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宇 宋振順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上海 200072)
小腸梗阻,實質(zhì)上就是外科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急腹癥,其臨床發(fā)生率較高[1]。臨床上何時對小腸梗阻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是外科醫(yī)生在工作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2]。本文主要針對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收治的80例小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泛影葡胺應用于小腸梗阻患者臨床治療中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收治的80例小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資料,將80例小腸梗阻患者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各40例。研究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17-80歲,平均年齡為(61.4±7.5)歲,6例腫瘤手術史者,25例腹部手術史者。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18-83歲,平均年齡為(63.3±8.7)歲,4例腫瘤手術史者,22例腹部手術史者。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既往病史、年齡以及性別等多個方面均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40例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具體方法:補液、胃腸減壓、常規(guī)禁食以及抗感染治療。1.2.2 研究組:研究組40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泛影葡胺治療,具體方法:患者經(jīng)胃腸減壓30min-1h之后,將76%泛影葡胺80mL加0.9%氯化鈉液溶液40mL經(jīng)鼻胃管注入,胃管夾閉2h;當造影劑從胃里排空,進入到腸道之后,持續(xù)給予胃腸減壓。對比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痊愈狀況、治療之前與治療之后胃管引流量以及平均住院時間、第一次排便時間。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x2檢驗計數(shù)資料,t檢驗計量資料,)表示計量資料,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研究組與對照組臨床治愈情況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愈率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治愈情況比較分析[n(%)]
2.2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之前與治療之后胃管引流量對比分析:如表2所示,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之后胃管引流量明顯低于治療之前,治療前后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胃管引流量下降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研究組與對照組第一次平均排便時間與平均住院時間對比分析:如表3所示,研究組患者平均第一次排便時間、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胃管引流量比較分析(mL/d)
表3 研究組與對照組第一次平均排便時間與平均住院時間比較分析(x±s)
現(xiàn)階段,小腸梗阻在臨床上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漸升高的趨勢,臨床治療上有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方法[3]。泛影葡胺,實質(zhì)上就是一種高滲性液體,腸道滲透壓為1900mOsm/L,將其注入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體內(nèi)3.5h之后便能夠達到盲腸。同時,其具有水溶性,能夠在腸腔內(nèi)引入細胞外液體,對腸內(nèi)容物起到稀釋作用,擴張梗阻近端小腸,對小腸蠕動形成刺激,增加小腸梗阻段梯度壓,以此達到緩解腸梗阻的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之后平均胃管引流量、第一次排便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70.48±90.24)mL/d、(11.41±1.58)h、(4.39±0.98)d,對照組治療之后依次為(496±31±118.67)mL/d、(35.72±2.45)h、(8.12±1.07)d;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陳薈仿[4]的相關研究報道結(jié)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泛影葡胺應用于小腸梗阻患者臨床治療中的價值十分顯著,是一種實用、安全的非手術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1] 劉誠聰,李世寬,王培戈,李元博,彭新剛.泛影葡胺對粘連性小腸梗阻的臨床療效[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04:396-399.
[2] 陳勁松,黃炯強,雷建,詹高房,陳遠光,胡明,柯傳烽.泛影葡胺在急性粘連性小腸梗阻治療中的作用[J].廣東醫(yī)學,2015,06:940-941.
[3] 劉曉平,李雯,李劍,蘇晉捷,曾祥福.泛影葡胺在治療粘連性小腸梗阻中的臨床作用[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02:213-215.
[4] 陳薈仿.泛影葡胺在小腸梗阻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0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