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慶同
《好了集》
作者:王慶同
出版社:寧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
《好了集》是我退休(1996年)后各種文字的自選集。
書名是早就想好的。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提出與時俱進,我就準備出文集,書名擬叫《好了集》。為什么叫《好了集》,因為我在扉頁寫了四句話:與時俱進就是好/刻舟求劍卻未了/實踐本是長青樹/框框常青誰見了。句子里有“好”有“了”,就叫《好了集》。后來因為經(jīng)濟方面的考慮,書沒有出版,一壓就是12年。
集子里的文章,多數(shù)都在原文的基礎(chǔ)作了補充和修改(包括題目),這是因為,當時受媒體篇幅的限制,未能展開,現(xiàn)在出書,可以稍稍展開了。當然文章的筋骨沒動。另,還收進個別寫于退休前的文章,以求思路前后連貫。
人腦約重一千四百克,這“二斤八兩”遲早要變成盒子里的灰或土里的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這“二斤八兩”與人身上其他地方的“二斤八兩”,譬如“二斤八兩”的皮肉骨頭是有區(qū)別的?!岸锇藘伞比四X是哺育精神的地方,物質(zhì)上天了,精神還在人間,其中有的是歷史的符號,對后人具有認識價值。我把自己的這部分符號(自以為它們是歷史的符號),在我的“二斤八兩”尚未萎縮的時候,收集起來,放在《好了集》,妄想不朽。
我還妄想,我的所歷所思從一個很小的窗口,展示中國改革開放之由來、曲折,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ān)鍵抉擇”,企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列車增添一點點前行的動力。
試看“沉舟側(cè)畔千帆過”,“沉舟”兩岸風(fēng)景已與時俱進,“千帆”奔民族復(fù)興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