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美旺
摘 要:該文介紹了板栗實生苗繁殖技術,主要包括:采種、選種、貯藏、春播、苗期管理等,以供參考。
關鍵詞:板栗;實生苗;繁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1-93-02
板栗的枝條不易生根,扦插和壓條均難繁殖,在生產上其繁殖方式主要有實生繁殖(種子繁殖)和嫁接繁殖2種。實生繁殖是傳統(tǒng)的繁殖方法,在生產上應用很廣,板栗實生苗可直接栽植、培育,成熟期樹體高大,主干挺直,有木材利用價值。本文現(xiàn)將板栗實生苗繁殖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 采種
1.1 采種時期 采種在品質優(yōu)良的栗園區(qū)進行,板栗成熟的標志是栗苞由綠轉黃并自動開裂。早熟品種8月中下旬成熟,晚熟品種10月下旬成熟,大部分品種9月中下旬成熟。采收應在栗子充分成熟后進行,此時的栗子皮色鮮艷,含水量低,營養(yǎng)成分高,品質好,耐貯藏。
1.2 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習慣上有2種:一種是拾栗子,即待樹上的栗苞自動開裂,堅果落地后拾??;另一種方法是打栗苞,待栗苞由綠轉黃時用竹竿打下后堆放10d左右,待栗苞開裂后剝栗子。
2 選種
選擇果粒大,顏色鮮艷,飽滿,未失水,無蟲眼的栗果,作為實生繁殖的栗種。
3 貯藏
栗果失水風干易引起霉爛,不能長時間暴露在光照下,當種子含水量降到30%以下時,即喪失發(fā)芽能力,因此,應采用有效的貯藏方法,使栗果順利度過種子休眠期及越冬期。貯藏方法采用沙藏法,栗果陰干1d后,即可貯藏。與濕沙混合,一般2份沙加1份栗果,或1層沙1層栗果。沙藏堆高出地面40cm,寬1m,長度按果的數量而定,上面及四周覆蓋10cm厚的濕沙。沙的濕度以保持含水量8%~10%為宜,即手捏能成團,稍一碰又能散開。為了在沙藏期不生病害,最好選用無土河沙,用前日曬幾天,用時加入含0.1%托布津殺菌劑水溶液拌勻。沙藏堆間隔10d左右翻倒一次,以利散熱。并揀出爛粒,一般正常粒果基本不沾沙子,而爛粒四周沾滿沙子。在翻堆1~2次后,待夜間氣溫下降到0℃時入溝貯藏。
沙藏溝應選擇在干燥、排水良好、背風陰涼處,溝深和寬各1m,長度不限。溝藏時先在溝底鋪一層濕沙,爾后將沙藏堆已混合好的沙和栗果均勻放入溝內,厚度為80cm左右,上面覆蓋草席,待平均氣溫下降近0℃時,再加厚沙或濕土,使栗果既保持低溫,又不受凍。為了通氣和使冷空氣進入,每隔1m插一小捆直徑約10cm的高粱稈直通溝底。如果貯藏少量栗果,可以與濕沙混合后,放入深60cm,直徑50cm左右的坑內,入冬后坑上覆土30cm即可。
4 春播
4.1 春播時間 春播時間一般為2月中旬至4月初,由于栗種在貯藏過程中容易萌發(fā),一般播種應偏早。如果種子能在低溫下貯藏,則適當晚播較好,這樣有利于土溫上升,縮短種子埋土時間,減少損失,并能出苗整齊一致。
4.2 苗圃地選擇 苗圃地選擇土地平坦、較肥沃的微酸性砂質土壤。整地前先施肥,后做苗床,苗床寬1~1.2m,長5~10m,苗床高出地溝面15cm左右,并清除雜草。播種采用縱行條播,行距30~40cm,株距10~15cm,每667m2播種量100~150kg。
4.3 藥劑拌種 為了防止地下害蟲,可使用硫磺草木灰拌種法:配方為種子50kg加硫磺粉0.2kg,草木灰1kg,黃泥適量。將黃泥打成泥漿后倒入種子,使種子表面沾上一層泥漿,然后將種子取出,放到硫磺和草木灰混合的粉沬上滾動,使種子外面沾上一層硫磺和草木灰。播種后可預防地下蟲害和獸害,且不影響種子萌發(fā)。
4.4 點播 播種時將種子平放,先端不要朝上或朝下,以利于出苗,然后覆土3~4cm,并稍加鎮(zhèn)壓。為了保證土壤水分供應,在播種前要灌足底水,2~3d后土壤濕潤而不太粘,便于操作時開溝播種。從播種到出苗階段不要澆蒙頭水,以免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5 苗期管理
5.1 中耕除草 板栗在土溫10℃左右時開始萌發(fā),15~20℃是最適濕度,若土壤溫度、濕度適宜,播種后14d左右幼苗便出土。幼苗出土后應及時中耕除草,保證幼苗生長。另外,苗木生長期間,還要多次中耕除草,以利幼苗生長。
5.2 施追肥 幼苗生長1個月后,種子內的養(yǎng)分已耗盡,可于6月上旬至8月上旬進行2次追肥,每667m2約施氮肥15kg,施肥后立即灌水。
5.3 灌水和排水 除施肥灌水外,根據氣候和土壤墑情,及時灌水和排水。栗苗怕水淹,水淹3d菌根全部死亡,所以不可積水。
5.4 防寒和平茬 北方地區(qū),栗苗第一年冬季地上部分容易“抽條”,即自上而下干枯,原因是由于氣溫太低,產生凍害。一般可在秋后將幼苗彎倒埋在土內,第二年春天再去掉防寒土。對于生長量不夠標準的樹苗,可在秋后平茬,剪去地上部分。第二年春季傷口下萌出很多芽,可選留一個生長旺的新稍,將其余抹掉。由于營養(yǎng)集中,幼苗生長茁壯,莖干挺直,生長量超過沒有平茬的同齡苗。
5.5 病蟲害防治
5.5.1 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有地老虎、金針蟲、蠐螬、螻蛄等。金針蟲幼蟲危害種子及幼苗的根莖部;蠐螬幼蟲喜食剛播種的種子、根、塊莖、幼苗;地老虎幼蟲咬斷幼苗近地面的莖部,使整株死亡;螻蛄若蟲及成蟲白天潛伏于土壤深處,晚上到地面危害,喜食幼嫩部位,危害盛期多在播種期和幼苗期。防治方法主要是毒餌誘殺,可將小米、玉米等炒香,拌些米湯,爾后拌上磷化鋅或敵百蟲等殺蟲劑。播種時放在種子周圍,可防治地下害蟲。
5.5.2 食葉害蟲 主要是金龜子。金龜子喜食板栗的嫩葉,可采用化學防治,于5~9月采用低毒、低殘留,高效的殺蟲劑灌根毒殺幼蟲蠐螬,晚上9:00以后噴霧藥殺金龜子成蟲。
5.5.3 病害防治 主要是幼苗立枯病。在幼苗出土后發(fā)病,于莖基部產生橢圓形暗褐色病斑,并逐漸凹陷,擴展后繞莖一周,造成病部縊縮、干枯,病苗初是萎蔫,繼而逐漸枯死。由于病苗“枯而不倒”,故稱“立枯”。濕度大時,病部常長出稀疏的淡褐色蛛絲狀霉。防治方法:每667m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12kg加水60kg噴霧。
6 結語
板栗實生苗培育,第一年秋季經過采種、選種、貯藏3個階段,貯藏是關鍵,貯藏不好,種子易霉爛變質;第二年春季播種后的苗期管理,做到旱時灌水,澇時排水,苗床上生長的雜草及時清除,并適當施肥,預防病蟲害,達到培育壯苗、豐產的目的。按發(fā)芽率85%計算,每667m2可產板栗實生苗0.8萬~1.2萬株。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