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深,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音樂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保持學習的主動性,能夠在課堂中保持對于音樂的敏感新,因此音樂課堂中的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音樂課堂中的互動包括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及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互動,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彼此的體驗,有助于課堂教育效率的提升?;诖耍疚膶τ诔踔幸魳坊诱n堂的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音樂 互動課堂 教學策略探討
引言
在初中的教育過程中,包含藝術教育的科目主要由美術、音樂等課程承擔,音樂藝術與美術的展現(xiàn)形式具有較大的區(qū)別,需要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給予足夠的重視。初中音樂的學習,能夠增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我的審美能力,對于個人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事實上,音樂的學習內容較為復雜,包括背景知識、音樂知識、音樂理論等,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展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一、在初中音樂互動課堂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對于課堂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制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在了解音樂知識以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對此展開賞析。在賞析的過程中,需要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賞析音樂時能夠全情的投入,這樣一來能夠更加充分的體會到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因此,在這一階段的師生交流過程中,需要通過教師通過行為的語言與學生的精神之間形成交流以及溝通,教學氛圍以及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制,是這一階段中的重要任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教師對于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制相對忽視的狀況,阻礙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預先互動以及交流。
2、學生缺乏互動的意識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往往呈現(xiàn)出一種相對被動的狀態(tài),這是由于在長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中,學生缺乏在課堂中進行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的意識。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的狀況較為特殊,往往處于一種有表現(xiàn)欲望同時又缺乏主動性的矛盾狀況中,需要教師就這一狀態(tài)進行及時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迅速的構建互動的觀念,主動的與教師進行互動。
3、學生的課堂互動實踐不足
在初中階段的音樂課,由于課時的安排相對較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多采用以教師為主的講解以及引導,在進行過對于學習內容的講解之后,教師通常會安排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展開欣賞。進行了音樂作品的欣賞之后,通常采取領唱的方式展開對于學習歌曲的演唱。此外,在樂曲的欣賞之后,教師通常選擇對于樂曲的思想內涵再次展開講解。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進行的學習缺乏互動的實踐內容,多為被動的接受。
二、構建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
1、充分的創(chuàng)制課堂教學的氛圍
事實上,在目前的音樂課堂中,由于對于教學的器材有特殊的需要,對于教學的場所也有相應的要求,音樂課的進行一般在特殊的音樂教室中。教師需要充分的利用音樂教師這—資源,展開情境的創(chuàng)制。例如,在課堂的簡單學習介紹之后,需要展開音樂的欣賞,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教室中的遮光設備,將外界的光線進行隔絕,選擇一副與欣賞的樂曲相關的圖片,或是與樂曲情感表達類似的色系,作為靜態(tài)的幻燈片投射在屏幕上,使得教室的內部通過光線的改變,達到一種與音樂表達內容以及情感更加接近的情境,使得學生身在其中投入的欣賞音樂的內容。注意,在課堂的進行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與日常的表達以及口語不同的語言,充分從自我的表達中創(chuàng)制出一種類似于話劇表演的情境,使得學生能夠被教師的語言以及行為所吸引,進而跟隨教師的引導進入到音樂的學習以及欣賞中[1]。
2、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意識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互動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缺乏秩序的環(huán)境會使得課堂效率低下。因此,在學生的互動意識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遵循著一定的制度以及原則,使得學生能夠在規(guī)則中展開交流以及互動。這一觀念的培養(yǎng),可以利用課堂制度模式的形式進行固定。例如,在進行教學的之前,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對于學習的內容展開探討,并以此為音樂課堂的制度形式,使得學生能夠樹立與同學的互動意識。此外,師生的互動以及交流,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這一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可以在結束了新的歌曲演唱學習或是樂曲欣賞環(huán)節(jié)之后。在這一時間段中,學生容易受到音樂的影響產生新的思想內容或者是情感的感受,教師需要對于這些新的內容進行及時的聆聽、體會以及鼓勵,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思考交流的信心,樹立交流的意識以及交流的習慣[2]。
3、展開豐富的課堂互動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設置
教師需要對于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充分的應用,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課堂互動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音樂課程的學習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表達,即樂器演奏的方式以及演唱的方式。演唱的方式屬于全體學生都能夠實現(xiàn)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一部分的時間,或是在課時之間設置一個教學的間隙,給學生一個進行自我展示的空間。學生能夠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充分的自我展示,獲得展示的機會,從而增加對于音樂課堂的期待。
教師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突顯,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之前,應該先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詳細了解。與此同時,教師應該為學生進行合理音樂角色的制定,讓學生能對音樂有更加深刻的而理解,這樣在表演的時候,學生就能用更加真摯的情感投入表演,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音樂劇的學習時,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同時為學生劃分好相應的音樂角色,指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音樂劇相關知識的搜索,鼓勵學生對自己所喜歡的音樂劇進行模仿,讓學生能在模仿的過程中能對音樂劇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使學生的音樂視野得到拓展,并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3]。
結束語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正確的教學手段進行互動音樂課堂教學的構建,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能自由發(fā)揮的自主學習空間,同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對教學過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及時的調整,使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得到更好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李萍.構建初中音樂互動課堂的教學策略探究[J].大眾文藝,2016(22).
[2]廖富燕.分析初中音樂互動性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7(28).
[3]魏巍.初中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策略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 7,37(15):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