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瑋
在陜西師大附中校園里,有一座肅穆的雕像,雕像底座上鐫刻著一首流傳近70年的經(jīng)典名曲—《松花江上》。雕像的主人,正是《松花江上》的作者張寒暉。
少為人知的是,《松花江上》的誕生地是西安而不是東北;張寒暉也不是東北人,甚至就不曾到過東北。 那么,他怎么會寫出如此悲壯動人的歌曲?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
1936年年底,“西安事變”爆發(fā)前后,西安城里到處都能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后來,這首歌又迅速傳遍全國,成為中華民族刻骨難忘的抗日歌曲之一。
《松花江上》的創(chuàng)作者,就是與冼星海、聶耳并稱“音樂三杰”的張寒暉。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張寒暉是默默無聞的,在《松花江上》《軍民大生產(chǎn)》等名曲背后,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清瘦的戴眼鏡的河北人的故事。但是,真正為民族解放事業(yè)作出貢獻的人,是永遠不會被歷史湮沒的。隨著時光的推移,張寒暉聲名日熾。
用歌曲喚醒民眾投身抗戰(zhàn)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爺爺張寒暉一生其實從未到過東北。是流落西安街頭的東北難民,給了他創(chuàng)作靈感?!闭驹诤颖倍ㄖ菔薪柎鍙埡畷煿示永铮瑥垵M囤談起爺爺當年創(chuàng)作《松花江上》的故事如數(shù)家珍。“爺爺從小就住在這個小院里。”他說。
張寒暉原名張?zhí)m璞、張含暉,1902年5月5日出生在順直省定縣(今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陽村一個破落的書香之家。張寒暉祖上曾出過七位舉人,曾祖父琴棋書畫皆通,曾考取功名,卻棄官不做,終生過著恬淡的田園生活。祖父和父親在維新變法后都曾在新辦的小學堂里教書,但薪金微薄,家道中落。父親滿腹學問,既懂中醫(yī),又愛好民間音樂,是位進步的民主主義者,所以張寒暉自幼受父親革新思想的影響頗深。
張寒暉的孫子張滿囤說,爺爺在家中排行老二,小名全子,幼時體弱多病,但天資聰穎。
張寒暉的母親去世早,父親張振洲靠教書養(yǎng)活張寒暉弟兄五個,以及張寒暉年邁的祖父祖母。家里終年糠菜半年糧,貧寒度日,實在養(yǎng)活不起眾多的孩子,便將張寒暉最小的五弟送了人。
雖然家境拮據(jù),但在當時傳統(tǒng)思想影響下,張寒暉的祖父和父親還是東挪西借地湊足學費,讓7歲的張寒暉入私塾讀書,也算續(xù)上張家的書香之脈。整日食不果腹的張寒暉,靠著堅強的毅力艱難求學,從小學到初中,一直讀到保定高等師范附中。1920年,張寒暉直接去了北平,在北平私立電氣工業(yè)學校學電工。
1922年,張寒暉回老家和出自貧苦農(nóng)家的姑娘邵金平成婚。新婚之夜,張寒暉為妻子改名為邵錦萍,并輕聲唱起了在北平才學會的一首《滿江紅》:“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年,主權(quán)奪。嘆江山如此異族馳騁,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zhàn)恢復(fù)舊山河。”
同年,張寒暉再赴北平,考入北平人藝戲劇專門學校。張寒暉上這所學校,一是他從小喜愛戲劇,特別愛唱家鄉(xiāng)獨特的地方戲—定縣秧歌,更主要的原因,是這所學校不但管學生的吃住,還發(fā)給一些零用錢。
張滿囤曾聽老輩人說,1922年,結(jié)婚短短九天后,爺爺就離家到北京上學了。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張寒暉在家的時間少,在外的時候多。由于沒有男勞力,孩子又小,家中里里外外都靠邵錦萍,生活十分艱難?!澳棠贪滋焐系乩锔苫睿貋砀杉覄?wù),晚上還要紡線到深夜。有時扛著轆轤給人家打短工澆地。就這樣,把收入一點點積攢起來給爺爺備用。”
1925年,張寒暉考入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藝專,他在著名音樂家趙元任教授的指導(dǎo)下,對民族音樂、河北梆子、河北民歌及昆曲等進行了系統(tǒng)學習和鉆研,為后來的音樂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1926年,張寒暉帶領(lǐng)同學參加“三·一八”反對段祺瑞軍閥政府的游行,和李大釗一起走在游行隊伍中。軍閥政府瘋狂搜捕愛國進步人士,李大釗慘遭絞殺,張寒暉也上了通緝的名單。他連夜剃光頭,逃離北平,一路步行400多里回到家鄉(xiāng)。
張滿囤說,爺爺奶奶感情很好,只要爺爺回到家,總喜歡穿個大褂,摘掉眼鏡到地里干活,或者教村里的孩子識字、唱歌。一回到屋里,就張羅著做飯,女兒艷婷趴在他腿上,兒子林格爬到他背上,他邊拉風箱邊給孩子們講故事。
1928年,張寒暉再次入北平國立藝專就讀,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先是在藝專工人俱樂部工作,后又領(lǐng)導(dǎo)北平青年俱樂部,組織了紅色話劇團體“五五劇社”。后因不滿于學?!八囆g(shù)之塔”的封閉式教育,憤而辭職回鄉(xiāng)。
一氣呵成飽含血與淚的旋律
1933年2月,張寒暉接到他在北平國立藝專的同學好友劉尚達的來信,邀他去西安工作。劉尚達時任陜西省教育廳社會教育科科長,兼任陜西省民眾教育館館長。
此時,張寒暉在定縣利用民眾教育進行抗日宣傳,已引起定縣反動當局的注意。他接到信后動身去了西安。
到西安后,張寒暉在陜西省民眾教育館任總務(wù)主任,組織了“西安實驗劇團”、“西安鐵血劇團”,自當導(dǎo)演和演員,演出了《不識字的母親》《黑地獄》等話劇,并主編出版《老百姓報》,以通俗文字開展救亡宣傳。
然而,支持他們的陜西省政府主席楊虎城被南京政府撤免了職務(wù),張寒暉和好友劉尚達被趕出了民眾教育館。張寒暉失業(yè),貧困交加,又生了病。他兩手空空拖著病體回家,正值隆冬時節(jié)還沒有棉褲,凍得瑟瑟發(fā)抖。
1936年夏天,張寒暉二次只身去西安,以西安省立第二中學(今陜西師大附中)教員的身份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此次離家后,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西北參加革命活動,再也沒能返回家鄉(xiāng)。
在西安省立第二中學,張寒暉擔任過28級(1939年畢業(yè))的班主任等,講授國文課,課余則在師生中積極從事抗日愛國文藝宣傳。此時,他在學生中組織成立了一個由20余人組成的“斧頭劇團”,指導(dǎo)演出了多部抗日救國話劇。其中《鳥國》一劇影響最大。該劇在大操場演出,觀眾達數(shù)千人,群情激憤,抗日口號聲震云天。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1935年,十余萬東北軍被調(diào)至陜甘兩地,拖家?guī)Э?,愁容相對,鄉(xiāng)音一起,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而那是個什么樣的家鄉(xiāng)呢?那是一片遭受侵凌的故土。廣大東北軍將士渴盼早日打回東北,趕走日寇,重返故鄉(xiāng)。
古城西安街頭,擁塞著成千上萬憤怒的東北軍官兵和無家可歸的東北難胞。張寒暉到達西安后,耳聞目睹了幾十萬東北軍和人民流亡悲痛的聲音與慘景。
一天夜晚,在東北軍做地下工作的孫志遠來看望張寒暉。孫志遠給張寒暉講了很多東北軍對故鄉(xiāng)的思戀之情和西安東北難民對喪失國土的悲憤之情,還送給了張寒暉一本東北軍第六十七軍出版的《東望》雜志。封面上印著該軍軍長王以哲的親筆題字:“我們何時能返回那美麗的田園?何時能安慰我們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時能救我親愛的父老兄妹于水火之中?!睂O志遠望著沉思的張寒暉說:“寒暉,你多才多藝,寫一首反映東北軍思想感情的歌吧!”
于是,張寒暉到西安北城門外東北難民集中的地區(qū)走訪,與東北軍的官兵和家屬攀談,一面宣傳抗日方針,一面傾聽東北同胞們控訴“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傾聽他們對失去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深刻體會到埋藏在他們心底的亡國之恨和喪家之痛。
張寒暉日思夜想,心潮難平,眼前那片黑土地,那條松花江,仿佛在向他招手,東北依稀成了他的家鄉(xiāng)。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歌詞一句句寫出來了,可用什么音樂素材呢?張寒暉想起了家鄉(xiāng)那獨特的地方戲—定縣秧歌中凄慘慘的“大悲調(diào)”,還有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尤使他歷歷在目的是家鄉(xiāng)女人哭墳時,那種失去親人的悲痛欲絕的哭聲……
素材有了,張寒暉奮筆疾書,于1936年11月一口氣創(chuàng)作出悲壯動人的歌曲《松花江上》。
寫好歌,張寒暉先在二中學生中教唱,旋即引起強烈反響。當時正值紀念“一二·九”學生運動一周年,二中的同學們在游行隊伍中唱起了這首歌,立即震動了西安古城。隨后,由東北軍政治部宣傳隊印成卡片分發(fā)到各軍各師,又經(jīng)中共地下黨轉(zhuǎn)給北平學聯(lián)歌詠隊。
風靡中華大地的流亡歌曲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從洛陽來西安,住臨潼華清池,企圖督促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進行剿共。陳誠、蔣鼎文、衛(wèi)立煌、朱紹良、邵元沖等國民政府軍政要員十余人相繼到達,住西京招待所。
12月9日,西安各校學生一萬多人集會,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會后,學生們到“西北剿共總司令部”、陜西省政府、西安綏靖公署請愿,蔣介石下令“格殺勿論”。
游行中,東望小學一學生在中山大街被警察開槍射傷,學生們?nèi)呵榧?,沖出中山門向臨潼進發(fā)。張學良親自趕到十里鋪,揮淚勸阻學生避免流血犧牲。這時,游行隊伍里響起歌聲:“……‘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歌聲悲壯,令人斷腸。張學良驚聞此曲,感慨頓生,熱淚盈眶:“請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內(nèi),用事實來答復(fù)你們?!?/p>
12月12日凌晨,為了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既定國策,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華清池發(fā)動“兵諫”,扣留了蔣介石和從南京來的十幾名軍政大員。
西安事變后幾天,張寒暉按黨的指示參加了東北軍,任政治部人事股長兼“抗日演劇團”團長。身為東北軍的一員,張寒暉唱著自己寫的歌,同樣淚流滿面。
1936年底,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在解決西安事變過程中出席東北軍軍官會議。會議結(jié)束時,周恩來指揮著東北軍軍官高唱《松花江上》,悲憤的歌聲激起大家思念故鄉(xiāng)的情緒。當歌聲進入“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時,全場軍官有的熱淚盈眶,有的低頭哭泣,有的舉起了拳頭,“一定要打回家鄉(xiāng)去!”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演講《現(xiàn)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zhì)和任務(wù)》時,談及《松花江上》,激動地說“(‘九·一八事變后)成千上萬的青年人無家可歸,無學可求,尤其是東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嘗受人世間的慘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傷心的人斷腸?!?/p>
1937年,作曲家劉雪庵把自己從上海流亡到香港途中譜寫的《流亡曲》(又名《離家》)及《復(fù)仇曲》(又名《上前線》)兩首歌與張寒暉的《松花江上》編為《流亡三部曲》,在《戰(zhàn)歌》音樂期刊上發(fā)表,因當時對《松花江上》創(chuàng)作者張寒暉缺乏了解而署以佚名。這是三首歌曲以《流亡三部曲》之名首次正式發(fā)行,成為在抗戰(zhàn)時期萬眾傳唱、膾炙人口的一組愛國歌曲。
在“精神故鄉(xiāng)”創(chuàng)作抗戰(zhàn)音樂
“華北是張寒暉的出身之地,是他自然生命的故鄉(xiāng),但他還有兩個故鄉(xiāng)—大東北是他筆下、音符里的故鄉(xiāng),大西北則是他的‘精神故鄉(xiāng)。他奔波于兩極之間,實際上成了當時情境下一個普通中國人的鐘擺,他的擺動之下,我們看到的是饑餓的鄉(xiāng)村、人民的怒吼、烈士的熱血、抗日的烽煙、延安的燈火和松花江的波瀾?!敝u論家肖云儒如是說。
張寒暉是河北人,卻對陜西有著非常濃烈的感情,并善于生動有力地運用陜西關(guān)中老百姓的語言?!端苫ń稀穭?chuàng)作的成功,使張寒暉與東北同胞的命運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1938年8月,中共地下黨員張寒暉受黨委派來到位于西安的私立東北競存中學任中共競存總支社會工作委員,擔任學校中學部教務(wù)主任(1940年春改任小學部教務(wù)主任)。
東北競存中學是由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人民教育家車向忱在“一二·九”運動高潮中于1936年創(chuàng)辦,以招收東北流亡學生為主。
1938年11月,為躲避日軍飛機轟炸,私立東北競存學校從西安城內(nèi)南大街湘子廟遷到鳳翔縣城東關(guān)紙坊街,中學設(shè)在黃廟,小學設(shè)在火神廟。競存學校條件很艱苦,以破廟為校舍。破舊的廟殿,地上鋪上一層麥草,既當教室,又當宿舍。數(shù)九隆冬,張寒暉往往教完音樂還教語文。夜深了,他坐在麥草上,兩腿架塊木板低頭凝神給學生批改作文,兩手凍得實在受不了,就用嘴呵呵熱氣。學校經(jīng)費拮據(jù),他便開源節(jié)流,到社會上募捐為教員發(fā)薪,并節(jié)衣縮食接濟一些貧寒無助的東北學生。
張寒暉一生創(chuàng)作了近70首歌曲,在鳳翔紙坊的近四年時間里,就創(chuàng)作了《反攻》《云霧里》《榮譽大隊歌》《祭陣亡將士歌》《莊稼漢抗戰(zhàn)三部曲》《合作運動》《團結(jié)起來》《努力,咱們戰(zhàn)斗下去吧》等28首歌曲。這個時期也是他音樂創(chuàng)作生涯的高峰時期,除歌曲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歌舞劇《原始人》,導(dǎo)演了《反正》《正路》《代用品》《崇德堂》《川島敏子》5個話劇??梢哉f,紙坊是張寒暉抗戰(zhàn)音樂創(chuàng)作的“大本營”和“根據(jù)地”。
張寒暉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民間音樂家,他寫的歌詞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曲譜多來源于民間音樂,來源于民間藝術(shù)的言傳身教。描繪紙坊村幽默、勤勞的造紙工人的《紙工歌》,就是在鳳翔《蓮花落》的西府曲子與紙工們的勞動號子基礎(chǔ)上改編而成的。
紙坊村是關(guān)中地區(qū)有名的造紙村,鼎盛時“家家紙墻豎,戶戶碾砣聲”。老鄉(xiāng)們采用老祖先蔡倫傳下來的造紙術(shù),將爛麻鞋、破布、樹皮等做原料,制成麻紙。這種紙是糊窗戶、裱頂棚的好材料,但卻不能寫鋼筆字。此外,這種造紙術(shù)成本昂貴、工序復(fù)雜、制作辛苦。張寒暉經(jīng)過琢磨,想到了用細麥草作為造紙材料的方法。折騰了一個月時間,他終于造出了擁有多種顏色、當時俏銷西北、能印刷報紙的“寒暉紙”,并兼任過造紙廠廠長?!昂畷熂垺焙駥崱⒚烙^、價廉,用途廣泛。當時西安的《老百姓報》以及印制書籍、刊物、信紙、教案等,用的都是這種紙。后來,張寒暉到陜甘寧邊區(qū),曾在經(jīng)濟建設(shè)委員會工作,又創(chuàng)辦紙廠并以此方法造出了轟動一時的“馬蘭紙”。
1941年暑假,國民黨反動派包圍了競存中學,搜捕進步師生。這年8月,陜西省委考慮到張寒暉的安全和以后的工作需要,派交通員黃軍(后名馮和駿)聯(lián)絡(luò)張寒暉迅速撤到邊區(qū)。張寒暉隨即秘密離開競存,走進鳳翔城關(guān),搭馬車到虢鎮(zhèn),上火車到三原,又北上到耀縣照金鎮(zhèn)—中共陜西省委機關(guān)所在地,在照金從事劇團工作。
1942年春,陜甘寧邊區(qū)文化協(xié)會幾次給邊區(qū)政府致電,邀請張寒暉到延安工作。于是,張寒暉奔赴延安,先后擔任了陜甘寧邊區(qū)文化協(xié)會秘書長兼總支組織委員、文協(xié)大眾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戲劇委委員等職。當年,他與丁玲、蕭軍等一起工作,并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和延安整風。
時值邊區(qū)開展大生產(chǎn)運動,火熱的生活鼓舞著張寒暉。1945年,他用當?shù)氐碾]東民歌曲調(diào)創(chuàng)作了《軍民大生產(chǎn)》。由于曲子清新明快,歌詞又寫得生動活潑,大家很快就學會了。邊區(qū)軍民唱著這首歌,開荒種糧、紡線織布,渡過難關(guān)。隨后,這首歌從陜北唱到關(guān)中,又唱到山西,一路受到了軍民的熱烈歡迎。
淡泊聲名的人民音樂家
長期的艱苦工作,使張寒暉積勞成疾。
張寒暉當年在延安的鄰居鄭云燕曾回憶:“1942年,我隨母親邵清廉從奉天(沈陽)千里迢迢徒步來到延安,尋找從黃埔軍校畢業(yè)來到延安抗大的父親鄭新潮。在延安,張寒暉就住我家隔壁的窯洞,我們朝夕相見。他穿著一雙布鞋,衣裝較整潔,衣兜里別著鋼筆,留長頭發(fā),戴著眼鏡,遠處看上去就知道他是個文人?!?/p>
鄭云燕說,在相鄰相處的歲月里,張寒暉總是日夜兼程譜寫著一首首革命歌曲。他的窯洞里不時傳來譜曲的歌聲,偶爾伴有陣陣的咳嗽聲。
在延安,本來就體弱多病的張寒暉病情一天天加重。鄭云燕回憶說,1945年春,天氣乍暖尤寒?;剂烁腥拘苑螝饽[的張寒暉每天都要到窯洞外面曬太陽?!把影驳尼t(yī)療條件非常差,張寒暉總是咳嗽,白天只要聽不到他的咳嗽聲,就知道他不在窯洞里。有時夜間他咳嗽得厲害,我媽媽就給他端去一碗羊雜碎湯,暖暖身子,咳嗽就會減輕一些,冬季來臨,他常說最怕感冒。只要一感冒就會引起肺氣腫?!?/p>
1946年3月初,張寒暉因肺部感染引起水腫,造成心力衰竭,出現(xiàn)昏迷。3月11日晚,年僅44歲的張寒暉在延安溘然長逝。
張寒暉被安葬于寶塔山之南的窯背上,墓碑上銘刻著“人民音樂家《松花江上》作者張寒暉同志之墓”。次年,蔣軍進犯,墓碑俱毀,墓址蕩然無存。
“春暖寒暉下夕煙,松花江水流潺潺。心聲豈止三千萬,一曲哀歌動地天……”著名詩人蕭軍曾這樣悼念張寒暉。民族苦難血淚中浸泡而出的《松花江上》,的確是一曲哀歌,催人淚下,使人奮起。時任陜甘寧邊區(qū)文協(xié)主席柯仲平也曾賦詩悼念張寒暉:“文化山頭葬寒暉,一把土來一把淚。你在這里開過花,這里把你來安葬……”
上世紀80年代,在一次“5·23”采風中,張寒暉的夫人與十余位文化人從北京回到延安,在當?shù)厮追Q文化山的小山上找到了張寒暉的墓冢。張寒暉的骸骨被遷葬至延安郊區(qū)的“四八”公墓,“歸隊”于昔日的戰(zhàn)友中間,永遠安息在了延安這塊土地上。
張寒暉生前謙遜自持,不露聲名。當年,歌曲《松花江上》發(fā)表時,他沒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堅持冠以“平津流亡學生集體創(chuàng)作”或注以“佚名”。一些學生也常問他:“張老師,你的歌,為什么沒有你的名字呢?”張寒暉對此微微一笑:“要名字干什么呢?”也許正因為沒有署名,張寒暉才躲過一劫。當《松花江上》剛剛出現(xiàn)時,西安的國民黨憲兵就說它是“赤色歌曲”,誰要唱它就有被逮捕的危險,并下令追查歌曲的作者是誰,查來查去是“東北流亡學生集體創(chuàng)作”。
張寒暉除了留下《松花江上》《軍民大生產(chǎn)》這些名曲外,還創(chuàng)作了《游擊樂》《當兵去》等70多首抗戰(zhàn)歌曲。但張寒暉生前并沒有編印過自己的歌曲集,許多詞曲散失了。陜甘寧邊區(qū)文協(xié)決定搜集編印他的歌集,由他的學生、同事和他的夫人一起用回憶的方法,將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一首首憶唱出來并記譜,整理成集,油印成冊。1950年,西北文代會召開期間,改為鉛印出版的此歌曲集成為向大會的主要獻禮之一。自此,人們方知《松花江上》等歌曲的作者是張寒暉。
如今,張寒暉早已是河北定州人的驕傲。定州市修建有張寒暉文化廣場,這里矗立著高3.2米的張寒暉銅像—臺基上鐫刻著《松花江上》和《軍民大生產(chǎn)》。
2002年冬,在紀念張寒暉百年誕辰之際,西安人民在他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陜西師大附中校園里為他樹立了一座肅穆的雕像,以銘記這位為民族抗戰(zhàn)做出偉大貢獻的人民音樂家。雕像中的張寒暉,表情沉靜,若有所思,文質(zhì)彬彬,意氣風發(fā)。
寒風中,陜師大附中2000余名師生再度唱響《松花江上》,以哀婉激憤的歌聲迎接校友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