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芷溪
在我無知的青春歲月里,桌上攤著不知是化學還是物理的教輔,頭頂?shù)牡跎戎貜椭鴽]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圓周運動,窗外的陽光瞅準時機撲進來,過不了多久又有樹葉的影子斜斜地投在地上,一切就像是蜂蜜融進牛奶的慵懶,而趴在桌上補覺的我,在轉換姿勢的間隙,感受著那正值春夏交接時不遠處吹來的涼風。當初中生活變成回憶,這些清涼而溫暖的片斷就如最美的織錦,無需裁剪,縫進我的生命里。
初中的我可以算有點文藝,又有點叛逆,憑著一股“青黃不接”的自信,總寫些批判忙碌的現(xiàn)實生活節(jié)奏、向往閑適的詩意山水的文章。而這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我,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卻并沒有受太多的限制,這全都要感謝我初中的語文老師馮偉老師。
我印象里的馮老師,總是有種大將遺落人間的風度。說話不疾不徐,穿著寬松的素色衣服,很少對我們發(fā)脾氣。語文課本里的一字一句,和那些課余時間故作風雅的摘抄,都已記不清,但馮老師課堂氛圍中總透出的那種若隱若現(xiàn)的詩意,常記心上。馮老師推薦我們?nèi)タ础镀椒驳氖澜纭罚o我們講陶淵明的田園詩,聽我們講我們的想法,也和我們交流他的想法,沒有什么警句名言,句句都是最平凡的話。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那樣的平凡不是世俗的繁雜,而是詩意的平靜。
馮老師給我們提供的是廣闊的天地,樸實得就像沈從文筆下湘西那條折射著陽光的小溪流,卻又耀眼得像是梵高畫作中絢爛的星空,他用語言展現(xiàn)了自然與人和諧相處的一面,教會了我葆有天地里的那份詩意、那份大美的情懷。生活在城市里的我,沒有辦法總是身臨其境地融入自然,可是至少在上語文課、寫作文的時候,我能感覺到自己是自由的,論點論據(jù)信手拈來,事件人物源于生活。這樣的寫作態(tài)度有形無形地也影響著我日后對待人生、對待社會的態(tài)度。
我們可能沒有辦法驅散外界的霧霾,但我們可以保持心靈的純凈。這份純凈,正是沉湎苦難的樂觀,經(jīng)歷世俗的詩意。那教室外吹來的清風,也緩緩吹進我的夢中,這時,遠方傳來詩一般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