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 栗勝夫 崔樂泉(.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fā)展中心 北京 0009)
天津薊縣盤山北少林武術考略①
李永明1栗勝夫1崔樂泉2
(1.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開封475001;2.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fā)展中心北京100029)
摘 要:天津薊縣盤山北少林寺是現(xiàn)存史料記載的唯一的北少林寺。它始建于晉魏時期,原名法興寺,歷經(jīng)元代著名的佛道教之爭,賜名北少林寺。明代軍事武藝對北少林武術產(chǎn)生積極影響,北少林寺在清初達到鼎盛,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被日本侵略者所摧毀。但其武術源源流傳至今。
關鍵詞:盤山北少林寺武術經(jīng)濟發(fā)展
探究北少林寺的武術文化,恢復北少林寺有利中國少林禪宗佛教影響,也有利推動北少林武術更好繼承、發(fā)揚、走向世界,對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也將起到良好的作用。
盤山北少林寺原名法興寺,建于魏晉時期,是盤山72座寺廟中最早的寺廟之一。元朝初年曾經(jīng)過落地大修,規(guī)模更加宏偉。寺內(nèi)的建筑很多,最雄偉的是觀音殿和明月堂。公元1286年,法興寺遭到一場空前劫難。那時,全真教道人王志謹帶領他的弟子來到盤山,見這里山清水秀,就住下來。當時,其弟子張志格找到了法興寺的振公長老,提出借住請求。振公懾于道教權勢,便答應了他的要求。張志格住到法興寺后,他看到這里是盤山的交通要道,可俯瞰山下的一切,堪稱風水寶地,就產(chǎn)生了霸占的念頭。隨即,這些道人在廟里制造了一系列的“怪事”,毀了佛像,燒了大殿,并嫁禍于佛家。張志格還串通了薊州官府,奏請馬真皇太后,要求將法興寺賜給全真教。在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后,他們立刻毀了山門、大殿,搗毀了所有的佛像,拆除了古佛塔,把法興改名“棲云觀”,變成了道教的道場。
佛教自東漢開始就進入我國北方,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以嵩山少林寺福裕為首的佛教宗師們開始上書朝廷,控告道教侵吞佛寺和田產(chǎn)。在一次五百多人參加的大論戰(zhàn)中,佛教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道教將二百余處搶占的道觀恢復為佛寺,法興寺就在其中。這次勝利后,嵩山少林寺的云威(字巢云)禪師索回法興寺,攆走道士, 宣政院使脫克托具奏朝廷,有旨更法興寺為北少林禪寺”[1]23
明代督海防破倭寇的名將唐順之對少林武術十分贊賞,他的詩文的贊譽“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稀有”。他的《游盤山賦》中寫到:“女籮薜荔紛披而交映兮。七十二寺隱見森羅乎其中。疑有悲歌慷慨之士不得志而自隱,與夫仙靈逸客往來而相從。”可見他雖在游覽中為山景所動,更介意薊州古來多虎狼之師,燕趙豪杰志士。
薊縣自古為兵家爭戰(zhàn)之地,北方戍衛(wèi)重鎮(zhèn)。隆慶二年(1568)戚繼光在薊州設團練。明代薊州黃崖關總兵戚繼光總領密云等處三營將士以外,各縣還駐軍,僅薊縣設軍臺駐軍地12處,薊州所屬各縣規(guī)定了馬匹數(shù)量,設有專門糧倉,演武廳。薊縣志的這些記載與歷史記載相合,戚繼光是最重視使用民間軍事武術力量的,在南方抗倭寇,他就地征用、到少林寺征調(diào)武僧民兵參戰(zhàn),在北方也少不了利用薊州的民間武術力量。如果說在平倭中,戚繼光是征用了部分僧兵,少林寺主庭的相屬僧人的參與度較深,那么薊州人民的參與度應該是極深。縣志中還著重記載了武榜,武紳名諱、出身,各營、哨長官概況。[7]歷史上就是用兵重地的薊州,民風自然彪悍尚武。深深影響薊縣人民尚武的還有與歷史上的眾多軍事武術名人的事跡有關.后由于大明朝國力日弱,女真等興起,更加確立以城防為主的戰(zhàn)略防御思想,促成成化12年(1476)到崇禎17年(1644)多次大規(guī)模重修。著名軍事家戚繼光總兵衙門就設在薊州黃崖關,離北少林寺不過三十多里路程。家戚繼光于隆慶二年(1568)40歲時,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zhèn)練兵事務,后又為總兵官兼鎮(zhèn)守薊州、永平、山海關諸處。戚繼光將軍在薊州16年,加固長城,筑建墩臺,整頓屯田,訓練軍隊,多次擊退侵擾之敵,薊門平靜。正是在這一時期,他的最著名的軍事著作《紀效新書》,被廣泛流布刊行。在那個時期書不斷被刊行,戚繼光作為朝中軍事重臣,軍事理論、軍事實際影響與日俱增。戚繼光在天津沿海的活動帶給薊縣北少林寺很大影響,為了紀念戚繼光盤山的巨石命名“將軍石”。
由于戚繼光的駐防,明代邊防的需要,也借戚繼光的影響與治理,在這個地區(qū)及戚繼光管轄過的北京至山海關千里防線影響所及地區(qū),軍事武藝的影響是在情理之中的。而北少林寺的僧人以武事為己任,有許多流下的古代文字可證:休于衛(wèi)公庵,庵之住持股公供茗出與語,雅有宗風。相將登眺,只見拓基弘敞,構宇崇隆,不知費幾許工力。步至庭際,有豐碑夾峙,已撰其一,諦視之,則少林寺嵩麓上人以重建落成,為大師普照祖。明《重修衛(wèi)公庵碑記》清楚的記載了盤山上紀念李靖的衛(wèi)公庵為北少林寺所修,唐代的李靖留跡于北少林寺所在的盤山記載如下:“衛(wèi)公抱奇才大略,仗劍起蒿菜,輔太原真人龍戰(zhàn)而有天下,意氣辟易”。北少林寺的方丈、主持在盤山廣有影響。
乾隆皇帝為北少林寺寫詩7首以上,多次到北少林寺并在此浮想河南少林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乾隆三十九年(1744)春二月二十七日乾隆皇帝在盤山北少林寺詩中寫到:“少林有南北,對峙不為孤。忍草一庭靜,禪林成嶂挾。閑軒聊可憩,佳景自相輸。憶遜豫巡者,曾臨面壁圖”。通過此詩我們可以看到皇帝,河南登封遙遙相對的少林寺就是盤山北少林寺。他三十余次到北少林寺下方的盤山靜寄山莊行宮,北少林寺成了他院中外景,故有“閑軒…可憩”句。遼圣宗會同二年二月車駕幸盤山,統(tǒng)和八年三月,車駕幸盤山諸寺。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九月車駕幸香林寺,凈名寺,十月朔車駕幸盤山上方寺、中盤寺、天香寺、感化寺。[2]
北少林寺一帶的盤山,歷來有大德高僧修禪。明代云南太和人李元陽(字仁甫,嘉靖進士,曾為御史)嘉靖甲申年冬天苦寒大雪中游盤山,在北少林寺附近見“其地潔如場,度其中有人,俯首而入,則空洞如夏屋,中坐一頭陀,人問之不答。傍無炊跡,以干糧貽之,揮手不受,然后知其為辟谷隱淪也。予因榻其次,夜中捫其鼻無息,撫其肌微軟,納衣不厚,而鬢間津津有汗”。致力地區(qū)許多義和團的武術練習場上都教練少林武術,如山東的心誠和尚(見義和團文獻史料),京津地區(qū)由北少林寺傳出的商氏武術在義和團活動中都起到了相當作用。北少林寺的少林武術在不斷發(fā)展中不斷創(chuàng)新,自成
流派,區(qū)別于少林寺武術了。
現(xiàn)存的商氏少林武術是北少林武術在薊縣的代表,其影響遍及京津及古薊州地區(qū)。據(jù)薊縣志記載“士芝者,字德周,薊邑西五里公樂亭人,先籍乃遼寧鐵嶺人。其先人隨清入關,后輾轉(zhuǎn)定居于薊地。芝公生于乾隆60年,歿于光緒六年,享壽八十余歲。公貌身軀偉岸,長眉畿覆其目慈容可掬,誠若田舍一翁也”。北少林寺俗家弟子頗多,而最為著名的商仕芝是其中之一。商仕芝出身八旗滿人家庭,出師后,經(jīng)人推薦入宮廷擔任侍衛(wèi),因辦差至河南,經(jīng)人指點推薦得以到嵩山少林寺,歸來后武藝更加精進。
商仕芝所傳習的少林武術,獨具風格,從基本功練起,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包括了,單練和對練,拆招和喂手,硬功法類,藥功、養(yǎng)生功法多種,拳譜用語文辭雅俗得宜,理論體系完整。豐富多彩的商氏少林武術,皆以技擊與健身而聞名。其技擊之術樸實無華,利于實戰(zhàn),常以校身小架、靠身摔打、指上打下、銳手疾腿、獲得實效。
總之,進一步考證北少林武術文化歷史、現(xiàn)狀與價值,結合嵩山少林文化,打造少林文化品牌。弘揚少林文化,傳播武術文化,擴大少林文化在國內(nèi)外的影響,滿足廣大佛教信眾的宗教生活需要。對禪宗祖庭和武學圣地的景仰,對禪武文化的認同,是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通過對武術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加武術旅游產(chǎn)品中的文化品位與精神內(nèi)涵,吸引更多的國際游客,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弘揚武術文化,促進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傳承與發(fā)展。通過挖掘北少林拳理論與技術,整合天津的武術文化資源,可以更好拓展盤山北少林武術教學和交流基地業(yè)務功能,宣傳北少林品牌為主打的武術文化,樹立北少林武術文化教育國際化的教育觀念等措施,促進武術文化教育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對于促進目前薊縣旅游開發(f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價值。
參考文獻
[1]釋智樸.盤山志:卷二:人物[M].刻本.1872(同治十一年).
[2]張朝琮,鄔棠.薊州志:卷之一.疆域志[M].刻本.1704(清康熙43年).
[3]天津市地方志編修文員會.天津通志.體育志[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
[4]卞僧慧.天津史志研究文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5]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津簡史》編寫組.天津簡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6]崔樂泉.體育通史(第四卷)[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7]北少林武術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
作者簡介:①李永明(1977—),男,山東費縣人,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術文化與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c)-0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