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華 宮慧慧 李珍艷 孫曉紅
導讀:秋葵—荷蘭豆一年兩熟的節(jié)本高效種植新模式充分利用了山東省的光熱、土地和勞力等資源,增加了復種指數(shù),減少了設施農業(yè)的高投資,簡化了田間管理,節(jié)約了人工,有利于調整山東省蔬菜產業(yè)結構向高、精、尖、名、特、優(yōu)轉變,確保蔬菜有效供給,為再創(chuàng)山東蔬菜新優(yōu)勢提供技術支撐。每667 m2產值接近3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原產地非洲,是一種藥、菜、飼和花兼用的特色經濟作物,生長期要求光照時間長、光照充足,生長發(fā)育適溫25~28℃,喜溫、耐熱、耐旱、耐濕,但不耐澇、不耐霜凍,在山東省只適于春季種植,7~9月收獲[1~11]。荷蘭豆(Pisum sativum var.saccharactum)原產地中海沿岸和亞洲中部,是一種糧、菜、飼兼用的特色經濟作物,屬長日照作物,耐寒而不耐熱,喜濕潤,山東露地最佳播期為10月上中旬,翌年4月中旬收獲[12~15]。秋葵和荷蘭豆均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與良好的食療作用,隨著人們營養(yǎng)和保健價值的提高,國內外對秋葵和荷蘭豆的市場需求逐年上升。山東省≥10℃的年均有效積溫3 592~4 760℃,無霜期173~250天,平均降水量550~950 mm,恰能滿足秋葵、荷蘭豆一年兩熟。據(jù)試驗,2014年秋葵—越冬荷蘭豆一年兩熟栽培模式,每667 m2產值接近3萬元。其充分利用了山東省的光熱、土地和勞力等資源,增加了復種指數(shù),減少了設施農業(yè)的高投資,簡化了田間管理,節(jié)約了人工,對于調整我省蔬菜向高、精、尖、名、特、優(yōu)轉變,確保山東省蔬菜有效供給,再創(chuàng)山東蔬菜新優(yōu)勢具有重要意義。
越冬荷蘭豆收獲后,可適當撒施腐熟有機肥1~3 m3,少施或不施無機肥,然后用秸稈粉碎機粉碎1次,旋耕2次,耙平作畦,畦寬1.8 m,壟寬 0.4 m、高 0.1~0.2 m。
選擇生育期低于130天、抗病、抗蟲、優(yōu)質、高產的早熟品種,如秋葵101、新東京5號、福五星和臺農興1號等。最好采用包衣種子,使用衛(wèi)?;蚋咔煞N衣劑,播前選晴天曬種1~3天,澆足底水或趕墑播種。
適宜播期為5月1日前后,要求5 cm地溫連續(xù)3天穩(wěn)定在16℃以上。每畦4行,按等行距60 cm、株距12 cm挖穴,每穴播種2~3粒,覆土 2~3 cm 厚,覆膜,每 667 m2栽 5 500穴左右。
荷蘭豆不能及時倒茬的地區(qū)或為了使秋葵提前上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山東省3月上中旬采用陽畦、日光溫室育苗。5月上中旬按行距60 cm、株距12 cm定植。
①除草間苗 直播田播種后出苗前采用拉索、撲草凈或乙草胺等封閉性除草劑除草。破心時第1次間苗,2~3片真葉時第2次間苗,選留壯苗。3~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
②澆水、追肥 秋葵喜熱耐旱,一般年份不用澆水,但特旱年份要及時澆水,特別是苗期。秋葵耐瘠薄,一般開花、結莢期追1次肥即可,追肥以有機肥、磷鉀肥為主,不可偏施氮肥。
③植株調整 秋葵植株生長旺盛,主側枝粗壯,葉片肥大,往往開花結果延遲。可采取扭枝法,生育中后期,對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節(jié)老葉及時摘除。采收嫩果者適時摘心,可促進側枝結果,提高早期產量。
④適當化控 為防止秋葵旺長,一般在苗期、開花結莢期使用縮節(jié)胺或矮壯素控制。
⑤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為黃萎病、枯萎病、疫病、病毒病等,發(fā)病初期用5%菌毒清水劑400~500倍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400倍液、15%植病靈乳油1 000倍液或83%增抗劑100倍液防治3次,隔7~10天1次。常見蟲害為棉鈴蟲、毒毛蟲、蚜蟲、薊馬和飛虱等,可用10%吡蟲啉3 000倍液防治,也可復配使用。
秋葵商品性鮮果6~10 cm長時及時采摘,盛果期每天摘1次。摘后分選,一般分為L(12~15 cm)、M(9~12 cm)和 S(3~9 cm)3 級。
秋葵收獲后保留秸稈,可作為荷蘭豆支架。
選用較耐低溫、抗病、高產、嫩莢品質好、外形美觀的早熟品種,如濟選101、臺中11號、京引8625、松島30、法國矮生等。
荷蘭豆播種適宜氣溫10~20℃,山東適宜播期為10月20日至11月10日。使用玉米套播機播種施肥,行距 60 cm、株距 20 cm,每穴 2~3粒,覆土2~3 cm,每 667 m2栽 5 500 穴左右。
荷蘭豆喜磷鉀肥,少施氮肥。播種同時,每667 m2機施磷酸二銨、蘇古米鉀各20 kg。
荷蘭豆出苗20天左右,注意防凍,可采取葉面噴施抗寒劑、根部圍施土雜肥等措施;如遇寒流(氣溫降至-10℃以下),可覆蓋麥草保溫,晴天及時掀去。有條件的可采用風扇、微型小弓棚保溫等。
春季氣溫回升后,及時劃鋤松土,提高地溫,每667 m2追施復合肥7~8 kg,追肥后及時澆小水,切忌大水漫灌。進入始花期追施復合肥15 kg,開花盛期補施復合肥15 kg,保持小水勤澆,忌漬和偏施氮肥?;ㄆ诳蓢娛┏嗝顾?、蕓薹素等,?;ūGv,提高產量。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和銹病,選用枯草芽孢桿菌、三唑酮、甲基硫菌靈、苯醚甲環(huán)唑等防治。主要害蟲有潛葉蠅、豆莢螟、螨類、豆桿蠅等,可選用蘇云金桿菌、阿維菌素等防治。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
3月中旬,荷蘭豆開花后7~10天,可采收嫩莢上市。注意早摘勤摘,避免早采漏采、碰掉花蕾和幼莢。
[1]宮慧慧,于倩,王恩軍,等.黃秋葵的應用價值和產業(yè)化開發(fā)前景[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3,45(10):131-134.
[2]單承鶯,馬世宏,張衛(wèi)明.保健蔬菜黃秋葵的應用價值與前景[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2,31(2):68-71.
[3]鐘惠宏,鄭向紅.秋葵屬的種及其資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J].中國蔬菜,1996(2):49-52.
[4]曹毅,任吉君,李春梅,等.不同播期對紅秋葵生長及發(fā)育的影響[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0(2):87-89.
[5]李春梅,曹毅.不同播期對黃秋葵生長及發(fā)育的影響[J].長江蔬菜,2008(10):31-32.
[6]賴李明,任吉君.不同整枝高度與不同栽培密度對紅秋葵產量的影響[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2(4):74-77.
[7]曹毅,任吉君,李春梅,等.不同種植密度對紅秋葵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北方園藝,2008(3):34-35.
[8]董迪,何自福,柴兆祥.廣東黃秋葵黃脈曲葉病樣中檢測到煙粉虱傳雙生病毒[J].植物保護,2010,36(1):65-68.
[9]李學智,徐志豪,董文其,等.設施栽培黃秋葵食用嫩莢的品質變化研究[J].浙江農業(yè)學報,2004,16(1):12-15.
[10]陳彩貞,王鴻博.特菜黃秋葵及其栽培技術[J].惠州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2(6):39-41.
[11]孟慶華,宮慧慧,李珍艷,等.洋蔥—秋葵一年兩熟高產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21):51-52,89.
[12]田婧.魯南地區(qū)荷蘭豆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2):159-162.
[13]袁星星,崔曉艷,顧和平,等.菜用荷蘭豆新品種蘇豌1號及高產栽培技術[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1,27(1):48-50.
[14]陳濱妍.福建沙西鎮(zhèn)秋播荷蘭豆無公害高產技術[J].長江蔬菜,2012(13):39-40.
[15]吳開通.臺中11號荷蘭豆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yè)科技,2011(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