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 ?要】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的“消極能力說”和中國古代文論家劉勰所提出的“虛靜說”是一對相似的詩學概念,兩者分別對后世的文藝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本文著重對這兩種詩學概念進行梳理和比較,探討兩者的相似之處與差異,以期加深對東西方詩學和現(xiàn)代美學的理解。
【關鍵詞】濟慈;消極能力;劉勰;虛靜;中西詩學
文學領域中,創(chuàng)作方法的一般規(guī)律和審美思想的共鳴,常常會出現(xiàn)超時空的特點,縱使中西異域和時代遠距也可產(chǎn)生互通和趨同的奇觀。濟慈“消極能力說”與劉勰“虛靜說”便是一個顯例。
“消極能力(Negative Ability)”是英國詩人濟慈的重要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之一。從字面意思來看,它是指創(chuàng)作主體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具有的一種消極的或被動的能力。這一概念出自濟慈1817年寫給其弟的一封書信中:“我立刻思索是哪種品質(zhì)使人有所成就,特別是在文學上,像莎士比亞就大大擁有這種品質(zhì)——我的答案是消極的能力,這也就是說,一個人有能力停留在不確定的神秘與疑惑的境地,而不急于去弄清事實與原委?!瓕τ谝粋€大詩人來說,對美的感覺壓倒了其他的考慮?!彪m然濟慈未曾專門解釋過“消極能力”這一概念,但他通過不少書信對其內(nèi)涵進行過深刻的闡發(fā)。在1818年致雷諾茲的信中他寫道,“我們所應做的是象花兒那樣張開葉片,處于被動與接受的狀態(tài)——在阿波羅的炯炯目光下耐心地發(fā)芽生長,并從每一位惠施訪顧于我們的尊貴昆蟲那里獲取靈感?!盵 1 ] ( P93) 濟慈以優(yōu)美形象的比喻為我們進一步闡明,“消極能力”是一種虛而應物的態(tài)度,這種接受性的態(tài)度更有助于激發(fā)詩人靈感。此外,他的“詩人無自我觀”也是對其“消極能力說”的又一補充:“說到詩人的個性,它不是自己——它沒有自我——它是一切又不是一切” 。
而“虛靜”是中國古代哲學與文藝理論中常見的術語。老子最早在《道德經(jīng)》中說過:“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鼻f子提倡“心齋”、“坐忘”。隨后陸機在西晉時期最先自覺地將“虛靜說”運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他在《文賦》開篇寫道:“佇中區(qū)以玄覽,顧情志于曲墳”,認為作家在創(chuàng)作之前必須進入“虛靜”狀態(tài),繼而創(chuàng)作思維才能活躍:“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旁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到六朝時期,劉勰從理論層面明確地將“虛靜”置于藝術構思活動過程的重要位置上,他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直接提出了文學構思的“虛靜”理論:“是以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這里的“虛”是指排除主體內(nèi)心的雜念和欲求,從而達到內(nèi)在空無,乃至進入無我之境;而“靜”類似于陸機所指的“收視反聽”,即在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況下,虛靜凝神所達到的想象力高度自由的最佳創(chuàng)作狀態(tài)。
綜上,濟慈所提出的“消極能力”和劉勰所講的“虛靜”這兩種狀態(tài)十分接近,然而中西詩學中即使有一些相似的說法,“但因其所依存產(chǎn)生的‘模子不同”,二者也是很難互相置換的。因此,本篇論文在總結(jié)兩者之間相似性的同時,也將探究兩者在不同文化思維模式下的差異。
論及二者的相似之處,首先,“消極能力”和“虛靜”雖然都強調(diào)詩人主觀上要處于消極靜止的狀態(tài),實則是包含著“動”與“靜”、“消極”與“主動”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濟慈的“消極能力說”雖要求詩人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中,但其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美的創(chuàng)造。因此,“停留”并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過程,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思維過程,從而才能最終達到美的創(chuàng)作這一目的。即詩人只有拋開一切雜念,心入澄明之境,超越世俗的功利與道德,被動地接受一切來自自然的影響,才可以在一片寧靜的怡然境界中主動地跟自然對話,這種對話不是要求詩人去影響自然,而是在一種相互的交融中發(fā)現(xiàn)美和表現(xiàn)美。
劉勰的“虛靜說”也包含著與此類似的辯證觀?!疤摗彪m要求創(chuàng)作主體自覺地排空內(nèi)心一切雜念,然而“虛”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求實,所以“虛”并非空空如也,而是求其萬境萌發(fā)。“靜”是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擾,使精力高度集中于創(chuàng)作構思之中,從而達到一種最佳的狀態(tài)。“靜”也只是手段,其目的是在于求動,心靜是為了求得文思之泉涌,靈感之爆發(fā)。所以說劉勰也同樣認為,詩人只有虛靜以后,才能立萬象于胸懷,隨物賦形;若主體過于躁動,虛靜不得,那他就會產(chǎn)生排斥性,萬事萬物便進入不了他的胸懷,他也自然創(chuàng)造不出鮮活生動的形象來。
其次,無論“消極能力”還是“虛靜”,都是指摒棄主體智力干擾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都重視直覺和體驗。濟慈在書信中多次表達他對直覺的重視:“我寧愿過一種感情的生活,而不要過思想的生活!” “我對真理的概念沒作什么深入的思索——我永遠當不了推理者,因為我對于自己是否正確并不在意?!?此外,濟慈闡述“消極能力”是“美感壓倒了一切其他的考慮”,于他而言,這一審美過程是超越思考、超越世俗的一種特別的精神活動,此時主體處于一個廣闊的審美空間,這一空間遠離世俗功利,遠離理性,來自詩人內(nèi)心,由想像主宰,靠直覺去活動和創(chuàng)造。濟慈還強調(diào),詩人要“停留在不確定的、神秘與疑惑的境地,而不急于去弄清事實與原委”,其目的正是阻止來自直覺的感受在思考中失去,為此他還列舉柯勒律治的例子:“譬如說吧,柯勒律治由于不能夠滿足于處在一知半解之中,他會坐失從神秘堂奧中攫獲的美妙絕倫的真相?!痹跐瓤磥?,只有停留在神秘與不確定的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才能靠直覺經(jīng)驗去揭示美的真諦;但如果急于用邏輯來窮盡事物的真相,便會如柯勒律治般失去對美的把握。正如王佐良談“消極能力”時也說:“詩人要經(jīng)受一切,深入萬物,細致體會,而不要企圖靠邏輯推理作出結(jié)論。”
“虛靜說”也同樣強調(diào)對直覺和體悟的重視,因為它代表了成型于古代且影響至今的整個中華民族的思維特質(zhì)——整體性的直覺思維,物、我,主、客融為一體。此外,虛靜的根本是要“去知”和“去欲”,做法是“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而“去知”正是指“去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判斷是非得失的心智活動和名理知識,也是忘掉主體的認識能力,避免人對事物作出判斷和分析的認識行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內(nèi)心清靜,不留雜念,不受外界干擾,主客體達到心物合一,從而促進“應感之會,通塞之際”的到來,最終順暢構思,完成創(chuàng)作。
然而也需指出,《神思篇》中劉勰在“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之后緊接著寫道:“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這說明劉勰在重視體悟的同時,并不排斥知識、經(jīng)驗和事理,他主張自覺遵循靈感思維的規(guī)律,通過長期積累和艱苦思考來求得靈感的霎時顯現(xiàn)。實質(zhì)上,劉勰認為虛靜狀態(tài)需要理性的深層參與,要求主體心靈自然而冷靜,以理智的思維直探審美對象的深層內(nèi)蘊。因為創(chuàng)作時,內(nèi)心空明、凝神專注方能使想象力活躍起來,而人在感情激動時反而很難做這點。因而劉勰和濟慈在對理智的看法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前者強調(diào)神志清醒有助于激活靈感,而后者主張詩人要停留在神秘與疑惑之境,注重一知半解的混沌狀態(tài)對靈感的激發(fā),正如柏拉圖所說“詩人如果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沒有創(chuàng)造能力,就不能做詩”。此為兩者間的差異之一。
第二,“虛靜說”與“消極能力說”在詩人個人情感流露方面所持態(tài)度不同。“虛靜”在中國不僅是一種美學思想,更是一種文學風格。歸納來說,“虛靜”之后所達到的“無我之境”中,作者心態(tài)閑靜,融身景物,忘記自我,極力客觀地呈現(xiàn)外物的情勢,而隱蔽自身的情感表達。因為在中國古代文學思想中,創(chuàng)作主體要想使文藝作品達到最高成就,就不能太過隨性地創(chuàng)作,在作品中要如實表現(xiàn)的并非個人觀點和情感,而是創(chuàng)作對象本身所蘊含的“道”。故而,“虛靜”之于中國文人,不僅是一種創(chuàng)作心理,更是一種影響甚廣的人生態(tài)度,是詩人人格修養(yǎng)的寫照,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在中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就說明了這一點。然而,濟慈的“消極能力說”注重的是“客觀的主觀化”,即詩人描繪的目標并不是客體本身,而是“我”想象中和感受中的客體,這里的感受主體是無目的、無功利的,他以客體的視角和意識來看待和思考這個世界,注重審美體驗的過程和感受。所以濟慈的詩作盡管想象馳騁,意象豐富,但并不避諱主體情緒借助眼前景物而自然流露。因此“消極能力說”在西方只是作為一種審美心理存在,是西方詩人創(chuàng)作心理的一部分,而無法內(nèi)化成其生命性格的一部分。
最后,“虛靜說”在中國的傳承遠比“消極能力說”在西方的影響要廣泛的多。翻閱英國學者拉曼·塞爾登所編寫的《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xiàn)在》一書可以發(fā)現(xiàn),對應“虛靜”的“非個人化與作者之死”一章中,僅僅有濟慈、龐德、艾略特、韋姆塞特、蘇珊·朗格和羅蘭·巴爾特六人;而中國文論中討論“虛靜”的文人和著作卻是不勝枚舉。這與中國文化主靜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植根于高度發(fā)展的內(nèi)陸農(nóng)業(yè)文明,缺乏來自外界的較大沖擊,在平靜中演繹著千年不變的故事。因而對中國文人而言,“虛靜”不僅是一個創(chuàng)作心理學理論,還是一種文化與生活態(tài)度,散布在中國哲學、倫理學與美學之中,被廣泛而深刻地探討,最終成為一個有歷史、有系統(tǒng)的文化問題。而在西方,“消極能力說”與其整體上主動且意欲向外的文化特性構成了對立的關系,因而對其全面論述的著作較少,沒有形成有特定的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約翰·濟慈.濟慈書信集[M].傅修延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
[2]李達三等主編.中外比較文學的里程碑[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3]王佐良.英國詩史[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7.
[4]韓聃.論虛靜——體道與藝術審美之為[D]. 長春:吉林大學,2007.
[5]柏拉圖.柏拉圖文藝對話集[M].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