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樹富
班主任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班主任了,并且班主任是學校里最苦的崗位。在學校中班主任工作也是最富有挑戰(zhàn)性和教師職業(yè)特點的工作;同時,班主任工作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每個班主任都在盡自己的所能引導著學生,讓他們在關愛中健康成長。他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達成功的喜悅,經歷一次次心靈的洗禮,增強了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信心和熱情。根據多年職教教學及班主任工作實踐經驗,在此談談職業(yè)教育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態(tài)度等。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是在教育過程中實現的。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初中畢業(yè)生,思想比較幼稚卻又不乏獨立意見,思維活躍而又伴著一定的盲目性,學習成績參差不齊。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我們必須承認孩子間的個性差異,每個學生都要發(fā)展,但不求一樣的發(fā)展;每個學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每個學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合格。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才會充滿真情地愛每一個孩子,才會堅持用“一個標準”去處理班級事務。所謂堅持“一個標準”,也就是“一碗水端平”,也就是說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后進生應使用一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到偏愛,而后進生常使老師產生偏見,所以班主任執(zhí)法時,一定要公平,否則會助長好學生的壞習慣,壓抑后進生的上進心。
談話是最常用的手段,但要掌握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家長的特點、了解學生的個性、缺點、優(yōu)點,只有這樣,才能找學生談話、談心,并且應該談些什么、談什么比較恰當,能切入學生的心理,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這樣的談話才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教師對學生差異的尊重,換回的是學生們學會團結、學會互助;換回的將是“特殊學生”外化的行為、健全的人格;換回的將是一個人的發(fā)展;換回的將是學生對老師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尊重;換回的將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堅持用“一個標準”,對好學生和后進生的錯誤和缺點一視同仁,贏得了學生尊重與信任,扭轉了班風。
二、制定符合班級情況的“憲法”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即常規(guī)紀律,即要求每個學生都應遵守的用來約束自己行為的規(guī)則、條文,它是一個班級管理成功的保證。班級需要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班級制度。在每學期的前幾周里,我經常找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的行為情況、了解學生經常出現錯誤的方面,同時對以前班級制度細則實施的情況進行總結,并根據本學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討論制訂本班的“班級管理制度”。在細則里對學生德育分的獎勵和懲罰及程度進行詳盡的說明和規(guī)定。然后由我主持召開班會,讓班干部在班會上宣讀相關的“班級管理制度”,然后再由我加以確認,要求班干部貫徹實施,同學認真遵守,從組織上保證班級制度的實施。整個學期運行過程中,中途進行補充和調整,整體效果非常好。
三、充分發(fā)揮“四套班子”的作用
我改革了原來初中、高中的管理模式,撤銷了班長、團書記等班級干部管理模式,改變以往班長、團書記負責的體制,制訂了適合本班的管理體制,即“四部平行管理、各負其責、直接負責”的管理體系。這四部分別為“紀律部、學習部、衛(wèi)生部、文體生活部”,各部只選命一名部長負責,各部平行管理,互不干涉,充分發(fā)揮“四部”的作用。各部長有絕對的人事任命權,例:“學習部長”可以任命各科科代表;“衛(wèi)生部長”負責值日輪流表的安排、值日組長的任命;“紀律部長”可以任命寢室長;“文體生活部長”組織班會、選拔班會主持人、組織體育課等。這“四套班子”是班級的中堅力量,他們模范作用如何,對班級管理的成效如何至關重要。在選舉這些干部時要做到“人人自薦、人人參選”,力求把同學們信賴的、能力強的同學選拔出來,使他們一開始就有良好的同學基礎,對于以后的班級管理有了堅強的基礎。對于“四套班子”既嚴格要求、大膽壓擔子,也要給予他們關心和支持,尤其在工作細節(jié)上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這樣班級制度得以嚴格執(zhí)行,維護了班級的“和平”,為同學們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讓這些班干部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四、實行“分層管理”體系,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習積極性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升入優(yōu)質高中無望的初中畢業(yè)生,他們“底子薄、基礎差”,但他們也有自身的優(yōu)勢,他們動手能力強、上進心強,為了調動每一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我采取了“分層管理體系”,所謂“分層管理體系”即是將每次考試相差無幾的幾名同學放在一個組里,他們在組內“橫比”,然后用自己在某一時期成績再和自己再在比,即是“縱比”。如:五名分數分差不多的同學在一個組里,我獎勵前兩名,依次累推,這樣使得整個班級每名同學都有獲獎的機會,無論平時學習好與不好的,每名同學都有機會獲獎,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改變以前的班級管理中只獎勵前幾名的現狀。讓每一名同學都有獲獎在機會,讓每一名同學都有被罰的可能性,這樣提高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
五、加強對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和養(yǎng)成教育
我給學生貫徹“四心”教育,即“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恒心”。其實,無論是成年人還是青年學生,都應具備此“四心”,做人應該有自尊心,做事和學習應有自信心,生活中要有進取心,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具有恒心。將此“四心”灌輸到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對于他們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幫助,為適應將來的社會競爭打下堅實基礎。
班級管理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努力去探索,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用真心去換取他們的信任與支持,這樣班級就會“和平”下去,就會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學生在這個班級就會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