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雅麗
(安徽大學 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230601)
作為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佛教音樂形式,因其所屬、所處的不同地域之特征,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與儀式。佛教音樂從功能模式來說,只是單純地運用到寺院祭祀、宗教儀式、信眾典禮、告慰神靈等形式上,但是從更加深遠的內(nèi)涵來說,它也深深受到地域其他文化的影響并與之相互融合,如傳統(tǒng)文化、地方戲曲、村落民俗等。音樂形式作為佛教傳播的手段之一,是通過人的主觀意識與行為特征的媒介加以實施與運用的。[1]34音樂是理解人類行為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手段的一種渠道,同樣也可以通過它去剖析各種形式的文化。從人的音樂性出發(fā),它使得我們更加容易找到各種文化的進化過程與傳承方式,并可以適當?shù)匾龑Я飨?,甚至決定在其過程中人的自身的行為軌跡并提供有效對應的證據(jù)。
皖南地區(qū)的佛教文化主要以九華山為軸心,覆蓋周邊各個地區(qū),同時也輻射到文化醇厚濃郁的徽州文化圈。九華山佛教音樂主要是漢傳佛教音樂千百年來不斷地與地方傳統(tǒng)文化交匯融合,逐漸形成了既有殿堂音樂的莊重靜穆與神秘,又有民間音樂的清新典雅與脫俗的特色。它對研究我國音樂、文化、民俗、民風及宗教流傳衍變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2]16
佛教音樂與佛教內(nèi)容有關,一般出現(xiàn)在一些佛教寺院的法事活動中,通常被稱為梵唄,分為多種形式,如贊唄、梵曲、佛樂等。九華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漢傳佛教在中華民族的宗教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經(jīng)過上千年的發(fā)展,形成了佛化自然、融合儒道、弘通世俗、導化精神的重要特質。其深層的文化底蘊,是將微觀的宗教宇宙世界與具體的佛事活動相互結合,并深刻地反映著復雜的經(jīng)濟、政治、社會的變遷與發(fā)展。[3]26另外,千百年的盛興,也承載著民間對地藏精神的信仰,同時也孕育并繁衍了特定的九華山佛教文化。作為中國“蓮花佛國”的四大名山之一,其深遠的佛教理論思想、宗風形態(tài)、文化特質、當代意蘊永遠是我們向往探尋的神秘世界。其倡導的踐行、自悟、合一、協(xié)調(diào)的精神方向,為普天下的信眾指引了道路。因此,作為實踐中的研究者,有必要、有義務將其更多的內(nèi)在方面展現(xiàn)給更多人,讓他們?nèi)チ私?,去認識。
在宗教發(fā)展過程中,傳播方式始終占有重要的位置。人的音樂性主要是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本身所特有的意志對音樂性的賦予,它能大大提升宗教文化的傳播速度。雖然傳播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專業(yè)性、集體性、復雜性,但是從基本的人的音樂出發(fā),將使得我們能更加原始地窺探其內(nèi)在的文化本質,[4]32其大體傳播方式為群體性與人體性。九華山佛教音樂從內(nèi)容以及唱頌對象和場合等方面,大體可分為儀規(guī)音樂和道場音樂兩大類。從傳播方式而言,這屬于群體性的傳播方式。
儀規(guī)音樂是殿堂里在佛前唱頌的贊、偈等佛曲,主要有贊、偈、真言、咒子、拜愿、三稱菩薩等形式,其中贊、偈音樂性較強,其他多為吟誦性。人的音樂性與宗教音樂的關系則在于交流與對話,從人本身進化的過程看,這種簡單的功能性的設置與宗教傳播密切相關。
譜例1:
道場音樂是道場上唱頌的用于弘揚佛法、超度亡靈的佛樂,所唱佛曲的音樂色彩、風格、情趣以及唱頌形式均有不同,曲調(diào)較為明朗,漢族民間色彩較為濃郁,帶有一定的民俗性。人的音樂性是廣義的、宏觀的、歷史的現(xiàn)象,[5]17如九華山佛教音樂中的《唱贊》(詳見譜例1),其旋律有起有伏,音調(diào)舒展悠揚,多為兩到三個樂句,從宮調(diào)式開始,中間不斷,一直進行到“角音”、“商音”,而最后又回歸到“宮音”,喻示著佛教中“大一統(tǒng)”的人文精神,很好地抒發(fā)和表達了特定的環(huán)境以及唱音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心世界。除了贊,在偈、真言、咒子、拜愿等儀式音樂的發(fā)展過程中,為了方便傳播,九華山僧人將這些音樂進行了幾次較大的改動,主要是加入民間戲曲音樂中的“散句”結構。[6]21這種結構旋律性不強,但是注重吟誦歌詞,敘說故事,能夠讓普通聽眾知道佛教音樂“訴說”的是什么。這種結構可謂是似說非說,似唱非唱。尤其是敘事性的“滑腔”,旋律語感與當?shù)孛耖g地方性語言的口語聲調(diào)緊密相連,令人有抑揚頓挫之感。這些音樂的改動,不僅使九華山佛教音樂傳播速度有所提升,而且還使其進一步趨向于大眾化、通俗化。
傳播方式是在一個龐大的音樂文化歷史與現(xiàn)實空間中開展的新的科學思維活動。囿于宗教文化的孤立性與獨特性,其傳播途徑較為落后。植根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中的佛教音樂,飽含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時映射出中華民族的獨特氣質與人文精神,如何有效改善其傳播方式,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探究多種形式下的傳播方式,也將極大地改變我們原本的觀念,使得我們認識到音樂本身的傳播現(xiàn)實,最終指向對象的特征、特質、概念的相互關系以及相關規(guī)律。
按照梅里亞姆的觀點,音樂是人的產(chǎn)物,它有自身的結構,但是它的結構不能脫離產(chǎn)生它的人類行為而獨立存在。要了解“制造”一首音樂作品所發(fā)生的事情,就必須了解其行為方式與觀念。九華山佛教音樂當中的文體特征、結構方式、演唱類型、樂調(diào)形式、樂器種類等,都無一例外地受到行為特征的影響。
從佛教文化本身而言,其行為特征較為穩(wěn)重而不亂,以無求為,以不變處萬變,并以超度亡靈、施食救饑、普渡眾生為追求方向。就音樂性而言,則表現(xiàn)為典雅、舒緩、悠揚等幾個方面的基本特征。其結構多為單句式、齊句式、長短結合式、套句式,這些結構符合傳統(tǒng)音樂結構模式和人們主觀的行為特征,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宗教文化也深深受到各種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以九華山佛教法事音樂常用的鑼鼓點為例,為了配合法事當中各種人類行為,其一般在變化當中較為隨性,沒有固定的程式規(guī)定,多為臨場即興演奏。即興演奏并不意味著鑼鼓點散、亂,恰恰相反,鑼鼓點的節(jié)奏靈活多變,可以隨著法事進行和人們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如在“一槌鑼”中(詳見譜例2),輕似蜻蜓點水,點到即止,重似雷霆萬鈞,氣勢磅礴。九華山僧人能使既粗獷又細膩的鑼鼓音響與嚴肅的佛教法事結合起來,彰顯佛教音樂的魅力。
譜例2:
另外,九華山佛教音樂為了配合佛教法事中的各種行為,其鑼鼓點呈現(xiàn)“動性”特征。該特征是指鑼鼓點在節(jié)奏律動的內(nèi)涵性質上是運動的。相對于一般的民間鑼鼓點而言,九華山佛教音樂中的節(jié)奏律動具有一定的緊張度,好似波浪一樣,向前不止。如長鼓點“”,其節(jié)奏性屬于,總體來說是前進的,運動的。尤其是大鑼在弱拍上的強奏,就更加迫使下面必須進行反復或者以新的結構與之銜接,使樂句與鑼鼓點的流動感進一步增強,以達到配合法事行為的目的。另外,九華山佛教音樂當中的演唱方式多以雄渾低沉、共鳴感較強為主,并伴有“和念”,通常的樂器多以鐺、鈴、木魚、鼓為主,偶爾也出現(xiàn)一些例如竹笛、簫、二胡等傳統(tǒng)民族樂器,調(diào)式較為豐富,宮、商、角、徴、羽調(diào)式均有,其中以徴、商為最多,宮、角次之,羽更次之。旋律以級進為主,無較大起伏,多為4/4 拍子,音樂表述特征繁多,內(nèi)容各異,演唱時大多為一人舉腔,眾人齊唱,以及唱念相間,演唱時用法器(打擊樂器)點板伴之。作為自發(fā)性的人的行為特征,對于音樂形式的形成、演唱方式的特征以及音樂調(diào)式的構成將起一定的主導作用,同時這些也成為佛教音樂的基本特征。而九華山佛教音樂的穩(wěn)重無求、低沉深邃,也對應著該地區(qū)的基本文化特征與人的基本行為方式。
人類的音樂能力與人類的宗教文化一樣,不受任何民族、任何地域的影響,它產(chǎn)生于內(nèi)心最為本真的需求,運用于精神世界。它們都存在于人的體內(nèi),雖然無法去觸摸抑或開發(fā),但是它們會自我進行完善與提升。九華山佛教音樂是漢族傳統(tǒng)宗教音樂之一,其內(nèi)容豐富,歷史久遠,包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蘊涵。對于深入研究中國漢族音樂、文化、民情、民俗、民風以及宗教流傳衍變等方面內(nèi)容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精神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民間音樂曲牌的靈活運用上,如九華山佛教法事常用的“祝延《嘛呢叭咪哞》”(詳見譜例3),為了表達人民對佛教的精神需求,在長達100 多小節(jié)的樂句當中,使用了34 個鼓點,除去開頭和結尾,分為4 個鑼鼓點進行表現(xiàn)。每個鑼鼓點用“長流水”間隔,①舍去了其他宗教音樂當中程式化、與主題不相干的音樂部分。更為可貴的是,九華山佛教音樂在傳統(tǒng)的音樂曲牌演奏中,采用串聯(lián)方式,將不同情緒、不同宮調(diào)的器樂曲牌串聯(lián)起來,將佛教人物中的喜怒哀樂用音樂的形式予以訴說。
譜例3:
談到人的音樂性與宗教文化的關系最初始的起點是如何找到人的精神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終極目標。從其本身的音樂性的基礎出發(fā),音樂多典雅溫婉、舒緩悠揚、穩(wěn)重深沉、協(xié)調(diào)合一,這些都完全符合佛教音樂本身的訴求以及奮斗目標。
佛教音樂是一種宗教化的音樂藝術形式,配有佛教特殊的梵文韻體歌詠佛經(jīng),并伴有不同形式的樂器,營造了莊嚴神圣、清靜自然的佛門境界。從聲音本身來說,清新典雅、脫俗超凡表達了一種特屬于中華民族的自然法成的思維觀念與無欲無求的精神需求。悠揚如歌的旋律猶如古代詩歌辭賦、山水墨畫,或者農(nóng)耕文明那種單純的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在那余音裊裊之中,體味不同的人生價值與奮斗方式。聽者胸襟豁然、神游心馳,聞者置身極樂,無欲無求。
九華山佛教音樂不單單是一個地域的特色文化,也是中國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九華山佛教音樂已有千百年的歷史,是集宮廷音樂、寺廟音樂和民俗音樂為一體的音樂文化,既有殿堂音樂的莊嚴、靜穆、神秘,又有民間音樂的淡雅、脫俗、清新。佛教音樂是我國古樂中惟一世代相傳、沿襲至今、保存最好的樂種之一,是中華古老文明中最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九華山佛教音樂值得更多的藝術研究者去進一步挖掘和創(chuàng)新。從更廣的角度出發(fā),中國佛教音樂是中華傳統(tǒng)音樂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非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從人的音樂性的角度出發(fā),音樂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與語言、文學、宗教等諸多方面一樣,都是人類固有的精神特質和功能屬性。佛教文化以神靈為核心,在其傳承布道、供奉頌揚的具體過程中,作為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的人的因素如何實現(xiàn)其過程,人的音樂性的特質如何在宗教文化中加以體現(xiàn),這一系列佛教音樂研究的核心文化問題都是當下研究的難點。只有以九華山佛教儀式為具體個案,通過對佛教“語境”下各種佛教音樂行為進行“深描”,同時以人類學角度對九華山佛教音樂中的各種音樂要素、音樂文化功能、音樂社會功能等諸多要素進行梳理,并通過詳盡的田野考察報告對其進行深層次、整體性的描述,分析其音樂產(chǎn)生的歷史原因、闡述意義之所在,才能準確地對以“人的音樂性”為核心的九華山佛教音樂文化進行全面的梳理與研究。
注釋:
①指的是九華山佛教法事音樂中常用的一個鑼鼓點,其喻意鑼鼓并不中斷,如流水一般。
[1]盧忠?guī)?明清九華山佛教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3.
[2]田雅麗.“梵音妙音,清靜人間”——九華山佛教音樂初探[J].音樂探索,2010(3).
[3]周杰.九華山佛教法事音樂的源流及其儀式性功能考略[J].銅陵學院學報,2011(2).
[4]李興中.論九華山佛教文化的意蘊[J].江淮論壇,2002(4).
[5]吳軼寒.論九華山佛教文化對當?shù)孛袼孜幕挠绊慬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6]邵林林.九華山祗園寺水陸焰口音聲佛事研究[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