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本卓
(安徽工業(yè)大學 人事處,安徽 馬鞍山 243002)
?
關于我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思考
何本卓
(安徽工業(yè)大學 人事處,安徽 馬鞍山 243002)
當前對我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和教師培訓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外部引進、內部培養(yǎng)仍存在諸多不足。要實現師資隊伍國際化,必須加大引進海外人才的投資力度,注重教師在職的涉外培養(yǎng)。
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
師資隊伍國際化包括師資人員結構、知識文化結構、經歷學緣結構、人員交流結構的國際化,即師資構成、師資素質、師資培養(yǎng)、師資流動、師資競爭、師資環(huán)境、人才市場等方面的國際化。[1]鑒于此,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無非“引進來”、“走出去”兩種模式。以此為支點,我們對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在全面落實《安徽工業(yè)大學師資隊伍建設“十二五”規(guī)劃》的基礎上,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將人才資源作為我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第一資源,確立教師隊伍建設的戰(zhàn)略地位,以高層次人才隊伍和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為重點,以培養(yǎng)教師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以創(chuàng)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動力,堅持教師隊伍短期建設與長遠發(fā)展、外部引進與內部培養(yǎng)、國內與國際進修交流相結合,全面落實“人才強?!睉?zhàn)略,為建設高水平大學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隨著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逐年強化,相關比例已有了較大提高。截至目前,我校專任教師1 279人中,擁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就有535人,占41.8%;各類外聘教授已增加到了200余人,其中擁有涉外背景的有30余人;而最后學歷(學位)為非本校畢業(yè)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比例也上升到97.3%。
在高層次人才隊伍引進工作方面,我校在逐年增加人才工作專項資金的同時,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人才引進辦法,在安家費、科研資助、配偶安置、改善工作條件等方面實施了各種優(yōu)惠政策,在學校重點發(fā)展、扶持的若干學科設立了特聘教授、講席教授、博士后崗位等,并已經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各類優(yōu)秀人才,且對受聘的各類人才給予相應的經費和政策配套。在各類人才項目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僅2013年一年,我校各類人才項目獲取的資助經費就達300余萬元。目前,我校已引進二類人才2名、三類人才(含皖江學者特聘教授)4名,高層次人才團隊成員2個。主要成員均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均已經或即將受聘教授專業(yè)技術職務,其中1名二類人才已任我校相關學院院長。
在教師培養(yǎng)培訓工作方面,“十一五”期間,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工作主要培養(yǎng)涉外博士、赴境外國外科研院所或大型企業(yè)從事博士后研究者及國外訪問學者等。在“十二五”進程中,涉外培養(yǎng)得到進一步強化,自2011年以來,我校各類學歷非學歷進修的191人次中,涉外進修達到74人次,占總量的38.7%。
(一)外部引進分量不足
高層次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和能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涉外專家學者處于極度稀缺狀態(tài)。造成這種稀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對于引進人才的投入經費不足。高層次人才及其自身所依附的高級知識、技能、經驗等總和即為人力資本,其與物力資本的本質區(qū)別就在于其可以升值,這也正是高層次人才可以給高校帶來巨大價值的體現。高校在人力資本爭奪戰(zhàn)中,沒有充裕的資金保障是難以取得理想結果的。以安徽省為例,近年來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加大了“引才”的投資,在振興計劃等重點人才項目群上將資助經費實施倍增,其結果顯著,受惠于加大力度的投資,各高校在高層次人才及團隊的引進中更加具有話語權,也吸引到了更多更具水平的高層次人才及團隊。但同時也應看到,省內一般高校在日益激烈的高層次人才及團隊爭奪戰(zhàn)中對于經費的投入略顯力不從心。受制于可用經費額度,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和團隊難以將我校納入其選擇范圍,即使來了也僅僅只完成協(xié)議要求的工作時間而不會額外再待更長時間。對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是制約我校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造成這種稀缺的另一原因在于我校“走出去”的還不夠多不夠遠。目前我校引進或在職培養(yǎng)的有涉外經歷的專任教師不在少數,但對于這一部分教師學校僅僅只發(fā)揮了其教學科研的作用,而在加大對外交流和幫助涉外“引才”方面并未人盡其用,如何發(fā)揮出這一大群體的海外經歷為學校創(chuàng)造更多更便捷的“引才”通道和人力資本積累將成為學校接下來的重點目標。鑒于此,目前,在新修訂的人才引進辦法中已經納入了對于優(yōu)秀人才及團隊的推薦人或推薦單位的獎勵辦法。
(二)內部培養(yǎng)仍待優(yōu)化
外派進修相關體制不夠完善。目前我校的境外國外在職進修存在顯著的兩極分化趨勢,一極是偏多的短期訪學,另一極是偏少的較長期的學歷進修。
在涉外訪學方面,時間和經濟成本都偏低,協(xié)議沒有規(guī)定硬性的成果,只有時間和違約要求,并且資助經費額度對比其可能花費的經濟成本而言要較為樂觀。而這一類的進修者其學術水平提升情況往往也更加難以考量。
在學歷進修方面,時間和經濟成本均處在較高水平,且沒有經費資助。其協(xié)議不僅規(guī)定了嚴格的時間期限和違約條例,還有明確的硬性成果要求,選擇涉外學歷進修的教師既要冒著不能如期畢業(yè)的風險又要在本已困難的學業(yè)中疲于應對硬性成果。
涉外培養(yǎng)是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流于形式而不注重結果,因此對于非學歷進修部分更應強化其短期內的成果要求,而對于學歷進修部分,應充分考慮到其困難程度,學校、學院、教研室各方應為進修教師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適當安排其績效考核。整體上降低涉外學歷進修的門檻,鼓勵教師前往;并適當提升非學歷進修的成果要求,以保證內部培養(yǎng)體制更加合理。
要將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作為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戰(zhàn)略,牢固樹立國際化意識,將國際化理念滲透到師資管理全過程中,以國際化的理念設計人才隊伍建設規(guī)劃,制定人才隊伍長短期開發(fā)目標,對外開展全方位、高層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對內逐步改善師資管理體制并與國際接軌,最終實現人才強校的戰(zhàn)略目標。
(一)進一步強化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1.加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投資力度。這里的投資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是在引進的超常規(guī)投入方面,對于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年薪、安家費、科研啟動費、房產及相關硬件設施建設等,要敢于超常規(guī)投入,如此既能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便捷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又能從經濟上體現出對于高層次人才的重視;其二是在宣傳的超常規(guī)投入方面,要創(chuàng)新性地實施人才引進政策的宣傳方式,通過主流媒體、網絡甚至相關領域的熱門雜志加大宣傳方面的投入,長期發(fā)布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保證需求信息海外傳播機制順暢。
2.創(chuàng)新從“引才”到“留才”工作機制。學校要充分發(fā)揮各部門、相關學院以及擁有海外背景教師群體的作用,有計劃有目的地在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推薦、接納、服務等方面充分提高群體效能,齊心協(xié)力,實施“學校-學院-教研室-個人”的一站式服務,做好前期溝通、中期接待、后期服務工作,使得高層次人才感受到學校求賢若渴的誠意,在配套工作中做好后勤保障。充分關注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各類需要,在滿足“物”的需求同時要考慮好“人”的因素,尤其要重視團隊的配套,充分發(fā)揮高層次人才的學術領軍作用,努力為其提供良好的服務和環(huán)境,確保成功“引才”后能夠“留才”。
3.進一步強化柔性引進。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進一步強化柔性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通過聘其擔任兼職教授、客座教授、講席教授等方式打破地域與身份的限制,實現高層次人才“異校共享”,同時通過協(xié)議來確保其工作時間和工作職責得到明確。
(二)繼續(xù)注重在職培養(yǎng)涉外高層次人才
要積極鼓勵教師境外進修。首先要明確教師涉外進修的責任部門,必要的話進一步明確專項基金,確保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其次要繼續(xù)結合本校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的需要,結合教師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明確教師的境外進修待遇、違約責任等相關要求,并考慮拓寬經費資助渠道,鼓勵公派。再次是要強化相關政策支持,激勵教師境外進修,如在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聘任條件中加入相關境外進修要求等。對于不同類型的境外進修方式,學校應均衡考慮,并強化考核管理,確保教師進修有成。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化已成為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可以說,師資隊伍國際化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必然選擇。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加強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水平、擴大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等方面均具有深遠的意義。
對于我校而言,根據學校建設高水平大學的要求,在努力構建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yōu)良、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適應我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的過程中,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必將長期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常抓不懈。
[1]馮海志. 地方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探析[J].韶關學院學報,2007(1):135-138.
(責任編輯 文雙全)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aching Staff at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 Ben-zhuo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In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aching staff at our university, certain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attracting high-level talents and teachers training. However, a lot of work still should be further done in external introduction and internal trai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our teaching staff,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investigation of introducing overseas talents and international training of employed teachers.
teaching staff;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struction
2015-01-10
何本卓(1983-),男,安徽懷遠人,安徽工業(yè)大學人事處經濟師。
G451.2
A
1671-9247(2015)06-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