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平
摘要: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閱讀;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快樂閱讀。
關鍵詞:興趣;閱讀;遷移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7-0231-02
小學生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通過字、詞句篇的教學和朗讀、默讀、復述、背誦的訓練來完成,然而字詞句篇的教學都離不開讀。小學語文教學專家張?zhí)锶粽f得好:“一課書教完后,成敗的第一個標準應該是學生是否讀熟了課文?!蹦敲丛诮虒W中如何處理好講和讀的關系,充分發(fā)揮讀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筆者做了以讀導學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讀代講,理解感受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有一處將“要善于講解課文”改為“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懂課文”。雖然只是改了幾個字,但在教學思想上卻有了質的不同,這對充斥于今天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是一個有力的回擊??梢哉f大部分“講問”是形式主義和繁瑣哲學,應當讓位給學生的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因此,“以讀代講”該是朗讀教學課堂實施的基本策略。某位語文骨干教師是這樣教《觀潮》的。第一次讀,教師讓學生讀第一小節(jié),突出表現錢塘江大潮的“古”和“奇”。從第二次讀從第二段開始,教師指導學生讀,用情去讀,以情促聲,讓學生吟誦揣摩,加深對語言音節(jié)、語調、語氣、語速、節(jié)奏、音律的感受,緊扣語言文字,仔細體味其中蘊含的情趣,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可更深入理解。教師的要求:有時讓兩個學生讀,其他學生在對比中進行評價。這樣,讓大家吟誦體會,涵詠自語,來代替教師的所謂分析提問,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學生在讀中悟到了課文的思想感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
二、由讀答問
長期以來,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式統(tǒng)治了語文課堂,教師常以思維強度不高,又缺少訓練價值的提問,來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結果使學生的朗讀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我在教《將相和》一文時,出示課題后寫了三個故事,要求學生通過朗讀填上合適的詞語。讀后檢查三四位學生,都能填上“完璧歸趙”、“澠池會見”、“負荊請罪”,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聯系閱讀教學,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閱讀、交流性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提供給學生主動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自我發(fā)現、自我探索的空間,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師就要做到激發(fā)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激發(fā)小學生閱讀的興趣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要鼓勵學生敢于和善于質疑。激發(fā)樂于提問的興趣,變要我提問為我要提問。在教學中,教師除了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直觀的教具、聯系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等來培養(yǎng)和形成學生的興趣外,有著重要作用的仍是語文學科教學本身的魅力,就是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求知欲望和創(chuàng)造欲望得到充分滿足。
三、“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加強學生讀的訓練,讓學生學會讀書方法,從而形成一種自學能力,這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讀,實際上是一種理解力、思維力、想象力的綜合訓練。我在教學中一般設計以下幾個讀的步驟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是排除障礙讀。用自學方法認識生字、新詞的詞義,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二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學生在解決第一步的基礎上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三是深入理解讀。要求學生細讀,找出疑問之處。四是加深鞏固讀。通過教師上課時的講解,再精讀細讀加以鞏固,加深對課文理解。
四、“讀”有利于學生提高的閱讀能力
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常常會出現讀錯現象。讀錯在很多時候也并不是粗心引起的,是學生對課文不夠理解所致,憑直覺讀造成的。這有時并不是件壞事,只要我們引導的得法,還可以從中得益,照樣能達到提高學生閱讀的目的。如《將相和》課中有一句話,因為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了上大夫。我隨機問:趙王封藺相如什么官職?學生回答:“大夫?!蔽矣謫枺禾A相如確實做了“大夫”?沒人能說出來。學生通過思考,知道“上大夫”是什么官職。學生已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針對這樣的情況,不失時機進行訓練,無形中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五、熟讀遷移
熟讀遷移,形式能力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學生全面、透徹、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后,我們就要將學生的思維由課文內容引入單元訓練重點或學習方法上,即由知識積累到能力積累的過渡。如讓學生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累積材料的,你用什么方法學習此段的,你有何感想與收獲,你如何準備仿照課文寫作文——這樣達到知識與能力雙豐收。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其中除了強調要注重圈點勾畫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動筆寫。讀能陶冶性情,寫方能抒其心態(tài),光讀不寫,學生往往猶如蜻蜓點水,只能獲得浮光掠影的粗淺認識。只有讀寫結合,學生才能在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和體驗,才能有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和獨特感受,從而享受讀書和審美樂趣。記得幾年前,有一位教師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當學生沉痛而悲傷地結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后,學生對小女孩的悲慘命運的同情,以及對黑暗社會的憤怒溢于言表,而那位老師沒有說一句話,只是輕輕用電腦投影一首,劉倩倩小女孩寫的詩《你別問這是什么》。讓學生在配樂的情景中聆聽誦讀,再輕聲跟讀,讀著讀著,有的淚流滿面,有的輕輕抽泣,老師沒有勸阻,沒有評價,只是輕輕說了一句:“同學們,此時,你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些什么呢?拿出筆寫寫,讓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學生“情到深處自然濃”,有不少學生仿寫出一首首送給小女孩的詩,也有不少學生議論熱烈,也有的想象小女孩來到我們身邊的歡樂情景等,學生寫得真摯動人!緊接著,那位教師又適時推薦《安徒生童話》……學生讀得動情,寫得高興,議得熱烈……抓住了這個讀訓練點又達到了寫的目的,并在潛移默化中告訴了學生學語文、寫作文就是要表達真情實感,讀書就是要有自己的經驗等。這種讀寫自然結合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自然,又調動了其積極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六、讀應有寬松的氛圍
閱讀課上,教師的講解不能完全代替學生的自主活動。教師應千方百計地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用心讀課文,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因為,學生只有在良好的個性化的閱讀氛圍中,才會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覺,亦才能積極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只有學生主動、自由地個性化的閱讀,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體現以學生為本,充分認識到學生是一個有著自主意識的生動活潑的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坦率真誠地面對學生,信任與鼓勵多于指責,允許學生犯錯誤,對于學生的回答不全盤否定,而是鼓勵學生通過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逐步明確正確的答案。教師要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與學生平等地對話,提倡教師與學生要多向交流,形成一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情境,可以是教師提問學生答,可以是學生提問教師答,或者是學生提問學生答。在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向交流,形成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始終保持輕松、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師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質疑,共同探討問題,使師生成為交流的伙伴。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有閱讀的興趣與欲望。
蘇聯教育心理學家贊可夫曾說:“我具有一種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深刻而強烈的需要”。語言是有聲的藝術,朗讀時,把心放在課本中,設身處地去讀,才能品評出文章語言的精妙,悟出課文藝術美,從而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分析能力、欣賞能力,使其思想受到熏陶,感染加強了學生的素質教育,這是分析講解課文難以達到的。“以讀代講”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指出一條教學新路,我們不妨試一試。
參考文獻:
[1]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05).
[2]胡娜.對如何改善高校英語大班教學課堂氣氛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