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勵
(四川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四川 成都 610207)
《左傳》中所見秦與楚的交通
田國勵
(四川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四川 成都 610207)
秦文化的發(fā)展在春秋時期的歷史背景下與東方諸國的密不可分。而秦晉之間長時間的對峙關(guān)系使得考察這一時期秦與楚的交通史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將以《左傳》為基礎(chǔ),對秦與楚交通往來的史事作一番綜合。
春秋;秦;楚
秦是一個后起諸侯國,立國較晚,所處環(huán)境惡劣,決定了其文化落后于東方諸侯國。然而,秦并不像楚王熊渠叫囂“我乃蠻夷”那樣自絕于華夏。《秦本紀》:“襄公于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闭f明秦本身是有一定禮樂文化基礎(chǔ)的。且秦對華夏冠帶禮樂文化是十分欽慕的,《詩·終南》中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文化上的落后使得與東方先進諸國的交流成為秦在春秋時期發(fā)展的重要問題。然而,秦是所謂“四塞之國”,生產(chǎn)、交通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情況下,文化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制于地理環(huán)境。秦通向東方的交通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條是“東進之路”,大致沿渭河向東,過河西河南之地,出崤關(guān),進入伊洛平原;此線由于秦晉長期敵對而處于封閉狀態(tài)。另一條是“南進之路”,大致逾秦嶺,沿今丹江、淅江而下,至中游東轉(zhuǎn),過南陽盆地入淮河流域。此路地處偏遠且路程很長,所過之地又是主要諸侯國所不及的地區(qū),所以相關(guān)的記載極少,且歷來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
南進路線在春秋早期便已有通行的記載。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文公)及楚,楚子饗之……乃送諸秦?!?/p>
《史記·秦本紀》:“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執(zhí)之?!?/p>
案:《集解》引《地理志》南陽有宛縣。春秋時屬楚。介于晉文公、百里奚皆在與晉敵對的狀況下往來于秦楚之間,則經(jīng)過晉地繞經(jīng)中原至楚地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春秋早期晉楚之間南進路線在個人程度上的通行是可以確證的。然而,更大規(guī)模的群體性的往來,則是經(jīng)歷了一個較長時間的開辟過程。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秋,秦、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p>
《左傳·襄公十四年》:“(戎子駒支)對曰:‘昔秦人負恃其眾,貪于土地,逐我諸戎。’”
《左傳·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辭于晉:‘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使 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
案:瓜州舊注皆以為即今甘肅敦煌,顧頡剛先生在《史林雜識初編·瓜州》一文中考證瓜州應(yīng)是今秦嶺高峰之南北兩坡,此說更合事實,具體的考證不再引述。三條材料所述各有偏頗,相互參證可知所述為一事:秦、晉曾于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將居于秦嶺的陸渾之戎驅(qū)逐至伊洛平原一帶。此舉秦穆公掃除了南向翻越秦嶺的障礙。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秋,秦、晉伐 。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秦人過析,隈入而系與人,以圍商密,昏而傳焉。宵,坎血加書,偽與子儀、子邊盟者。商密人懼,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私登貛煛G厍羯旯觾x、息公子邊以歸。楚令尹子玉追秦師,弗及,遂圍陳,納頓子于頓?!?/p>
《左傳·文公五年》:“初,叛楚即秦,又貳于楚。夏,秦人入。”
案:商密, 所都,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南。析, 之別邑,今內(nèi)鄉(xiāng)縣,淅川縣之西北境皆析。僖公二十五年之役,秦之兵勢已逾秦嶺到達丹江、淅江流域,又參考文公五年的記載,知此時秦入 ,控制了這一地區(qū)。此外,楚令尹子玉追秦師弗及,其師必已至商密附近,后隨即圍陳,這表明商密一帶與陳有一定的交通聯(lián)系,且能使軍隊快速通過,則必有一定規(guī)模。
《左傳·文公四年》:“楚人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過數(shù)。大夫諫,公曰:‘同盟滅,敢不矜乎,吾自懼也。’”
案:江,國名,嬴姓,故城當(dāng)在今河南省息縣西南,淮水上游。秦與江地相隔千里而結(jié)為同盟,江滅,秦穆公行如此大禮,則知江與秦之間必有非常的聯(lián)系。結(jié)合前所列次年秦入 的史實,在此可以做一個推測,即江國為秦南進之路東轉(zhuǎn)的關(guān)鍵,楚滅江封閉了秦從南方進入中原的路徑,故秦穆公為之驚懼。
然而,秦、楚之間不久后即展開合作,兩國關(guān)系的緩和也為秦打開了南進之路的通道。
《左傳·文公十六年》:“秦人、巴人從楚師。群蠻從楚子盟,遂滅庸?!?/p>
《左傳·襄公九年》:“秦景公使士 乞師于楚,將以伐晉,楚子許之。”“秋,楚子師于武城,以為秦援?!?/p>
《左傳·襄公十二年》:“冬,秦嬴歸于楚。楚司馬子庚聘于秦,為夫人寧,禮也?!?/p>
案:秦、楚兩國在軍事上互相幫助,又締結(jié)婚姻,可推測兩國之間必有一定的盟約關(guān)系,雖然這種盟約關(guān)系并不見記載。秦、楚之間的盟約關(guān)系使得南進之路暢通無阻,秦亦經(jīng)此一路再一次活躍于東方。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聞吳有被而還,遂侵鄭,五月至于城麋。鄭皇頡戍之,出,與楚師戰(zhàn),敗?!?/p>
《左傳·定公五年》:“申包胥以秦師至。秦子蒲、子虎帥車五百乘以救楚?!?/p>
案:雩婁,今河南商城縣東,安徽金寨縣北。稷,今河南桐柏縣境。沂,今河南正陽縣境。三地皆處淮水流域,反映秦經(jīng)南進之路活躍于東方之行跡。襄公二十六年秦師臨鄭距上次已有八十年,秦師救楚敗吳對于南方格局的影響尤為巨大,此二事亦可以體現(xiàn)此交通線之于春秋末期局勢有著重大的意義。
綜上所述,秦國在春秋時期與東方諸侯國的交往主要依靠“南進”一路,其相對的穩(wěn)定和暢通作為一條真正的交通線,可以擔(dān)負起秦與東方諸國交流的任務(wù)。如前所述,文化的交流在春秋時期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環(huán)境甚至交通線的影響。南進之路所途徑的大國只有楚國,楚國作為一個文化上有其明顯獨特性的諸侯國,其在秦與東方諸侯國文化交流之間起著怎樣的中介作用,對秦文化有沒有產(chǎn)生影響。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深思。并有待于其它領(lǐng)域的新材料新成果來做進一步研究的。
[1]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M].中華書局.2009
[2](漢)司馬遷著《史記》[M].中華書局.1972
[3]馬非百著《秦集史》[M].中華書局.1982
[4]顧頡剛著《史林雜識初編》[M].中華書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