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章+周永新
引子
2014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上午,位于浙江舟山群島新區(qū)舟山本島腹地的臨成街道中灣村高道山東南方上空,出現(xiàn)了罕見的奇異天象:原本烏云籠罩的天空,突然間彩云翻滾。剎那間,天空出現(xiàn)了一座雄偉的寺院,一位酷似持手鈴的老和尚和幾個僧人立在寺院門前。過了一會兒,老和尚又慢慢變成了手持凈瓶的觀音……這一奇異天象,前后持續(xù)了約8分鐘后才消失。附近一些村民見后紛紛稱奇。舟山群島類似海市蜃樓的奇異天象,在春夏兩季,人們偶然是可以看到的;但在深秋的10月,即使是上了年紀的村民,也從未見過。
也許是巧合,就在這天,位于高道山頂?shù)那旯艅x高云寺僧人在整理寺院的歷史資料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驚人秘密:抗戰(zhàn)時期,時任高云寺方丈廣照曾帶領(lǐng)僧人奮不顧身掩護抗日游擊隊員,并殺死兩名縱火燒寺的日軍。
消息傳開,剛開始不少人持懷疑態(tài)度。因為過去媒體從未宣傳過,就連查找定海區(qū)、舟山市檔案館(史志辦)的歷史檔案資料,也無上述記載。
為了弄清歷史事實真象,舟山市有關(guān)部門和一些熱心人展開了深入調(diào)查。
這是一個塵封七十多年的傳奇故事,這是一段難以忘卻的歷史記憶。
2015年3月18日上午,浙江舟山群島細雨蒙蒙,舟山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組織部分會員和新四軍老戰(zhàn)士冒雨來到臨城街道中灣村高道山頂?shù)母咴扑逻M行實地考察時,高云寺現(xiàn)任住持安慧講述了76年前時任方丈廣照和尚,帶領(lǐng)僧人奮不顧身掩護抗日游擊隊員、刀劈日軍的傳奇故事,憤怒控訴了日軍縱火燒毀千年古寺的滔天罪行。座談時,八十多歲的舟山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劉戰(zhàn)說:“當年高云寺的方丈廣照帶領(lǐng)僧人奮不顧身掩護抗日游擊隊,為抗戰(zhàn)作出貢獻和犧牲。廣照等高云寺僧人,是舟山佛門子弟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們不能忘記他們?!?/p>
4月25日,中華文化發(fā)展委員會黨組書記、世界佛教論壇創(chuàng)始人李詩洋考察高云寺時,贊揚:“廣照是愛國愛教的一代高僧?!?/p>
清明節(jié)期間,99歲高齡的舟山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第一會長、原浙江省顧問委員會委員、舟山地委常委、舟山行署副專員王家恒,高度贊揚了當年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作出過貢獻的高云寺方丈等僧人,并揮毫題詞:“愛國高僧廣照”。
一時間,偏僻的高云寺成為新聞媒體聚集的重點。《鐵軍》雜志、浙江《聯(lián)誼》報、《舟山日報》、舟山電視臺、《舟山晚報》、《泰興日報》、泰興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和網(wǎng)站,分別以《海島有個抗日英雄》、《愛國高僧廣照抗日傳奇》等為標題,先后進行了報道。
6月23日上午,這是個特殊的日子。偏僻的高云寺又一次熱鬧起來,抗日英雄、愛國高僧廣照紀念室揭牌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專程從北京趕來的中華文化發(fā)展委員會黨組書記李詩洋和舟山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第一會長王家恒共同為“愛國高僧廣照紀念室”揭幕。紀念室內(nèi),陳列著愛國高僧廣照的坐像。坐像右前方立著一塊一米多高的黑色大理石碑。碑的正面是王家恒書寫的“愛國高僧廣照”,碑背面是“愛國高僧廣照小傳”。紀念室內(nèi)的三面墻壁鑲嵌的10扇古色古香屏風,圖文并茂,真實地記錄了廣照的傳奇故事。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日子里,從四面八方來高云寺參觀“愛國高僧廣照紀念室”的群眾絡繹不絕,有時一天多達數(shù)百人。人們在這里紀念緬懷這位抗日英雄、愛國高僧傳奇的一生。
出家之謎
瀕臨長江的江蘇泰興縣過船公社石橋大隊倪家岱生產(chǎn)隊(今泰興市濱江鎮(zhèn)石橋村),是抗日英雄、愛國高僧廣照的故鄉(xiāng)。2015年清明節(jié),我們專程來這里采訪。據(jù)村里老人回憶:廣照1898年農(nóng)歷4月16日出生于一個貧苦家庭,俗名倪正四。全家八口人住三間草房,靠租種地主幾畝地生活。廣照在兄弟五人中,排行老四,小名四兒。因生活所迫,七歲起便割草養(yǎng)羊放牛。還常跟兄長到長江邊捕魚蝦,到集市賣掉補貼家用,有時則直接買火油、食鹽等回家。
一天,一位算命先生路經(jīng)倪家時,說:“這孩子有靈氣,日后必有所成?!蓖映升埖母改副愎?jié)衣縮食,讓廣照上了幾年私塾。廣照從小愛憎分明,少時愛打抱不平。18歲時,父母托媒人在鄰村為他說了一門親,姑娘雖不識字,但長相還不錯。不知何故(有種說法廣照此時已另有意中人),他就是不同意父母包辦的這門親事。遭父親的一頓訓斥后,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廣照先后在上海等地當泥水匠學徒,在船上、碼頭幫工,前后約三年時間。期間,吃過苦頭,也忍受過屈辱。他在上海租界或洋人開辦的工廠干活時,進出大門遭到搜身;路過洋人開的飯店和娛樂場所,看到門前竟掛著“華人和狗不得入內(nèi)”的牌子,他恨不得上去砸了;有時找不到活干,只得忍饑挨餓。他深感世事無常且世道不公。
有一天,他路經(jīng)上海外灘時,巧遇一位募化的來自舟山群島普陀山寺廟的和尚,便捐出身上僅有的一塊銀元。和尚見其身著補丁衣服,且厚道樸實,堅不肯收。攀談中,他向和尚訴說了積存在心中好久的不平和苦腦……幾天后,他隨這位和尚來到普陀山。不久在紫竹林禪寺剃度出家,取妙性,名廣照。后經(jīng)臨濟正宗第45代掌門普智的點撥教化,禮佛誦經(jīng),夕不安寢,苦志修行,幾年后漸通佛經(jīng)。
廣結(jié)佛緣
20世紀30年代初,由普智法師送座,廣照出任高云寺住持。
高云寺處于舟山本島定海古城和著名漁港沈家門的之間的高道山上,海拔245.5米。整個寺院依地形從低到高層層疊起,三面被群山環(huán)抱,一面臨水。古人稱這里為“風水寶地”、“人間第一靜境”。
據(jù)《定海廳志》等記載,高云寺所居的高道山,原名高臺山,因山上有一塊三千平方米的平地,猶如天賜的戲臺。相傳東漢末年,江蘇句容人葛玄(道教葛氏派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葛天師)在舟山臨城翁山修道時,把高臺山作為棲息之地,因來去不便,于是搭棚居住。民間就改稱高臺山為高道山。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江蘇揚州高僧龍境和尚從普陀山返回路經(jīng)高道山,見這里云遮霧障,山高林密,遂在高道山一石洞中棲身、打禪誦經(jīng)。龍境經(jīng)四方募化,終在同治四年在高道山建成高云寺。后又經(jīng)歷屆住持的擴建,高云寺成為當?shù)仡l有知名度的寺院,香客云集,佛號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