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憲
前不久,米蘭世博會中國館開展“旗袍秀”活動,500多名華人女性身穿旗袍在現(xiàn)場一起亮相,展示中華近代服飾文化風韻,場面可謂多姿多彩,引起媒體關注。
2015年端午節(jié)前的一天午后,筆者慰問離休老干部,上門拜訪了趙衡前輩,她今年已是94歲高齡了。趙老年輕時曾在上海就讀于美術??茖W校,用現(xiàn)在的話講,當時她是一名“文藝青年”??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她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新四軍,后又經歷了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誕生后,趙老轉業(yè)到地方,20世紀70年代后期,受上級委派擔任了上海市服裝研究所副所長,參與了國內第一支時裝表演隊的組建和管理工作,并在職工技術學校為學員們上美術專業(yè)課。在副所長的崗位上工作了數(shù)年后,趙老到齡離休。離休后,她重拾自己年輕時的美術夢想,積極參加老干部定期學習,長期堅持國畫創(chuàng)作,陶冶性情,不斷提高繪畫水平。前年,她的子女們將她習作中的精品匯編成冊,印刷出版,觀者無不贊嘆。
趙老精神矍鑠、關心時事、十分健談。她還特別愛跟晚輩交流。我們每次去探望慰問,都要跟她聊上好一會兒。這次登門,結合米蘭世博會中國館開展“旗袍秀”活動的報道,就如何弘揚好傳統(tǒng)服飾文化問題與趙老進行了交談。趙老認為,旗袍的確是一種獨特的女性服裝款式,具有我們中國特色。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發(fā)源于上海的改良旗袍(亦稱海派時尚旗袍),選用富有東方韻味的絲綢、絲絨面料;配以精致的“鑲、嵌、滾、蕩”及刺繡、貼花、盤花鈕等傳統(tǒng)工藝;加之合體的款式造型設計,賦予旗袍一種新穎、特殊的視覺美感效果,這是其他服裝款式難以達到的。趙老認為,作為女性禮儀服裝的旗袍,其精髓是能夠表現(xiàn)出一種含蓄之美,符合受幾千年來傳統(tǒng)文化思想熏陶東方女性所應具備的端莊、典雅氣質;旗袍的最大特點應該是“顯而不露”,既能很好地勾勒出女性身體美妙的曲線,同時絕不過度地暴露身體敏感部位。筆者非常認同趙老這一觀點。
筆者與旗袍打交道也有四十多年了,過去長期在絲綢服裝廠工作,接受過老工匠的言傳身教,參與過出口絲綢旗袍的生產與國內定制旗袍的設計,積累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后來調到研究所工作,也一直在關注旗袍樣式的衍進問題,所以,與趙老頗有共同語言。其實,旗袍是起源于清朝的一種女性外衣形式,旗袍曾有“旗人之袍”之稱。最初的旗袍造型是立領、寬袖、直腰身、大下擺、偏門襟,并在領圈、門襟、下擺和袖口邊鑲拼異色布料或繡花花紋,其衣身部位為平面結構。進入民國時代后,由于滿族已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一樣融入中華民族整個大家庭,所以,旗袍逐步演變成城市女性居民的一種著裝方式,款式上有所變化,袖口縮小、下擺變小,但仍保持直腰身的筒式造型,實用性較強。那時的平民旗袍,多以棉布為面料制作,可單,可夾,穿著人群廣,穿著季節(jié)長。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改良旗袍在上海出現(xiàn),它一改原先衣身的平面結構設計,通過收省、開刀、裝拼等手段,并輔之“鑲、嵌、滾、蕩”及刺繡、貼花、盤花鈕等傳統(tǒng)工藝后,逐步形成了講究時尚、注重禮儀的特有的式樣。海派時尚旗袍獨到的輪廓造型應該是“花瓶”式的,最細的部位是在人體的腰部,最寬的部位應該是在人體的髖關節(jié)部位,同時,長至小腿肚及腳面的旗袍款式其底邊的寬度要明顯小于髖關節(jié)部位,整個造型就像底座小、肚圍寬、瓶頸細的花瓶外形那樣錯落有致,這樣,不管是處于靜態(tài)或是移動狀態(tài)時,身著旗袍的成熟女性總顯得身材勻稱、曲線優(yōu)美、婀娜多姿。
趙老認為,現(xiàn)在設計的旗袍開衩普遍過高,已至于破壞了應有的含蓄之美。她說,過去那些大家閨秀、淑女名媛穿著的旗袍開衩一般不會超過膝蓋以上,所以,無論行走或是坐著都不會有傷風雅。過去,穿高開衩旗袍的女性也是有的,但一般是從事某些特殊行當需要,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筆者的研究也趨同于趙老這一觀點,并有搜集的舊時旗袍圖片為證。同時,筆者還認為,開衩過高還會影響到旗袍的“花瓶”式造型,因為開衩過高,旗袍下端的包覆性就會降低,行走起來,前后裙擺就像門簾似的飄動,破壞了原有造型線條一統(tǒng)、流暢的美感。不論處于靜態(tài)或是移動狀態(tài)時,身著高開衩旗袍的女性都還要防范“春光乍泄”,其實這種款式設計上存在的不足,會直接影響到旗袍穿著的美感和效果。
或許有人認為,現(xiàn)在社會是開放性的,傳承應當發(fā)展,現(xiàn)代旗袍裙擺短一些,開衩高一些無所謂。但是從專業(yè)的眼光分析,傳承還是需要把握好精髓的。筆者認為,所謂精髓其實就是底線,底線就應該堅持,不可輕易突破,否則,傳承就會劍走偏鋒,就會走樣,就會變味。聽了趙老有關旗袍“含蓄之美”的一席評論之后,筆者更加堅定了自己原先的這些想法?,F(xiàn)如今,作為承載現(xiàn)代中華服飾文化及文明宣示功能的旗袍,應當注意設計細節(jié),尤其是像裙擺與開衩部位的設計應該慎之又慎,否則效果便會適得其反。如果旗袍穿出的效果只是“風騷”,而缺乏端莊、典雅、嫵媚的“含蓄之美”,這樣的設計是需要加以修正的。聯(lián)想起西方女子晚禮服設計有“露臂、露肩、露頸、露背,不露胸”的基本原則,我們的旗袍設計也應當遵循“把握好分寸”原則,不可太隨意、太暴露,一定要體現(xiàn)出對女性的尊重。
海派時尚旗袍有歷史,衍進有特色,傳承它絕不可忽略文化積淀,忽視其精髓。只有了解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把握好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特點,懂得它“含蓄之美”的精髓所在,明白其在當代所要承擔演繹民族服飾文化的重要地位,設計者才能正確設計好它,穿著者才能妥帖地表現(xiàn)好它。這是筆者與趙衡老此次交流形成的共識。
—寫于2015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