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 樊秉義(副主任醫(yī)師)
腦梗塞是指局部腦組織因缺血缺氧所致的壞死、軟化,臨床以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種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腦梗塞的發(fā)病與社會發(fā)展及老齡化有關,多發(fā)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且約有半數的患者以往有過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發(fā)病原因有動脈硬化、各種腦動脈炎、高血壓、服藥或用藥不當、精神因素等。腦梗塞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之一。它發(fā)病急促,恢復緩慢,易導致患者口角歪斜、語言障礙、肢體癱瘓等,使患者產生深刻的心理障礙,而不健康的心態(tài)又可使機體免疫調節(jié)功能減弱和抵抗力下降,因此在臨床上積極糾正心理障礙對促進機體的康復有重要意義。不同的文化背景則可產生不同的思維內容,但整個心理過程大概可歸納如下:
疾病開始期患者意識恢復后,由于生理、社會、經濟等多種因素,引起一系列的心理變化,表現為疾病確診前的懷疑,僥幸心理,尤其是年輕患者認為自己身體狀況不可能出現腦梗塞,不相信患病。一旦確診后產生恐懼心理,對死亡的恐懼,對自身殘疾成為家庭負擔的恐懼和擔憂,產生悲觀失望情緒,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出現對抗和攻擊行為,如拒絕治療和護理等;有的患者焦慮不安,煩躁失眠,易發(fā)怒,嚴重者可產生絕望情緒。這些反應的產生主要取決于病人對疾病的自我認知和評價,包括個體以往對該病的了解、醫(yī)護行為,陪護家屬的語言情緒表現,醫(yī)院設施的暗示,個體對疾病的敏感性等因素。這四個方面相互影響,支配著病人的心理反應和行為。
疾病穩(wěn)定期此期是病人個體接受期,當病人對自己所患疾病有所認識后,對疾病采取被動接納的態(tài)度,進入病人角色,病人更多的是注意自身疾病的變化,關心軀體的不適,常把疾病癥狀和體驗與病情的好轉和惡化相聯系,迫切要求知道治療方法,感受每天的治療效果,急于快速康復。但由于患者的知識水平、社會地位、心理預期目標等因素影響、病人情緒有諸多變化,自尊心增強,激動與抑郁癥狀常有明顯表現。
疾病的恢復期患者病后對希望早日康復的心理非常迫切,尤其是年輕病人,由于擔心因疾病而失去肢體的功能或喪失生活和工作能力,無法完全恢復健康,容易出現情緒低沉、傷感、抑郁、易激動、性格脆弱、急躁易怒、自我為中心。此期病人心理活動多數較為敏感,易受刺激,尤其是伴有失語的患者表現更為突出。腦梗塞患者一般10個月后進入后遺癥階段,此時就算有正確的鍛煉治療,但部分患者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語言、肢體功障礙,在疾病初期對康復充滿了希望,在恢復速度開始緩慢或停止時,患者情緒會再度低落下來,情緒異常,悲觀失望,嚴重者失去信心,甚至產生輕生的心理。
恢復期心理護理首先要幫助病人轉換角色,解除被動依賴和習慣性心理,特別是在病人正確認識疾病之后,鼓勵病人樹立樂觀情緒,面對現實,接受現實。鼓勵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樹立長期康復訓練的信心,培養(yǎng)病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讓心理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