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武,潘明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雷達成像與微波光子技術(sh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京 210016)
雷達目標回波模擬是雷達仿真的關(guān)鍵部分,寬帶雷達目標回波信號有別于點目標回波信號,不再是簡單的發(fā)射信號的延遲、多普勒頻移以及幅度調(diào)制,而應看作是雷達的發(fā)射信號經(jīng)過一個系統(tǒng)后的輸出信號,該系統(tǒng)函數(shù)取決于目標的信息,反映了目標的電磁散射特性。因此,寬帶雷達目標信號模擬是通過將雷達發(fā)射信號與目標散射特性數(shù)據(jù)進行卷積運算后,再經(jīng)過時延控制和多普勒頻率調(diào)制得到的,能夠準確復現(xiàn)目標的電磁散射特性及其距離、速度等信息[1-2]。
雷達目標散射特性是回波仿真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高頻區(qū),由局部性定理可知,目標總的電磁散射可以認為是由某些局部位置上的電磁散射合成的,這些局部性的散射源通常被稱為散射中心[1],即目標散射不是全部目標表面所貢獻的,而是用多個孤立散射中心來完全表征的。
目標散射中心的主要類型可以分為鏡面散射、邊緣(棱線)散射、尖頂散射、腔體散射、行波和蠕動波散射以及天線型散射等。
在目標散射特性研究中,一般采用反射率函數(shù)ζ(t)作為目標不同部位的電磁散射特性的時域表征[3],與目標的沖擊響應等價,根據(jù)文獻[4],ζ(t)表示為
式中:δ(n)(·)取正值表示沖擊函數(shù)δ(·)的n 次微分,取負值則表示積分,取0 值表示沖擊函數(shù)本身。將式(2)變換到頻域得到
式中:Hm(f)為雷達視線方向上該散射中心的頻域特性;m 表示擴展目標的第m個散射中心;FT 為傅里葉變換算子;Am是第m個散射中心的散射強度;f 代表雷達發(fā)射信號頻率,起始頻率為f0。
寬帶雷達通常工作在高頻區(qū),可以采用基于幾何繞射理論的散射中心GTD 模型[5-6]來描述目標高頻電磁散射特性,并將n 用α 代換,式(3)可近似為
式中:αm表征第m個散射中心的類型;rm表示第m個散射中心與目標相位零點的相對距離。
目標在高頻區(qū)的時域目標特性通過公式(4)進行逆傅里葉變換得到
通過對實測數(shù)據(jù)或電磁計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從中提取散射中心參數(shù)。在一定的姿態(tài)角下,利用電磁軟件根據(jù)目標的3DS 模型計算得到目標散射特性數(shù)據(jù)。采用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旋轉(zhuǎn)不變技術(shù)(TLS_ESPRIT)的方法來提取目標的一維散射中心[8-10]。將得到的r,A,α,帶入公式(5),得到散射中心時域散射特性。
采用上述方法提取到的F-22 戰(zhàn)斗機在雷達徑向方向上的10個較強散射中心參數(shù)如表1 所示,散射中心的相對位置分布圖如圖1 所示。
表1 F-22 戰(zhàn)斗機散射中心參數(shù)
圖1 散射中心位置分布圖
對計算得到的單個散射中心的目標特性進行分析,取目標的第一個散射中心,即α1= 1.0,A1=0.001 8,r1= 2.68 m 時,代入式(4),得到該散射中心頻域的目標特性。
將頻域特性進行逆傅里葉變換,得到散射中心1 的時域散射特性如圖2 所示。從圖2 中可以看出,該散射中心頻域特性轉(zhuǎn)化為時域特性以后,除了峰值周圍的數(shù)據(jù)以外,其余大部分數(shù)據(jù)接近于零,為了簡化卷積運算量,取峰值為中心32點數(shù)據(jù)作為該散射中心時域特性,其余點數(shù)全部取零舍去。
圖2 散射中心1 的時域特性
目標包含多個強散射中心時,其回波信號就是各個散射中心的回波信號的矢量和,雷達發(fā)射信號為線性調(diào)頻信號時散射中心模型目標回波為
式中:IFT[·]為傅立葉逆變換運算算子;?為卷積運算;Rm= r0+ rm,Rm為散射中心m 與雷達之間的徑向距離,r0為目標相位零點與雷達之間的徑向距離;調(diào)頻斜率μ = 2πB/T,B 為發(fā)射信號帶寬,T 為發(fā)射脈沖寬度;發(fā)射信號的波長λ = c/f,對于線性調(diào)頻信號有
回波仿真之后,可以運用匹配濾波法進行脈沖壓縮得到目標的一維距離像[11],檢驗回波仿真的效果,驗證散射中心在徑向上的分布。匹配濾波器與發(fā)射信號具有相同的調(diào)頻斜率,但方向相反,表達式為
實現(xiàn)脈沖壓縮可以在時域進行,也可以在頻域進行。它們的本質(zhì)是相同的,但是在頻域進行可以借助快速傅里葉變換減少運算量。對基帶回波信號去載頻后采樣,得到匹配濾波器的輸入信號S(k);對匹配濾波器S1(t)采樣得到S1(k),基帶回波信號S(k)和匹配信號S1(k)通過圖3 所示的脈沖壓縮過程得到一維距離像,即散射中心的徑向分布。
圖3 脈沖壓縮原理圖
首先由目標的散射特性提取出目標的散射中心參數(shù),由散射中心回波模型得到目標的基帶回波,最后脈沖壓縮產(chǎn)生一維距離像。具體目標散射中心模型回波仿真原理圖如圖4 所示。
圖4 目標回波仿真原理圖
寬帶雷達發(fā)射信號采用線性調(diào)頻信號,中心頻率為9.25 GHz,脈沖寬度T = 5 μs,線性調(diào)頻信號帶寬為B = 500 MHz,采樣率為1.2 GHz。
目標為表1 所示的F-22 戰(zhàn)斗機散射中心模型,目標與雷達之間的距離為40 km,目標相對于雷達方位為0°、俯仰角為0°,目標共有10個一維的散射中心,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對回波進行仿真,目標回波時域波形如圖5 所示。
圖5 F-22 的時域回波信號
從圖5 中可以看出,回波是對發(fā)射信號進行復雜調(diào)制的結(jié)果,幅度和相位都發(fā)生了變化,而且目標回波脈沖相對于發(fā)射脈沖寬度T 有一定展寬,每個散射中心對應的發(fā)射信號與散射中心時域序列通過卷積運算之后,回波脈沖寬度變?yōu)門 + (n-1)Ts= T +31Ts,Ts為采樣頻率1.2 GHz 時信號的取樣間隔。發(fā)射信號采樣點為6 000 點,雷達目標回波脈沖為6 121個點,脈沖展寬了121個采樣間隔,約100.5 ns。
目標所有的散射中心的時域回波脈沖,經(jīng)過時延處理并相加后獲得的目標距離向回波脈沖寬度變?yōu)門+31Ts+2L/c,L 為目標的距離向長度,即散射中心1 與散射中心10 之間的距離為L =10.89 m,代入該公式計算得到雷達目標回波脈沖的展寬為100.5 ns,與仿真結(jié)果相同。
圖6 是目標回波信號的頻譜的仿真結(jié)果。由圖6 可知,寬帶目標的雷達回波的頻譜特征與雷達發(fā)射信號的頻譜密切相關(guān),頻譜幅度呈現(xiàn)復雜的調(diào)制特征。由于各個散射中心的強弱,距離分布不同,其受頻率變化影響也不相同。
圖6 基帶回波信號頻譜
對回波進行匹配濾波以后得到圖7 所示的目標的一維距離像。圖7 中的一維像的距離向?qū)挾葹?0 m,與提取的散射中心寬度相比,發(fā)生了展寬;而且散射點的數(shù)目與表1 的數(shù)目也不吻合,得到距離向上僅有9個明顯的散射中心,這是由于雷達的帶寬為500 MHz,此時雷達的距離分辨率為c/2B,此例中為0.3 m,其中散射中心6 和7 之間距離為0.26 m,小于分辨單元,因此,脈沖壓縮后散射中心脈沖產(chǎn)生重合,無法分辨。
圖7 F-22 匹配濾波后的回波
將圖7 與圖1 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脈壓后得到的一維距離像發(fā)生偏移。這是由于計算時取散射中心的時域散射序列長度為32個(采樣頻率為1.2 GHz),但是每個散射中心對應的時域目標特性各不相同,峰值在序列中的位置并不相同,并且由于卷積運算回波脈沖發(fā)生了展寬,造成了一維距離像在距離上的偏移。
對前兩個散射中心分析,散射中心1 與散射中心2 相對距離為1.99 m,采樣率為1.2 GHz 時,正確的一維距離像間距為16個采樣間隔,圖7 中的相對距離偏移約為3.5 m,間隔變?yōu)?8個,產(chǎn)生了不小的偏差,對于散射中心位置判斷來說影響很大。產(chǎn)生偏移是因為散射中心1 與散射中心2 距離、類型等的不同,造成時域散射特性也不盡相同。
圖8 為散射中心2 的時域特性曲線,與圖2 相比,峰值的時間并不相同,卷積計算時以峰值為中心取32 點進行卷積計算,因此,散射中心1 回波與散射中心2 回波相加時,除了要考慮時延,還要考慮不同散射特性對其回波的影響。對于散射中心1和2,其回波的距離時延相差16個采樣間隔,時域特性曲線峰值時間相差10 ns,即12個采樣間隔,兩者相加,為28個采樣間隔,與圖8 所示的仿真結(jié)果相同,說明匹配濾波以后得到的距離像之間的差值,減去時域特性峰值之間的差值以后,得到的就是正確的一維距離像,如圖9 所示。
圖8 散射中心2 的時域特性曲線
圖9 F-22 精確一維距離像
將圖9 得到的散射中心分布與圖1 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經(jīng)過處理之后的一維距離像與正確的散射中心分布在幅度、距離上都很符合,證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將仿真得到的散射中心位置、幅度與提取到的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誤差分析,得到表2 所示的各散射中心位置、幅度誤差。由表2 可以看出,仿真得到的位置精度很高,誤差均小于2%,證明了仿真的正確性;幅度誤差相對于位置誤差很大,但是均小于5%,由于散射中心6,7 的一維距離像脈沖產(chǎn)生重合,所以散射中心6 的幅度產(chǎn)生了較大的偏差。
表2 散射中心位置、幅度誤差
本文提出了流程清晰、完整的寬帶目標回波仿真方法,結(jié)合提取出的目標散射中心參數(shù),得到典型目標的回波仿真,并且利用脈沖壓縮得到一維距離像。對得到的一維距離像進行分析與校對,得到精確的一維距離像,并對仿真得到的散射中心位置、幅度進行了誤差分析,進一步證明了仿真方法的正確性。
[1]梁志恒,潘明海.毫米波導引頭目標回波和雜波模擬方法研究[J]. 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19(12):2723 -2726.
[2]王海彬.基于高頻電磁散射理論的電大復雜目標寬帶雷達回波快速計算方法[J]. 電子學報,2010,38(3):561 -566.
[3]黃培康,殷成紅,徐小劍.雷達目標特性[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247 -254.
[4]程肖. 基于散射中心模型的SAR 圖像自動目標識別[D].長沙: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9:15 -28.
[5]于宵暉,羅鵬飛.線性調(diào)頻脈沖壓縮雷達視頻回波模型[J].雷達科學與技術(shù),2010,8(2):101 -103.
[6]Poter L C,Chiang D M. A GTD-Based Parametric Model for Radar Scattering[J]. 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1995,43(10):1058 -1066.
[7]Bhalla R,Moore J,Ling H. A Global Scattering Center Representation of Complex Targets Using the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 Technique[J].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s Propagation,1997,45(12):1850 -1856.
[8]賀治華,張旭峰. 一種GTD 模型參數(shù)估計的新方法[J].電子學報,2005,33(9):1679 -1682.
[9]Roy R,Kailath T. ESPRIT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ance Techniques[J]. IEEE Transaction on ASSP,1989,37:984 -995.
[10]王菁. 光學區(qū)雷達目標散射中心提取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
[11]保錚,邢孟道,王彤. 雷達成像技術(shù)[M].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24 -30.
[12]張安. 高分辨海面目標動態(tài)回波模擬實現(xiàn)技術(shù)研究[D].長沙:國防科技大學,2011.