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影
摘要:教具是進行輔助教學的工具,無論教學的哪個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一定程度地使用相應的教具輔助教學,以便使教學更具直觀性、實踐性。教具的種類多種多樣,幼兒教師常用的教具以實物為主,如折紙、模型、卡片、木偶、拼板、圖畫等。幼兒教育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為主,這是幼兒教師的一大教學任務。幼兒處于形象思維的階段,只有運用具有直觀、形象特點的教具進行輔助教學,才能給幼兒以強烈的視覺刺激,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的愿望,從而幫助幼兒發(fā)展語言能力。
關鍵詞:幼兒語言 教學任務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186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運用各種不同的圖片對于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不同的圖片展示的內容不同,給幼兒帶來的語言刺激就會持續(xù)不斷,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時,要采用豐富多樣的“圖片”,引領幼兒通過豐富多樣的“圖片”進入到語言活動中,“師幼互動”,激發(fā)幼兒語言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面,筆者就不同類型的“圖”進行簡單介紹,并探討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不同“圖”培養(yǎng)幼兒語言各方面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廣大教師同仁批評指正。
一、運用掛圖進行教學,豐富幼兒的詞匯量
教學掛圖是最常見的教學用具,也是教師最易得到、最常用的教學用“圖”?,F(xiàn)在的教學掛圖通常都是由機器印制的,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印刷質量越來越高,不但色彩鮮艷、形象逼真,而且內容豐富、貼近生活。幼兒通過掛圖不僅能夠認識很多之前不認識的事物,還能夠通過圖中的事物去感知生活,既豐富了幼兒詞匯的積累,又發(fā)展了對生活的認知。
幼兒教學用掛圖多以簡單的、某類事物的掛圖為主,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方法,變單純地教幼兒認識為幼兒自主認知為主。由于幼兒還不具備查找、搜集資料的能力,而不同的幼兒生活的環(huán)境、認識事物的種類和多少也不同,所以可以要求每個幼兒指出自己認識的事物。幼兒通過其他幼兒間接認識某事物,比教師單純教幼兒認識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幼兒普遍具有相互比較的心理,對于自己不認識某事物而其他幼兒卻認識這一問題會產生強烈的心理不平衡,因而會刻意去學習、去認識,這就大大增加了幼兒認識事物的效率,為豐富幼兒的詞匯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運用貼絨式圖片教學,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
如果說掛圖上的圖案是死的、不可移動的,那么相對來說,貼絨式圖片就是活的,上面的圖案是可以移動的,類似于拼圖,但又與拼圖不同。拼圖只能拼出固定的圖案,而貼絨式圖片只是有些圖案是可以移動,通過移動可以變換出不同的圖案來。貼絨式圖片設計的內容也很豐富,很多是幼兒耳熟能詳?shù)目ㄍㄈ宋镄蜗蠛蛨鼍?,所以,非常受幼兒的喜愛?/p>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變換圖片的主要角色或是場景,引導幼兒進行語言表述。由于是幼兒熟悉的、喜愛的卡通形象,因此幼兒會很有興趣把心中所想運用語言表達出來。剛開始,幼兒可能表述得不是很清楚,教師要通過設置問題進一步完善幼兒的語言,使幼兒漸漸領悟到如何能夠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思維有時很跳躍,教師可能希望幼兒順著這一方向去表述,而幼兒卻向著別的方向去了。對此,教師一定不要武斷地去打斷幼兒,而應耐心地聽幼兒講述完,并順著幼兒的思維發(fā)現(xiàn)他們發(fā)言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使幼兒更有信心、更積極地運用語言、發(fā)展語言。
三、引入動畫片進行教學,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動畫片也被引入到了幼兒教學中。動畫片教學與傳統(tǒng)的圖片教學不同,它是將傳統(tǒng)的、靜止的“圖”變成了活潑的、有趣的、能動的“圖”,這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知識面,豐富幼兒的頭腦。
引動畫片入教室、入教學中,不是單純播放動畫片給幼兒看。由于很多幼兒都有沉迷動畫片的傾向,因此,教師在通過動畫片進行教學時,要講究方法和策略。為了激發(fā)幼兒鍛煉語言能力的興趣,教師可以播放一段學生都喜歡的動畫片的片段,然后對動畫片進行消音,要求幼兒配音。由于是幼兒熟悉的片段,而幼兒的模仿能力又很強,配出來的音很是聲情并茂。在此基礎上,教師合理選取幼兒不太熟悉的動畫電影片段,要求幼兒配音。此時,幼兒的配音由于對內容的理解不盡相同,所以呈現(xiàn)出多樣化。教師對此不作任何評價,而是要求幼兒進行分組配音,使幼兒通過輕松、愉快的合作,活躍思維,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四、運用繪本進行教學,發(fā)展幼兒的語言邏輯能力
眾所周知,繪本雖然很薄、畫得也很簡單,但蘊含的內容和道理非常豐富,不同的人能夠解讀出不同的意蘊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和幼兒共同閱讀繪本。教師可以先讓幼兒簡單翻看一遍繪本,對圖畫和文字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教師帶領幼兒解讀繪本,引領他們欣賞圖畫內容,思考自己是不是也遇到過和書中主人公一樣的問題,自己當時的感受是怎樣的,是怎么解決的,和主人公的解決方法比較,誰的更好一點等。在幼兒的不斷思考中,繪本的閱讀完成了。然后,教師請幼兒合上繪本,給教師和其他幼兒講故事,對講得聲情并茂、邏輯恰當合理的幼兒進行特別表揚,要求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教師還要給幼兒留適當?shù)募彝プ鳂I(yè),如爸爸媽媽講在幼兒園學到的故事;和爸爸媽媽共同閱讀繪本書籍,到園后給教師和其他幼兒講故事等,在不斷的語言實踐中,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水平。(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