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出血治療中子宮壓迫縫合術的臨床應用
王淑蘭
目的研究產后出血治療中子宮壓迫縫合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58例產后出血患者,分為兩組各29例,對照組予常規(guī)止血,觀察組予子宮壓迫縫合術,觀察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術中出血量和術后2 h出血量、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子宮壓迫縫合術可有效改善產后出血患者臨床癥狀,有效改善預后。
產后出血;子宮壓迫縫合術;常規(guī)止血
產后出血是指在胎兒娩出后24 h消失內失血量不低于500 ml,為產婦出現(xiàn)死亡的主要原因。產后出血住院出現(xiàn)在產后2 h內,導致患者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為胎盤、宮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和軟產道裂傷等,給患者健康和預后帶來嚴重威脅[1]。臨床上,關于產后出血的治療方法較多,但其治療效果不一致?,F(xiàn)對產后出血治療中子宮壓迫縫合術的臨床效果展開研究分析,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產后出血患者,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9.6±5.4)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8±1.6)周;凝血功能障礙、胎盤粘連、宮縮乏力患者分別為17例、30例、11例;根據(jù)不同止血方法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9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止血措施,醫(yī)護人員通過肛塞米索前列醇配合紗布填塞措施和結扎子宮動脈等常規(guī)措施進行治療。
1.2.2 觀察組 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其包含Cho縫合術、Hayman縫合術和子宮下段Hayman縫合術。(1)Cho縫合術,手術步驟如下,通過檢查在出血較多部位實施進針操作,針從患者子宮前壁進入到子宮后壁實施貫穿縫合操作。在第一針穿刺點一旁3~4 cm處實施縫合操作,之后從后壁穿到前壁。在第二針穿刺點一旁3~4 cm處實施縫合操作,從前壁穿到后壁實施貫穿縫合。在第三針穿刺點一旁3~4 cm處實施縫合操作,縫合順序為從子宮后壁穿到子宮前壁,讓其形成一個方形,之后實施打結操作。對于胎盤剝離面出現(xiàn)出血現(xiàn)象的患者,可實施局部縫合術。(2)Hayman縫合術,實施手術治療前,將患者子宮從腹腔中拖出,并實施子宮壓迫實驗,縱行加壓出血減少證明手術成功率較高。手術步驟為下推膀胱腹膜反折充分暴露子宮下段,并從子宮右側下緣做一切口,長度為2 cm,在子宮內側3 cm處實施進針操作。針進到患者子宮后壁出針,之后在宮底打結,左側治療方法同上一致。之后將子宮放置腹腔中,觀察患者出血狀況,觀察時間為10~15 min,對于出血減少的患者可逐層關閉腹腔,完成手術。(3)子宮下段Hayman縫合術,該種手術方法稱之為子宮下段水平環(huán)狀壓迫縫合術,其步驟為下推膀胱腹膜反折,在子宮左下緣3 cm位置做以切口,在子宮左側緣內側2 cm處實施進針操作,從患者子宮前壁穿到子宮前壁,實施貫穿縫合操作。并在同第一針進針水平內側1 cm處從患者子宮后壁穿到子宮前壁,用同樣的方法對患者子宮右側實施縫合。在對患者實施打結操作時應將閉合血管鉗放好,避免打結過緊。
1.3 觀察指標
對不同組別患者治療有效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密切觀察。
1.4 判定標準[2]
顯效:子宮整體收縮良好,切口沒有出現(xiàn)滲血現(xiàn)象,30 min內陰道出血量低于30 ml,有效:患者局部子宮下段收縮狀況良好,30 min內陰道出血量低于50 ml,且患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無效:子宮收縮狀態(tài)不佳,且子宮切口處見滲血現(xiàn)象,在30 min內陰道出血量大于50 ml,患者生命體征沒有恢復平穩(wěn)狀態(tài)。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3.1%,同對照組患者的75.9%相比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n(%)]
2.2 兩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2 h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和術后2 h出血量分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2 h出血量比較
2.3 統(tǒng)計分析不同組別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0.0%,同對照組患者的17.2%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統(tǒng)計分析不同組別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
產后出血給患者生命帶來嚴重威脅,其為導致產婦產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上,快速止血為治療的主要目的,同時,能有效保留患者子宮,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器官完整性[3]。常用的方法為髂內動脈縫扎術和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術等,其對患者臨床癥狀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上述手術方法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同時,其手術時間較長,給患者機體帶來的損傷較大,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伴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子宮壓迫縫合術逐漸應運而生,其主要技術基礎為對子宮壁的弓狀血管壓迫,機械性壓迫可有效減緩血流速度,形成局部性血栓,進而有效止血。在采用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時,患者子宮肌層缺血狀況會刺激子宮出現(xiàn)收縮現(xiàn)象,進而壓迫血竇,促使血竇關閉,最終實現(xiàn)止血目的。同時該種治療措施具有費用較低、操作簡單和技術要求低等優(yōu)點,減少給患者機體帶來的損傷。
本次研究可以證實,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對產后出血患者治療時子宮壓迫縫合術臨床效果較佳,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李列瓊. 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療效[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 8-9.
[2]賈惠琴. 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及效果觀察[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5): 106-107.
[3]張志英. 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8): 1801-1802.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ANG Shulan Fifth Hospital of Xiamen City,Xiamen 361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Methods58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hemostatic,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The patients efficient 2 h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improve prognosis.
Postpartum hemorrhage,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Conventional hemostasis
R714
B
1674-9316(2015)28-003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8.024
361000 廈門市第五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