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在行使其職能維持正常經濟運轉時,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根本的支持,研究稅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從本質上分析中國經濟的來源性質,追根溯源我國經濟命脈。自從2011年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的決定之后,關于個人所得稅稅法的完善問題便備受關注。針對經濟來源問題,反客觀討論其法律的實際使用問題,是分析研究的基礎和保障。為此,筆者以個人所得稅的基本原理以及制度問題,結合諸多參考文獻和資料、想為個人所得稅的完善及優(yōu)化提出佐證,為國家經濟事業(yè)“添磚加瓦”,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法 稅務管理 影響因素 完善策略
一、前言
2009年,《福布斯》公布了中國在個人所得稅痛苦指數(shù)評選體系中的得分為159.34,稅收痛苦指數(shù)位居世界第二。一時激起千層浪,經濟專家和學者紛紛將目光駐足于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法的制度完善與實踐應用工作,毫無疑問,該課題討論成為了當下最關鍵、重要的法律問題。
二、理論概述
(一)發(fā)展背景
作為自然人,生活在社會上的公民應接受國家“征稅”的義務和責任,這一想法是上個世紀80年代處于戰(zhàn)亂的英國政府提出的,隨后,近代國家才開始紛紛引入“個人所得稅制”,稅法隨之形成。
從個人所得稅發(fā)展的時間進程看,無論是稅法和稅制都是圍繞、根據(jù)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及表現(xiàn)所擬定的,比如說,一開始,在征稅比例上,英國選擇10%,征稅對象是中層階級的人,美國沒有固定稅收比例,稅收比例是按照公民收入變化控制的。兩種稅收表現(xiàn)證明了個人所得稅的發(fā)展經歷了多年的探索期和實驗期,各國在稅法、稅制建設的過程中都有符合本國國情的政策設計和想法。
(二)個人所得稅的功能價值和規(guī)范影響
國家運作需要資本,所以它需要籌措資本,個人所得稅作為重要資本來源,在整個社會運作中間,它的社會性功能備受關注,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組織財政收入,國家資本總量是變化的,當其不可控時,通過個人所得稅稅制、稅法的調整,可以幫助國家吸納資本,亦可以提高政府在財政管理的權威價值。二是,資本再“分配”,社會公民的貧富差異大,國家要求收入多的人繳納更多比例的個人所得稅,收入少的人或減免個人所得稅,也是對一部分貧窮人的經濟支持和照顧。三是,起到穩(wěn)定平衡經濟的作用,稅率、稅收政策的變化,可以緩沖、降低國家社會資本經濟基礎的變化速度,讓消費、投資、建設生產等經濟行為的資本效益可以被有效抑制、控制。
三、個人所得稅法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在個人所得稅建設上依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問題,這些問題成為了個人所得稅法改革、優(yōu)化的節(jié)點,內容包括:
(一)稅制結構單一、橫縱表現(xiàn)功能不強
個人的“納稅”能力不同,即便是給相同經濟條件和收入水平的人同種納稅要求,也會起到不同的納稅效果,當下實施的分類所得稅制,雖然意識到了“針對”納稅能力構建納稅體系,但落實起來很難。比如說,一個公民每月收入7500元,他沒有固定住房,每月還要供養(yǎng)老人和孩子,按正常納稅,他的納稅金額是(7500-3500)*10%-105=295。但是如果要把他收入途徑進行細分的話,納稅金額則會降低,分類計算工資、兼職的工資納稅額,納稅總額不到上種的三十分之一??梢韵胍?,在選擇納稅類型、方式時,不同選擇處理會產生不同種納稅效果,真正落實納稅后,因納稅結構的各項標準復雜難辨,還會衍生出更多的評價、判斷問題。
(二)城鄉(xiāng)稅制差異難保資本平衡
我國稅法對農民的經濟資本是很保護的,這是由于鄉(xiāng)鎮(zhèn)農民們的資本收入能力有限,他們也承擔了生產發(fā)展農作物的義務和責任,所以在個人所得稅上給他們這項“特權”。然而,城鄉(xiāng)在稅制上的差異影響卻讓稅收管理陷入困局,比方說,城市和農村實行同一套稅收政策,但配套的征收管理方式不同,農村調查及信息核查能力弱,農民的經濟收入也不按“年”、“月”來計算,而城市公民的經濟收入一般都是有據(jù)可查的,以銀行、單位機構的工資條和轉賬信息便可一覽如與。本身起點就不同的城鄉(xiāng)稅制,會讓城鄉(xiāng)在個人所得稅上的征收矛盾問題變得更加激烈。
(三)“稅”與“費”在性質要求上的定義模糊
在前面論述分析中發(fā)現(xiàn),我國目前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是“小口徑”稅負制度,稅收負擔大多都記入政府收入中,共同支撐國家微觀經濟。但由于中國人口基數(shù)過大,企事業(yè)單位、個人有時會承擔多種暗稅,艱巨的繳稅責任,致使政府收入的提升伴隨著國民生活壓力的提升,如此一來,即便國民經濟提升了,市場經濟也會失去企業(yè)、個人的支撐,逐漸消亡。這一問題的發(fā)生,是“費”與“稅”在性質上的重疊與沖突誘發(fā)的。
四、完善個人所得稅稅法的對策和建議
上文提到,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法在實施與推行方面存在很多負擔,形勢嚴峻,如不加緊處理,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工作很容易出現(xiàn)經濟方面的“負”影響,致使“二元化”稅制結構的漏洞進一步擴大。根據(jù)國家現(xiàn)階段的經濟條件,努力改革個人所得稅稅法、稅制,科學處理稅收相關問題,是可以幫助我國擺脫經濟效益窘境的,提高個人所得稅擬定計劃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的。
(一)優(yōu)化我國稅制結構
稅制結構的合理化應當包括主體稅種間構成比例的合理化,直接稅與間接稅構成比例合理化,中央和地方稅收分配的合理化。針對我國稅制結構出現(xiàn)的不統(tǒng)一、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和事件節(jié)點,筆者總結出了兩方面對策。
1.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資本性質定義的標準化與規(guī)范化。針對我國實行以流轉稅和所得稅為主體、其他稅種為輔助的多稅種稅制模式,對個人所得的資本進行性質定義和資本價值劃分,結合納稅計算方式和征收途徑,評價不同稅種在統(tǒng)一的稅制模式下的經濟效益能力,可結合其效率功能,轉嫁到現(xiàn)實收入體系中,讓賦稅與個人的經濟能力、消費需求掛鉤,以不至于產生稅負上面的資本性質差異。
2.合理分配直接稅與間接稅的比例。目前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稅法偏向于企事業(yè)單位中的個人收入,并沒有站在社會集群的角度,調整稅款的經濟效能。針對這一問題,政府需從總體稅負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增量安排來實現(xiàn),如:對區(qū)域經濟水平高的企事業(yè)單位、個人,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約束,選定其因經濟市場條件而獲得的“盈余”收入,增加所得稅收入,并將一部分非稅的財政收入轉為直接稅,并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降低間接稅的稅率;又如,假設區(qū)域經濟的延展水平沒有達到經濟市場的發(fā)展需要,消費需求遠遠低于經濟增長的資本需求,則需明確直接稅的主體地位,盡可能減少間接稅,并適量減少、增設個人所得稅的細微稅種。
(二)實施城鄉(xiāng)統(tǒng)一稅制
個人所得稅稅法在城鄉(xiāng)差異稅制管理方面,應進行宏觀經濟評述與研究。眼下,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是中國在現(xiàn)代化經濟條件下推行的國策,從實質上講,該政府是為了幫助鄉(xiāng)村向城市化方向發(fā)展,擁有相對統(tǒng)一、對應的經濟能力,以解決農民基本的生活問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所以個人所得稅的城鄉(xiāng)差異制度演化是需要國家政府做多方努力,一方面,改變農民承擔的稅負本質,借鑒國外實施的間接稅制度,依靠轉嫁額,降低農民稅款增值負擔,對于環(huán)保型、高科技的農產品生產項目,給予優(yōu)惠,如:調控市場,增加農產品毛利,將納稅任務轉移到部分經銷商那里,促使農民積極投入生產,樂意履行國家制定的稅收義務。另一方面,修繕個人所得稅,農村個人所得稅制實施情況并不好,農民所得遠低于城市居民所得,如啟用同種稅制,對農民不公平,基于這一問題,農村政府可以在國家政府的支持下,扣減不必要的支出費用,或將稅款與某種福利項目,社保、醫(yī)保等福利項目連接,讓納稅行為變成一種“投資”。
(三)逐步落實“費”改“稅”
實施“費”改“稅”是個人所得稅稅法走向成熟的關鍵和唯一路徑,所以即便實施路徑和步驟再艱難、再復雜,都要毫不猶豫的走下去,具體步驟如下:
1.統(tǒng)一編輯管理個人所得稅中的分化稅種。統(tǒng)一編輯、分類處理相互疊加的稅種,并按照企業(yè)、個人繳納稅款的稅種范圍設置限制條件,如企業(yè)承擔稅負超過一定數(shù)額,某些稅種可以減免,個人繳納稅款超過一定數(shù)額,可給予一些福利政策,如提高醫(yī)保、社保等級,供應社會福利等,讓個人所得稅中的“費”的資本性質更加突出,不侵占、影響“稅”的要求和標準。
2.剝離“費”的收入影響。個人在單位、機構的工資收入應當利用收入分層、分類計算模式,從預算內外剝離,逐步剝離“費”影響,完成個人所得稅資金的自我“造血”功能,將選擇機會留給個人,他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發(fā)展現(xiàn)狀,選擇與其發(fā)展相適應的稅制服務,并上報具體、科學的稅務報表,交由稅務部門審批。如此一來,可減少、省略許多稅收驗證及核查工作。
五、結論
通過上文對個人所得稅稅法的完善工作進行系統(tǒng)分析可知,在經濟社會,政府作為唯一能夠控制社會經濟的整體,它必須擁有穩(wěn)定的經濟支持,即個人所得稅稅收,也應通過行政手段來調控、管理市場經濟,來維系和平衡。現(xiàn)如今,國民經濟增長總值與日劇曾,擁有巨大消費潛力和巨大勞動力的中國,已經成為緊握世界經濟命脈的關鍵,國家政府會利用這一先天優(yōu)勢,帶領中國的企業(yè)、人民奮發(fā)圖強,走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經濟未來”。
參考文獻
[1]王雷,薛夢溪.試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完善[J].北方經貿,2011,12(109):55-56.
[2]文誠公.從稅收公平原則談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制改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22(09):115-117.
[3]陳春發(fā).試論我國當前個人所得稅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對策[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21(104):23+31.
[4]于洋.略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1(11):88-90.
[5]沈向民.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歷程和目標設想[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2,22(102):136-140.
[6]龐鳳喜.論當前我國社會結構的形成與個人所得稅的地位[J].稅務研究,2010,12(109):1118-1124.
[7]武輝.當前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22(21):111-115.
[8]徐麗.個人所得稅制改革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基于中美比較分析[J].特區(qū)經濟,2006,22(21):133-135.
作者簡介:丁美彤(1993-),女,漢族,遼寧省海城市,大連財經學院會計學院學生,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