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兩名伊頓公學的學生在宿舍里
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年輕的孟超已經(jīng)是一個成功者了。他居住在倫敦,做投資銀行的工作,是典型的金融白領(lǐng)。而且成長之路看上去是如此一帆風順、履歷光鮮:從伊頓公學畢業(yè)后,又先后就讀于帝國理工大學和劍橋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在世俗的評價體系里,和這些名校沾上一點關(guān)系,也足以身價倍增了。不過孟超覺得,自己當初能夠去伊頓公學念書,某種意義上,倒多少是因為自己那時候并沒有意識到這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他還記得伊頓的入學申請過程比想象中簡單許多??催^他在國內(nèi)上學時的材料,校方直接給了面試的機會。“面試分兩部分:一是聊聊自己的性格、愛好、為什么來英國念書這類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專業(yè)性的考察,會有老師跟你一起去試圖解決一個問題,比如一道數(shù)學題,他會引導著你,看你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答?!泵铣浀米钋宄氖亲约涸诿嬖囘^程中嘗試了一個小幽默?!懊嬖嚬賳栁覔粨牡搅艘令D沒法融入他們的環(huán)境和文化,想到英國人一向喜歡排隊,于是我說‘不會啊,在這件事情上,我可以jump the queue(插隊),融入其中去。老師們都笑了,對這個回答比較滿意。”面試一直在輕松的氛圍里進行,他沒有覺得任何壓力和緊張,因為他并沒有特別意識到伊頓是頂級的學校;一直為送他出國念書而操心的母親也沒有特意向他強調(diào)什么,在私下做了很多準備之后,母親只是盡可能輕松地告訴他去看看,“爭取能去一所你的能力配得上去讀的學?!?。那是孟超人生中第一次英國之行,他和母親坐了11個小時的飛機來參加英國幾所公學的面試,除了伊頓,還有溫切斯特公學和斯多中學。
英國公學接收留學生都有一些各自的規(guī)定和辦法。像溫切斯特公學,每年都有一定的名額,還會有一個專門的開放日,讓學生和家長到學校參觀,同時參加學校舉行的筆試和面試。但伊頓公學每年并沒有一定的招生計劃,留學生能否插班成功,除了看個人條件是否符合學校要求、是否具有學校所看重的素質(zhì)和能力之外,還要靠偶然的“運氣”。孟超覺得自己就是運氣不錯,他去申請學校時是2003到2004年,那時伊頓正好有接收名額,面試的時候也沒有碰到其他來自中國的競爭者。同時拿到了三所學校的Offer(邀約)之后,孟超的父母理所當然讓他去了伊頓?!暗矣X得就算是我沒去伊頓,去了其他的學校,他們也會一樣很開心。”孟超很強調(diào)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從小就不是刻意要達到什么目標或者一定要如何,“他們一方面很注重我的教育和成長,一方面又不給我太多壓力和要求”。
看似輕松的教育環(huán)境背后,當然還是有父母苦心孤詣操持的一面。送孟超去國外念書是孟超母親一直的想法,十幾年前,這種想法在中國普通的中產(chǎn)家庭里還遠遠沒有今天這樣普遍。孟超的父母做的都是外貿(mào)方面的工作,和國外接觸多,學英語專業(yè)的母親更是從小就特別注意他的英語學習,一直都有送他出國的打算。英國的公學一般只在兩個時間點可以入讀:一是在學前教育階段即進入公學教育系統(tǒng),隨后自然升入公學,從最低年級一路念上來,接受完整的公學教育;否則,就只有在公學的最后兩年,即學生升入“第六年級”(Sixth Form)的時候作為插班生入讀。后一種做法是留學生普遍采取的做法,在中國,初三或者高一是準備申請學校的合適時間。在英國,上伊頓這類公學的學生大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且父輩往往也從該校畢業(yè),形成了傳統(tǒng),英國的上層或者中產(chǎn)通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里念書,也就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自己的后代將來也能躋身這個社會的精英階層;而對于大多數(shù)家境優(yōu)渥、前來英國留學的外國留學生而言,邁過公學的門檻,也就意味著他們不僅僅是本國國內(nèi)的佼佼者,也成為受西方社會認可的精英。
出國前,孟超在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念高一。執(zhí)信中學是廣州市比較好的學校,孟超的成績不錯。準備出國時,他只找了一家留學中介補習了幾個月的語言?!捌鋵嵪駥I(yè)方面的東西并不難,國外的教材往往比我們中學的簡單,我只是需要知道用英語怎么表述。另外就是熟悉日常用語,了解他們的語言文化?!痹谏暾埑晒?,孟超又按照伊頓公學的建議,入學之前讀了幾個月的語言學校,2004年秋天正式進入伊頓公學。
公學的最后兩年,也是申請大學的階段。比起公學培養(yǎng)英國社會紳士的一整套嚴格、繁復的教育,留學生入讀公學的第六年級,更多是把它作為申請大學的“準備階段”來度過的。當然這個準備階段絕不只是單調(diào)的課程練習和題海戰(zhàn)術(shù)?!澳銜泻芏嗟臅r間去接觸各種東西,去想別的事情,想我到底喜歡做什么、想要做什么?!泵铣f。因為申請大學需要三門課程的成績,因此入學第一年學校往往會建議選擇四門功課,“這樣萬一有一門沒有興趣或者成績不好,到了第二年可以放棄”。第二年就要開始申請大學,公學的老師大多畢業(yè)于牛津、劍橋這類名校,這時他們會用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對每個學生在大學和專業(yè)的選擇上給出個人經(jīng)驗作為參考。
孟超對課程的選擇和大多數(shù)中國留學生一樣,沒有太出乎人的意料。他選擇了兩門數(shù)學、物理、化學和經(jīng)濟。理工科目往往是留學生的首選,因為在一個陌生的國度,語言和文化永遠是最大的挑戰(zhàn)。即便在日常交流方面不再有任何障礙,涉及較精深的歷史文化,終究還是會覺得有隔膜,在學習文史哲這類專業(yè)時,與本國的學生比起來天然不具有優(yōu)勢,而理工科的成才路徑,相對來說則是更加安全和穩(wěn)妥的?!拔夷莻€時候最后兩年去讀書是最通常的留學方式,不過現(xiàn)在去英國的留學生越來越多開始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過去,接受完整的公學教育,我也遇到了一些學弟學妹開始選擇英國的文史經(jīng)典作為自己的專業(yè)。”孟超說。
他逐漸發(fā)現(xiàn),伊頓并不像國內(nèi)人們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培養(yǎng)“學霸”的學校,所學的課程也不會格外艱深?!皩W校的理念就是鼓勵你去探索?!泵铣趪鴥?nèi)的物理化學成績就很不錯,但到了伊頓,他發(fā)現(xiàn)課堂的偏重卻是不同的。國內(nèi)的物理在他看來更像是摻雜了物理知識的數(shù)學題,但是伊頓的物理課并不重點考察你的計算能力,而是偏重描述,教會學生觀察世界并力圖用物理知識去解釋一個現(xiàn)象。而化學則偏重實驗,考察動手的能力。孟超覺得伊頓的功課也挺緊張,但這是一種不斷接觸與外界切實相關(guān)的新事物的緊張,而不是像國內(nèi)時每天做繁復的練習,在一個個精心設(shè)置的習題陷阱里左奔右突,耗盡計算的腦力。這樣一來,更增加了孟超原本就有的對這些科目的興趣。與此同時,他也發(fā)現(xiàn),雖然同學們大都來自典型的英國中產(chǎn)家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只喜歡那些看上去最有社會地位保障的領(lǐng)域和光鮮亮麗的職業(yè),他們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天文、地理、電影、音樂、古典戲劇、足球……都有人當作一生的事業(yè)去投入?!拔矣X得首先是因為良好的家庭背景讓伊頓的學生確實在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業(yè)上有更大的自由;同時也因為這個環(huán)境會讓人潛移默化地覺得,你的想法都是受尊重的,不以你的社會地位和財富來決定,所以人生也不一定要追求這些。”
申請大學的時候,孟超選擇了數(shù)學系。雖然有進入金融領(lǐng)域的打算,但他根據(jù)老師和家人的建議,覺得數(shù)學是這一切的基礎(chǔ),而把基礎(chǔ)打好,是最重要的。從帝國理工大學數(shù)學系畢業(yè)后,他進入劍橋大學學習經(jīng)濟,逐漸找到自己所要從事的領(lǐng)域。畢業(yè)將近10年,孟超的伊頓同學們從事著形形色色的工作,他們大多數(shù)來自律師、醫(yī)生這樣的中產(chǎn)家庭,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和成長背景也基本保證了這個階層在他們這一代身上的延續(xù)和穩(wěn)固。然而在孟超看來,許多人并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么循規(guī)蹈矩地生活,重要的不是他們生活在英國怎樣的階層、環(huán)境里,而是他們有怎樣的想法、怎樣的追求?!拔矣型瑢W在倫敦的三流劇院里,到現(xiàn)在還只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演員,可是卻依然過得很快樂?!泵铣f,“我覺得伊頓的兩年給我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學校給了你一個平臺,你去探索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了,有自由,有個性。而它的傳統(tǒng),是教會你一些禮儀和做人方面的東西,讓你不要走歪,卻不會束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