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建文,徐 利,王子良
(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南京 210016)
低溫共燒陶瓷(LTCC)技術,由于其在微波毫米波段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微波性能,已成為目前二維微波多芯片模塊的一項主流技術[1]。LTCC微波模塊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等電子設備中。LTCC技術將低溫共燒陶瓷粉制成厚度精確而且致密的生瓷帶,在生瓷帶上利用激光打孔、微孔注漿、精密導體漿料印刷、疊片、層壓及燒結等工藝制作所需要的電路圖形,并將多個無源元件內埋于其中。印刷金屬漿料一般為金或銀,在850℃下燒結,制成三維空間互不干擾的高密度組件,也可制成內置無源元件的三維電路基板,表面可以貼裝MMIC芯片等,制成二維多芯片微波模塊。
隨著通訊及雷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當前基于單層LTCC基板的平面封裝結構微波多芯片模塊(MMCM)的體積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微波模塊小型化的需求[1]。將基于LTCC基板不同功能的MMCM進行三維垂直互連,實現(xiàn)三維立體封裝,則可使微波模塊的體積和表面積大幅縮小,重量減輕[2~3]。近些年,歐美等西方國家相繼展開了三維垂直互連結構的研究,研制出多種波段應用于機載、星載和艦載等領域的三維結構微波組件,可以大幅度減小微波組件在其中占據(jù)的體積[4]。
三維多芯片微波電路模塊封裝技術中最關鍵的難點是如何實現(xiàn)二維多芯片微波電路模塊間的垂直互連工藝,即將上下二維微波電路模塊的輸入輸出相互連接,并實現(xiàn)垂直方向的機械連接。微波電路模塊中的垂直互連包括層間微波信號、電源及地之間的互連,既要保證微波信號的完整性,又要有結構簡單的特點。
LTCC模塊間的垂直互連可以通過球柵陣列或連接器的形式將各層LTCC基板的輸入輸出互連,進而實現(xiàn)疊層式的三維模塊。球柵陣列焊接是在基板的上下面都用焊料球進行垂直互連,但是這種垂直互連工藝的可靠性較低,易造成焊料堆積或空洞等缺陷,進而影響微波模塊的性能。毛紐扣這種彈性連接器作為連接器件實現(xiàn)無焊連接,具有良好的微波和直流連接性能,美日及國內一些學者已經在微波低頻段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在微波高頻段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采用毛紐扣的無焊互連技術是目前實現(xiàn)微波信號三維垂直互連的一個主要方向。這種互連技術不僅微波性能好、對位方便,而且成本低、易拆卸。本文設計了兩種結構的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分別是同軸型和三線型毛紐扣垂直互連模型,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同軸型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
圖2 三線型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
基于三維電磁仿真軟件HFSS,本文對兩種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進行仿真分析,模型中LTCC基板微波信號傳輸選用背面接地的共面波導傳輸線,通過增加高密度陣列接地通孔有效地抑制了X波段內的寄生模式。這兩種模型中的信號從上層LTCC基板表面的共面波導傳輸線通過LTCC內部的垂直過孔過渡到毛紐扣,再通過毛紐扣傳輸?shù)较聦覮TCC基板的共面波導傳輸線,信號通過對稱結構再傳輸?shù)缴蠈覮TCC基板。設計這種背靠背結構也是為了后續(xù)更好地進行測試。模型中LTCC基板選用FERRO公司介電常數(shù)為5.9的瓷帶,厚度為0.1 mm,毛紐扣直徑為0.5 mm,高度為3 mm,介電體選用介電常數(shù)為2.2的聚四氟乙烯材料。通過在三維電磁仿真軟件中的優(yōu)化設計,得到較好的仿真結果,圖3為同軸型結構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的仿真結果,圖4為三線型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的仿真結果。
圖3 同軸型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仿真結果
根據(jù)上述設計的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本文完成了基于毛紐扣的兩種LTCC微波垂直互連模型的制作與測試。LTCC工藝的工序較為復雜,每一道工序的控制都很關鍵,其中3點對本文設計的模型尤為重要。其一是高精度線條的印刷工藝,由于本文的LTCC基板采用的是共面波導傳輸線,線條的寬度及槽寬是影響傳輸線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保證印刷圖形的精度。其二是高密度金屬化陣列通孔加工工藝,高密度的接地通孔是抑制傳輸線上寄生模式的關鍵結構。其三則為LTCC基板的平整度控制,基板不平整一方面帶來表面輻射損耗的增加,另一方面則影響到與毛紐扣的互連,容易發(fā)生互連不充分而導致斷路。通過一系列的深入工藝研究,完成了LTCC基板的加工,如圖5所示。
圖4 三線型毛紐扣三維傳輸模型仿真結果
微波垂直互連模塊中毛紐扣是由鍍金的銅絲編織而成的圓柱,如圖6所示。垂直互連模塊的框架為黃銅材質,形成了LTCC基板和毛紐扣的支撐。毛紐扣嵌入聚四氟乙烯制作的介電體內,與黃銅框架形成了較好的絕緣特性。
圖5 LTCC基板實物圖
圖6 毛紐扣實物圖
根據(jù)圖1和圖2中的模型,本文完成了兩種微波垂直互連模塊的制作,如圖7和圖8所示,經過測試,在X波段內兩種結構的垂直互連模塊的微波傳輸性能都比較好。圖9為同軸型毛紐扣微波垂直互連模塊的測試結果,圖10為三線型毛紐扣微波垂直互連模塊的測試結果。
圖7 同軸型毛紐扣微波垂直互連模塊
圖8 三線型毛紐扣微波垂直互連模塊
圖9 同軸型毛紐扣微波垂直互連模塊測試結果
圖10 三線型毛紐扣微波垂直互連模塊測試結果
從這些圖中可以看出,毛紐扣垂直互連模塊的制作方法簡單,微波傳輸性能良好。同軸型毛紐扣垂直互連模塊結構簡單,體積小,但在受到擠壓時,雖然射頻線可以保持連接良好,但是信號地無法保證在振動情況下保持優(yōu)良的連接。三線型毛紐扣垂直互連模塊就可以在受到擠壓時,兩邊的毛紐扣也能夠獲得良好的接地連接,但同樣帶來了體積較大的問題。因此在使用時,可以根據(jù)實際的需求選用同軸型或者三線型的毛紐扣垂直互連模型。
本文基于LTCC工藝、共面波導傳輸理論以及毛紐扣互連特性,分別建立了同軸型和三線型兩種結構的毛紐扣垂直互連模型,并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和制作、測試。最終的測試結果顯示了該垂直互連模型在X波段具有良好的微波特性,為LTCC微波模塊的垂直互連奠定了基礎。
[1] 吳金財,嚴偉,黃紅艷. 基于樹脂封裝的三維微波組件熱布局研究[J].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1, 6(1):17-19.
[2] Raymond L Brown, Paul W. Polinski Manufacturing of Microwave Modules using 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 [J]. IEEE MTT-S Digest 1994:1727-1730.
[3] Christian Block, Peter Hagn, Christian Hoffmann, et al.LTCC Technology for System in Package Solutions [J].Silicon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in RF Systems,2006, Digest of Papers. 2006:18-20.
[4] F J Schmuckle, A Jentzsch, W Heinrich, J Butz, M. Spinnler LTCC as MCM Substrate: Design of Strip-Line Structures and Flip-Chip Interconnects [J]. 2001 IEEE MTT-S Digest,2001:1903-1906.
[5] Bonnet B, et al. 3D packaging technology for integrated antenna front-ends[C].38thEuropean Microwave Conference, 2008: 1569-1572.
[6] Rainee N simons. Coplanar Waveguide Circuits,Components and Systems[M]. New York: Wiley interscience, 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