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春
摘要: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信息流不斷涌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面對這個日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世界,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思維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同時,這也要求教育教學工作者對教育工作進行革新,讓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比學習知識本身重要。所以本文針對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展開一系列論述,重點闡述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以此達到讓小學生在學習中健康快速發(fā)展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自學能力 培養(yǎng)
小學階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陶行知老先生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如今新課程標準也對小學教學提出來要求,要深入貫徹實施教育教學方針,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墊下堅實的基礎。如此一來,教學模式就要從以前的教師領著走變成教師看著學生走。放開手,讓他們在探索中挖掘潛能,“學習”二字重在學,只有會學,才能進步,才能成長,才能豐盈。
一、深入解讀自學的概念
想要提高自學能力,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何為自學?用英語說就是teach oneself,中文就是指人吸收接納事物的能力,也是一種狀態(tài),即沒有接受指導和教育的情況下掌握某種技能。對于小學生而言,自學真的有著很重大的作用,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多將一些精力放在學生身上。改變以往捆綁式教學,讓學生真正在自學中成才。
二、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頭腦發(fā)育的旺盛時期,在課堂上,他們可能表現(xiàn)出一些小動作,心思不在課堂上,左顧右盼,甚至與身邊的小朋友玩游戲等等,這些都會使教學進程緩慢或者停滯不前。所以教師要探索更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模式,注重引導,而非要求,引導學生自己探索文章內(nèi)容,挖掘有用的信息,教師便負責指導和引領,并給予學生鼓勵與額外的獎勵,讓他們在鼓舞中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這樣真的會課堂效率提高。
2、培養(yǎng)自學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自生具備的能力會是一筆無法估量的財富。無論做什么事,有能力的人總會受到別人的尊重與愛戴。而自學能力作為眾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確實是有道理可言的,首先,擁有自學能力可以充分調(diào)度我們的大腦,自己發(fā)現(xiàn)的東西往往比別人交給自己的讓人印象深刻,此外,擁有自學能力,在以后的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都會帶給我們極大的便利,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自學能力會讓我們的大腦永遠年輕。
3、培養(yǎng)自學能力順應時代的發(fā)展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人人都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小學生也不例外,如何讓他們不受有害信息的侵擾很關鍵。這就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讓他們在信息面前能夠分清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有害的信息。教會他們?nèi)绾芜M行思考,如何在這個花紅柳綠的世界做自己。小學生群體是需要格外保護的群體,因為他們不再像幼兒園的孩子那樣,離開了家長,真正進入了學校,卻又稚氣未脫,天真單純,社會上任何陰暗的東西都有可能帶給一個孩子無法磨滅的危害。所以,教會學生思考的智慧,學習的智慧,真的很重要,特別是在如今的信息化社會。
三、如何更好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1、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還是那句話:“興趣是最好的導師”。不論何時,自愿地學習都比被迫地學習效率要高得多,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一個教師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如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這里,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講到法布爾的蜜蜂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大致的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段落的劃分,并讓他們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的發(fā)展簡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大致意思,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努力領會文章內(nèi)容。這樣不僅提高學習效率,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動腦能力與自學能力。
還可以通過劃分小組學習,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更能夠接受的教學模式是討論,所以在課堂上設置討論環(huán)節(jié)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般來說,小組成員一般設置五到六名,一名組長帶領,教師進行隨機指導,還可以讓他們給小組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和一個響亮的口號,這些儀式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小方法。
對于學生而言,有時候老師鼓勵的話語真的是他們前進的動力,我希望教師可以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更不要忽視每一位學生,只有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在同一個高度,教學任務才可以圓滿的展開,才可以取得應有的效果。
2、教師要探索合理有效的方法來系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首先,教師要先傳授他們學習的方法。在學習議論文時,有些問題要提前解決,比如:什么是議論文?議論文的特點是什么?如何尋找作者在文章中設置的論點?這些問題不解決,會給學生帶來理解上的困難。解決完以后,教師便可以設置不同階層的問題,讓學生在梯度學習中領會自學的快樂。俗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弊詫W能力不是天生具備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養(yǎng)來獲得的。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了自學的能力往往比今天寫對了幾道題要重要的多。而且,培養(yǎng)自學能力并且讓學生真正具備自學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要進行耐心的指導,用真正有益的方法去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能力提高的訓練。在小學階段獲取人生的鑰匙。
3、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習慣的養(yǎng)成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一個關鍵。對于小學生而言,讓他們養(yǎng)成一個習慣真的有些困難,特別是對于一些活潑好動的男孩子來說。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一些方法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學習慣的養(yǎng)成,可以通過制定一些目標,或者設置一些獎項來激勵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讓他們在不間斷的時間里進行自學習慣的養(yǎng)成。有了自學習慣,自學能力的擁有便是十分簡單的事情了。
四、小結
小學語文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容易接受的科目,想要讓學生擁有自學的能力,不僅僅需要學生的行動,更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努力。只有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自學能力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以后,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提上日程,然后就是小學生的行動,教師通過設置一些簡單的科目,讓學生在完成以后領取獎勵,通過這樣激勵的方式讓學生體會自學的好處,慢慢的他們得到的不再是那些激勵性的獎勵,而是真正有利于自己發(fā)展的益處,他們會真正領會自學能力的魅力,此時教師的教學任務算是圓滿完成。
參考文獻
[1]卞勤香.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時代教育,2011.
[2]趙忠霞.試論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2012 - -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