者,本心不雜貳?!彼潜緛淼男模峭?,絕不夾雜另外的東西。它是純真的,忠誠的,它像新生兒,是坦蕩的,一點雜念都沒有的。明朝的李贄說:“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北緛沓嘧又木褪呛軐氋F的,但是后世很多不肖子孫常常在污穢不堪的狀態(tài)中生活,而且對我們本來應該傳承的赤誠之心產(chǎn)生了很大的污染,反而在一定時候產(chǎn)生了“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的貪婪心態(tài)。現(xiàn)在的很多貪官,都后悔自己當初要不拿該多好啊??墒侨绻覀儺敵醵寄鼙3忠活w赤誠之心的話,最初的一道防線就建立起來了,也不會悔之晚矣了。我覺得赤子之心可以和家風聯(lián)系起來。當前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傳承好家風,這一類話,我們已經(jīng)久違了。因為我們說到家風,說到孝道,說到這一類的東西的時候,馬上就有人跳出來,從左邊跳出來,說你這是封建的、腐朽的、沒落的。而我們的家庭中,一個初生兒他體察到的最初的也是最純真的愛——偉大的母愛,由此進而體察到親人的愛、家庭成員的愛、朋友的愛、國家的和社會的愛,乃至宇宙的愛、自然的愛。這些都是從對自己的父母的感情開始的,從孝道開始的。一個人他是從家庭的家風的熏陶中出來的。而我們的一些不肖子孫把我們的家風這第一道防線給打破了,不要這些東西了。我很高興十八大以后,我們在傳統(tǒng)精神的回歸上看到了希望。我建議大家好好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關(guān)于傳統(tǒng)文化的一些論述。這些論述非常地有道理,我覺得對于我們精神家園的回歸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對今天的家風有要求,我們的社會應該提倡建設自己的家風。關(guān)于“孝”的話題也敢于出現(xiàn)在報紙上了,以前提到“孝道”,那些關(guān)于“孝子賢孫”的批判馬上就來了,把我們的一些好東西就給破壞了。登峰造極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那是大革“文化之命”,我們今天也不再討論這個問題。我只是想說,從大自然那里領(lǐng)會東西,最后領(lǐng)會到最根本的是什么?是赤子之心。我們所接觸的被污染的東西太多了。我們自己保護得也不夠,或者說鍛煉得不夠,我們也有一些雜念。我們可不可以今天在重新面對那純潔的自然時,喚起我們對自然純真的向往,然后錘煉、回歸一種赤子之心?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三個問題。
最后一個問題,是我們領(lǐng)略山水自然的奧妙來認知歷史風物的厚重,從中汲取這種精神思想無盡的源泉,然后致力于我們的詩的創(chuàng)作。我們討論主題不是詩的創(chuàng)作理論、技巧,但是從自然當中獲取的信息告訴我們透過自然的外表要看到一些本質(zhì)的東西,追求一種本真的精神,應該是永恒的題中之議。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闭f那個“山林皋壤”實在是文思的源泉,這話說得好,你要想把文章寫好、要想把詩寫好,你要不追到這個“奧府”里去,那是不行的,我想他傳遞給我們的是這樣一個理念。所以在“山林皋壤”面前,我們要打開“文思之奧府”。山林既是審美的對象,又是文思的源泉,所以歷史上即使有些人歸隱了,他也是在山林丘壑中去尋求精神平衡的支點,山水成為他精神的支點。有了這個支點,他才能撬動起來什么,他不是寫這個山水本身。我們追求的東西不應該是舍本逐末的,不是先關(guān)注那些技巧性的東西,更不是那些雕蟲小技,而是要尋覓什么。這句話就很好:“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文是什么?文者氣之所形。“驅(qū)駕氣勢,掀雷決電”(司空圖),說到底,我們就是要錘煉這一股氣,在山林皋壤面前打開文思奧府,不是指對山川煙景的簡單描述,而是要把山水自然變成自己的東西,不是簡單的東西,是精神的東西,這個就很難了,但是必須這樣去追求,必須重在一個“氣”字。所以我們要錘煉自己寬闊的襟抱,一等的襟抱寫出一等的詩,沒有這樣襟抱的人他寫不出好詩,這是客觀的,當然包括文章,包括繪畫,包括書法,但是詩可能在這方面的需求是最明顯的。所以,從寬闊的襟抱,至誠的道德,光明的心境,大愛的情感,悲憫的情懷出發(fā),形成這樣的文思、詩思,這才夠得上說是澄澈而高尚的。這些東西產(chǎn)生的作品,它必然是在豐富的養(yǎng)料底下的。我認為我們詩人就是要從這個根本點上來追求創(chuàng)作的提高,擺在第二位的才是技巧的提高,方法的學習。如果舍本逐末,那就要走彎路。所以我們在“游”于什么地方時,比方說在壽州,在八公山,在如此豐富的歷史風物面前,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很好地推出去,打開來,從根本的立足點上來吸收這些可貴的營養(yǎng)。
歸結(jié)起來,還是孔老夫子說的:“依于仁”“游于藝”吧。這六個字算是我今天講話的總結(jié)。翳然林水,擁抱自然,我愿意以我的學習和體會——這些不成熟的意見,與壽州各位詩家共勉,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梁 東:1932年5月生于安徽省安慶市。著名書法家、詩人。曾任中國煤礦文聯(lián)主席等職。原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原《中華詩詞》社社長。現(xiàn)為中華詩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華詩教促進中心主任。著有《梁東自書詩詞選》《好雨軒吟草》《家住長江邊》(散文集)、《梁東詩詞書法》《梁東詩詞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