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鳳華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多媒體教學的實用性越來越廣泛地發(fā)揮著它的作用。作為走上工作崗位四年的年輕教師,相比較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粉筆+黑板”,筆者更是對多媒體教學情有獨鐘。這樣能夠更加直接地授課,使學生看到多媒體教學方法能夠思路清晰,對教學內容簡單易懂。但是多媒體教學方法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優(yōu)化改革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61
數(shù)日前,我校舉行了一次賽課,我早早地準備了PPT課件,以為萬無一失,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課堂上學生跟不上節(jié)奏,回答雖然正確卻與課件上的答案不一致等等問題一一出現(xiàn),這樣使我沒有底氣繼續(xù)教課。而反觀一位老前輩的課,雖然沒有用到PPT課件,但是他的課卻精彩紛呈,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工工整整,學生們在下面看得津津樂道,獲得了各位評委的一致好評。這讓我陷入思索之中。
多媒體教學真的可以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的位置嗎?所謂的多媒體教學就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應用的課本知識以及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安排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設備。當然也要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兩種方式共同加以利用,形成的教學模式就會更加豐富多彩,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優(yōu)勢化。但是,多媒體教學雖然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運用的發(fā)展過程中勢必會產生一些誤區(qū)、漏洞。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客觀看待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利與弊,發(fā)揮優(yōu)勢,走出誤區(qū)。
一、使用多媒體教學對于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和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年齡小,注意聽講時間短,持久性差,如果教師善于用色彩鮮明適度的畫面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的好奇之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能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如在教學《平年和閏年》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上課伊始,教者出示一個場景:一個小女孩是2012年出生的,再過幾天就滿3周歲了,大家都準備為她準備過生日,準備好了禮物送給她,可是在2015年的日歷上卻怎么也找不到她的生日?你們知道是怎么回事嗎?”此時學生躍躍欲試,欲言不能,教師趁“疑”而入,因勢利導,出示2012年和2015年的年歷卡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比不同,揭示課題。新穎有趣的引入,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演示,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在小學教學中,大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插圖是靜止的,如能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動態(tài)情境,以鮮明的色彩、活動的畫面把過程全面展現(xiàn)出來,那么既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可促進學生的思維導向由模糊變得清晰。
在教學《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時,上課伊始,教者出示幼兒園老師分食物的場景,先復習三年級上學期“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以分一塊肉、一根胡蘿卜引導學生回憶有關分數(shù)的知識,再來通過給兩只小猴子分一車桃、一箱桃、一盤桃讓學生潛意識里感知“一個整體”的存在,了解到“桃的個數(shù)無關緊要,只要將它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盤桃的二分之一”。然后出示一盤桃里有6個、4個、8個桃,此時學生已經積累了“分數(shù)與個數(shù)無關”的經驗,將這些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些桃的二分之一。多媒體課件將本節(jié)課難點“將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分解難度,學生學習循序漸進,大大降低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靠單一講解帶來的理解上的難度。
三、利用多媒體走出誤區(qū)的對策
(一)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
理論學習是實踐的前提,所以正確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的前提就是較好地掌握理論,教師應將先進的教育理論融合到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去。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在課堂中也能學到豐富的知識。這一前提下,教師應該在多媒體教學這一應用上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在課余時間充分利用,吸收課本知識結合多媒體,使兩者的作用結合到一起,有效地提高課堂水平。在學校中,一些老教師會利用自己的豐富的知識活躍課堂氣氛。而我結合的多媒體教學中也會有一些有趣的教學案例,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學到了一些知識,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選擇適當?shù)恼n件,認真制作課件
并非每一節(jié)數(shù)學課都要利用多媒體。布魯納認為: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所有教學計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媒體。在數(shù)學課堂中,要在有限的40分鐘內較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媒體的合理選擇和優(yōu)化組合起著決定性作用。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是應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設置恰當?shù)碾y度。比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畫面可以活潑些,色彩可以明亮些,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創(chuàng)設較深層次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索的興趣和欲望,這樣學生才能有效地學到課堂知識,這樣就體現(xiàn)了以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為準則。
總之,利用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是教育改革實踐中的一種新探索,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發(fā)展。我深信:教學改革伴隨著多媒體手段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是教育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但不應把它看作是一種萬能的工具,它無論怎樣發(fā)展,都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不然,將會導致我們的教學出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華小紅,秦興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J],數(shù)學通報,2004(3).
[2]楊歡聳,現(xiàn)代教育技術概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3]鄭恩濤,談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J]中小學電教,2002.
[4]鄭敏信,數(shù)學通報:從理論到實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許海麗,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J],2006(9).
[6]國家教育部,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