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靜
野外
程靜
古代桃花和今天的桃花似乎沒什么差別,因為 《詩經(jīng)》所記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那種燦爛與鮮艷,和現(xiàn)在的桃花一模一樣。早春的一天,人們突然覺得天空變得比往日明亮,就知道:桃花開了。桃花特別艷麗,好像每一片花瓣都能放射出光芒,整個果園花團(tuán)錦簇,一片連著一片,它們一起將邊地照亮。我覺得,無論古代還是現(xiàn)在,桃花都是大地早春最炫目的花朵……說到這里,我感到有些虛弱:時間是最厲害的雕刻師,什么事物可以在光陰的消磨中永恒不變?事實其實是這樣,古今桃花存在著差別,但不是外表,而是意義?!对娊?jīng)》以前,桃花僅僅是桃花,和大自然中其他生命一樣——表達(dá)自身。自從 《詩經(jīng)》里出現(xiàn)了一朵可人的桃花,可以 “宜其室家”的桃花,樹枝上的桃花就不再是桃花,它獲得了另一種意義。桃花從此飛到年輕女子泛著紅暈的臉頰上,飄落在如春水般蕩漾的愛情的荷塘里。桃花脫離了桃樹,成為一種獨(dú)立存在的充滿隱喻的花?!对娊?jīng)》之后的詩人都在這個思維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桃花為一切美好情愫代言,與美人、愛情、懷念、別離……難解難分。桃花開到今天,它的隱喻已經(jīng)復(fù)雜到無以復(fù)加的程度,延伸之處是艷遇?外遇?紅顏知己?一夜情?葉賽寧說:許多花向我低頭彎腰,只有一朵在會心微笑。啊,來來往往的桃樹下,誰能看到一朵自然的桃花?人們觀賞桃花卻與桃花無關(guān),在滿園春色中,想著心中會心的那一朵……
河谷氣候濕潤,此地民眾自古就有栽種果木花草的習(xí)慣。我們的城市由幾個大果園環(huán)繞,春天時候,無論庭院還是郊外,隨處可見各種果花依次綻放的情景。杏花、蘋果花、梨花開放的時候都很美,各具特色,但惟有桃花令人產(chǎn)生措手不及之感。它的紅,是心臟激烈跳動血液在臉上涌動的紅,純潔、真切,無論深紅還是淺紅,都是那種不設(shè)防、害羞,但終于勇敢地表達(dá)出來的情感。那些對愛情麻木或油滑的人,面對這樣的真,會突然覺出自己的低矮與無趣……啊,桃花總是令人聯(lián)想到青春與美麗、生命與愛情,它成為一朵隱喻之花,是有理由的。關(guān)于果園,以前不覺得城市旁邊有個果園有什么大不了,尋常生活的一部分么。直到果園越來越少,從前種滿果樹的地方矗立起一幢幢高樓,才感到內(nèi)心的憂慮:果園真的會消失嗎?傳統(tǒng)生活的緩慢、寧靜與清涼也會隨之消失嗎……我不知道……時光是最厲害的雕刻師,什么事物可以在光陰的消磨中永恒不變?
伊犁產(chǎn)桃歷史悠久,清代 《西域圖志》里有專門記載。桃樹多,果實的品種也就多,流放此地的詩人洪亮吉、學(xué)者徐松曾著文稱贊??梢韵胂瘢谌松鷳n患之際還有興致贊美一粒桃,可見它是多么甜美,給一顆滄桑的心帶來多么可貴的愉悅。在各種鮮桃中,我覺得蟠桃口感最好。蟠桃樣子扁圓,果肉醇厚。小時候吃桃根本來不及水洗,將熟透的蟠桃揭皮食之,汁水順著手指滴答……現(xiàn)在正是瓜果成熟季節(jié),集市上一堆堆的桃、梨與蘋果,想起春天看到的那些桃花,突然覺得有些不適應(yīng),和眼前的桃根本聯(lián)系不起來——美麗得幾近虛無的花朵,果實卻如此真實。少女時代,我曾艷羨父親單位一個女人的美貌,希望自己長大后也能擁有她那樣的美。這個女人在大院里來來去去,身后總有各種寫著不同內(nèi)容的目光偷偷追隨。單位上有一些關(guān)于她的傳聞。后來我出去上學(xué),多年之后再遇到,雖然她的美貌在時光中流逝不少,但仍保持著一個美貌女人的風(fēng)韻。孩子個頭長得比她都高了,丈夫還是從前那一個。其實人家一直都安安靜靜地生活,并沒有傳聞里那些桃花般的故事。不過話說回來,美貌女人身邊總會出現(xiàn)一些傳聞,傳聞,對美貌來說有時候是命運(yùn)。就是這樣,桃花美麗,但開在俗世枝頭,它只是果園繁花中的一朵。秋天,花朵凋謝,隱喻消失,在枝葉間,有真實的果實生長。
在各種野花中,指認(rèn)一朵蒲公英并不困難,春天時候,原野里隨處可見它 “天真的,金黃的,如黎明般恬淡 (惠特曼)”的小臉。蒲公英其實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但它的知名度與一些珍稀花卉正好相反——出于尋常。人們不會因為指認(rèn)一朵蒲公英而感到自身知識淵博,它尋常到人人都認(rèn)得,又好像人人都不認(rèn)得——我沒見過有誰低下身子以傾慕的目光欣賞一朵小黃花,人們對它視而不見。蒲公英散發(fā)出一種溫和的黃,不釅不淡,沒有爭議,屬于這個世界上缺乏個性的大多數(shù)。那么,是不是因為過于平凡才顯出這副好脾氣的樣子來呢?直到種子成熟,頂部結(jié)出一朵透明的小茸球,風(fēng)吹過,小茸球解散為無數(shù)個小小降落傘,紛紛揚(yáng)揚(yáng),四處飄散時,人們看著它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的背影,蒲公英才以一行感嘆句的形式出現(xiàn)——人生像蒲公英一樣漂泊不定啊。蒲公英的種子隨風(fēng)飄蕩,風(fēng)是命運(yùn),既可以使種子扶搖直上觸摸到浮云,也可以使之墜入一灘稀乎乎的牛糞。它命運(yùn)的偶然性與不確定的人生軌跡有著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蒲公英的繁衍方式因此成為一種人生隱喻。一天上班路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路邊磚縫里有一株蒲公英。它還開著花呢。小黃花真小啊,小得無法判斷是因為營養(yǎng)不良,還是生長在人來人往的路邊而日夜驚心。它居然生長在這里!可是對蒲公英來說,無法不在這里,命運(yùn)如此……對命運(yùn)的安排,蒲公英的平凡心態(tài)此時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不論風(fēng)把種子送到哪里,草灘、路旁、山坡、河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生根發(fā)芽,生命得以繼續(xù)。蒲公英不像蓮子那樣患有偏執(zhí)癥,在沒有遇到合適的地方,即使沉睡千年也絕不發(fā)芽。蓮子品性清高,自我要求不同于一般生命,可是我懷疑,千年之后遭遇合適的溫度與土壤,開花的蓮子是千年前的蓮花,還是此時的蓮花?一直沉睡的蓮子生命經(jīng)歷是什么?照射在身上的是今生還是前世的陽光?……而蒲公英活在當(dāng)下,到哪里還不一樣開花?只是不要錯過春天,屬于這個季節(jié)的春天只有一次,過去了就不會再來……蒲公英沒有料到,一個簡單的想法,卻使自己成功飛越整個北半球。蒲公英一定感覺到了活著的美好,正如田野里打動人心的這一株——湛藍(lán)湛藍(lán)的天空下,一朵明亮的小黃花在微風(fēng)中搖曳。
世界上有兩朵蒲公英,一朵是成人眼中漂泊的蒲公英,一朵是孩子們眼中游戲的蒲公英。漂泊的蒲公英和游戲的蒲公英當(dāng)然不是一回事。小時候,在物質(zhì)還比較匱乏的年代,孩子們或許不曉得碗里那幾片滋味清苦的菜葉就是蒲公英,也不曉得被喊作黃花地丁、苦菜、奶汁草的就是蒲公英,但只要看到它結(jié)成的毛茸茸的小球,就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采下一朵,將它舉到唇邊,然后嘟起小嘴使勁吹一口氣,白色雪絨花般的種子就在天空輕盈飛舞。真奇怪,似乎所有小孩子對這個游戲都是無師自通。我曾經(jīng)帶四歲的小侄子來到田野,我肯定在此以前他沒有見過蒲公英,但是他蹲下來,琢磨了一會兒,然后毫不猶豫地拔起一朵,對著小嘴 “噗”地吹下去——梭羅對此行為的解釋是:這樣做可以預(yù)測家中勞作的媽媽是不是需要自己去幫個忙,如果能一口氣將小茸球吹得一下全部飄散開,就是說還不用趕去幫忙……啊,小侄子的內(nèi)心正在成長一顆良善的種子。不過,田野里做完這個游戲的孩子幾乎會得出同樣的結(jié)論:媽媽并不需要幫忙。因為那些小茸毛總是一下子全部散開,飄呀飄,漸漸無影無蹤。好吧,就算媽媽從來不需要我們幫忙,可梭羅還是認(rèn)為吹一吹蒲公英是有必要的,因為這一行為本身包含著一個重要意義——“這是大自然對我們最早發(fā)出的提示,即人生是有義務(wù)承擔(dān)的 (梭羅 《野果》)”。
我早已不年輕,無法將蒲公英當(dāng)成一個游戲,更沒有興致對著它吹,但面對生活給予的繁瑣和辛勞從未有怨言,因為,人生是有義務(wù)承擔(dān)的。
馬齒莧屬于菜園里的編外植物。不知什么時候,菜地里已經(jīng)隨處可見,特別是一些高稈蔬菜底下,空闊、濕潤,馬齒莧高興得要死,生長得更加莖葉攤展、水分飽滿。馬齒莧的葉子很好看,像馬的牙齒。像馬的牙齒好看嗎?沒辦法,隨著年齡增長,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審美發(fā)生了問題,愈時尚愈前沿的,反而愈無興趣,就像美女看得多了,對美貌的感覺漸漸麻木,被所謂的美打動的時候越來越少??墒强吹侥切┳匀槐菊娴氖挛铮词刮⑿?、尋常,也覺得特別美好——馬的牙齒,當(dāng)然好看啦。馬齒莧貼著地面匍匐生長,暗紅色的莖梗像小手一樣緊緊貼著泥土,無限依賴。馬齒莧對泥土的依賴的確比其他植物強(qiáng)烈,無論陽光多么熱烈,干旱天氣多么漫長,只要附著于一小片泥土,哪怕是一片干燥無比的泥土,馬齒莧都會長得水靈靈。它因此獲得 “曬不死”之稱。我見識過馬齒莧這種非凡的本領(lǐng)。我媽將地里的馬齒莧采回來晾曬,準(zhǔn)備儲存到冬天。但兩三天過去,它仍然鮮活地躺在曬板上,精神抖擻,好像還想重新扎根似的。啊,馬齒莧仿佛植物界的安泰俄斯,貼近大地,獲得深處的力量和拯救。只是我們無法知道,希臘神話里那個只要雙腳不離開大地,就能源源不斷獲得力量的巨人的秘密,馬齒莧是怎么知道的?
馬齒莧沒有一般野菜那種 “木”的口感,滑溜溜,微酸。我媽對我家巴掌大的菜地里長出來的所有蔬菜都很珍惜。每一根蔬菜都利用到極至。蘿卜纓子、萵筍葉子,除了架子上吃不下去的枝枝蔓蔓外,一般會被丟掉的葉、根或皮都有可能重新加工,腌、蒸、煮,使它發(fā)揮最大潛能,成為新的菜肴……總之,我們未曾浪費(fèi)土地饋贈的任何一片綠葉。用我媽的話說,自家地里長的,沒有打農(nóng)藥上化肥,綠色食品,上哪兒買去!現(xiàn)在食品衛(wèi)生安全已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稍不留心,就會吃到充斥過量添加劑或化學(xué)成分的食物,我一直有個惶惑:如果身體里聚集大量有毒物質(zhì),死亡之后,肉體能否正常分解回歸大地?在一般或自然情況下,肉體的死亡如同草木枯萎,最終會在時間的安慰中漸漸變成水分、塵土、沙礫,重歸泥土。當(dāng)然也只有這樣的死亡,屬于亡者的那塊墓地才會長滿茂盛的野草與小花,旁邊樹木蓊郁,一些鳥兒在枝椏間筑巢、歡唱。清晨的露水、夜風(fēng)和晚霞每天都會到來……一個不清潔的大地?zé)o法接納的肉體,靈魂會在哪里棲息?當(dāng)然,肉體不清潔的根源并非完全出于飲食,常常也因為自身面對物欲時的貪婪。如果在物欲面前多一點(diǎn)克制與約束,在使肉體逐漸變得輕盈與清潔的同時,精神也會隨之進(jìn)入一個澄澈、高遠(yuǎn)的境界。精神與肉體,在相互約束的同時,也會相互獲得。啊,一個美好的墓地,使死亡充滿意義……所以,來自大自然的馬齒莧是不可以被浪費(fèi)的。即使我們的餐桌足夠豐富,一盤涼拌馬齒莧也最受歡迎。
但杜甫不喜歡馬齒莧。他在 《園官送菜》一詩里寫到馬齒莧和苦苣兩種野菜:“苦苣刺如針,馬齒葉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沒在中園……乃知苦苣輩,傾奪蕙草根,又如馬齒莧,氣擁葵荏昏?!碑?dāng)時杜甫在官府中任職,享受官方分配的蔬菜,《園官送菜》之所以滿篇憤懣,是因為分配的蔬菜里有馬齒莧和苦苣,杜甫通過這件事怒斥官員里小人當(dāng)?shù)?。其實古代官員對食野菜并不陌生,《唐語林》卷一里記載:“德宗初即位,深尚禮法……召朝士食馬齒羹,不設(shè)鹽酪?!碧瞥瘯r候?qū)m廷組織官員共食野菜,以此作為體察民情的一種方式。我覺得,杜甫憤懣并非給他分了馬齒莧和苦苣,可能是分給他的實在太多了。唉,此一時彼一時,如今肉食者的餐桌上如果出現(xiàn)一盆馬齒羹,不是用來體察民情,而是對自己的肥胖或高血脂做一點(diǎn)安慰性的飲食節(jié)制。不過,當(dāng)野菜清新的氣味鉆入鼻孔,一縷似乎裹挾著青草、麥子、河水的風(fēng)撲面而來,一種自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老屋的味道恍然彌漫的時候,一些往事就會在記憶中清晰閃現(xiàn)……某根神經(jīng)被觸動,突感人生虛無,平生第一次對自己前呼后擁的得意人生產(chǎn)生了一點(diǎn)懷疑:這一切,究竟有啥子意義?
很顯然,植物有自己的情感,并非詞條里所定義的那樣,“沒有神經(jīng),沒有感覺”。如果沒有感覺,怎么解釋含羞草的敏感?我不能肯定含羞草將葉子合起來是因為本身具有的少女般的性情,使它對來自外界的侵?jǐn)_感到羞恥和無奈,但可以肯定,植物有神經(jīng),有感覺。蕁麻亦有感覺,但不樂意讓人碰,因此毫不猶豫地反抗——扎人。從這一點(diǎn)看得出,蕁麻有自己的脾氣和個性。
認(rèn)識蕁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必去野外,只要不停地念蕁麻蕁麻蕁麻,它的模樣就會出現(xiàn)在眼前:一叢蓬勃的野草,灰暗、樸素,灰暗是葉片上雨水洗不掉的浮塵,樸素是屬于蕁麻自身的普通。啊,我之所以覺得蕁麻可以被念出來,是因為它普通的草本植物的樣貌十分具有共性:緘默而旺盛的生命力,呼啦啦一大片,當(dāng)它與河灘、灌木叢任何一種野草生長在一起的時候,簡直令人無法分辨。但是被扎過后,就記住了:葉片分裂,邊緣有明顯鋸齒,莖和葉上生長著細(xì)密的蜇毛。正是這些細(xì)密的蜇毛——白色微小的刺,在我的手不經(jīng)意掠過的時候,突然感到被針扎一樣刺痛。蕁麻的還擊未免快了些,但我還是覺得它掌握著分寸——被扎過的地方有燒灼感,好像手上停留著一簇小火苗,一兩個小時后所有癥狀自行消失。啊,植物界即使狠心如蕁麻,也保持最終的良善。可是在 《安徒生童話·野天鵝》中,蕁麻的脾氣不是用來自我防衛(wèi),而是用以考驗人的意志:艾麗莎為挽救11個變成野天鵝的哥哥,必須采集蕁麻做長袖披甲。她的手和胳膊被這灼人的植物燒出許多水泡,但仍要赤著腳把每一根蕁麻踏碎,從中取出綠色的麻。艾麗莎不能開口說話,即使面對愛情也不能,即使因深夜采集蕁麻經(jīng)過一群吸血鬼聚集的墓地,受到懷疑和污辱,她也不能開口為自己的清白辯解。艾麗莎必須受難,只有經(jīng)歷生命的黑暗之后,才能解除野天鵝身上的魔法。是這樣,生命總要經(jīng)歷黑暗,盡管基督教神秘主義者克洛瓦鼓勵說:“上帝的事物,其本身越高貴越明亮,越不被我們所了解,對我們越黑暗?!笨墒侨松暮诎担裁磿r候才能結(jié)束?誰又能肯定,黑暗之后必定是光明?而童話世界的魅力恰恰在于——黑暗中,希望之神從未間斷舉起手中的燈盞。前景光明的受難途中,蕁麻不過是童話世界的一種道具,它帶來的痛苦安全而有限,不會令人絕望。蕁麻的刺,甚至可以作為受難者向命運(yùn)索取回報的證據(jù)。可是現(xiàn)實人生,那些不幸的、不順的、災(zāi)難的、不如意的,隨時都可能遇到,受難似乎是生命的意義與常態(tài),本身并不會結(jié)束,只有隨生命的結(jié)束而結(jié)束。被黑暗刺痛的地方,需要依靠時間來緩解或治愈……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或許正因為生命中的黑暗,才使我們感到人世間的溫暖是那么可貴。啊,成人之后我知道的事情不僅這些,我更清楚的一件事是:安徒生為什么要用蕁麻來織披甲。蕁麻纖維韌性很強(qiáng),不僅能夠造紙,還可以編織地毯和優(yōu)質(zhì)防彈衣。艾麗莎用不著防彈衣,但推斷得出,古代歐洲人早已知曉蕁麻的用途。
《新疆中草藥手冊》對蕁麻的記載是這樣:祛風(fēng)濕、解痙、和血。用野草治病這件事,實在沒什么奇怪,翻翻 《本草綱目》之類的書籍,你會覺得:祖國中藥文化博大精深,在那些像李時珍一樣實用的眼睛里,似乎地球上的任何一種草都是作為藥材而存在的。當(dāng)然除了蕁麻,還有阿魏、甘草、貝母、麻黃、雪蓮、紅花、紫草、一枝蒿、羅布麻……西北地域上的特種野草,河谷山上都可以找到。清晨的霧氣才散,新源野果林深處一座氈房的女主人就走出來,手中拿著一個小盆,我當(dāng)然知道她不是上山采藥材,因為她徑直走向前面的一片蕁麻地。難道她采蕁麻織長袖披甲?只見她停下來,彎著腰,在一片密密的蕁麻叢中忙碌起來。我發(fā)現(xiàn)她戴著一只塑料手套,手指靈活地采摘蕁麻頂部的嫩尖……或許蕁麻可以吃?不過想一想,這也沒什么奇怪,吾國飲食文化比中藥文化更加博大精深,而且從民眾認(rèn)識事物的角度來講,一個東西只有被吃過,對它的認(rèn)識才會更進(jìn)一層。素炒蕁麻味道清淡,并沒有野芹菜那樣有一種濃郁氣味。嫩蕁麻的刺還在,但柔軟許多,只有舌頭能感覺到。蕁麻無論做什么,都像艾麗莎織披甲那樣沉默,在沉默中,保持著它那充滿希望的受難者的刺。
神州大地,油菜花金黃色的身影無處不在,從南至北,從1月到8月,油菜花不慌不忙推進(jìn),次第開放,好像在演繹陽光入射中國大地的角度每年逐漸抬升又逐漸降落的周期性過程。啊,海南島1月的油菜花與新疆昭蘇草原上7月的油菜花好像隔著一個生死輪回,那邊成為一桶桶菜籽油的時候,這邊正值青春年華。站在草原遠(yuǎn)眺,遠(yuǎn)方被一分為二,上面是天空廣闊的藍(lán)與白,地下是油菜無邊的黃與綠。世界空蕩而滿。在旺盛的香氣中,蜜蜂制造出的嗡鳴之聲如同流瀉于天空的河流,綿綿不絕。蝴蝶翩翩飛舞,將一種輕盈凌空寫意在這巨大而華麗的畫布上。此情此景,不要說第一次見到,即使是創(chuàng)造了這個奇觀的農(nóng)民,也會心有所動,但說不出什么,慢慢從胸腔吐出三個字:油菜花!
油菜花其實長期被人忽視?!峨S園詩話》有詩云:“小朵最宜村婦鬢,細(xì)香時簇牧童衣”。意思是油菜花氣質(zhì)凡俗,適合村婦佩戴,登不得大雅之堂。《群芳譜》記載植物數(shù)百余種,茶竹、果、蔬、桑麻、花、木……按十二譜分類,每一種植物形態(tài)特征、栽種方法、典故藝文,無不娓娓而談,盡顯一個農(nóng)業(yè)學(xué)家的文學(xué)才華。可是其中沒有油菜花。這直讓人懷疑,油菜花已經(jīng)忽視到不存在,還是明代的田野上那時還不曾出現(xiàn)油菜花……啊,歷史好像已經(jīng)忘記了這些,如今的油菜花深受世人追捧,它早已實現(xiàn)高適對琴師董大的預(yù)言: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內(nèi)地一些地方在油菜花開時節(jié)舉辦各種以油菜花為主題的文化活動,舞臺搭建在田間,賞花、演出、攝影,熱鬧非凡。昭蘇油菜花開的時候,我們也去看,但西域土地遼闊,人群與歡鬧之聲被空曠稀釋,百萬畝油菜花映襯著遙遙雪山,大地又空寂又繁華。無邊無際的金黃啊,大地向四周下沉,產(chǎn)生視覺的傾斜與動蕩;陽光照射,光芒與花瓣上的金黃碰撞,空中濺起無數(shù)碎金;遠(yuǎn)處的雪山像冰川一樣飄浮在花海上,近處的民居和防風(fēng)林點(diǎn)綴在大地某個角落,如同被鑲嵌在畫框邊緣……山川為之改變了顏色。可是不管世事如何變幻,對油菜花來說,此時想表達(dá)的是——在足夠?qū)拸V的舞臺上,平凡生命也能演繹生命的精彩。是的,從忽視到頌揚(yáng),從冷落到追捧,再沒有比油菜花更懂得生命的無常。
可是不論如何有氣勢,油菜花始終讓人感到一種底子里的親切和溫暖。陽光下,它散發(fā)著泥土般樸素的氣息,身材纖細(xì),花瓣單薄,但令人感覺到內(nèi)部有一種沉穩(wěn)力量,就像田野里一個提著藍(lán)子的小姑娘,瘦弱、纖細(xì),但身體里生長著一副堅韌的骨骼。油菜花攜帶著生活本身,或者說油菜花即民生,它與無邊無際的世俗生活緊密相聯(lián),那些壯觀啊繁華啊,其實對油菜花沒什么意義,它原本并不為此而存在。油菜花的心愿是:在夏天最酣暢的一場雨水中所有花瓣零落成泥,集體回歸土地,然后每一株油菜結(jié)出黑色或褐色的籽,完成燦爛與靜默的一生。
昭蘇草原是新疆最大的春油菜產(chǎn)區(qū),被譽(yù)為 “中國油菜之鄉(xiāng)”。值得一提的是,農(nóng)田之外的原野上到處生長著一種野生油菜,野生油菜的廣闊性可與大田栽培油菜媲美。野生油菜出身特別——由人工栽培品種變異而成。關(guān)于這種野生油菜,1994年版 《伊犁風(fēng)物》上記載:“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盲目擴(kuò)大耕地面積,把一些畜牧業(yè)草場開墾成耕地,種糧食,種油菜?,F(xiàn)在退耕還牧,恢復(fù)草原舊觀,失落在土地上的油菜籽隨之重返自然,同天然牧草一樣自生自滅,形同野生?!泵棵靠吹竭@段文字,就想起曾讀過的一個寓言:孩子們在野地游玩,忘了回家的路,日久天長,這些沒有家的野孩子們和荒野混在一起,成了荒野上的鬼魂,大人們看到鬼魂的形狀,才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枯草中的骨骸,他們早已成為荒野的一部分——西域物種地老天荒,山上野蘋果體內(nèi)仍保存著2000萬年前的基因密碼,山下庭院里被馴化的果樹開滿白色花朵。從野生到馴化,或者從馴化回歸野生,生命的過渡地帶,廣闊而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