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被徹底打垮時才會詢問真實,那是被才能和經(jīng)歷所隱藏?zé)o形但又是最重要的東西——心的資質(zhì)。
摘自《REAL》
[日本漫畫家
井上雄彥 著]
其實別人在背地里議論你的話,就像無毒的箭,也沒有任何力量,所以扎不到你心上。但最愚蠢的就是,很多人把已經(jīng)掉到地上的箭又撿起來,刺進自己的心里,受沒必要受的傷害,之后說箭很毒、很狠!
摘自網(wǎng)絡(luò)
讀書寫作,有時候像傍晚的散步,走走停停休閑娛樂身心健康或有一得;有時候像馬拉松長跑,既有目標終點在前又有堅持還要沖刺。散步和沖刺,都不能少。
微博網(wǎng)友“書-會-兒”
所謂青春就是尚未得到某種東西的狀態(tài),就是渴望的狀態(tài)、憧憬的狀態(tài),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狀態(tài)。他們眼前展現(xiàn)著人生廣袤的原野和恐懼,盡管還一無所有,但偶爾也能在幻想中具有一種擁有一切的感覺。
三島由紀夫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俯瞰別人,也別去考驗人性。一個聰明的人,不會讓友人在自己與利益間作選擇,而是竭力創(chuàng)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驗別人的人性,然后,兩敗俱傷。
摘自網(wǎng)絡(luò)
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幸福的。所謂幸福,在于認清一個人的限度而安于這個限度。
摘自《約翰·克利斯朵夫》
[羅曼·羅蘭 著]
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tài)。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xí)慣于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wù)來驅(qū)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chuàng)造的契機,誘發(fā)出關(guān)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摘自《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周國平 著]
如果平日留心,積學(xué)有素,就會如有源之水,觸處成文。否則就會下筆枯窘,想要用一個詞句,一時卻找它不出。語言是要磨煉,要學(xué)的。
汪曾祺
假若生活中你得到的總是陽光,你早就成沙漠了。
阿拉伯諺語
向往巔峰,向往高度,結(jié)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
摘自《文化苦旅》
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摘自《菜根譚》
[明代思想家洪應(yīng)明 著]
世界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馬戲團,它讓你興奮,卻讓我惶恐。因為我知道散場后永遠是——有限溫存,無限心酸。
卓別林
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奢求,能發(fā)出一點清亮的光,心已足矣。不借助外力,也不炫目,但竭盡所能地亮著。
畢淑敏
要是你把秘密帶給了風(fēng),那就別怪風(fēng)把它帶給樹。
紀伯倫
記憶的梗上,誰沒有,兩三朵娉婷、披著情緒的花,無名地展開。
林徽因
中學(xué)生天地·高中學(xué)習(xí)版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