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惟楚
【摘 要】魯迅的文章大都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其語言風格尖銳而冷峭、明快而又行文曲折有致,其藝術(shù)格調(diào)諷刺犀利而又富有一種時代色彩的幽默感。而寫于1921年底的《阿Q正傳》是其影響最大的一部中篇小說,故事以辛亥革命前后的農(nóng)村未莊為背景,塑造了阿Q這個不朽的流浪雇農(nóng)的典型形象。它向我們展現(xiàn)了辛亥革命前后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中國人的真實面貌。
【關(guān)鍵詞】魯迅;阿Q;革命
魯迅通過文藝創(chuàng)作以喚醒民眾精神,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最偉大的旗手。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統(tǒng)治階級一直用兩手來維護自己的反動統(tǒng)治:一手暴力鎮(zhèn)壓,一手精神奴役。精神奴役就是用種種封建說教來毒害被統(tǒng)治者,使愚昧、麻木的被統(tǒng)治者在做了奴隸以后還不知道自己的奴隸地位。這種可怕的精神“內(nèi)傷”深入的滲透到許多國人的靈魂之中,使他們精神畸形。從而最終使中華民族內(nèi)憂外患,任統(tǒng)治階級蹂躪,任帝國主義宰割,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魯迅深切地感到,中國要來一次徹底的,成功的變革,必須喚醒“麻木昏睡”的國民,改造他們的精神面貌。所以,魯迅一生以筆作刀,解剖國民的靈魂,無情的暴露和批判現(xiàn)實社會。而魯迅寫作《阿Q正傳》就是為了給被統(tǒng)治者以啟蒙,讓他們正視自己的問題,看清自己身上惡劣的品性,從而擺脫精神上的枷鎖,奮起抗爭。
《阿Q正傳》是以辛亥革命前后閉塞落后的小鎮(zhèn)未莊為背景,深刻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思想侵蝕的“國民靈魂”的代表人物阿Q。阿Q出身貧賤,沒有固定的職業(yè),年近而立卻沒有“家”,甚至沒有“姓”,可以說就是一無所有。他一生充滿著諸多的不幸:因為說自己姓趙,被趙大爺打了嘴巴;因為想和吳媽“困覺”,被趙秀才竹杠打了一頓;因為頭上長著癩瘡疤,卻頻遭眾人耍弄;因為自己身上的虱子沒有王胡多,捉來放在口里咬又不及王胡響,結(jié)果被王胡拉到墻上去碰頭;因為要“革命”,被“假洋鬼才”揚起哭喪棒要他滾出去……而這諸多的不幸都被他那著名的“精神勝利法”輕而易舉的化解了。雖然窮得叮當響,但“我們先前比你闊得多啦”;雖然頭上長癩瘡疤,但“你還不配……”;雖然挨了別人的打,就當是兒子打老子。甚至在被稀里糊涂地槍斃之前,還怕圓圈畫不圓,但他想“孫子才畫得很圓的圓圈呢”,這一切詮釋了一個完整的阿Q思想: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自我陶醉而又妄自尊大的可憐、可愛又可恨的一種自我平衡的“精神勝利法”。
魯迅說過,他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動機“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喚起國民的覺醒。對阿Q,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因此,阿Q的“精神勝利法”,就其實質(zhì)而言,就是人的不覺醒、人的價值的淪喪以及人尊嚴的缺失。這使國人對不幸的命運、對悲慘的人生不是采取一種怒起抗爭的態(tài)度,而是采取一種消極逃避、藏匿,甚至一種十分荒唐而虛幻的自我陶醉的態(tài)度。而這一切,恰恰是中國農(nóng)民深受封建統(tǒng)治階級思想禁錮的必然結(jié)果。阿Q的性格頗為復雜。“他有一種不知從哪里來的意見,以為革命黨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為難,所以一向是深惡痛絕之的”。但他后來發(fā)現(xiàn)革命黨可以改變他的社會地位,又準備“投降革命黨”。這表面看來前后矛盾,其實兩者是有機統(tǒng)一的。因為在阿Q看來,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歡誰就是誰”。既是革命,小D、趙太爺、秀才、假洋鬼子乃至王胡的命都要革掉;至于他“喜歡誰”,他認為“假洋鬼子的老婆會和沒辮子的男人睡覺”;“秀才的老婆眼睛上有疤的”,至于吳媽,“可惜腳太大”。由此可以看出,阿Q的“革命”骨子里有著封建統(tǒng)治階級給他打下的很多深刻印痕。處在社會最底層的阿Q本來天生就應該具有真正的革命本能,但為什么他想象中的革命卻成為這么一幅奇怪的圖畫呢?這正是作品深刻之處:封建階級思想作為一個歷史時期的統(tǒng)治思想,是如此嚴重的束縛、毒害著中國農(nóng)民,完全應該覺醒的國人卻未能覺醒。這是歷史揭露出來的十分真實而荒誕的本來面目。所以“改造國民靈魂”是一項十分重大、同時也是十分艱巨的歷史重任。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這顆文壇巨星在上海殞落了。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旗幟上書三個大字:民族魂。而他的諸多文學作品,時至今日,依然深刻地影響著現(xiàn)代國人?!栋正傳》發(fā)表后,也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還被譯為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學中的經(jīng)典之作。茅盾在1932年就說:《阿Q正傳》給讀者以難以磨滅的印象。現(xiàn)在差不多沒有一個愛好文藝的青年口里不曾說過“阿Q”兩個字。時至今日,其藝術(shù)光芒仍十分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