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振
晚晴
[宋]鄭獬
人間久厭雨,最快是初晴。驟見碧林影,喜聞歸雁聲。乾坤一蘇醒,耳目兩聰明。寄語浮云意,休來污太清。
關(guān)于“驟見碧林影”
金性堯先生《宋詩三百首》注曰:“碧林影,指林間的日光?!保ㄉ虾9偶霭嫔?986年版,第106頁)
按:“碧林影”,是樹木的陰影。樹有“影”,則晴天的陽光不說而自在。這是背面傅粉之法,非正面寫“林間的日光”。唐元稹《春晩寄楊十二兼呈趙八》詩曰:“蒙蒙竹樹深,簾牖多清陰。避日坐林影,余花委芳襟。”宋張耒《華月》詩曰:“華月流春宵,散我高林影?!标惻c義《題道州甘泉書院》詩曰:“甘泉坊里林影黑,吳氏舍前書榜鮮。”孫覿《章席祖巢云閣》詩曰:“翳翳林影交,小合俯江郊?!眳伪局小锻T人再登鹿頭山再次前韻》詩曰:“水聲不逐鐘聲歇,林影常隨塔影還?!标懹巍妒钜狗褐邸吩娫唬骸拔L(fēng)忽起發(fā)根冷,闕月初升林影長?!眲W(xué)箕《新霽和人韻》詩曰:“人影在地林影散,月出皎兮星斗燦?!狈泊恕傲钟啊?,皆是樹影,可以參看。
關(guān)于“寄語浮云意,休來污太清”
金性堯先生《宋詩三百首》說:“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云:‘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亦見古代詩人,對浮云蔽日的憎懼?!保ㄉ虾9偶霭嫔?986年版,第106頁)
按:李白詩中的“浮云蔽日”,是政治比喻,說君主被奸臣包圍蒙蔽,而不是對云遮太陽這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有什么“憎懼”。鄭獬此詩則純寫自然風(fēng)光,沒有太深的含義,與李白詩有區(qū)別,不宜拿來類比。
《世說新語》卷上《言語》篇:“司馬太傅齋中夜坐,于時天月明凈,都無纖翳,太傅嘆以為佳。謝景重在坐,答曰:‘意謂乃不如微云點綴。太傅因戲謝曰:‘卿居心不凈,乃復(fù)強欲滓穢太清邪!”鄭詩這兩句的構(gòu)思,似從這里得到啟發(fā)。
寒食雨(二首其二)
[宋]蘇軾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这抑蠛?,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zāi)乖谌f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關(guān)于“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陳邇冬先生《蘇軾詩選》注曰:“死灰,在字面上是指上面‘烏銜紙的紙錢灰,實隱用漢韓安國的話,《史記·韓長孺列傳》:‘安國坐法抵罪,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fù)燃乎?”田甲曰:“燃則溺之!”作者說‘死灰吹不起,也就是死灰不復(fù)燃,以免再被人‘溺。”(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4年版,第189頁)
金性堯先生《宋詩三百首》注曰:“死灰句,《史記·韓長孺列傳》記韓安國(字長孺)犯罪,受蒙縣獄吏田甲之辱,安國曰:‘死灰獨不復(fù)燃乎?田甲曰:‘燃即溺之。這句寫自己因怕再受挫,故心已如吹不起的死灰?!矗肚f子》的《齊物論》《知北游》中皆有心如死灰語,但這里因與烏銜紙相應(yīng),當(dāng)是用《史記》語?!保ㄉ虾9偶霭嫔?986年版,第134頁)
按:此詩與《史記·韓長孺列傳》僅“死灰”二字字面相同,用意卻不一樣。韓長孺所謂“死灰”,是喻言自己現(xiàn)在雖然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但說不定哪天還會飛黃騰達,就像看起來已經(jīng)熄滅了的死灰,沒準兒也能重新燃燒起來呢。而蘇軾此詩中的“死灰”,倒確實是心如死灰的意思。因此,引《史記》韓傳來解說此詩,治絲益棼,反而添亂了。
此詩,神宗元豐五年(1082)作于黃州,正是詩人遭政敵迫害,窮途末路的時候。這兩句是說:我也想像阮籍在無路可走時那樣大哭一場,可是我的心已經(jīng)死了,哭不出來了。意思是自己受到的打擊太大,人都變得麻木了?!鞍笥谛乃馈?,我們可以從蘇軾這淡淡的兩句詩中讀出激烈的悲憤來。當(dāng)然,這是寫詩,程度上不免有些夸張,但基本的感情內(nèi)容是真實的。詩人元豐七年(1084)在黃州仍有《和秦太虛梅花》詩,即明言“東坡先生心已灰”,可以參看。
又,蘇軾別首《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松詩憶與仆去歲會于彭門折花饋筍故事作詩二十四韻見戲依韻奉答亦以一戲公則云爾》詩亦嘗曰:“我老心已灰,空煩扇余燼?!?/p>
“死灰吹不起”,從技法的層面來看,用被淋濕了、不能隨風(fēng)飛舞的紙錢灰作喻辭,與題目中的“寒食”和“雨”扣得很緊密,也見出作者之善于相題行文。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
[宋]蘇軾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臥龍蟠屈半東州,萬室鱗鱗枕其股。背之不見與無同,狐裘反衣無乃魯。張君眼力覷天奧,能遣荊棘化堂宇。持頤宴坐不出門,收攬奇秀得十五。才多事少厭閑寂,臥看云煙變風(fēng)雨。筍如玉箸椹如簪,強飲且為山作主。不憂兒輩知此樂,但恐造物怪多取。春濃睡足午窗明,想見新茶如潑乳。
關(guān)于“收攬奇秀得十五”與“才多事少厭閑寂”
陳邇冬先生《蘇軾詩選》注曰:“奇秀,奇才秀士。十五,十分之五,言收攬過半,應(yīng)下句‘才多。”(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頁)
按:宋施元之注“收攬”句曰:“《三國志·龐統(tǒng)傳》:當(dāng)今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段倪x》任彥升《讓吏部表》:拔十得五,尚曰比肩。”陳先生此說,根據(jù)可能就是施注。但施注的本意,只是為了證明蘇詩之所謂“十五”即“十分之五”,并沒有認定蘇詩此句說的是提拔人才。不過,他所列舉的兩條書證,都與提拔人才有關(guān),又很容易予人以誤導(dǎo)。
竊以為這里的“奇秀”不是指“奇才秀士”,而是指奇秀的山峰或山景。“持頤宴坐不出門,收攬奇秀得十五”云云,是說張中舍(按,即張次山,當(dāng)時任太子中舍、越州簽判)在他自己創(chuàng)建的壽樂堂里辦公,用不著出門,就可以飽覽臥龍山的奇秀景觀?!安哦嗍律賲掗e寂,臥看云煙變風(fēng)雨”云云,則是說張中舍很有才能,公事辦得快,因而總有許多閑工夫,可以躺在壽樂堂里欣賞臥龍山的晴雨變化。
南朝梁江淹《雜體》詩三十首其二十三《謝臨川游山》曰:“巖轉(zhuǎn)奇秀,岑崟還相蔽?!碧瓢拙右住恫萏糜洝吩唬骸翱锉R奇秀,甲天下山。”宋余靖《韶亭記》曰:“即道左建亭,而山之奇秀,森然在目矣?!泵穲虺肌独ド健吩娫唬骸昂畮r畜奇秀,源水日東傾。”歐陽修《送曇穎歸廬山》詩曰:“信哉奇且秀,不與灊霍俱?!碧K軾《東坡志林·記游》曰:“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碧K轍《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fēng)雨》詩曰:“兩槳舞夷猶,連峰吐奇秀。”晁補之有詩題曰:“過銅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駭。”李復(fù)有詩題曰:“江行至黃牛廟,山特奇秀?!崩罹V《紀舊夢》詩序曰:“余今夏夢乘舟行亂石間,四顧峰巒奇秀。”李光有詩題曰:“自象登舟入武仙縣境,有山聳拔四十丈,奇秀異常?!苯砸浴捌嫘恪毙稳萆剑蓞⒖?。感興(二首其一)
[宋]陸游
少小遇喪亂,妄意憂元元。忍饑臥空山,著書十萬言。賊亮負函貸,江北煙塵昏。奏記本兵府,大事得具論。請治故臣罪,深絕衰亂根。言疏卒見棄,袂有血淚痕。爾來十五年,殘?zhí)斏杏位?。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我發(fā)日益白,病骸寧久存。??窒裙否R,不見清中原。
關(guān)于“賊亮負函貸,江北煙塵昏”
朱東潤先生《陸游選集》注曰:“紹興三十一年(1161),完顏亮發(fā)兵侵略,主要的矛頭指向江北?!保ㄉ虾9偶霭嫔?979年版,第61頁)
按:宋宇文懋昭《大金國志》卷一五《海陵煬王紀年》下載:“時國主(按:即完顏亮)與梁大使及妃嬪數(shù)人在宮游觀,聞人唱曲子,其詞乃柳耆卿作《望海潮》也,只詠錢塘之景。主喜,隨聲而入。其唱者李貴兒出迎。主問曰:‘適唱何詞?貴兒曰《望海潮》。梁大使曰:‘此神仙詞也。既而后亦到,遂飲酒。時汴守孔彥舟進木樨一株,主喜。梁大使曰:‘此花乃江南植以為薪。于是主問:‘朝中誰曾往江南?梁大使曰:‘有兵部尚書胡鄰曾到。遂召之。首問錢塘之景。鄰曰:‘江南揚州瓊花、潤州金山、平江姑蘇、錢塘西湖,尤為天下美觀。其它更有多多美景,但臣跡不得到。只此數(shù)景,天下已罕,況于他乎?主聞之大喜,遂決意南征。”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卷七三《金亮南侵》載:“高宗紹興二十年三月,遣參知政事余堯弼如金賀即位。及還,金主亮以上皇玉帶附遺于帝。其秘書郎張仲軻曰:‘此希世之寶也。亮曰:‘江南之地他日當(dāng)為我有,此置之外府耳?!庇州d:“二十八年五月,金主亮召李通及翰林學(xué)士承旨翟永固、宣徽使敬嗣暉、翰林直學(xué)士韓汝嘉入見熏風(fēng)殿,問曰:‘朕欲遷都于汴,遂以伐宋,使海內(nèi)一統(tǒng),卿意如何?”又載:“初,金主亮聞人言行在(按:指臨安)景物繁麗,嘗密隱畫工于奉使中,俾寫臨安湖山以歸,為屏,而圖己之像,策馬于吳山絕頂,題詩其上,有‘立馬吳山第一峰之句?!笨梢娡觐伭林锨郑荚诠フ寂R安,滅南宋而統(tǒng)一中國,非僅奪取“江北”而已。但由于宋軍的頑強抗擊,完顏亮親自率領(lǐng)的金軍只推進到長江北岸,始終未能渡過長江。因此陸詩說“江北煙塵昏”。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