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近年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國部分高中學校開始嘗試微課堂教育實踐,并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是由于受諸多因素影響,微課堂并沒有得到全面普及。此外,一些學校的微課堂發(fā)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本文從微課堂的特點出發(fā),探討了高中地理微課堂的設計。
微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于學校來說,微課堂不僅能夠促進學校的資源建設,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來說,微課堂能拓寬學習渠道,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豐富地理知識。
從現(xiàn)階段來看,微課堂的發(fā)展處于瓶頸期,主要體現(xiàn)在微課堂的質量方面。由于微課堂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是現(xiàn)階段微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微課堂的特點
微課堂具有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等。對微課堂的理解要從“微”字入手,微課堂的特點在于短小、簡練、概括性強,包括教學素材、教學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等。在課后,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堂向教師提問,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堂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和講評。由此可見,微課堂的靈活性非常強。
二、 高中地理微課堂設計
1.主題設計。
微課堂主要是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設計,因此教師在設計主題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涉及過多的知識點。地理微課堂通常分為以下幾部分:課前導入、難點突破、核心概念解讀、知識拓展、學習方法和經(jīng)驗展示等。
2.時間設計。
微課堂是對某一具體知識點的講解,因此微課堂的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左右,以確保知識點講解透徹。
3.過程設計。
微課堂的過程設計要避免冗長、復雜,盡量簡短、完整。微課堂過程設計主要包括提出問題、安排活動、學生合作等部分。
(1)快速切入。
通過前文分析可知,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微課堂時間較短,因此必須盡快導入教學,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習氣氛,從而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學導入并沒有一個標準的做法,這主要由學校、班級的具體情況而定。
(2)內容清晰。
微課堂是針對某一知識點開展的,因此教師要確保內容清晰,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從而提高地理微課堂有效性。
概念是對某一知識點的系統(tǒng)概括,因此在講授概念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基本概念講明白、講清楚。如果某一概念與其他概念相似,教師一定要進行詳細對比講解,這樣學生才能準確掌握概念。
(3)結尾簡潔。
由于微課堂時間較短,因此結尾一定要簡潔有效。在小結時,教師可將整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梳理一遍,加深學生理解,鞏固學生知識。
4.資源包設計。
微課堂的特點在于主題突出、結構完整,教學視頻是微課堂的核心內容,它與整個地理教學過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資源包,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微學習環(huán)境。
5.教學語言設計。
微課堂對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有著極高要求,教師不能反復講解同一內容,也不能講解無關內容。由于微課堂是視頻形式,因此教師在錄制視頻的時候,語速要適中,發(fā)音要標準,將重點內容講解清楚。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弊端逐漸暴露了出來,因而各個學校開始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微課堂是傳統(tǒng)教學和現(xiàn)代教學的有機結合,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課堂正在逐漸完善,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在線學習、遠程學習等功能,將來必將成為主流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