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彩填”看建水紫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2015-12-23 01:45:48科,張
紅河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紫陶建水文人

鄒 科,張 睿

(1.建水縣德順閣紫陶制作坊,云南建水 654399;2.瀘西報社,云南瀘西 652400)

從“彩填”看建水紫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鄒 科1,張 睿2

(1.建水縣德順閣紫陶制作坊,云南建水 654399;2.瀘西報社,云南瀘西 652400)

近年來,建水紫陶的裝飾工藝中,出現(xiàn)了一種經(jīng)過多次反復刻填形成豐富的色彩效果的新風格——彩填。同歷史上經(jīng)典的建水紫陶作品相比,此類“彩填”作品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但其中許多作品一味追求色彩的復雜度和強烈度,缺失了文化內涵。針對這一喜憂參半的現(xiàn)象,文章從追溯建水紫陶的刻填裝飾技藝的歷史淵源開始,結合早期的經(jīng)典作品分析建水紫陶的審美取向,揭示其文化內涵;通過幾位頗有代表性的當代建水紫陶陶藝家的作品,討論建水紫陶在近十幾年內的發(fā)展與存在的問題;結合當下“彩填”在建水紫陶中的運用實際探討建水紫陶刻填裝飾技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問題。

彩填;建水紫陶;傳承;創(chuàng)新

作為一個陶瓷術語,“彩填”指的是斗彩的一種①。在建水紫陶的裝飾工藝中,“填彩”特指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趣味傾向——通過多次反復刻填形成豐富的色彩效果。為敘述方便,下文中提到的“彩填”一詞特指建水紫陶刻填裝飾中的一種風格。同歷史上經(jīng)典的建水紫陶作品相比,此類“彩填”作品顯得十分光鮮亮麗,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然而,其中許多作品因一味的追求色彩的復雜度和強烈度而忽略了整體上的藝術品味,以至于徒有其形式而缺失了文化內涵,可謂以辭害意也!針對這一喜憂參半的現(xiàn)象,本文將從追溯建水紫陶的刻填裝飾技藝的淵源開始,通過分析其藝術價值,揭示其文化內涵,進而結合當下“彩填”在建水紫陶中的運用實際探討建水紫陶刻填裝飾技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問題。

一 建水紫陶刻填裝飾的歷史淵源

陶器自發(fā)明起,便不斷地同其他工藝形式不斷交流。由于黏土的易加工性和廉價性,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陶制器皿的造型和裝飾經(jīng)常模仿一些較為稀有和昂貴的材料制作的器皿[1]。作為一種工藝美術技法,陶瓷的刻填裝飾應受啟發(fā)于早期的金屬鑲嵌術。在遼瓷中有一種被稱為“填黑”[2]的裝飾技法,盡管這種刻花與施釉相結合的手法還遠不是建水紫陶的刻填概念,但在思路上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后來和刻填裝飾的雛形。此外,也有研究文獻[2]表明,類似“填黑”的裝飾技法在早在宋代的磁州窯瓷器中就有流行,到明代的景德鎮(zhèn)也有刻填醬釉和刻填綠釉的產(chǎn)品,再后來的宜興紫砂陶便有部分產(chǎn)品采用十分接近建水紫陶的刻填裝飾手法,從文化影響力和時間順序上來看,以上歷史線索應是建水紫陶的刻填裝飾手法的淵源所在。

無論如何,刻填裝飾在整個中國陶瓷史上是較邊緣的,在主流的敘述中或有提及刻花,卻鮮有填彩的記載[3]。那么,這種古老的裝飾技法為何會在中國的陶瓷史上被忽略,然后又在數(shù)百年后為建水紫陶發(fā)揚光大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說起。

縱觀工藝美術的發(fā)展史,可以發(fā)現(xiàn)各類工藝美術品總是呈現(xiàn)出階段性地由簡至繁的現(xiàn)象。比較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戰(zhàn)國及秦漢的青銅器,十分顯著的是工藝的不斷精進,鑄造技術的不斷改進,使器物的造型與紋飾由簡單趨向繁縟,制造于戰(zhàn)國早期的曾侯乙尊盤就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杰出代表。當然,正如石器上所顯現(xiàn)出來的關于審美與實用的復雜關系那樣,工藝美術品因技術發(fā)展而呈現(xiàn)出的精致化過程同樣也意味著審美意識的形成,而當某種技藝階段性地發(fā)展到極致時,審美取向就有可能出現(xiàn)逆轉。

如果說這種逆轉在實用性較強的工藝品上表現(xiàn)得還不夠顯著的話,那么從美術作品中或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一點。西方美術從寫實走向抽象大致經(jīng)歷了兩個重要的節(jié)點,一個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將寫實手法應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緊跟其后的矯飾主義便是對這種已經(jīng)開始令人感到審美疲勞的形式的反動;另一個是可以從矯飾主義那里找到源頭的印象派及后來的一系列現(xiàn)代主義藝術,攝影術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寫實繪畫的某些功能。在中國,濫觴于唐代興起于宋元的水墨畫之所以為能夠取代早期細致工整的繪畫方式而為后世文人推崇,也正是因為其技藝中所隱含的老莊思想。

可以說,一種工藝美術品的審美價值并不總是與其精致程度或生產(chǎn)效率成正比的?;氐娇烫罴妓噥碚f,盡管“填黑”之類的瓷上填彩手法的復雜程度還遠不及建水紫陶意義上的那種刻填,但它終究不是有效率的方法。就工藝美術品的工與藝的取舍來說,生產(chǎn)效率與審美需求之間的平衡關系才是根本的標準。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刻填”這種工序繁復的裝飾技藝為何會得到有著“文人陶”之譽的建水紫陶的青睞。

二 建水紫陶刻填裝飾的審美取向

建水是云南為數(shù)不多的漢文化中心之一,從遍布古城內外的古跡就可看出其傳承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早期紫陶的也是從文人的需求開始的。文人趣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部分,作為精英階層,士大夫群體占有較多的財富,因而除了有能力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之外,也有玩樂的條件,甚至所謂的文藝創(chuàng)作和玩根本就是一體的,因而才有了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一系列文雅之物。從這個意義上說,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文人既是主要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欣賞者,除書畫之外,更多的文人雅玩都是由專門的手工藝人制作,它們當中雖然不少器物原來是有實用功能的,但作為文人的把玩對象,也就成了“寒不可衣、饑不可食”的“長物”[4]。因為有了精神層面的要求,同是陶器,為文人而作還是為實用而作,其生產(chǎn)標準便大不同了。建水紫陶誕生之初即為前者。

建水的陶瓷生產(chǎn)歷史悠久,在建水紫陶出現(xiàn)之前,有青資、青花、粗陶,這些產(chǎn)品多為日常品或冥器,裝飾圖案大多程式化。至清道光年間,基于“刻填裝飾-無釉磨光”工藝的紫陶以其古樸的質地深受文人喜愛。

建水紫陶現(xiàn)存的早期作品,大多填色簡潔、書畫清雅。結合中國文人思想來看,這種與近來流行的“彩填”背道而馳的形式顯然不是技術局限的結果,而是審美取向使然。中國的傳統(tǒng)審美不同于西方之處在于,基于老莊思想的意境追求不在形內而在形外,書畫中的空靈感要求創(chuàng)作者惜墨如金,以少勝多、無中生有才是最高境界。

王定一的這件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圖1、圖2)。斗子面上的主要部分由著名的建水紫陶裝飾形式——斷簡殘貼構成。所謂“斷簡殘貼”是將真、草、隸、篆四體書法作品以殘破的形式相互疊加而成的一種裝飾手法,形成錯落有致的隨興意味,是放達的文人品性的體現(xiàn)。

這種手法據(jù)傳始于元代大書畫家錢選,后被稱為“錦灰堆”、“集破”、“集珍”、“八破圖”、“打翻字紙簍”等。同明清以來流行于江南瓷器上,已十分程式化、民俗化的“錦灰堆”裝飾相比,由王一定首創(chuàng)在建水紫陶上應用的“斷簡殘貼”更加接近文人旨趣,這很大程度上與建水紫陶的泥料和“刻填裝飾-無釉磨光”工藝有關。建水紫陶的泥料細膩,經(jīng)打磨后細者如玉般琳瓏剔透,粗者似石樣沉著深厚,加之刻填顯出的金石氣息,其古拙韻味可獨步于陶瓷藝術之林。為與媒材的氣息渾然一體,此斗子的裝飾僅填了黑、白及4個灰色,且灰色之間變化微妙,借助形狀的大小差異和交錯排列,形成含蓄而豐富的視覺效果,令人在觀賞把玩的過程中頓生懷古之幽思。

圖1 王定一作品

圖2 王定一作品

建水紫陶的另一著名的裝飾手法是“淡艷”。民國時期建水制陶名家丁吉三在白泥胚上,用色彩相近的泥料由淺到深逐漸過度,填充泥料作畫,在陶上做到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中墨分五色的藝術效果,成為建水紫陶裝飾又一重要風格。從他的兩件作品(圖3、圖4、圖5)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陶上刻填出的線條有著微妙的濃淡變化,人物形象生動、概括,畫面清雅,雖無“斷簡殘貼”的厚重,卻多了一份高古的飄逸灑脫。

圖3 丁吉三作品

圖4 丁吉三作品

圖5 丁吉三作品

無論從“斷簡殘貼”還是“淡艷”裝飾的作品來看,都可以看出,建水紫陶從一開始就不乏彩泥的應用,只不過出于對傳統(tǒng)書畫格調的追求,前輩們總是非常克制地用色,或工或寫,所用手法始終是圍繞著畫面的整體意境展開,“文人陶”之譽大概由此得來。

三 建水紫陶刻填裝飾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1949年以后,建水紫陶也像其他所有工藝品那樣轉向集體化的生產(chǎn)方式,其審美標準也由原來的文人趣味轉變?yōu)槿罕娦枨?。盡管這樣的要求讓建水紫陶的價值取向重新回到之前的日用性層面,但因為一批老藝還在,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30多年間建水紫陶產(chǎn)品在造型和裝飾上仍保留了很高的品質,其中以汽鍋最有代表性。作為建水特色菜肴——汽鍋雞的烹飪器具,紫陶汽鍋兼功能性與文化性于一體,早期的作品也同文玩一樣被賦予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如由王式稷書畫的這件作品(圖6)就是一件應用了“斷簡殘貼”的精品。鍋蓋上用隸書寫“飲和食德”③四個大字,給人吃喝后感覺到自在,享受和樂,享受到先人的德澤。鍋身上裝飾的殘貼除經(jīng)典的真、草、隸、篆四體書法作品之外,還露出一幅白描山水的片斷,書畫與器具的形制及功能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由此雅致的飲食文化亦可見建水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之深廣。

同民國時期的作品相比,集體化生產(chǎn)的汽鍋少了這樣的文氣,其內容多為當時必須的一些口號,如這口刻填有“人民大會堂”字樣的汽鍋(圖7),雖然已無“斷簡殘貼”或“淡艷”的裝飾,但其制作工藝仍然十分考究。恰恰是在生產(chǎn)這樣一些看似已經(jīng)遠離早期“文人陶”的群眾日用器物的過程中,建水紫陶的制作技藝才得以傳承下來,為日后的再次興盛保留了星星之火。

圖6 王式稷書畫作品

圖7 陶器廠汽鍋

改革開放以后,建水紫陶開始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一些超越于日用陶的工藝美術產(chǎn)品逐步重現(xiàn),最近流傳的“彩填”實際上可以追溯到那個時期開始,其中頗具代表性的陶藝家有譚知凡和馬成林。上個世紀70年代即進工藝美術陶廠工作的譚知凡,在從云南藝術學院進修回來之后便致力于建水紫陶的裝飾創(chuàng)作。由于受到學院及現(xiàn)當代陶藝的影響,譚知凡的作品在堅持使用建水紫陶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融合了許多構成性的因素,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拓展出新的風格。在他的這件作品上(圖8),不僅有他開創(chuàng)的貼片刻填裝飾——即用浮雕的方式演繹“斷簡殘貼”裝飾手法,而且在填色上也十分大膽,用色多樣、對比強烈,形成了豐富的視覺效果。與譚知凡同一時代進入工藝美術陶廠的另一位陶藝家——馬成林曾師從建水制陶名家向福功學藝,在歷經(jīng)了多年傳統(tǒng)技藝的磨煉之后,身為彝族的馬成林結合本地少數(shù)民族文化創(chuàng)作了大批充滿原始意味的陶藝作品(圖9),除了造型上突破傳統(tǒng)和大量應用單刻裝飾手法之外,在色彩應用方面,他和譚知凡一樣采用了許多強烈的設色方式,在當代建水紫陶創(chuàng)作中獨樹一幟。

圖8 譚知凡作品

圖9 馬成林作品

同這兩位大刀闊斧往前走的前輩不同,自幼熱愛中國傳統(tǒng)書畫藝術的70后陶藝家向進興在建水紫陶的創(chuàng)作中強調文人趣味。就“彩填”潮流的興起而言,如果說譚知凡和馬成林更多地是開啟了一種創(chuàng)新風氣的話,那么向進興則是將傳統(tǒng)的“斷簡殘貼”和“淡艷”裝飾進行了傳承式的拓展,而他這一似乎是往回走的探索恰恰是“彩填”風格盛行的直接推動力。在向進興大量地應用漸變刻填技法之前,很多人一直以為建水紫陶的刻填裝飾只適合做一些類似黑白木刻效果。然而,正如向進興分別作于2006年和2007年的這兩件作品(圖10、圖11)呈現(xiàn)的那樣,建水紫陶上的彩泥刻填不僅可以做出墨分五色的筆墨層次,而且還可以還原紙上繪畫的各種特殊肌理,甚至還可以再現(xiàn)一些如漫長歲月留下的斑駁痕跡。同丁吉三開創(chuàng)的“淡艷”相比,向進興的“彩填”無論在飽和度方面,還是在顏色數(shù)量上,還是在漸變的復雜度上都遠遠過之,然而,他的作品并沒有因此而張狂或輕佻,相反,器物形制、書畫內容與形式、打磨效果之間的和諧關系使這些層次異常豐富的作品不僅保有“文人陶”和幽遠意境和古拙氣息,而且還多了幾分紙上筆墨的趣味。

圖10 向進興作品

圖11 向進興作品

當然,要做到這樣的效果是很不容易的,彩泥刻填畢竟不如直接書畫自由,加之燒成過程中的顏色變化,要恰如其分地用“彩填”再現(xiàn)文人風采不僅需要熟練地掌握材料特性和刻填技法,而且還需要深厚的文人素養(yǎng)和嫻熟的書畫技藝,后者也正是建水紫陶的靈魂之所在。

結語

綜上所述,刻填裝飾并非越有五彩斑斕的效果就越好,作為建水紫陶的傳統(tǒng)核心技藝,刻填的效果需要根據(jù)器物的造型、書畫的內容與形式和對燒成效果的預期來進行取舍。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建水紫陶只能按照傳統(tǒng)的文人趣味去創(chuàng)作。近十幾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建水紫陶已經(jīng)踏上了產(chǎn)業(yè)化的道路,所謂產(chǎn)業(yè),其實是一個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系統(tǒng),整體上說固然是有著批量化傾向的,但更重要的是產(chǎn)品的系統(tǒng)性,即一個有著從高到低的層次體系,其中的高端產(chǎn)品不僅是整個產(chǎn)業(yè)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建水紫陶作為一個民族民間工藝品種的形象標識,而這部分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抑或就是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必須考量自身在何種程度上繼承了傳統(tǒng),在哪些方面有了實質性的創(chuàng)新。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文化內涵的歷史性顯現(xiàn)問題,它的核心是一以貫之的精神傳承,而不僅僅是形式的延續(xù)或更新。就當下的“彩填”來說,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嘗試正讓建水紫陶的面貌豐富起來,而不足的是還缺乏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來提升建水紫陶的整體形象。因此,建水紫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非一個矛盾的問題,它需要陶藝家們在更多地研習前人的基礎上大膽嘗試,不僅是嘗試如“彩填”這樣實際上是內存于傳統(tǒng)之內的技藝,而且還可以通過學習將外地的、現(xiàn)代陶藝的許多優(yōu)秀因素引進來,通過多方位與多層次的創(chuàng)作、制作和經(jīng)營構建一個良性的建水紫陶市場,共同推動建水紫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注釋:

①《南窯筆記》載,凡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拼斗成完整圖案的,稱斗彩;凡是釉下青花雙勾圖案輪廓線,釉上填入彩色的,稱填彩。而從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角度看,填彩也屬斗彩范疇之內.

②遼代陶瓷的胎上裝飾有刻花、印花、貼花三種.其中,刻劃花除了直接刻劃外還有雕釉、剔粉、填黑三法.雕釉是在掛釉后再雕刻花紋;剔粉是在成坯后先施化妝土,然后再進行刻劃;填黑是把刻劃的花紋以外的部位填以黑釉,使花紋更加突出.

③“飲和”語出《莊子·則陽 》:“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食德”語出《周易·訟》:“六三,食舊德”.

[1][英]愛德華露西·史密斯.世界工藝史[M].朱淳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16.

[2]陸明華.中國陶瓷[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176.

[3]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322-323.

[4][明]文震亨,[明]屠隆.長物志·考盤余事[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21.

[5]田丕鴻.建水陶瓷[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2004.

[6]李朝春.云南建水窯陶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7]李朝春.紅河國際大通道[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8]高媛菲.陶戲墨韻——向進興與建水陶[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賀良林]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Jianshui Purple Pottery from the " Color filling "

ZOU Ke1,ZHANG Rui2
(1.Deshunge Studio of Jianshui Pottery,Yunnan jianshui 654399,China;2.Luxi newspaper,Luxi 652400,China)

In recent years,a new decorative style of Jianshui Pottery called FILL COLOR is popular,which produces rich color effects after carve and fill repeatedly.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 works of Jianshui Pottery in history,such FILL COLOR works are refreshing. However,many of the works are lack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because of the blind pursuiting of complexity and intense of colors. In response to this mixed phenomenon,the paper begins with dating back to the early decorative style of Jianshui Pottery,reveals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with examples;discusses issu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Jianshui Pottery within the last ten years with several works of the contemporary Jianshui Pottery artists;discusses issue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decorative art of Jianshui Pottery with actural applications of Jianshui Potter.

Fill Color,Jianshui Pottery,inheritance,innovation

J527

A

1008-9128(2015)03-0019-04

2015-01-07

鄒科(1973-),男,云南建水人,研究方向:建水紫陶制作工藝研究。

猜你喜歡
紫陶建水文人
建水紫陶研究:紅河州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紫陶作品
建水陶藝新觀察
文人與酒
建水紫陶研究:學生紫陶作品(二)
云南建水陶博物館館藏作品欣賞
文人吃蛙
馬行云藝術作品欣賞
宋代文人愛睡覺
文人與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3
建水紫陶:中國建水紫陶古陶斗美術
桐梓县| 洪湖市| 搜索| 双峰县| 社会| 冀州市| 米泉市| 湄潭县| 巴林右旗| 新平| 靖宇县| 阿合奇县| 普格县| 阿鲁科尔沁旗| 高密市| 西宁市| 长汀县| 南丹县| 隆子县| 宕昌县| 来安县| 鱼台县| 靖西县| 镇沅| 旺苍县| 太康县| 锡林郭勒盟| 嘉定区| 宣化县| 尼勒克县| 德昌县| 彭阳县| 泸溪县| 平陆县| 苍溪县| 崇礼县| 南漳县| 教育| 巴彦淖尔市| 长葛市|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